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大会明星接受批评 中士班长独挡一面
1962年2月,沈阳军区召开首届团代会。雷锋成了大会的明星。他只要被人发现。代表们就立即将他围起来。这个递过笔记本,请他签名,那个拉着他的手,和他合影。张峻、季增不停地“咔嚓”,镁光灯不停地闪烁。雷锋不断地诚恳地说:“我做得还不够,我是来向同志们学习的。”一位漂亮女兵崔娴维挤过来:“雷锋同志,我早就知道你了。请你给我写几句话吧!”雷锋问:“你是——”“我是二○二医院的小崔,崔娴维。喏,这样写。”小崔把“崔娴维”三个字写在手心上。雷锋望着她胸前的大会出席证,想了想,提笔写道:
崔娴维同志:您是优秀的共青团员,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愿您的青春像鲜花一样在祖国的土地上发散着芬芳。
战友
雷锋
62、2、24
小崔拿到题词,高兴得合不拢嘴:“哎呀,雷锋同志,‘像鲜花一样……’你写得多好呀!这是诗一般的语言啊!”
雷锋在会上发言,代表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雷锋走下讲台,许多代表争相和他握手。
对这种场面,雷锋深感不安,他在日记中写道:雷锋呀,雷锋!我警告你牢记:千万不可以骄傲。你永远不能忘记,是党把你从虎口中拯救出来,是党给了你一切……至于你能做一点事情了,那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你每一点微小的成绩和进步都应该归功于党,要记在党的账上。
开完会,雷锋立即归队。像任何一次外出归来一样,首先到连部汇报。他站在门口,和所有的普通战士一样喊:“报告!”高士祥很高兴:“啊!是雷锋回来了,开完会了?”雷锋说:“报告指导员,沈阳军区首届团代会顺利闭幕。四班中士班长雷锋奉命归队汇报。”高士祥说:“汇报?不急不急,现在是午饭时间,先吃饭,吃了饭再汇报。”雷锋撂下挎包:“那我去炊事班帮忙。”虞仁昌爱怜地说:“这个雷锋,就是闲不住。”
到了炊事班。雷锋一蹦一跳进来:“报告,雷锋前来义务劳动。请指示。”炊事班长很高兴:“雷锋,你是刚下火车吧!也怪辛苦的,你帮着打饭,怎么样?”雷锋快活地答应:“好嘞!”大概是旅途劳顿,又正是午饭前,更主要是回了连队,有一种到家的感觉。这一到家,就有些随便了。总之,说不清为什么,雷锋见饭盆里放了几块刚出锅的焦黄的大米锅巴,顺手拿了一块放在嘴里嚼起来,又酥又脆,好吃极了!谁知道,炊事员小刘看见了,半真半假地说了句:“雷锋同志,注意点啊!”这真是当头一棒!会上,是荣誉和赞扬,到了连队,突然听到这么一句,不就是一块锅巴吗?雷锋脑袋嗡嗡作响,脸上火辣辣的,心想吃块锅巴算什么,也值得你这样!他哼了一声,一赌气,把手里的锅巴扔回了饭盆,转身出了伙房。高士祥迎面走来,他不知道发生了刚才的事,仍然热情地说:“雷锋啊!怎么不到炊事班帮忙了?炊事班人手够了,是吗?”雷锋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不知说什么好:“这个——”高士祥接着说:“不帮厨也好。你这个连里的读报员回来了,今天这报纸还是你读吧!”雷锋闷声不语拿起报纸:“指导员,读那段?”高士祥说:“就是这段。兄弟部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经验。”雷锋拿起报纸:“好。‘毛主席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雷锋越读,越感到脸上烧得慌。他想:事情就有这么巧:我刚做了一件错事,让我读报就读到了这一段。这就是天意!毛主席他老人家在北京,也时时关注我,叫我随时改正缺点错误。毛主席这些话好像就是对我讲的。雷锋啊,雷锋!你太不虚心啦!人家只批评了你一句,你就受不了啦!再说,人家小刘的话很有道理呀!如果每个去伙房的人都乱吃乱拿,那不是乱套了吗?……雷锋想通了。饭后,他照旧帮助炊事班收拾餐厅,主动走到小刘面前:“小刘,你批评得对。我拿锅巴吃,是不对的。接受批评的态度也不好。我向你道歉。”小刘倒有点儿不好意思,他拉着雷锋的手,握了又握:“四班长,我那也是一句玩笑话,你可别当真!”雷锋说:“不,如果每个进伙房的人都像我这样,那怎么管理?你能批评指出,很及时呀!”小刘说:“四班长,你这个先进人物,对自己要求这么严格。真值得我学习!”
