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苏菲的花园的头像

苏菲的花园

网站用户

小说
202010/14
分享
《在那繁花盛开的泥土上》连载

第三十二章 惊心时刻

“斑鸠窝。”

“是屈家坪的斑鸠窝?”

“就是这个地方。”

她不想和他谈工作,看着他的神情她把话题转到另一个地方。她说:“你坐下吧!我想跟你说件事。”

“什么事?”他问她。

“我想向你要一件礼物!”她看着他的眼睛,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他的橄榄色的马裤呢,象是要掸去灰尘,其实他的警服上一尘不染。

他奇怪了,她从来是不要礼物的,也根本不喜欢奢侈物。再说,家里养着孩子,每个月没有余额。

“不是我要礼物,是我要送给你一件礼物。”她又说。

这更让他奇怪了,他知道,家中不仅没有余钱,而且还有负数。每月到了月底,需要要五元钱给小虫订牛奶,只好到财务上借支,发了工资后再扣除。

她从衣柜里拿出一件带包装的羊毛衫,浅灰色的底子上是咖啡和深蓝的棱形块的图案。他认出了,这是一件上海牌的羊毛衫,上周日他们一起逛街时到云集路的商店里看过,他非常喜欢,但口袋里没有钱。平时的警服也够穿了,他也不想用近一个月的工资来给自己花费。

“你哪来的钱?”他的眼睛睁大了,用不信任的目光看着她。

“我用我的稿费。”她对他说。事实上,她把她的稿费三块五块地存了起来,最多的一份是来自《警笛》的,一篇短篇小说挣了二十元,她把它们夹在日记本里,原准备用来给小虫买玩具的。

“可是从来都没有为你买点什么。”他愧疚地说。

“这没有什么,我们相爱着,这就足够了。”也是,面对着蹇捉的生活,他们之间没有喧嚣与争吵,只有平静的生活。

“把衣服装上试试大小吧!”她把包装打开了,柔软的毛衫摩挲在她美丽的手指中。

“还有一件事,我要告诉你……”他难过地对她说。

“嘘……不要说了,把毛衫穿上吧!”

他还想说什么,她已经知道了,上午十点钟,她收到了通讯员发来的《公安简报》,她知道了这起大案,她也感到十分地震惊,震惊之后是遗憾和难过了。

“亲爱的,我们失去它了!”他终于说出来了,说这话时,眼睛里是惊悚的神情,然后随之而来的是落泊和伤感。这实实地令她心痛。在她的记忆中,这些物都是随便放着的,就在父亲办公室的玻璃柜里,有的上面还有一些酥酥的黄土,那时她还是个小孩,就在它们的旁边玩耍,只是玩耍谈不上观赏。她对父亲说:“我想用那个玉碗盛饭吃,还有那个铜锅。”

“那可是不能随便碰的!”父亲教训她说。

它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名字——嵌地几何云纹铜敦。“就是它!”陈刚说他亲手从它椭圆球形的盖顶开始,然后是它周身的三角几何纹、勾连云纹和涡纹,沿着它的盖口沿的三个舌形扣钮向下,再触它腹部的环耳和它的扁形龙状足,。陈刚曾用手抚过它的全身,他说:“抚摸着它就象与古人卧席烹煮,促膝交谈”。

那种器物专家的定义是:敦,一种盛食器和礼器,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由鼎、簋的形制结合发展而成的,形状较多,一般为三短足,圆腹,二环耳,有盖,有的盖能翻转来使用;有的盖和器都作成半球型,合起采成为球形,俗称“西瓜敦”。器身常饰有环带纹、蟠虺纹等纹样。圈足的敦,盖上有捉手。

陈刚到达现场时,展厅里一片狼藉,铜敦的位置上只遗下属于它的纸笺说明,空余在那里,仿佛在控诉刚不久发生的事情。他身边的专家们,那些髦耋老者也欲哭无泪。他们曾经因发现它而感到生命饱足,称它是精美绝伦,前无古者,后无来物……

