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抚生的头像

陈抚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5/28
分享
《雷锋新传》连载

第二十九章 韩政委果断处事 十万人送别雷锋

第二十九回 韩政委果断处事 十万人送别雷锋

最伤心的是乔安山!这时,他眼前一片黑暗,整个人跟傻了似的。运输连的人谁也不理他!同志们离开后,他伏在雷锋身上泣不成声。过来两个护士拉开了他,用白布单盖在雷锋身上,把雷锋的遗体推进太平间,他跟着。推车护士劝他回去,他就是不离开。护士走后,看门老头催促他:“你走不走?我要锁门了。”乔安山说:“你锁吧!我不走了。”老头没办法:“那你就再呆一会儿吧!”老头出去了,把门带上。

太平间昏黄的灯光下,乔安山抱着脑袋,蹲在雷锋遗体旁,只觉天昏地暗。心如刀绞。他已经没有泪了。他在发呆,强烈的负罪感折磨着他,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哪儿知道会发生这种事啊!老天哪!你不公啊!你收错了人啊!应该到你跟前去的人是我,不是雷锋!再说,我和雷锋是最要好的战友,你怎么把这事摊在我身上呢!这不是要我的命吗?好,要命就拿去吧!反正雷锋也死了!我和班长就到你那儿去继续做战友吧……乔安山就这么胡思乱想,想来想去,就是一个“死”字!这时,太平间的门又打开了。二排排长和两名战士匆匆进来,阴沉着脸,搀起乔安山。乔安山呆头呆脑地跟着他们走。

排长和两名战士把乔安山带回运输连营房的一间小屋前,让他进去。然后锁上门。两名战士持枪站在小屋外面。这不是关禁闭了吗?是的,雷锋死了,战士们很悲痛,人们的情绪,几乎都失控了。在事情没有查清楚以前,为了避免发生意外,二排长只好采取这种应急措施。殊不知,这对乔安山的打击更大!乔安山蹲在屋里,喃喃自语:“班长让我给撞死了,我也活不成了!让我跟班长一起去吧!”这就是当时他的心境。罪恶感像魔鬼一样死死缠着他。他的精神,到了崩溃的边缘。他环顾屋内,在想用什么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啊,这屋子,连根房梁也没有,窗棂也没有,玻璃窗只是细细的木条!自己身上只有一根皮带,往哪儿搭呢?

噩耗很快汇报到团里。十万火急!韩政委、高士祥等一行人同乘一辆车即刻从山区指挥所赶来。车一停,韩政委立刻问:“乔安山现在哪里?”虞仁昌说:“二排把他禁闭起来了。”韩政委听了,脸色一沉:“乱弹琴!赶快放人!不能死了一个,再死第二个!”好个料事如神,经验丰富,政策水平高的政委!他转身对高士祥交代,“你要负责乔安山的安全,不能让他再发生意外,千万不能再死一个了。”这位韩万金政委,不愧是我党我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从发现雷锋,培养雷锋,支持陈广生写雷锋,就已经看出他敏感的政治头脑,卓越的才能,人性化的工作方法,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现在,天上掉下一场祸——团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亲手树的典型,军内外闻名的雷锋,突然死了。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异常冷静。虽然事情还没有调查,情况还没搞清,但他已敏锐地觉察到:这可能是一场意外,乔安山绝不会有意撞死雷锋!这时,你把乔安山关起来,他心里负担太重,万一寻了死路,那事情就更说不清楚了!他想:到那时候,真正有罪的,就是处事莽撞的我们!而部队损失的,却是两名优秀的战士。

韩政委一声吼,也惊出高士祥一身冷汗,他也意识到这是个比雷锋的死更严重的问题!是啊,雷锋的死因还没调查清楚,乔安山要是又出了意外,怎么交代?他马上来到禁闭乔安山的小屋前,大声对两个持枪而立的战士说:“你们俩还站在这儿干啥?没你们的事了!”这是说给屋里的乔安山听的,先给他吃颗定心丸,稳定情绪。果然不错,屋内,乔安山两手抱头蹲缩在角落里,喃喃自语,眼神绝望。他快要疯了!门开处,阳光射进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了。乔安山一见是指导员,便扑上去失声痛哭:“指导员,雷锋那么好的班长叫我给撞死了,让我跟班长一起去死吧!”高士祥理智地安慰他:“冷静,你要冷静。雷锋的死与你有关,但现在还不能说是你撞死的。”一句话拨开了乔安山眼前的迷雾,他虽然还在抽泣,但情绪已大为稳定,心中的死疙瘩开始松动。

