卢莫愁和王襄哥举行了婚礼,这是一个迟到了三年的婚礼。三年时间,他们的爱情经受了血与泪的考验,三年时间,他们从人品、社会地位、对生活的认识都得到了升华。
王襄哥不可能回到乡下去当土财主,卢莫愁也没有在乡下青丝伴灯,他们在郊郢城里安了一个家。王襄哥是太守衙门总捕头,整天在衙门里行走。卢莫愁也经常参加歌舞队的活动,两人都有自己的事业,日子过得非常充实。
古时候,人们敬鬼神是虔诚的,没有人敢亵渎神灵。没想到寇三敢装神弄鬼,孔目摆祭台祈祷,说的也是假话,这两件事对卢莫愁的伤害很大,触动也深。她决定将此事搬上舞台,用事实告诉人们,做事不可欺人,说话不可欺心,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在审问寇三的时候,王襄哥问他:你怎么会想到做一副高跷来装无常鬼?寇三回答:有钱的人家都有院墙,带梯子翻墙麻烦,我就做了一副高跷,上墙下墙都简单,没想到我会武功,扶着院墙走了几趟,居然绑着高跷能够行走自如,于是,便借着高跷装起了无常鬼。
卢莫愁问王襄哥:“寇三会武功,能走高跷,我不会武功,不知能不能走高跷?”
王襄哥:“你要走高跷,什么意思?”
卢莫愁:“我想把寇三装无常鬼的事情搬上舞台,光靠嘴说达不到效果,只有原模原样的表演出来,才有渲染力。”
王襄哥支持卢莫愁:“你的这个想法很正确。寇三的高跷有一米多高,你可以用矮一点的试试看。”于是,做了一副迟把高的高跷,扶着卢莫愁练习,不到半天就练成了。
卢莫愁会走高跷了,她兴高采烈地找到东方影,说:“走高跷很容易,我不到半天就练成了,找几个姐妹也练习吧。”接着就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
东方影笑道:“圣女,我们这是因祸得福呀,我敢肯定,这戏一定会大火起来。”
事情正像卢莫愁和东方影预料的那样,《捉鬼记》从寇三装鬼被捉,孔目借鬼闹事被处决,一出戏就能唱半天。因为有真实的“无常鬼”场面,《捉鬼记》在社会上大火,影响巨大。没有纸无法撰写固定的台词让大家拿在手里背,大家便根据实际情况临场发挥,涉及到宣传的唱词,也不需要工整压韵,常用“吚呀荷嗨”之类来助唱,只要能表达清楚意思就行:
说话不可欺心,抬头三尺有
神灵。天理昭然终不爽,只争来
早与来迟。
做事不可欺人,得意之时藏
祸根。真假善恶有分明,他日总
会遭报应。
古乐府《莫愁乐》:“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浆,催送莫愁来。”卢莫愁和她的歌舞队不仅是到处唱戏,宣传女权,在人们看来,他们还是一支到处除奸镇恶的讨伐队,正直善良的人们喜欢他们,污秽邪恶的人害怕他们。郊郢是楚文化的发祥地,现在又成了人类文明迈进一个新高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