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正堂的头像

李正堂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5/23
分享
《应五》连载

第十章 小康人家

天下最苦是农民。从头月初一忙到年三十,不管是天晴还是落雨总有干不完的活儿。扮完禾之后马上就要挖红薯。白露霜降接踵而至,得赶紧挖完。不然,待打过几轮霜雪之后,土里的红薯有的就变坏,皮上长出点点团团的烂疤子。煮熟后里边就会出现一个又苦又嗅的硬核,有一股近似六六六的气味,连猪都不吃。应五嫂要喂禾伢子的奶,再是从山排排上把红薯藤担下来很费力气,她吃不消。所以应五就让她在家带人煮饭,自已一个人把田里土里的活儿都承担了。他先是把红薯藤都割了,一捆一捆的收拾好担回来,搭在屋外墙上的架子上凉好,这是猪和牛冬天里的主打饲料。他将挖出来的红薯连蔸婆担回家,像一座小山似的堆放在厅屋。应五嫂负责对红薯进行分拣。她手握剪刀,将蔸婆剪去,像侍弄苹果似的把品相好的拣到一边。凉放半个月或个把月,经北风一吹,红薯表层的水份都干了,红薯内心开始驻糖,从这时开始红薯最好吃。然后两人配合着将红薯一箩一箩的放到窖眼里去。来年春上青黄不接时,农家人主要靠它来对付一日三餐。遇上荒灾年岁,它就更是种田人的命根子。那些挖坏的或有虫眼的则放一边,或吃或喂猪或晒红薯片子、红薯米之类。总之,再富足的人家,对辛辛苦苦得来的劳动果实也不许浪费的,这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风。

除了红薯,应五今年特外种了一小块地的落花生。在人多地少的这里,地是用来种五谷杂粮的,是用来活命的。花生属于高端消费品,一般农户人家消受不起。应五之所以种它,全是为了二妹子。二妹子每次看见别个吃花生总是一幅饿馋相,应五看着心疼。所以就选了块好地种了些,没想到收成几好,把女儿高兴得逢人就报喜。

田里土里都收拾完之后,全村的男儿女儿就向山里进发,去忙活另一种秋收。山上遍地的蒲荷、百合、寸冬、乌药、粉葛、茯苓、沙参、半夏、青木香、黄丝毛根等等,都是驰名中草药。每到这个季节,六分社钟同志们就会定期来村,用现票子收购。应五当然不会放走这个挣钱的好机会。每天吃罢早饭就赶紧上山,中午回来就是满满一揹篮。只好让应五嫂看着累得连喘粗气的男人有些心疼,就跟应五讲:

“吃过饭,我跟你一起去。我身子骨都利索啦。”

应五道:“你莫害人,你是月婆子,霸不得蛮。你若是把身体搞坏了,到头来赚到手的钱还不够给玉泉法师付药钱。”

“我给你打打下手总比你一个人做好哇,你也不至于咯样辛苦,把你累倒了一家人吃什么?”

“放心啦。我是那样的娇嫩?你只要保养好身体,把禾伢子带好了就比赚多少钱都划算。”

就这样,应五天光忙到黑,一个人做死的做。丈母娘心疼郎牯子,也不停地驱动着她那一双三寸金莲小脚,颤颤巍巍的帮了不少忙。好在应五属于那种经久耐用型男人,体格硕壮,精力旺盛,不辞劳苦。虽单打独斗,收获却不比别的人家少。他将每次卖山货所得的钱悉数交到应五嫂手上,然后欣赏着堂客整理钱票子,看着堂客数钱是他此生最大的享受。应五嫂从中将那种斩新的一角贰角的票子拣出来,叠整齐了交给应五,那是预备着男人缴纳党费的,每月两角。几个党员中,七叔有六个崽女,负担重。两公婆年大多病,经常要抓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头月初一和年三十之外,其它差不多每天药煟子不离灶。故所以,乡干部将他定为每月缴五分钱。叶发算半个匠人师傅,有手艺,手头松活些,每月缴二角。应五也经常被人请去蒸酒捕鱼杀猪办酒席吹锁呐,每次出场,主人家都都打发包封,他缴纳学费的标准跟叶发一样。应五觉得自己一身力气,有活络钱收入,负担不重,想起入党之前,七叔和钟同志跟他讲过的有关党员的义务与责任那些话来,想多缴纳一点党费。他就跟乡党委书记说,他想每个月缴三角。乡书记第一次碰到提这样要求的人,很感动,但也不批准。他对应五说:

“应五同志咧,你人品好,党性强,群众威信也高,是全乡有名同志。至于农民党员缴纳党费问题,党内冒定标准,不在钱多钱少,你有这份心就难能可贵。还是跟叶发一样,每个月两角吧。”

应五说:“我比叶发负担轻些,人多耗用大。加上叶发的爷娘都老啦,做不得重活儿,还有很多的人情往来。”

书记说:“我晓得的呀。虽说你也经常有些包封收入,但那些不一定靠得住的,碰上灾年荒年也许就断啦。再个,你家祖屋为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你也不容易,暂时还是缴贰角,以后收入多了稳定了,再加一角两角,或者每个月缴一元,我都欢迎。”

