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达墨的头像

达墨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5/25
分享
《《如果云知道,许一世深情》》连载

第六十六章 后记

自以为,准确说应为“自以为是”一直奔跑在这个”花枝招展“,葳蕤葱郁的时代前列,却在一个不经意的踉跄间,被“后浪”们给了一记耳光。猝不及防,这是一记无比响亮的耳光,打碎了我对世间想象里的美好,也打醒了我对“后浪”们的勃勃生机的认知。

在创作《如果云知道,许一世深情》期间,与“后浪”们聊起这本小说的结尾或结局的设想--我希望主人公章茉莉在面对金钱不被诱惑,选择干净的爱情来结束这本小说并以此继续好为人师般“纠偏”人们在丢弃爱情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奔某个主题。

世间如此讥讽,怎么也没想到,“后浪”很不以为然地质问我在物质金钱与爱情面前是如何选择的?我依然自以为是,很干脆,掷地有声地回答,当然选择爱情.....列出了理由,却是引发出“后浪”一阵嘲笑后,还不无嘲讽地告诉我,在今天这个物质得只有物质的今天,在今天金钱至上的今天,尤其是年轻一代人“腰身”越来越软,越来越注重享受的今天,你想让他(她)们放弃物质金钱谈爱情......你真的已经OUT了。

她们的话,真有那么一点“良言一句六月寒”的味道,寒彻到骨。对此,为了让读者喜欢,也可以说是投其所好吧,虽然很不情愿,但也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创作思路起来。这就是作家的现实,你不紧跟这个时代就必须被时代所抛弃,再说,好小说必须敏感于我们当下经历的变化,以虚构记录真实,以故事记载人的欲望,人的梦想,人的信念,人的脆弱及坚强。但我依然坚持并坚信着,一本好的小说应该以文字通灵,打通梦想的通道,解决现代人面对的种种矛盾冲突,描绘人类愿景的宏阔并体现出人性复杂的多变,对此,我并完全认领“后浪“们的观点,这大概就是一直理想化的固执、抑或还有某种坚守的庄严承诺。

曾经,包括现在我依然相信还有很多人在物质金钱、权利地位的诱惑下并不会委屈那一生只有一次的爱情,或说神圣无比的爱情!因为,我觉得如果将美好的爱情寄篱于物质金钱,权利地位之下,实在有负此生一世,毕竟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也并不短,除了那些东西之外,还需要坚守许多精神上、道德上、价值观上......东西。

但现实就是现实,现实社会中也事实证明着人们不断,或不遗余力背离着自己的初心,选择、或被选择地寄篱于,委身于某些东西之下。这样做错了吗?他(她)们不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很多人将多项的选择合并为“单项”取舍,将世俗的生活过得风生水起,甚至引以为荣,时常在朋友圈里刷着存在感,幸福得人们望尘莫及,于是我把这种现象的蜕变,归咎于自古就有“笑贫不笑娼”的“锦言”。

通过此种现象也让我深深明白,没有爱情不要紧,只要有丰沛的物质生活也挺好呀,再说物质保障了,一切可以推倒重来,可以捡起曾经主动舍弃的,或别人丢失的一切不是?是的,金钱可以买到一切倒是真的并越来越证明着,爱情是多么不堪一击。于是在《如果云知道,许一世深情》之后的创作中,为了赢得一部分人,我也只能委身于他们的篱下,或多或少也放弃一些坚守,否则你把文字写得再美妙也无济于事,况且我也没有那个能力。

现实的谐谑远胜生活的本真。至于小说以这样的结尾是否赢得人们的认同,只能拭目以待但我今天想说的是,在这两个多月来,或清晨,或夜晚,或周末的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作,并将武汉,乃至中国人民一道共同战疫的故事,以自己的构想表达出来,多少给了自己一些安慰。

这是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不用赘述大家深知并感同深受其害。《如果云知道,许一世深情》里面绝大多数人物都是灾难中的真实人物,除去章茉莉这个人物带着虚幻色彩是为了架构小说本身以外,我是存有私心在表达着曾经或喜欢或爱上的那位护士,并一直希望表达着对她的美好。因此在章茉莉这个人物上“着墨”很多很多,算是是为青春的记念吧。

2020年7月完稿于达墨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