1962年3月,雷锋奉命带领一个“加强班”,远离连队,配属团后勤器材处,单独开赴铁岭下石碑山区,执行国防工程运输任务。“加强班”以四班为基础组建,五台汽车,十多名战士。这是雷锋第一次独挡一面,率部出征。
雷锋开着13号车走在车队前头,路面险情不断。小韩说:“班长,这好像是上次咱们走过的那条路。”雷锋看了看:“没错。就是它。咱们进驻山区以后的运输任务,多半要在这条路上完成。”小韩有点担心:“这可玄乎了。“雷锋胸有成竹:“没事,我早已勘察过了。你看——”他递给小韩一本笔记本。小韩接过笔记本,只见上面画满了勘察符号和情况说明,不觉念出声来:“‘下石碑山至抚顺道路情况’好家伙,真有你的!班长!‘发车下石碑山,经过水沟一条,土包一个,到上石碑山。经横道河……’”雷锋说:“我还拟定了一个‘四勤、三先、五不超、六不走、九慢’的安全行车措施,回头到了宿营地,咱们在班务会上再和大伙琢磨琢磨,一定要在制度上打下保证安全完成任务的基础。”小韩应声:“是。”
傍晚,车队抵达下石碑山。这是一个依山临水的小山村,住有几十户人家。雷锋带领的五辆车,一字儿排在河岸边。山村的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一个姑娘拎一瓦罐茶:“解放军同志,辛苦了!”一位大爷捧一摞碗:“喝碗热茶,暖和暖和!”姑娘倒出热乎乎的茶水,大爷用碗接着,倒满了,递给雷锋。雷锋连忙捧在手上:“谢谢大爷……”大爷说:“我姓王。是这村的生产队长。她叫秀英,是团支书兼妇女队长。同志,你们是路过,还是常住?”雷锋说:“王大爷,秀英同志,父老乡亲们,我们这个班,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要在这儿驻一段时间,给你们添麻烦了!”“那太好啦!乡亲们,快给部队腾房子腾炕头哇!”“走哇!”
几个孩子上来拉住战士的手臂不放:“叔叔,上我家住。”“上我家。我家炕宽。”“上我家,我家炕大。”战士们笑而不答,等着他们班长的命令。雷锋默默地注视着群众的穿戴和房屋的外表,眉头紧锁。心里在盘算着:“看得出来,这个村子并不富裕,老百姓的住房也不会宽敞。部队怎么住,还得调查研究一番,再作决定。”雷锋立即下令:“全体集合。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乔安山,于泉洋,韩玉臣,出列!你们三个随我进村,挨家挨户走访察看,其余同志由副班长带领,原地待命。同志们,咱们先把背包放在这里,住处怎么安排,等调查完了再作决定。解散!”
雷锋把四个人分成两组,分头走访。他和乔安山在一起。他们已经去了好几家。家家都很热情,巴不得留部队住下。但雷锋都没表态。这不,他们刚从一户人家出来,乔安山就说:“班长,我看这家老乡住得够挤的。南北炕,三代人一个炕,如果我们的战士再住进去,老乡自己怎么办?”雷锋也是这么想:“是啊!我们不能让群众为难啊!”这时,于泉洋高高兴兴地跑来:“班长,走,住处安排好啦。”雷锋说:“你小子动作倒挺快!怎么安排的?”于泉洋说:“王大爷把一间最好的房子腾给了我们,非叫我们把背包搬进去不可!”雷锋说:“王大爷家我去过,他一大家子老少三代八口人,总共才两间房,腾一间给我们,人家还怎么住?”于泉洋的看法不同:“群众那么热情,腾了房子咱们不住,这好吗?”雷锋说:“群众关心咱们,咱们应当感谢。可咱们更应该体谅群众的困难呀!”小韩赞成班长的意见:“班长说得对,我们不能损害群众利益。”乔安山有些犯难:“理是这么个理。可是,不住老乡家里。这山沟没遮没盖的,我们住哪儿呢?眼下正是春寒季节,总不能在露天宿营吧?”雷锋深邃的目光,望着这小小的山村,围着它打转:“我有一个主意。咱们先看看地形。”雷锋领着三名战士,沿着山村四周察看。
雷锋他们在村后山脚前停住。这里有一片开阔地,雷锋比较满意。他说:“这地方背山,村道直接通过来,有利于汽车进出,四周有树木遮蔽,离村子不远不近,和群众联系方便,也符合战备要求。我看,我们就把停车场设在这里。怎么样?”乔安山、于泉洋、韩玉臣都同意:“好呀!”乔安山问:“班长,那我们住哪儿?”小韩逗他:“住哪儿?我看就把你绑在保险杠上过夜!”引得大家哈哈大笑。雷锋把工作安排好:“小韩,你们在这儿先做前期准备。我去征求老乡的同意,再通知副班长他们带工具过来。大家先把车的‘住处’搞好,我到后勤器材处去请示汇报,想办法解决人的住处。”乔安山又问:“班长有什么高招?”雷锋唱了一句戏文:“山人自有妙计!”
