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视台电视剧部。
一间大办公室里。
茶几前,坐在沙发上的一位中年女导演与坐在她旁边端着茶杯喝水的赵萌萌交谈。
“你寄来的秦腔戏曲电视连续剧剧本《憧憬》,我和我台电视剧部几位导演、编剧都看过了。我们认为,这是当前反映主旋律的好作品,故事性强,可以吸引观众。主要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故事情节、细节,生动感人,写的不错。”
“谢谢导演老师,这部剧本初稿写出后,我请一些老前辈和同事看过,他(她)们都提出了一些很好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例如:刘力贞、张光前辈以及我爷爷、奶奶等都认为,要把剧中类似的人物应予合并;剧中叙事语言和人物道白语言都要精练;戏曲唱段的唱词更要精炼押韵。为了使故事更加紧凑和凝练,也为了节省拍摄经费,他(她)们还建议,把剧本二十集浓缩为十五集或者十六集。
我根据这些修改意见和建议,对剧本进行了几次修改和加工,并将二十集压缩成为十八集。”赵萌萌笑了笑,道。
“他(她)们提的这些意见和建议都有道理。”女导演稍顿,接着道,“我要告诉你的是,即便你将二十集浓缩为十八集,所需拍摄经费仍然不少。”停了停,她又道,“我们想采用你这个本子,但是我们的拍摄资金有限,只能提供少量资金支持。主要的拍摄经费需要赞助商提供,也就是说,你在提供给我们这个剧本时,有无赞助商在拍摄经费上的足够支持?”
“我在希望小学当老师,业余创作剧本,根本没有时间找赞助商。”赵萌萌说。
“可以理解。”女导演稍顿,接着道,“还有一点,你这部剧本,不是市场运作的商业片,找赞助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赵萌萌接着道:“我们找不到足够的拍摄经费,这个剧本就无法拍摄?”
“现在,影视市场的商业化色彩越来越浓,无论电视台电视剧制作部门,还是众多的影视公司,拍摄任何作品,不少都要考虑经济效益。”女导演叹口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