就这样,那几年几个党员缴纳党费的数目就相对固定下来。按月交到叶发手上,叶发归拢之后再交到乡里去,每个季度交一次。其中,有那么一、两年,卖山货收入可观,应五、叶发、龙叔几个主动地将党费提高到每月一块钱。不过也只有两三年,后来年岁不好了又恢复到每月两角。

应五嫂将其余的票子理齐叠好,放入一只用蓝底白花棉布缝成的袋子里,塞进床头一角的贴被下面,这样不会被老鼠子咬了。袋子是到南京后的第一个春节,隔边邻舍,一位空军上校送给她男人一双意大利皮鞋的包装袋。袋口锁了边,穿了一根质地极好的丝制绳子,锁紧之后东西就掉不出来。鞋子男人穿走了,袋子舍不得扔,一直留在身边。与袋子一起保存的还有一块白底上绣着两只彩蝶的绸缎手帕,是苏绣极品。绣在上面的两只蝴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那是她生大妹子满月那天,正好赶上她二十二岁生日,国军上校与她去拍照留念,就在照相馆隔边的丝绸店买的,是细心又浪漫的上校送给她的生日礼物。如今这手帕已成为第一个男人留给她的唯一信物。本来她还想保存几张那天拍的相片子,但遭到娘家哥哥的呵斥,说那会招来祸灾。为求平安,她当着哥哥的面将那些劳什子都烧了。没嫁给应五的时候,每次娘家嫂嫂朝她翻白眼后,应五嫂就偷偷取出来端详揣摩一番。让它陪自已落泪,或与它分享自已的快乐与喜悦。人哪,就是这样不争气,当忧伤与喜悦来袭时,往往本能地做出同样的反应。嫁给应五之后,她没有精神枷锁了,应五把她当细妹妹看,处处让着她护着她。情感的空间得以释放,再也用不看别人眼色行事,每天过的都是开心的日子。所以,开心的时候也拿出来看下子。

本来,那天上校还送了她一对金镯子,上面堑刻着两人的名字和祝福语。其中一只在嫁给应五的前夜当着老娘的面给了嫂嫂,是抵大妹子的抚养费的。剩下一只她哪个都冒讲,一直藏在贴身的衣袋里带到了应五家。用手巾包缠严实之后藏在米缸底下,从不当应五的面取出。大妹子风快就长大成人了,幼时爷离开,儿时娘离开,想想都辛酸,届时就用它来做嫁妆打发大妹子,让她记住这是生父留下的信物。应五嫂嫁过来之后,与她身世有关的所有私密,其它的都跟应五坦白了。唯有这金镯子和手帕以及它们的来历一直没跟应五提起过,她打算就让它烂在心里,瞒应五一世。她听邓老师讲过,夫妻之道有好多的划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吵架,有些事不去挑明会更好。

就这样,靠着采卖山货变现,一点一点的攒钱,初时不打眼,聚起来却是一笔巨款。一个秋天下来竟有七十几元之多,可以做些家庭建设规划了。每天把禾伢子哄睡之后,应五嫂就纳鞋底。鞋的式样是我娘从她所存的各年龄段、高矮肥瘦不等,各型男女鞋子式样标本中替她选定的。永清姑姑和福奶奶只要有空也来帮她。终于赶在严寒到来之前把包括嫂嫂在内的所有鞋底都纳好了,就差做鞋绑子的布了。

这天一早起来,应五嫂就将禾伢子喂足了奶,放在摇篮里哄着睡了,交待外婆寸步不离看好了。然后就赶紧出了门,一路飞走去六分社。六分社就在双板桥火车站候车室隔边。负责人是个男钟同志,也是吃国家粮的。他好像从冒晒过太阳,笋白的皮肤,戴幅宽边眼镜。很多时候这里的南货柜台、百货柜台和药铺子加在一起,都是他一个人管。每年小秋收,这个男钟同志就带人定期去村里收货,他跟应五很熟。应五嫂扯了几尺黑灯芯绒,用它来做鞋面子。用白大布做鞋里子,面子和里子之间夹上一层质量顶级的棉花,在福奶奶和娘的指点下,一针一线地上起鞋绑子来。不出两个月,给应五、大妹子、二妹子,老母亲还有哥哥跟嫂嫂每人都做了一双絮鞋。刚入寒冬,应五嫂就让应五穿上新絮鞋在村里走动,一时间成为村里的今日头条。那些日子,只要应五出现,人们基本上就只看鞋子不看人,因为村人以前从未见过应五穿过絮鞋。