雷锋来团后勤器材处汇报了情况后,提出建议:“我认为,部队不能再增加老乡的麻烦,损害群众利益。应该另选符合战备要求的隐蔽地段,单独宿营。”后勤处主任当即拍板:“雷锋,你考虑得很对。批给你们一顶班用防寒保暖的帐篷吧!”雷锋兴奋地举手敬礼:“是。”
四班已在下石碑山村把停车场修好。雷锋开着13号车直接驶了过来。小韩眼尖:“帐篷?军用帐篷!班长把帐篷领来喽!”周述明很高兴:“班长,真有你的!”雷锋跳下车:“快,大家动手支帐篷,搬背包,停好车,哎呀呀!事情多得一蹋糊涂,快干!”
当天晚上,大家坐在新支好的军用帐篷里,点着明亮的马灯,开班务会。周述明主持会:“同志们,咱们这次任务很重要。现在请班长雷锋同志把主要路线和行车安全注意事项,先说个意见。”战士们热烈鼓掌。雷锋很随意地:“哎,咱这是班务会,别起哄,好不好。”乔安山说:“班长,就兴大会上别人给你鼓掌,就不兴我们鼓掌?”“闲话少说,言归正传。”雷锋从挎包里拿出两张像《解放军报》那样大的纸,展开:一张是“下石碑山至抚顺路线图”;另一张是“行车安全措施:保养四勤 会车三先 路上五不超 出车前六不走 开车九慢”。
雷锋指着这两张纸:“我要和大家研究的就是这两张图表。一,要把行车路线搞得滚瓜烂熟,要做到:闭着眼睛也摸得到。二,万里行车,安全第一。先看看这‘三、四、五、六、九’ 有没有遗漏的?是不是能做到,能落实!我的话完了。现在听大家的。”乔安山首先结结巴巴地念起来:“保养四,四,四什么?班长,这,这是个什么字?”雷锋教他:“这是个勤快的‘勤’字。”“啊,我知道了。1、勤检查,2、勤保养,3、勤 ,勤,勤……这个字又不认识了。”小韩插嘴:“勤督促!乔安山,你可把我急死了!”众人大笑。
这张路线图和“四勤、三先、五不超、六不走、九慢”的安全措施,是四班行车不出任何事故的秘诀。他们这次单独在外执行任务半年,往来驰骋,实现安全行车两万六千多公里。
四班就在这远离连队的石碑山下,开始了正常的值勤。这一天清晨,雷锋站在队列前下达命令:“今天的任务,只出三台车。其余在家的同志,参加助民劳动。”全班喊一声:“为人民服务!”“哗”地解散了,各忙各的。周述明等准备出车。雷锋领着几个战士,往村里跑步而去。
到了秀英家,雷锋抄起扫把就扫院子,被秀英拦住:“哎呀!雷锋同志,哪能让你扫院子!”雷锋说:“秀英同志,我们今天是助民劳动日……”秀英明知故问:“啥叫助民劳动啊?”雷锋给她解释:“我们是人民子弟兵。助民劳动,就是帮助老百姓干活啊!”秀英眼睛盯着他:“你一定要干?”雷锋说:“这是我应尽的职责嘛!”秀英说:“那好吧!你帮我们家挑水去!”
