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抚生的头像

陈抚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3/07
分享

雷锋新传连载

雷锋的美好道德情操是全人类的财富

——关于《雷锋新传》

                     陈抚生

一、《雷锋新传》成书背景

雷锋是共和国英模、国内外知名人物中,影响最大、最家喻户晓的一位。3月5日学雷锋,是民间自发约定俗成的“雷锋节”。“学雷锋,做好事”,也成了一句妇孺皆知的特定口头语,丰富了我们的词汇。

我想,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诺尔曼.白求恩》畅销和热播之后,应该见到丰满的雷锋艺术形象。

此事得到雷锋生前战友、沈阳军区专写雷锋报告文学的军旅作家陈广生同志的大力支持,亲切而热烈的鼓励。雷锋的影视剧本写成后,投入拍摄却不能如人愿。这时,我下决心写成长篇小说。我觉得,在推崇《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四大名著的同时,玄幻、穿越、盗墓、谍战、职场、养生、心灵等类小说各领风骚的平台上,,应该有一部长篇小说来完整地、正面地、多元化地、真实地、艺术地描写雷锋——这位人民群众时时记着的民族英雄!(我这里说的,不是几十年来不断涌现的新闻报道,回忆文章和图片材料)

我是雷锋的同龄人,论月份,我比他还大一个月。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

写作前,我仿佛在时光隧道中穿梭。思考着古今中外人类伟大先贤与青年雷锋的交流。

 雷锋体现的美好道德情操,实际上,是全人类的财富。

中国有儒学的《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论语》体现了孔子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待人真诚、宽厚,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的精神品格,

《大学》有著名的 “三纲领”: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都是学问之本,德行之本,修己之道,治人之道,即亲民之道;人生之道。

《中庸》有一段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意思是: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儒家立身的准则,简单地概括,就是: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增文贤文》云:“为善最乐,为恶难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开国领袖毛泽东提出著名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

《圣经》是基督教的灵魂。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彼此相爱 ,每个人都极其宝贵 ,爱人如己”这些是圣经中的思想,说要象爱自己一样主动地去爱别人。

 我有幸读过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道德情操论》。

此书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给西方世界带来十分深远的影响。第一章第一节开篇就说:“人,不管被认为是多么的自私,在他人性中显然还有一些原理,促使他关心他人的命运,使他人的幸福成为他的幸福必备的条件,尽管除了看到他人幸福他自己也觉得快乐之外,他从他人的幸福中得不到任何其他好处。”

综上所述,这些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与雷锋的好学、信仰、慈善、助人、热情、勤俭、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极致发扬, 具有惊人的共同点。

雷锋是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就是雷锋精神为什么能受到各色人种推崇,永远年轻的秘诀!

据此,我用全新角度来写《雷锋新传》。但体裁,却是我们民族固有的章回体。

书稿完成后,得到部队资深编辑的帮助,送交雷锋生前所在部队审读,得到肯定。

二、《雷锋新传》的新颖之处

半个世纪以来,宣传雷锋的书出得不少。但都是通讯报道。能和《烈火金刚》,《杨家将》,《说岳全传》那样,把雷锋的故事按年代顺序,流畅地完整地全面地,作为长篇小说来写的,只有《雷锋新传》。

章回体的好处,就在于它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载体,全书32回,每一回有一个中心事件,既互相联系,又独立成篇。着力在长篇小说民族化的的形式上,做一个有益的尝试。通过艺术加工,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刻意塑造,娓娓动听地讲述了雷锋的故事。可读性很强。

这故事是连贯的,书中的人物,都实有其人。作者的加工、艺术创造,不是凭空想象,都有事实根据。书中的雷锋是真实的。同时,又是艺术形象。正如影视剧中的领袖人物,和现实中的领袖不能划等号一样,是一个道理。

书中夹以哲理深刻、时代气息浓烈的议论,让半个世纪前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士、有血有肉有性格的雷锋和现代青年沟通。

本书的看点:

(一)雷锋成长的道路上,每一个关键阶段,都有身份各不相同的共产党员在他身旁,关怀备至,言传身教,刻意培养。

雷锋一家五口在旧社会先后悲惨地死去,讨饭、背上生疮,关键时刻救助这个孤儿的,是中共地下党员彭德茂。解放后送小雷锋上学,介绍他进乡政府当通信员,到县委给张书记当公务员的,也是他。

望城县委书记张兴玉,副书记赵阳城,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冯健,农场团支书孙建华等,都对雷锋产生过巨大影响。