土改后的第一个春节就要到来了,应五不时被村里村外的人请去帮网鱼蒸酒。我们丘陵地带吃鱼主要靠池塘养。塘底凹凸不平,山洪常常将石头树枝冲去塘里,因而经常将拖网挂住。弄得好退出重拉,弄不好网烂鱼走。一旦网被挂死进退不得时,就要有人下水去解开。冬天的水冰冷,极少有人扛得住冻。此外,即便能扛冷,水性不好也没胆量揽这个活。或许是应五几十年吹锁呐的缘故,心肺功能强大,他居然可以在水下待上几分钟。凭这,他成了抢手货。应五的另一拿手好活是蒸酒。蒸酒是公开的技术活儿,书上都有讲。可是,同样的划数,同样的材质,应五蒸出来的酒就能喝出赤水河左岸的味道,其它人蒸的酒就只能喝出赤水河右岸的味道。所以人们遇上过年或重要庆典蒸酒时格外慎重,为防走拐,总是要请应五去到场把关才放心。前面讲过,忙归忙,却不是白忙,有包封。所以凭自身本事,应五家的小日子过得很滋润。

要过年了,应五自然少不了给自已也煮了一缸酒。又作了几匣豆腐放着。应五嫂要带崽,没空扯猪草煮猪食,所以没有喂猪,今年的过年肉要买。添了禾伢子,来拜年的人比素多些,届时招待也要讲究些。福奶奶家要杀过年猪,猪是福阿公春上去宁乡捉来的那种黑猪崽子,那种背脊深凹,肚皮差不多坠到地上,身子短矮的猪。福奶奶每日扯来猪草洗净剁碎,加米和红薯煮熟喂大的。那种猪怎么也长不大,喂满一年大约也只有一百三四十斤的样子。肉皮薄如纸,特别的好吃。村人有习惯,杀猪时,烧一床大火,再往上架一只炝锅子,舀两勺刚担来的清泉水放进去,大火烧开,什么佐料都不放,将刚刨了毛、还吊在梯子上,才破开肚皮的猪肉割下几砣来。然后切块下锅,大火大灶滚几滚就起锅。骨酥肉紧,异香绕梁,神仙闻了都流口水。这样喂出来的猪通常不卖外人,顶多是跟几个合适的缴伙分了。应五嫂跟福奶奶合适,早就下了订单,分得一腿。杀猪那天,福奶奶特外送来一碗煮好的猪血,说是请外婆尝尝。这也是我们村的习惯,哪家杀了猪,猪血煮好后要给左邻右舍都送一碗。应五嫂跟福奶奶隔得好远也送,是因为他们两个人太合适了。

过完小年第二天,应五嫂喊应五杀了两只阉鸡公,安排老娘把鸡毛拔干净了,放入酱缸用单盘箕罩着备用。本来她想留娘老子过年,可是哥哥做不得。说爷老子死前有交代,哥哥必须年年陪娘老子过年。阴历二十六是个吉日,老娘要回杨柳坪。应五嫂揹着禾伢子,牵着二妹子。应五担着担子,担子里盛着鱼、肉、鸡蛋、花生、豆子以及干菜之类,通屋大细一起送外婆回家。不过,应五嫂只送到双板桥火车站,将娘送上火车厢就分了手。娘由应五陪着,坐一个站到茶园山下车。那儿回家近,有条大马路,直,又近,娘的小脚走在上面不那么受累。

望着火车开出去好远了,应五嫂转身进了六分社,男钟同志又打招呼又泡茶。手里有钱,买起东西来的心情最好。应五嫂称了几斤盐和几斤糖粒子。糖粒子是专门准备打发村里那些前来拜年的细伢子细妹子的。又买了好几封爆竹子和包包封用的红纸、点灯用的洋油(煤油),还有应五抽烟用的纸眉子等,纸眉子七角钱一斤,平素应五每次秤半斤。如今手上有钱了,应五嫂一次就帮她买了两斤,因为反正每天都要用的,买了就买了。最后特外买了一条香烟。解放后农民的日子渐见好起来,过节或来客时,讲究些的人家开始敬纸烟了。钱是男人做死做活挣来的,人家一年到头都是抽水烟筒,最高享受也是插田扮禾时买过两斤好些的邵阳烟丝,其余抽的烟都是自已种的。趁过年买条好烟犒劳他一下,就等于政府给公务员发绩效奖,钱虽不多,成就感极强。应五嫂这么一想就定下主意,买。她不晓得买什么牌子好,就问男钟同志,对方推荐岳麓山。于是,她花了两块五买了一条。这天夜里应五回到家刚落坐,应五嫂就赶紧撕了一包,从中抽出一支递给应五。应五接过,正要去寻纸眉子,让堂客止住。应五嫂亲自划燃一根洋火给男人点上。应五深深地吸了一口,陶醉极了。拿过烟盒子翻来覆去的看,虽不认得字却晓得是好东西,有些心疼:

“买贵啦,堂客呀。别个家的不是红桔就是丰收,都是一毛三一包,你的贵了一倍。”

应五嫂不欢喜了,声调提高了三分之二:“贵?我愿意啊。别个家是别个家,我家是我家。过年了,又添了禾伢子,我高兴都来不赢呢。不喜欢你拿去六分社退了就是!”

每次斗嘴应五都不是堂客的对手。所以赶忙服小:“风快就是过年啦,好堂客,莫生气啊。”

应五嫂懒得搭他,把禾伢子递到他手里,转身去抽筷子,端菜盛饭。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