“行啊!” 雷锋挑起水桶就走。秀英话里有话:“我们家就俺娘俩,倒是缺一个挑水的。”乔安山在一旁扫地,听见这话,抬起头看着秀英。秀英脸上容光焕发。雷锋回头:“那好办,水缸见了底,就言语一声。我们班十来个小伙子,随便叫谁来,也能叫你们家水缸满了沿。”秀英步步进逼:“不,我就要你来!”都是未婚的青年男女,谁也不是傻子,听见这个美丽的村姑如此大胆的表白,两个男兵不禁一愣:乔安山很惊诧,雷锋十分尴尬。但他们都不好说什么。因为这问题比较复杂,牵涉到军民关系。再说,人家秀英也没怎么样,不就是开了句玩笑嘛!
桃红柳绿,春耕大忙季节到了。王大爷领乡亲们下地,和邻近生产队的社员打着招呼:“你们看,咱村又多了一户人家。”他指着村后的那顶军用帐篷。秀英说:“这些解放军同志,真是没说的!”王大爷称赞:“和当年的老八路一个样!”正说着,雷锋和乔安山来了。他俩身穿工作服,一身油腻,满脸是汗。看得出,是刚保养完车辆。雷锋见王大爷在扶犁耕地:“大爷,我们拜您为师,学学犁地,可以吗?”王大爷说:“光摆弄汽车就够你们忙的了,还学犁地干什么?你俩赶紧给我歇着去,地里再忙,也用不着你们。”乔安山已经推起小车:“班长,我送粪去了。”秀英把牲口缰绳递到雷锋手里:“怎么,真要学犁地?”雷锋是个实心眼儿:“想学。”王大爷也将犁杖把手交给他:“想学,就试试吧!”秀英又问一句:“学犁地?你想在这儿安家呀?”一双火辣辣的眼睛盯着雷锋。这一次,雷锋有些思想准备了。他避开姑娘的眼锋,很干脆地回答:“不是。”秀英不依不饶:“那为什么要学?”雷锋说:“多一样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呗!”说完,赶紧扶住犁杖,吆喝牲口朝前走,王大爷在旁指点。雷锋渐渐扶得稳犁杖了,地垄也由深浅不匀,弯弯曲曲到一样深浅,笔直如线了。一垄到头再返回来,情况就更好了。王大爷竖起大姆指:“嗯,学得不赖!歇歇干吧!”“‘不累,不累!”雷锋抓着犁杖不撒手,越干越欢。
由于这块地靠近路边,路过的行人都会驻足看一眼。其中有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叫田小秋,是复县四中回乡务农的初中毕业生,正赶着一架马车经过,见这位扶犁的小战士特眼熟:“哎呀!这是雷锋啊!我在学校听过他的报告……”情不自禁地停住。后面有人催他:“哎,快走哇!别挡着道!”“就走,就走!”田小秋依依不舍地离去。
秀英赶上前,为雷锋擦汗。乔安山送粪到地头,看见了这一幕。老实人心里也明镜似的:这姑娘敢情是相中了班长!
果然被乔安山猜中了。好个勇敢的秀英,天刚断黑,就拉着娘来找王大爷。到了王家院墙外,想想有些不好意思,就推娘进去:“娘,你进去。我不进去了。”秀英娘说:“你不去,我咋跟人家说?”秀英急了:“哎呀,在家不是都商量好了吗?要是我也进去,这算咋回事呢?哪有大姑娘给自己说媒的!”秀英娘只好说:“倒也是。得,我就拉下这张老脸吧!”她推门进屋,“他大爷,还没歇着呢?”王大爷正盘腿坐在炕上抿酒。桌上一盘咸菜疙瘩丝,屋里一灯如豆:“没呢,大妹子,黑灯瞎火的,你咋来啦?”秀英娘从口袋里摸出两鸡蛋:“刚煮的鸡蛋,比咸菜疙瘩强多了。”王大爷看出她的来意:“我看,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要不,才下的鸡蛋,你咋舍得拿来孝敬我?”秀英娘抹不开脸面了:“瞧您说的!”王大爷直截了当:“不过,要说成这门亲事,难哪!”秀英娘奇怪了:“咦,您咋知道我是来提亲的?”王大爷狡黠地笑着:“人老了,这眼睛毒哇!秀英那两下子,瞒得了谁?群众眼睛是雪亮的。这事,全村男女老少,没有不知道的!”秀英听到这里急了,冲进门来:“大爷,那您老还不帮我说说!”王大爷笑了:“瞧这丫头,急得要自己上门提亲了!不过,这事儿我心里没底。听说人家部队有部队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