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陈抚生的头像

陈抚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5/28
分享
《雷锋新传》连载

第三十章 军内外掀起雷锋热 国防部命名雷锋班

第三十回 军内外掀起雷锋热 国防部命名雷锋班 

追悼会结束后,陈雅娟,邹静坤,孙桂琴,李英敏,何文鲁,调皮精等孩子来到工程兵十团驻地,围着韩政委,吴团长、虞连长、高指导员等部队官兵提要求。陈雅娟说:“敬爱的解放军叔叔们,我们有一个要求。”高指导员问:“有什么要求?尽管说!”陈雅娟说:“雷锋叔叔不在了……”话没说完,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她一哭,跟着她来的孩子们也一起哭。虞连长安慰道:“好孩子,别哭,别哭。雷锋叔叔不在了。还有我们哪!我们都会像雷锋叔叔一样关心你们,爱护你们。”陈雅娟抹去眼泪:“我们见不到雷锋叔叔,要再看看他用过的东西。”韩政委一听,这倒是个好主意,也是怀念雷锋的好办法。雷锋不需要眼泪,他要看到行动。韩政委立即说:“这好办。孩子们,一定满足你们的愿望。我们把雷锋叔叔的遗物整理出来,加上说明,办一个展览。你们想看,就可以来看。”孩子们兴奋起来,连声说:“谢谢,谢谢解放军叔叔。”韩政委命令:“陈广生同志,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是。” 陈广生立即行动起来。

陈广生领十几名干部战士,在部队空置的营房里粉刷墙壁,布置展品桌。雷锋的遗物:红皮箱,节约箱,工具箱,学过的《毛选》,看过的书刊,用过的笔和日记本,枪支,补过的衣服,穿过的鞋袜……有的摆放在展桌上,有的镶嵌在墙壁特制的板面上。陈广生在绿胶合板上书写说明词。墙上挂着横幅:“雷锋烈士遗物展览室”。

这个展览就算办成了。赵老师,陈雅娟,邹静坤、孙桂琴,李英敏,何文鲁,调皮精等本溪路、建设街两个学校的师生首先来参观。回去组织座谈讨论,写作文,大有收获。“工程兵十团有个雷锋遗物展览”的消息不胫而走,附近工厂的工人、机关干部、中学生、大学生,还有驻地居民,陆陆续续都来参观了。韩政委指示:人民群众要来参观雷锋遗物的,部队一律欢迎,展览对外开放。结果,不过20几天,就接待了近万名观众。此事惊动了抚顺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的同志。他们前来参观后提出。抚顺人民怀念雷锋,这个展览办得很及时,希望能把展品全部搬到市工人文化宫展厅重新布展,让全市人民,特别是青少年都看一看。让更多的人从雷锋身上吸取精神力量,受到教育。经部队领导同意后,抚顺市当即组织了20多位能工巧匠,在市工人文化宫重新筹划举办“雷锋烈士事迹展览”。全国第一个全面介绍雷锋事迹的展览,在抚顺市工人文化宫展出。短短40天,有12万多人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了雷锋全部遗物原件。将全部展品搬到北京展出,照样复制了一套留给了抚顺。接着,中央报刊、电台找上门,四面八方来访的记者、作家、诗人们,云集抚顺。《抚顺日报》捷足先登,首先连载了一个月的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这个稿子,就是陈广生在雷锋牺牲前修改的《向阳坡上长劲苗》。军内外报刊发表的长篇通讯,如《辽宁日报》、《中国青年报》、《前进报》发表的《永生的战士》,《解放军报》发表的《伟大的战士》,《中国青年》杂志发表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都是依据《抚顺日报》连载的文章改写成篇的。邀请陈广生去作雷锋事迹报告的单位,更是不计其数……许多共青团员不仅钦佩、学习雷锋,还说:“不很好学习雷锋,宣传雷锋,就对不起雷锋!”可见蕴含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永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雷锋精神,在青年中是一脉相承的。

一时间,雷锋热席卷了抚顺。参观展览,听报告,是群众性学习雷锋活动的最初形式,抚顺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学雷锋活动从这里走向了全国。

1962年年底,工程兵十团遵照上级指示,部署评“四好”连队,“五好”战士的工作。一位副团长在会上提出:“雷锋同志的死,十分可惜。严格地说,这是运输连的重大事故。也是四班的重大事故。按照“四好”连队,“四好”班的条件,这次都不能评为“四好”连队、“四好”班。”有的干部也赞成这种意见:“说得对。而且事故的责任还没有追究……”