雷锋到了鞍钢,车间主任于明谦,工段长白明利,师傅李长义,都对雷锋严要求、勤关怀,使雷锋成长更快。

雷锋参军,遇见的好人更多。人武部于政委、接兵部队荆营长,新兵连的来指导员、班长薛三元,运输连的两任连长李超群、虞仁昌,指导导员高士祥,工程兵十团政委韩万金、团长吴海山等团部领导,包括时任团俱乐部主任的陈广生等各级干部,无不对雷锋倾注心血。最后,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题词,树了一代新风,中国老百姓才有了一年一度的“3.5学雷锋日”。

在《雷锋新传》中,这些人物更突出、更生动,也成了艺术形象。

(二)《雷锋新传》抓住细节,刻划人物,情节有跌宕,有起伏,前后呼应,引人入胜。

1简家塘荒山坡上雷家的五座坟茔,分别长眠着雷锋的爷爷、爸爸、哥哥、弟弟和妈妈。雷锋离开望城去鞍钢,彭德茂领着他,来和亲人告别,刚说完“自古忠孝不能两全。”雷锋就扑嗵一声跪倒,嚎啕大哭!……为亲人的悲惨命运而流泪,为自己赶上了好时代而庆幸,为未来的新生活暗下决心,为遇上的好人默默祈祷……总之,值得喧泄的东西太多,在亲人面前大哭一场,也许是他唯一的选择。这是雷锋生命中仅有的一次大哭!哭得像个三岁小孩,哭得淋漓尽致。……五座坟茔,所有的通讯报道都没有提过,这完全是小说作者的艺术加工。又很可信!

2、雷锋和不知名的解放军连长一支钢笔的缘分。解放后,9岁的庚伢子缠着解放军连长,要求参军。原通讯报道只说连长送了一支钢笔,这支钢笔,后来怎样?没有下文。但小说作者却让这支笔贯穿全书始终。起到推动情节,刻划人物的作用。

雷锋参军的第一天,代表新战士上台讲话,高高举起这支笔,说:“49年,我们家乡刚解放,我才9岁,还没有枪高,就拽住一位解放军连长,哭鼻子要求当兵。连长送我一支钢笔,看,就是这支笔!”他从胸前口袋取下那支钢笔,给战友们看,“连长对我说:‘好孩子,不要哭,现在解放了,眼下你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学好了本领,长大才能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说完,他就随大军奔赴了新的前线,连姓名也没留下。但他却是我心中永远的英雄!”

这些话所有的报道中都没有见过,小说作者把它写在这里,极其贴切,很符合雷锋的身份。

小说写雷锋始终在用这支笔,怀念着这位连长。很自然地引入雷锋日记。

1961年秋天,已经成为公众人物的雷锋,乘出差间隙到弓长岭看望恋人小易,也用到这支笔,并剖析了这位英雄连长给雷锋身心的深远影响:

小说给这支笔安排的最后归宿,是很恰当的。

3、雷锋一生,酷爱学习,笔不离身,书不离手,日记本揣在口袋里。当了英模后,得了奖品、纪念品,也大都是这三样东西。他送别人的礼品,也不离这三件。张书记送给他的的《把一切献给党》,他在鞍钢转给了杨必华,一本随身带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留给了小易。他送给少先队员、烈属张大娘孙女、田小秋兄妹等的礼物,都是钢笔和笔记本。这反映了雷锋好学上进的性格。

4、弓长岭的蛇,只在张月祺劝小易的对话中出现过,作者抓住这一细节,有两段绘声绘色的描写:

 一段是雷锋参军前,在弓长岭和小易的交往。雷锋夜里送小易回宿舍,自己去调度室借光看书,在路上碰到一条假蛇。

一段是雷锋当兵成了英模人物后,去弓长岭看望小易,遭遇真蛇!这些情节,为小说增色不少。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可举出很多。

(三)正面描写了雷锋的爱情。描写雷锋与几位女青年的交往,是本书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雷锋更能为当代青年接受,在爱情上也是当代青年的榜样。这是作者根据事实的的艺术加工,也是很真实感人的。陈广生同志的通讯报道《雷锋在我心中》,提供了可信的素材。

小说多层次地展示了雷锋处理友情、爱情、乡情、军民鱼水情的态度。让人觉得这小青年真可爱。

1、雷锋与青年女共产党员冯健,在张书记家相识,在工作中相知、相助。作者以红花草的奉献情结为主线(这也是运用细节),写得很纯真,很美,对雷锋的成长,作了铺垫:

2、王佩华与雷锋的关系,原通讯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小说进一步作了深化,突出雷锋善良正直,对爱情认真、不随便的一面:

雷锋要去鞍钢了,临别前夜,小说作了重点描绘。虽然王佩玲没有收获爱情,但她那段著名的临别赠言,竟奇迹般地预言了雷锋的前程:

……雷锋翻开她赠送的日记本,眼前,是一段临别赠言:

亲如同胞的弟弟——小雷:

(临别留念)

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令人可爱。有外在的美合(和)内在的美,对任何同志都抱着极其信仰(赖)的态度等等。这一切结合起来,真算得上我心爱的弟弟,忠心的朋友。

弟弟,你值得人羡慕(的)还多着哩,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是(会做出)很大的贡献的。

弟弟,干劲和钻劲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设共产主义中把你的光和热发遍到全中国,全世界。让人们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们都热爱你和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实现做姐的理想。在临(别)之前,要把我内心的千言万语说完是办不到的。我是不愿意与弟弟离开的。(但)祖国的(钢都)需要你和等着你呢。弟弟,前进吧!你前途是伟大的、光明的。姐因文化太底(低),不能把我内心想说的都写出来,只好就此停笔。

祝你

愉快

你姐 

1958年11月9日

3、雷锋和杨必华,先在篮球场上打个照面,再在火车站相遇。两人都是爽直、开朗的性格,尽管在火车上很谈得来,到鞍钢后也互相帮助,但这两个男女青年,是那种一见面就把对方当朋友的异性知己,,好比是平行的两条铁轨,不管怎样相伴,都不会走到一起。小说这样的写法,很恰当,分寸感掌握得很好。

4、对张月祺,那是同乡大姐,小说也写得恰如其分。

5、小说里雷锋与小易爱情的挑明,是在车间材料员老齐找雷锋的师傅李长义给自己的闺女说媒遭拒后。这就是作者的艺术加工了。(原通讯只简单说了一句,有这回事)

6、雷锋当了英模后到弓长岭看望小易,小说正面写了他们的幽会:

这段描写,是原通讯报道没有的。陈广生同志的《雷锋在我心中》150-157页,在《同心相爱》的标题下,详细记载了他1963年采访易秀珍、1980年才公开发表的专访,为这段描写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素材。它无损于雷锋的光辉形象,而正是出彩的地方。

7、雷锋在下石碑山区执行任务,驻地一个妇女队长、团支书托人说媒,想嫁给他。陈广生同志的《雷锋传》(1988年1月解放军出版社《雷锋》一书收录)中,在《谦虚谨慎》的标题一节写到这回事。小说给这位姑娘取名秀英,很自然地铺陈情节,作了精心描述:不仅写了他们的正常交往,还写了指导员找雷锋谈话以及雷锋的正确态度等细节。“在所谓“绯闻”面前,雷锋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雷锋用部队正确处理军民关系的原则,很好地摆正了位置。

(四)雷锋的崇高品质,引领时代新潮流。雷锋做的每件好事,都有自己设身处地的思想根源。这是本书的独特观点。

雷锋引起人们注意,是在捐出200元“巨款”给灾区,团里调查,发现他自己生活很节俭,树他为节约标兵后。过去,只是简单地宣传他做好事。他为什么做好事?意义在哪里?却少人问津。小说作了精辟剖析。

……雷锋说取钱给家里用,急用。并不是拿假话敷衍人家。多少年来,“家”的含义在他心里和一般人不一样。旧社会家破人亡,解放后获得新生。农会是家,乡政府是家,望城县委机关是家,团山湖农场是家,鞍钢是家;当了兵,部队就是他的家。他的眼界和胸怀越来越开阔、宽广,心目中的家也越来越大。可以说,“家”的概念在他心中就是整个的国家!经过这次抗洪抢险,他看到和听到“家”里有这么多地区受灾。作为“家”里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他一定要尽一份心意。这样一想,对他的所作所为,除了钦佩,就会觉得是合情合理的了。

雷锋向望花区委办公室送上200元钱给灾区人民救灾,人家说什么也不收。……雷锋站起身,嘴唇微微颤动:“我没有自己的家。现在部队驻在望花区,望花区就是我的家。我这钱就是给家里用的。我的父母不在了,人民就是我的父母,假如我的父母还活着,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拒绝一个儿子送的钱……”这些话旁人听来,好像是假话、大话、套话,但却是雷锋真情实意的心里话!这就是雷锋的过人之处。