她告诉他,她也曾经谒拜过它,那时,它还完好地被放置在那个新制的玻璃柜里并上了锁。她真想去抚摸它,可是她没有这个资格。她还告诉他,她之所以喜欢它,是因为它与兵器不同,是和平的象征,生活的见证。

“是,它是由鼎演变而,与礼器不同。“他这样说,他比她懂得更多。一分为二的西瓜状造型,既盛黍稷又烹食物,古代人真是充满了智慧。她曾经为这尊宝物赞叹。

”一切都在意想之外,展室里一片狼藉,碎玻璃遍地都是,展柜里空空如也,上个月来安检时,还对展方提出了新的安保措施,可是没有想到……“他还在对她喃啁地说。她也从《公安简报》上了解了这场惨重的损失:”青铜器9件,其中铜敦2件、铜鼎1件、铜壶3件、编钟3件……,嵌地几何云纹铜敦,高22。8厘米,口径17。5厘米……”

当晚她帮他整理了行装,连夜去了省城,在案件报告会上,他细数着家珍,眼泪汪汪地作了检讨,检讨自己工作不力,安保措施没有到位。

王大骞和何平也都上案子了,他们都想不到,古朴美丽的屈原纪念馆一夜之间就变成一个被蹂躏的残园,精美顶级的国粹都被掠走,令大家痛心不已。从现场分析,犯罪是用梯子作为攀登工具,登上二楼北边窗口的,然后由此窗口窜入馆,因为北边的窗户部分已被破坏,该窗的墙下还竖着一个木制长梯。在二层的三号和四号陈列柜附近,还有两枚用粉笔标记的的一个足印。这足印似乎是胶底皮鞋所留,尺码约在39-40码之间。铜敦原来放在四号柜里,展柜的木板下有一个东西,抽出来对着阳光看,是一个长约2寸左右的青铜器物。这竟是一只宝剑折断的剑尖!这么说,是罪犯用青铜宝剑撬开了四号柜,盗走了铜敦。

一周后,小虫要过三岁生日了,红梅对陈刚说:“你去买个蛋糕吧,我们一起去给小虫照张相。”

他说:“等等吧,我要出差,去各县检查文物安全,我回来再说。”“过生日怎么等啊?别人家的孩子一个月去照一张彩照,我们家孩子一年照一次还要等啊?”她有些不高兴了,她把脏衣服扔到了地上,扭头去了阳台。他跟着去了阳台上,干脆搬了两张椅子,二人并排坐下,他对她说:“案件分析出来了,这起案子不象是本地人干的,是一起流窜作案,犯罪早已盯上了目标,选准了路线,早有预谋只是现在择机而行。所以我还要去县里检查文物安全,督促措施的落实。”然后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你不是说过,让我们亡羊补牢吗?”

“你这个人,就这么讨厌,总用别人的矛戳别人的盾。”她轻轻地点了一下他的头说:“告诉我,案子到了什么阶段了。”

“我们也对内部进行了清查,并对附近地域的人员进行了排摸没有什么效果。还对来馆参观、浏览的人和十几名临时工,均未发现可疑对象。明察和暗访了本地贩卖文物古董这条线,调查了不下百余人,任没有打开缺口。听何平说,外地流窜可能性很大,也不排除有内地人与外地结合和外地流作案的可能,已经追到了他们逃向何方,昨天厅长已经作了批示,要求严密部署,力求分秒必争,以最快的速度捉住罪犯追回国宝。“看着他如此地孤闷,她也不好说什么了,她忽然有了什么感应,对他说:”是不是贼迹走了水路,千里江陵一日还了?!

