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看王于丹的那张脸黑的出奇,还长着满脸的麻子,但是只要他站在村里跌几脚,村民们的心绝对会跟着他抖几抖。他是一个让村民见了就烦的人,又是一个三天不露面,让村民为他牵肠挂肚生怕他出现什么不测的人。总之,他这个支部书记就像这个村里爱唠叨的婆婆妈妈,村民们在有些见不得他的同时,又无论如何也离不了他。
王于丹生在旧社会,长在新中国,从小到大,从过去到现在,受过毛泽东思想和共产党的系统教育,认识他的人都说他是标准的基层布尔什维克,谁若胆敢不听党的话,或者稍微有一点对社会不满,他不知道便罢,一旦耳有所闻或亲眼所见,他一定会和你干到底。他说他这是在保卫社会主义红色江山,是在誓死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说他活着就应该这样去做,即便是死了,他的灵魂也要对得起他当年在党旗下举着右手的宣誓。
宋家坪村地处号称南漳屋脊的“五道垭”的其中一个垭子上,脑壳挨得到蓝天,腰间缠的尽是白云,脚下的酸碱地贫瘠得一直没有长出过像样的庄稼。在他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四十多年以前,一说起“山大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宋家坪。从改革开放分田到户往前数,这里的山民们从来没有翻越过五道垭,走出过板桥镇,更不知道县城在哪里。那时候,他们压根儿不知道油条猪油饼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西瓜香瓜和苹果是什么味道,祖祖辈辈种着挂起来的田,走着竖起来的路,一代接一代的过着土著于深山老林的原始生活。
后来,在贫困状态下呻吟和呐喊的山民们,都在日思夜想中等着东边出月亮,西边出太阳,希望有一位“稀泥巴扶得上墙”的人能够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 1977年夏天,一个不是馊主意的馊主意的小道消息不径而走,一传十十传百的说:凡是脸上长麻子的人虽然脾气拐得狠,翻脸不认人,但是干起事来却很有煞气,压得住阵,如果把王于丹这样的人推到大队书记的岗位上,说不定能给宋家坪带来吃不愁穿不愁的好运。
哪知当时,镇里正为宋家坪没有一位好的当家人感到头疼,听到这个消息,半个忍字都没打,路路行行的领导们你来我去地到这里调查了解,经过反复比较分析,觉得这个长相不太完美的年轻党员非常适合担任这一职务。为此镇里对一个叫余光中的人出的这个好点子很是感激,专门派人向他表示感谢,余光中不知青黄皂白,看见来了一群国家干部,以为是来追究他“拉帮结派颠覆基层政权搞分裂主义罪行”的,大队民兵连长刚把镇里干部引进他家里还没有来得及坐下,余光中的全身就抖个不停。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望着余光中,无意间发现他的鞋子上慢悠悠的流淌着一种水的东西,大家定神一看,原来余光中的尿被吓了出来。后经反复解释和充分肯定他的建议,这才让余光中在打了一个“尿惊”之后深深地出了一口长气。
王于丹就这样上任了。从催重催收的大队书记当到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村支部书记,一干就是41年。这些年来,王于丹先是带领大家架人工桥,打通农业生产的作业道,把人和野生动物共同行走的“梯子坎”一锤一锤的凿成了可供手扶拖拉机行驶的石子路。后来又在《湖北日报》上看见,碱性重的土壤是种植茶叶的好地方。为此他一声令下,在农闲季节和全体山民一起战天斗地,经过将近三年的日战夜突,建成了600多亩的高香茶叶基地。茶场建起来了,但是大队里没有销售经验和渠道,他把茶叶分给各家各户 ,亲找亲、戚找戚的开拓市场,两年下来,宋家坪的茶叶在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下美名远扬。
打那以后,德高望重的王于丹站稳了脚跟,全村的老百姓把他当成自家房子上的脊檩,认为只要他撑着宋家坪,就不愁宋家坪没有希望。
历史的长河时而波涛滚滚时而风平浪静,它在荡涤尘埃又滋养岸芷汀兰的同时,把岁月的时光流进了2002年。这一年,板桥镇按照上级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全镇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王于丹说,现在是该搞这个事儿的时候了。于是他把全村的党员集中起来,根据他的理解,向党员们讲述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他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党员,你平时先进不先进,关键看你像不像一个共产党员的样子。如果你说话不在理,思想没觉悟,所作所为对不上群众的路子,那就等于你不先进。如果这样,等于你就是一名不合格的党员。既然你不合格,共产党要你翻球啊??”
王于丹这一席入心入肺的话把每一个党员说得心服口服,都在手思今后怎样去修正完善自己。
这个时候,王于丹又发话了:
“散会以后请大家把话带下去,从今天开始,在我们村里广泛开展‘说事’活动,每个月的二五八,打开办公室,接待老百姓,让他把平时想说而没有说,或者是说了我们没有好神去听的心里话,听清楚,搞明白。做到有怨气的消怨气,有牢骚的发牢骚,有忧愁的解忧愁,有困难的想办法。除了不能骂人打架,什么话都可以说。”
经王于丹这么一说,大家豁然开朗,一下子找到了开展先进性教育的具体办法和路子。会后大家分头行动,村民奔走相告,一时间,村民的心情好了,致富的劲头足了,干部的号召力更强了,党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空前巩固。原来一些准备搬家出走的农户再也没有了对宋家坪的嫌弃和抱怨,聚精会神地在这块世代以来赖以生存的土地上扩大桑蚕养殖和烟叶种植规模,在自己的家乡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党政办公室的韩主任把他们开展先进性教育的经验编发了一期工作简报,我和镇里分管党群工作的负责同志如获至宝,当即批示在全镇范围内学习推广,并作为阶段性的工作进展上报了县委组织部。同时请来县电视台的记者进行专题报道。几经传阅和宣传,县委高书记高度评价宋家坪乃至板桥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重大举措,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借鉴。
一个月后,县里为了取得更有影响力的“说事”效果,把宋家坪以及板桥镇正在开展的“说事”活动移植到了武安镇界碑头村。这个村是省委领导的先进性教育联系点,完整复制“说事”经验,势必“一花引来百花开”,辐射效应将会更宽更广更明显。
过了不长的时间,这个经验在全国引起良好反响。王于丹和宋家坪村在“大局”与“小我”中选择了奉献,甘心情愿的用自己的创新成果支持着兄弟党支部的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