也许有人认为,他这是作秀。那么,请看书中的描写:

……我们的老祖宗有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雷锋吃过苦中苦:在亲人先后去世的日子,在母亲悬梁自尽的中秋之夜,在饥寒交迫的讨饭生涯……他是多么渴求得到人们的帮助!所以,他现在得到的一切,他都觉得太丰厚了,太奢侈了,他应该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是他与众不同的思想境界!同是一件事,摆在你我和雷锋面前,感觉会有天壤之别。譬如面前这杯茶,你也许觉得这茶太凉,要喝,得兑点热的;我会说太淡,茶叶放少了。可雷锋呢,他会想到:啊,我喝这么好的茶,坐在我对面的老大爷,是不是口渴了,他要不要喝?这就是雷锋思想品德上高人一筹的地方!他身上体现的,实际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他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也有原因:……他走上前去看施工标志牌。一块用旧木板钉成的长方形牌子上用黑墨汁写的毛笔字:“抚顺市第二建筑公司本溪路小学建筑工地”,看着这几个字,雷锋思绪万千。他想起家乡的母校——荷叶坝小学用旧式宗祠当校舍,十分简陋破旧。尽管破破烂烂,但他们学习劲头十足。……从回忆到现实,雷锋眼里不免又是湿润润的。现在国家为孩子们盖这么好的校舍,比父母想得还周到!祖国的花朵,多幸福呀!雷锋站在这块牌子跟前伫立良久。想得很多。

想了很多后,这才在工地热火朝天的气氛感染下,推起小车去参加劳动。很真实可信。

雷锋的节约习惯,也是有原因的。他认为,国家对自己“比爹妈想得还周到?那么,做孩子的,应不应该也要为爹妈着想呢?””……这在家庭里,父母要是有这么一个孝训的孩子,就是为孩子累死,心里也是甜的。从这个角度看,雷锋是个孤儿,他把国家当成自己的父母,应该说,很正常。……把自己的家当成有六亿人口的大家庭,这又是雷锋一个独特的思维方法。中华民族的古训“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意思。

雷锋不是无缘无故做好事的。请看书中的真实描写:……纵观雷锋帮助过的人,都是老人、妇女、孩子,灾民,都是弱者。这是因为雷锋有一个血泪童年幼年丧母的惨痛记忆,他看见孩子,就想起自己的童年,看见老人,就想自己的父母。几乎形成了条件反射。……

雷锋出自天性的亲情之爱,很自然地延伸、升华为一个人民战士的强烈责任感。

(五)本书把以往断断续续报道的雷锋死因和善后处置以及国家高层的关注,和整个故事连为一体,给读者完整的概念。这也是全新的。

(六)本书并不忌讳雷锋的调皮、挫折。譬如,夜晚看书险酿火情,把赵书记反锁吃批评,给病人吃甜酒煮蛋挨尅。兴冲冲到农场开拖拉机,却只领到一把锄头,偷偷骑马摔跤,比篮球,女队没人他男指导上场。到鞍钢满了师反被师傅“撸”。当了兵手榴弹投不远,到战士演出队因湘音难改被撤下所有节目。好心让新战士吃上饭却被误解主观性太强。刚刚满载荣誉,在军区开完首届团代会回连队,因随意尝一口锅巴被一个普通炊事兵批评,好比兜头浇一盆冷水。到田大娘家借撬杠,差点儿吃闭门羹。被人家误解,说他跟妇女队长有绯闻!请战上前线没被批准,作者正面描写了雷锋的思想斗争。所有这些,对雷锋来说,毋宁于儿童的天真,给读者的印象,都是挺可爱的。

在国家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各种思潮、流派的文学作品精彩登场的21世纪,《雷锋新传》的问世,应该为共和国文坛增添一分亮色。

(本文发表于《上海作家》2009年第二期)

补记:《雷锋新传》当年投几家出版社,均在最后付印前退稿。后在上海作协帮助支持下,《西部》杂志于2009年3月全文发表,但未引起重视,几乎没有反响。在百度显示的,竟是英文语种。2012年3月,《雷锋新传》的节缩版《雷锋》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无广告,无评论推介文章,市场反响却出奇地好,有五、六个省市列为推荐必读书目,大学里也有人研究这本书,并写出论文。但《雷锋新传》始终未能与读者见面。有鉴于此,籍中国作家的版面,以了夙愿。

是为序。

            2020年12月7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