这不是什么感应,是真实的,下午她去上班,遇到了王大(那时,何平被任命为刑侦科长,王大骞改任刑侦大队长,大家就改称他为王大了,只是名字里省略了一个”骞“字)他告诉她,铜鼎和铜壶找到了,那是当地的一位朴实的船夫,他亲眼看见几个人在江边埋东西,挖出来一看,原来是文物,就捧着一堆铜锈的器物到了公安局。那正是被盗物品中的器物,同属国家一级文物。犯罪分子不会凭空消失,他们自己暴露了自己的行踪,线索直指水路,也就是“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方向。嫌疑人的相貌特征也暴露出来了,船夫说:“他就象一个熬夜过来的生意人,大约有1米7的个头,瘦瘦的,三十多岁,头发较乱。”

何平一直扑在上案子,他在江边寻查时,找到一位船老大,船老大向他讲述几天前发生的一个奇怪的事情,他说:昨天(6月5日)凌晨,有两个人来租船,眼睛红红的,我让他进来坐,他站在舱门口迟疑着,不肯进来。两个人一胖一瘦,瘦的高些,矮的个子大约就1米6左右,船夫用手比划着自己的身高,他嘴里叼着一根叶子烟。“他们还拿了一些东西,好像有一个很大的旅行袋。那时我正在机船上睡觉,听到码头上出了动静,以为是什么人来偷东西,看到两个人已经走过跳板上了船,心中一惊想:是不是碰上劫货的啦?结果两个人还笑着对他说:“劳驾你跑一趟船。”看见他们不像盗贼,心里就放松了。他穿好衣服,招呼他们坐下,问他们去哪里,什么货?来人稳稳地坐着吸着烟,说有十几吨的东西,这船装得下。双方谈好了价钱以五百成交,还愿意负担来回的油费。船老大想把儿子叫来当帮手,那人没有同意,预先付了钱,要求中午时分必须到葛州坝。船老大接过钱,数了数塞进口袋,然后麻利地解锚开船。原来那个站在舱门口的矮胖子,看买卖谈成,便扛着那只沉甸甸的旅行袋,进了船舱往床头上轻轻一放,悠然地睡起觉来。船到了黄浦崖码头,他们就扛着那只五六十斤编织袋上岸走了,根本没有什么货要运。船老大还补充说到,这两个人背的东西哐当作响,好像是金属撞击的声音。他们的口音好象是荆沙一带的。随后,何平仔细地对船只时行了检查,发现甲板下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他用手摸了出来,原来是一只大象牌手电筒。“这是谁的?”他问船夫。船夫说:这不是我的,可能是哪两个人留下的。”

何平分析:旅行袋里边很象装的是被盗文物,两个人雇船时间和地点,也和嫌疑人作案逃匿的时间路线相吻合。千里江陵一日还,已经过去了多日,这两个人逃到了哪个陵,哪条江呢?

他把大象牌手电筒带回办公室仔细查看,他打开手电筒,只见电池上印有“万光”字样。“万光”牌电池系早年四川万县所产,多用于四川万县一带。本地几乎没见有销售。由此可见,这两个作案人是来自川东地区,并带有荆沙口音的人。川东地区,这两件事如何能联系到一起呢?他们犯难了。是沿着长江向上查,还是顺流而下向下查?两个相反的方向,一时间侦察工作失去了方向。何平从省厅获取了一条重要线索:今年3月5日,发生在四川云阳张飞庙文物被盗案中,被盗文物也有编钟。难道,这些都是巧合吗?

何平亲自去了一趟云阳县张飞庙调查,让他大吃一惊,原来该案的现场与屈原纪念馆文物被盗案竟出奇的相似:嫌疑人破窗而入,管钳作案,青铜精品被盗。两案并侦如警钟敲响,一方面加强破案,另一路兵分两路销售文物加紧从走私贩卖古文物的案件中去寻找新的线索,力截文物外流。可惜,他们都慢了一步……

苏红梅时刻关注着案件的进展,只要有侦察员从前方回来,她就会向他们询问侦察工作的细节。特别是何平和王大骞只要一回家,她就带着笔记本去他们的办公室细问,还向他们讨来侦察笔记慢慢地抄读,他们的侦察笔记十分有趣,有他们的侦察思路和讨论会上每个人的发言,还有手绘的地形图和现场图。苏红梅把重要情节抄录下来,她还会把自己对案件的想法讲给他们听。今天,她听说王大骞回来了,特意去见王大骞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把莉莉送来的信件和物品转交给他,她成了他们之间的使者。有一次王大骞对她说:”红梅,你知不知道,我好羡慕你。““羡慕我?”她诧异了,她想对他说:谁不羡慕你们啦,战斗在第一线,立功授奖的牌牌抽屉里都放不下了,大报小报字里行间随处都可见你们的名字。