工程兵十团遵照上级指示,组织人员对“8·15”事故进行认真调查、勘察、取证。根据调查结果,再作结论。沈阳军区工程兵首长指示,叫工程兵政治部青年处于波处长、保卫处史宝光干事与张峻三个人先去调查处理。史宝光用皮尺丈量出事地点、鉴别肇事工具,张峻当即拍下了砸倒雷锋的位置,那块地上洒有白灰,还有血迹。另外还拍下了砸伤雷锋后仍放在原地的带铁丝的柞木杆子。根据现场勘察照片和丈量记录,砸伤雷锋头部的柞木方杆,长为180厘米,方为6×6厘米。砸倒的时间是1962年8月15日上午10时45分。于波、史宝光、张峻三人,心情别提多难过了。他们都是雷锋的战友,都和雷锋认识,在一起谈过话,都很喜欢雷锋。现在突然之间,一个活蹦乱跳的雷锋就没了!他们强忍悲痛,和几名地方来处理事故的人员,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以军区保卫部,军事法院,和辽宁省交通厅,抚顺市公安局,军地双方四单位的名义拿出一份对‘8·15’事故的现场勘察报告。报告的结论是:“‘8·15’事故是一次无法意料的不幸事故。当事人乔安山没有责任。”韩政委接过报告,紧紧握住事故调查人员的手:“谢谢,谢谢你们,给我们正确处理这次意外事件提供了准确依据。”

调查组特地指定了抚顺市公安局的一位交警和军区保卫部的一位侦查员,向工程兵十团说明情况,韩政委召集全体党委委员都到了场。交警介绍:“我们让乔安山重新把13号车开到出事地点,按原路线,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询问,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查看,一个地段一个地段地核实。重点地段撒上白灰,仔细丈量。”侦查员补充:“特别认真查看了那根肇事的柞木杆子,铁丝还在上头联着,显然是埋在地下的一头被后车轮挤断,横飞起来,正巧砸在雷锋的太阳穴上……”交警说:“所有重要证人,都作了笔录。重要地段、物证,都拍了照片。这是全部材料。”

吴团长抚着那一叠材料,长叹一声:“唉!”摇摇头。真是没办法啊!怎么那么巧呢!?他为雷锋惋惜,为团里惋惜,为工程兵惋惜,甚至可以说,为全军惋惜!工程兵十团所有在场的同志,都默默无声。是啊,太可惜了!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老祖宗的话,不能说没有几分道理。上级很快作出了事故结论,由赵玉瑞向全体官兵宣布:“根据现场勘查,和当事人调查,雷锋当天去冲洗车辆是向连长请示过的,不是擅自行动。由于路况不好,他指挥乔安山开车出了事故,乔安山没有责任。雷锋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此,作出如下结论:这是一起无法意料的不幸事故,雷锋因公牺牲。”

乔安山又一次落泪了。韩政委的正确判断,上级领导的英明决策,为他驱散了压在心头的乌云,洗刷了不明真相的战友、人民群众对他的误解,给了他继续前进的勇气。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真不知道说什么好。高士祥再次找他谈话:“乔安山,事故已经调查清楚,雷锋已经牺牲,你要化悲痛为力量,一定不要背思想包袱。”乔安山紧紧握住高士祥的手,泣不成声。他已经从寻死的阴影中走出来,但负罪感仍然挥之不去,总觉得抬不起头来!高士祥急了:“你一个大男人,怎么光流泪不说话?告诉你,雷锋不需要眼泪!”一句话让乔安山猛醒,他止住哭泣,眼睛放光,说出了他后半辈子遵循一生的誓言:“我要像雷锋那样活着,完成雷锋没有完成的任务。”

1962年8月15日下午,陈广生正在营口留守处改稿,突然接到电话,传来晴天霹雳般的噩耗——雷锋因公牺牲了!韩政委让他立即赶回抚顺参加治丧活动。陈广生顿时泪如雨下。

他马上坐火车赶到抚顺,赶到医院雷锋遗体旁,向这位年轻的战友作最后的告别。陈广生和雷锋的感情是很深的。雷锋参军第一天,两人就认识了。并且在一起相处了30多天。他看着雷锋成长,他也知道:雷锋前途无量!现在,突然之间,这一切都化为乌有,他受得了吗?再刚强的汉子,也禁不住对着雷锋的遗体流泪。