一向脾气温和的韩政委,突然把桌子一拍:“这是什么话!?雷锋因公牺牲,是任何人都无法意料的。这一点军地双方的保卫、公安部门,已经作了勘察、调查,上级作了结论,讲得很清楚:‘根据现场勘察,和当事人调查,雷锋当天去冲洗车辆是向连长请示过的,不是擅自行动。由于路况不好,他指挥乔安山开车出了事故,乔安山没有责任。雷锋牺牲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此,作出如下结论:这是一起无法意料的不幸事故,雷锋因公殉职。’……现在又来翻什么烧饼?我的意见,运输连出了这种事,不评‘四好’连队没的说,但雷锋生前带的四班一直是个先进集体,为了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四班不仅应该评上‘四好’班,我还想请求上级党委命名他们为‘雷锋班’。”吴团长紧接着发言:“我同意韩政委的意见。雷锋精神,是我们部队的光荣。我们都是雷锋的战友,宣传雷锋,学习雷锋,是我们的责任。”

刘家乐副政委也说:“韩政委、吴团长说得很好。我完全同意。雷锋生前,团党委分工由我负责对他的培养、教育和宣传报道工作。我认为,雷锋不是一般的战士。他的特点,就是平凡中见伟大。他做的事,在很多人看来,都是琐碎小事,人人做得到,可人人又不去做。雷锋却天天在做!这是够我们学一辈子的。” 副政委兼组织股长赵玉瑞只说了短短一句:“同意韩政委意见。”大家纷纷举手:“同意韩政委意见。”最后,连持反对态度的副团长及那名干部,也举起了右手,赞同韩政委的意见。是啊,他们都是雷锋的战友。战友牺牲了,我们能为他做什么呢?烈士不需要眼泪,要的是行动!要看见他未竟的事业后继有人!

根据团党委的安排,申报“雷锋班”的工作进入程序。韩政委亲自带队,和刘家乐,赵玉瑞,冷宽同志等下到四班,召开座谈会。议题一提出,战士们的发言情绪激昂。都表示拥护团党委的决定。按照层层申报的原则,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名义向连队党支部写了申请书,要求上级将四班命名为“雷锋班”。乔安山的情绪已经稳定下来,像班长那样活着,成了他的信念。尽管他写字困难,仍然笨拙地捏着钢笔,在一张白纸上写道:“党支部 雷锋因公牺牲了。我们要继承他的遗志,向他学习,完成他留下的任务,特请求上级批准我班为‘雷锋班’。 乔安山” 于泉洋,庞春学,韩玉臣,田生绵等都在写。不一会儿,四班战士的九份申请书摆在桌上。高士祥端详着这九份申请书,搔着头皮:“这九份申请书,连队党支部总不能在每份申请书上盖章吧?”这倒是个事。人们一下子安静下来。冷宽脑瓜子灵活,他说:“我看,这样行不行,由一个战士执笔,写一份申请书,四班的九位战士在落款处签上名字。这样,党支部就好盖章往上报了。这九份个人写的申请书,就放在运输连党支部存档。”韩政委看得更远:“以烈士名字命名的报告,要国防部批准。就是说,这份报告,经过层层审批,最后要摆在中央首长的办公桌上。必须认真写好。报告要言简意赅,既要写出雷锋的高贵品质,又要写出四班战士的决心。还要写出命名的意义。不是三言两语可以打发的……”人们更安静了。显然,四班战士中,找不出写这份报告的人。冷宽打破沉默,他小心翼翼地说:“我来试试吧!我先在四班战士写的申请书基础上起草一份草稿,看大家有什么意见,再来修改。”四班战士热烈鼓掌。这是雷锋牺牲以来,四班的第一次掌声。表明他们申报“雷锋班”的决心,也由衷地同意由冷秘书代笔起草申请书。冷宽还和四班战士一起,选定雷锋的10件遗物“传家宝”:雷锋学习过的《毛泽东选集》1~4卷,驾驶过的13号汽车,手中武器冲锋枪,训练用过的手榴弹,雨夜送纪大嫂回家的雨衣,节约箱,当校外辅导员戴过的红领巾,为战友和群众理发的工具,随身携带的针线包,装《毛选》、笔记本和钢笔的军用挎包。

申请书很快定了稿。全文如下:

党支部:

雷锋生前是我们的亲密战友,他虽然牺牲了。但他那种先进思想和光荣事迹,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决心以雷锋烈士为榜样,学习他对阶级敌人的刻骨仇恨,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热爱;学习他坚定的革命意志;学习他艰苦朴素,处处注意节约,热情支援人民公社和灾区人民的高尚品德;学习他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苦钻精神;学习他对工作积极负责,完成任务坚决的模范行动。他的优秀品德和高尚风格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我们四班为纪念和发扬雷锋烈士的光荣事迹,经过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表示,决心继承雷锋的革命精神,把他的事迹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为此,全班同志特请求上级党委和首长批准我们四班为“雷锋班”。

四班全体:(签名)

张兴吉 王继学

陈庆林 田生绵

韩玉臣 乔安山

庞春学 蔡永海

于泉洋

1962年10月12日于抚顺市

这份申请书,经连队支部、营、团党委批准,立即上报到军区工程兵党委。工程兵党委批准后即上报沈阳军区。军区党委再上报国防部。国防部于1963年1月7日批准命名雷锋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 国防部给沈阳军区的批复如下:

 你们请示授予3317部队运输连四班以"雷锋班"称号的报告收悉。同意你们的意见,批准授予3317部队运输连四班以"雷锋班"的称号。望勉励四班的同志,保持与发扬这一荣誉,并教育部队学习雷锋同志的优秀品质。

 韩万金政委和四班全体同志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1月21日上午,沈阳军区在沈阳"八一剧场"隆重举行"雷锋班"的命名大会。参加大会的有沈阳军区的主要领导,军区领导机关和军区各军兵种的领导,中共中央东北局的领导,辽宁省委的领导,以及沈阳军区部队、机关、院校的代表,共计1500多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宋任穷,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沈阳军区政委赖传珠,都给大会题了词。

 罗瑞卿题词:"题给雷锋班命名大会:伟大的战士--雷锋永垂不朽!"

 宋任穷题词:"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陈锡联题词:"党的好儿子,毛主席的好战士"。

 赖传珠题词:"永生的战士,光辉的榜样"。

 剧场里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陈锡联上将,这位14岁参军,20 岁当红军师长,22岁任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率部夜袭阳明堡,消灭敌机24架,令日寇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时,不过40岁。此刻,正当英年的将军,以宏亮的湖北乡音宣读国防部的命令。"雷锋班"班长张兴吉和副班长周述明正步走上主席台,从陈司令员手中接过国防部授予的"雷锋班"的锦旗。

 沈阳军区副政委杜平中将,早在1960年就对雷锋的事迹作出过重要批示,是最早看出开展学习雷锋运动深刻意义的我军高级将领,在雷锋生前和雷锋谈过话。和雷锋有着特别的感情。他在大会上代表沈阳军区的讲话,很有指导意义。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隆重的集会,正式命名雷锋同志生前所在班--3317部队运输连四班为'雷锋班',这是一件意义十分重大的事情。雷锋同志原先就是这个班的班长,他是一个模范共青团员,年轻的共产党员,是个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崇高的革命品德和严格的纪律锻炼的毛主席的好战士,是我们军区部队的一面光辉的旗帜。现在,雷锋同志虽然不幸牺牲了,但是他的名字不仅留在四班,而且将永远留在我们大家的心里。他的思想、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大家来学习。希望四班全体同志珍视自己的荣誉,永远以雷锋同志为榜样,把雷锋同志的一切优秀品质都接过来,传下去,使雷锋同志的特点和作风,变成为'雷锋班'的特点和作风。在这里,我代表沈阳军区党委,号召军区部队全体同志立即行动起来,开展一个学习雷锋同志的运动,把雷锋同志好的思想、作风、道德品质全部学过来,传下去。在党的领导下,为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为保卫祖国、争取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在宣读了工程兵司令部、政治部的贺信和"雷锋班"的班长张兴吉讲话后,主持人宣布:"下面,请大家以最热烈的掌声欢迎雷锋班登台!"

 话音刚落,全场立即回应出雷鸣般的掌声,然后响起了悦耳动听的进行曲,那1500多双巴掌又随着音乐的节奏越拍越响。

 "起立!"随着一声口令,坐在第一排由九名战士组成的"雷锋班"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稍息,立正--!向左--转!齐步--走!"班长张兴吉叫完一串短促刚劲的口令后,"雷锋班"就像一个人一样,整齐威武地向前走去。战友们的胸脯挺得高高的,乔安山也和战友们一样,充满了光荣和自豪。此刻,看着这么热烈的场面,面对着过去难得一见的高级首长,他不能不想到自己在雷锋之死中所承受的责任。内疚和悔恨啮咬着他的心。他无地自容啊!

 他感到,无数明亮的眼睛,像显微镜、又像探照灯那样照着自己。他没有勇气和这些热情似火的眼光直视,不觉悄悄地低下头,耳边甚至听到了呓语:"就是他撞死了雷锋,就是他!"

 爱兵如子的陈锡联上将,注意到乔安山的异常表现。他侧过身去问军区工程兵部主任王良太少将:"良太呀,这个低头的小战士是谁?"

 "噢,司令员,他就是乔安山。"王良太低语着。

 "噢。"雷锋的生平事迹,牺牲经过,陈司令员早已看过材料,对乔安山的情况,他是了解的。听了王良太的介绍,他胸中翻起一个浪花,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啊!这小伙子,思想疙瘩还没解开啊。”

 首长们依次跟"雷锋班"的每一个成员握手。当走到乔安山面前时,陈司令员一手握住他的手,用力摇着,一手拍着他的肩膀,意味深长地说:"小伙子,抬起头来!不要背包袱。要像你的雷锋班长那样,好好开车,好好做人!"

 "是,司令员!"乔安山抬起头来,直视着陈司令员,"啪!"地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一股暖流涌上了心头,眼眶湿漉漉的,视线变得模糊起来。但司令员威严、慈爱、信任、期待的眼神,他还是看得清清楚楚。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