”莉莉还说过,你一边工作还拿到了文凭,又有了小虫,真是双喜临门了。“他笑着露出了白白的牙。算起来,他们离婚也有三年了,提起莉莉,他的脸上才真正有了笑容,这说明他心里是有她的。

”那你们也可以一起生一个呀!“她趁着他的热话说。

”那里可以?莉莉最近又住院了,我们不可能……“他说这话时眼睛里是流露出黯淡的神情。大家都是拖家带口人了,只有他还是光杆司令一个,她不禁心痛他起来:”你一个人,要好好照顾自己。“

”我不要紧,一人吃饱了全家不饿,象茅屎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他撩起自己的衣服闻了闻说:”嗯,确实有味儿了,呆会儿我就去澡堂。“他把笔记本收进了抽屉里,把双脚搁在了桌子上说:“不过象我这种人,脏一点臭一点不要紧,是死是活谁会在乎?”

“莉莉在乎啊,上次她不是托我带给你什么太阳神口服液,还人参什么的。再说还有我啊,以后不许你把衣服穿成这么脏,还有脚这么臭!”她捏住了鼻子,正欲转身走,又想起了什么对他说:“今天晚上到我家去吃饭,陈刚要回来,我给你们炒两个菜,家里还有一瓶三游春。”

“噢,说到注意身体,你要可关心关心陈刚啦,这次我在县里遇到了他,他好象脸色不太好,晚上加了班脸上卡白卡白的。”听他这么说,她立刻转身离开了。

晚上,陈刚回来了,她看到他满嘴的水泡,他在乡下发烧一个多星期了,工作忙完了才回家。饭菜都做好了,只有一个汤在火上热着,等他歇一会儿就可以开饭了。她在阳台的藤椅上坐下来,他站在她的身旁,把手放在她的肩上,就象在照像馆照合影时的模样,她依偎着他。

“陈刚,”

“嗯,”

“我们结婚好久了?”她把头靠在他的手肩上说。

“好象有一辈子了!”

“一辈子?”

“我感觉我这一生过得好幸福好满足,我的童年,我的家庭,有你和孩子……。”

陈刚有一个奢侈的童年:他出生在南京军区总医院,全家随父亲的装甲部队驻扎在浙江金华。家中请有两个保姆,一位做家务一位带孩子,父亲还配有警卫员和通讯员,警卫员专职带哥哥,通讯员每天哄着他玩。学校在杭州的八一小学,兄弟两可以乘着外出训练的坦克去上学。到了周末,老师给每一个小朋友发一只小桶和鱼杆,带着他们到西湖里去钓鱼……

“呸,呸,”她立刻阻止了他的话语,朝着地面唾啐了两下。

”人是不可以满足的!“

”谁说的?“

”歌德说的!“

”歌德?为什么?“

她读过《浮士德》,而他没有,他不知道浮士德用性命与魔鬼打赌的故事。她是警察她不相信那些巫谶,也不允许有有任何的试探,便强势地说:”不为什么,反正不能满足!“

”我不会满足的,我还有好多事要去做,我欠你们娘儿俩的好多咧。”他数着自己的指头说:“我要给小虫买生日蛋糕,拍生日照,你下个月你就要过生日了,我还要送你一件礼物咧,哦,请你把眼睛闭上。“他神神密密地说,并蹑手蹑脚地走进卧室,从衣柜里拿出一件东西,走到她的身边说:”你可以睁开眼睛了!“

她的捂着眼睛的手还没有挪开,就从指缝里看到了白底绿叶花型的织物,看上去象一件内衣。”这是什么?“她问。织物在他的手中展开了”泳衣!”她怡悦地说,她看到在波曲的绿叶间还有一朵朵兰花。“是!这是去上海出差在南京路的商店为你选的,上次急着出门,忘了送给你。“苏红梅记着,那时天还热着,现在秋天都过没有了,只能留在明年穿了。