雷锋辅导的孩子们知道了消息。陈雅娟,邹静坤、孙桂琴,李英敏,何文鲁、调皮精首先往运输连驻地跑。一拨又一拨的孩子,从四面八方跑来!一样的脚步匆匆,一样的神色惶惶。孩子们围着运输连官兵,哭成一片。高士祥说:“孩子们,回去吧!你们的雷锋叔叔因公牺牲了!”陈雅娟带着哭声喊:“不!这不是真的!”李英敏大叫:“我们不相信。”孙桂琴嘟嚷着:“雷锋叔叔没有死!”虞仁昌在旁边看着,这位在朝鲜战场出生入死的勇士,也禁不住心如刀绞。他过来劝解:“孩子们,雷锋是我们的好战友,我们不会说假话。我们心里比你们还要难受,还要痛苦……”何文鲁平静一点:“雷锋叔叔真的不在了?”虞仁昌点点头。孩子们嚎啕大哭。官兵们也禁不住陪着流泪。

傍晚,烈属张大娘在菜园里摘菜,她的小孙女叭哒叭哒跑来:“奶奶,奶奶,不好了!”张大娘问:“孩子,怎么了?”小孙女还没开口,眼泪就流下来了:“雷锋叔叔,不在了!”“小孩家,别瞎说。”小孙女说:“是真的。雅娟姐姐她们都去问过了,说是什么‘因公牺牲’!” “啊!牺牲!” 张大娘眼前一黑,两腿一软,差点儿摔倒。小孙女吓得大喊:“奶奶,奶奶!”“奶奶没事。孩子,扶奶奶进屋。” 张大娘站起身,颤巍巍地往屋里走去。大娘是烈属,她经历过亲人生离死别,受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煎熬。知道“牺牲”二字的意思。她深明大义,既然当了兵,就会有牺牲!她用铅笔在白纸上“画”字。一笔一划,写的是一行竖字:“雷锋和我儿子是一样的,我也要学雷锋。”用铅笔“画”好初稿后,再用毛笔填墨汁。老人颤巍巍的手,费劲地填写着。写好后,张大娘在小孙女,陈雅娟,邹静坤的搀扶下,手持自己写的祭文,来到工程兵十团部驻地。交给雷锋的战友。

1962年8月17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全国各大报刊出新华社记者从抚顺发出的消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同志因公牺牲”

全国人民都在惊诧、痛惜!雷锋的乡亲、师长、朋友、爱人全都沉浸在悲痛中:彭德茂老泪纵横,夏柳老师感叹不已。张兴玉热泪盈眶,看着照片,久久沉思。赵阳城的泪滴在报纸上。冯健捧着雷锋擦拭解放牌汽车的照片,翻过来,倒过去的看,背面有雷锋的手迹:“冯健姐姐,我永远向你学习,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雷锋1961年6月4日。”宛若雷锋仍在眼前向她微笑。王佩玲含泪写日记:“深切悼念我亲如同胞的弟弟——雷锋……” 于明谦,白明利,李长义端祥报纸上雷锋的遗容,唏嘘不已。杨必华的书桌上,放一只紫色的彩釉陶罐,里面插着一束白兰花和那把雷锋送的红色梳子,书桌玻璃板下,镶放着雷锋在天安门前骑摩托车的照片,杨必华手捧报纸,泪如雨下。张月祺和表哥抱着他们的孩子,一起看报。小易趴在吕长太老人的肩头,嚎啕大哭。吕长太说:“姑娘,你哭吧!大声哭,雷锋还没有走远,他听得见的。”

抚顺市望花区人民委员会礼堂,就是庆祝八一建军节雷锋在会上讲过话的礼堂,现在挂着“公祭雷锋同志大会”的横幅,礼堂内,万头攒动,花圈如雪,韩政委在会上致悼词:“……雷锋同志牺牲时,还不到22周岁。但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却永垂青史,他的名字,也将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在这里公祭雷锋同志,是要化悲痛为力量……”礼堂外,人流如潮,小小的礼堂门前,人山人海。陈广生爬到门上,安了个大喇叭。韩政委的声音,从里面传了出来。人群里只听见低低的啜泣,不再往里蠕动了。

雷锋的灵车由摩托车开道,运输连四名干部贴身护送——车前是连长、指导员;车后是副连长、副指导员。灵车后面几辆卡车上载着军民各界送的无数花圈。后面紧跟着10万自动聚集的群众。许多人自动戴上黑纱或白花,默默地跟随着灵车。在通往葛布烈士陵园的道路上,长长的送葬队伍,络绎不绝,连绵涌动10多公里。队伍里,男女老少,工农商学兵,全来了。黑纱与白花汇成了长河……

有个过路的老汉向行人探问:“这是给哪位大人物出殡,这么风光?”“不是什么大人物,而是驻军部队的汽车班长……”老汉将信将疑,又若有所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