”你哪来的钱?“这话该她问他了。他窘笑着说:”用出差补足。“出差补足是为了补贴中途中伙食的,他省了下来为她买了礼物。

”我喜欢看你穿泳衣的样子。“他笑了,苍白的脸上泛起了红晕。

”我长胖了,穿上泳衣也不好看了。“她羞涩地说,也是她生完孩子后,体重增加了二十斤,从九十多斤,胖到一百二了,她有点儿担心这泳衣太小。

”不要紧,等忙完这阵子,我们一起去花园里跑步。”听他这么说,她也想起来说:”你这次回来好好休息一下,干脆休个假,或是到医院输几天液,恢复会快些。“

“哪里有时间啊!你没有听说美国纽约的索斯比拍卖公司将拍卖中国出土的文物,铜敦也在其中,公安部发了紧急电传,命令我省迅速破案。刚才又有了一个新线索,王大又赶到简县去了,我是省厅急要一份材料,才赶回来的。“

提起王大骞,她想起来了,他答应来吃饭的,原来他有了任务不会来了。她把拿出来的三游春酒收进了柜子里。

“糟了,我的汤。”她闻到一股香味,忽地想起火上还煮着东西,立身跑进了厨房,端来锅子顿在小桌上对他说:“还好没有烧干,你还可以喝上一碗。”这是她专门为她烧的绿豆排骨汤。吃饭也在阳台上进行,她端出了饭菜,为他盛了一碗汤,挑了一块四方的红烧肉,送到他嘴里。她不爱吃肉,而红烧肉是他的最爱。她给自己也盛了一碗米饭,夹了一筷子青菜,边吃边聊着秭归的案子。饭吃完了,她想起一件事来,从冰箱里拿了出一瓶棕红色饮料,递给了他说:”这是我妈妈送来的,说叫红茶菌,喝了可以去火降血压。“他尝了一口说:”这个东西好喝,酸酸甜甜的,是怎么做出来的?“不知道,听妈妈说好象是用茶水加糖加菌种,放两天就成了。”红梅在厨房里拿碗筷,回头对他说:”这么简单以后我也来自己做了喝。“饭后,陈刚去了办公室。她收了桌子,洗了碗筷,取下围腰,也去了办公室,把白天没有做完的报表完成了。

第二天,她知道了新线索的来源,那是四川方面传真来的,他们在案件梳理中,发现张飞庙盗案中的嫌疑人在住宿时,出示的是一个简县钢铁厂的工作证,证件上的人虽然与案件无关,但这个隶属地挑明了头绪——为案件侦察指明的方向。省厅要求组织力量,实行”过筛战术”,让点与点连成线、线与线交叉沿伸成片,挖地三尺寻觅罪犯!果不然,正在重兵压向这里的同时,当地警察从三百多枚的指纹中比对中了一枚当地的刑案中的指纹,这人盗劫了当地的金库,同样也是管钳作案。这条大鱼就深藏在这片区域之中!

第三天,苏红梅看着湖北地图,她顺着长江和襄水,沿着洪湖和洞庭湖,在江陵通通往鄂西川东交接点上,她找到了这个地方。这里不正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地方?苏红梅相信,这些聪智不输古人,毅力能胜英豪的侦察员们一定会很快破案!

一切似有神助,在当地爱民路上,一个十岁男孩子与一位老者抢夺一根胶皮管,从中掉出三张百元金融债券的故事传开了。警察在银行从前来兑换的老人手中查获了这三张债券。经查这正是被盗一百六十张金融债券其中的三张。经就地突审,老人不是作案人,十岁男孩及家人均与案件无关。古语说:狐狸有食洞中藏。“爱民路”这条小街小巷立即被侦察员们重重包围,他们缩小了范围抓紧时间筛选,一个作案手段相同并有犯罪前科人员,其犯罪信息“监牢字02601”号名叫李建新的人被发掘出来。他一夜暴富的行迹,和曾因盗窃罪被判刑三年的前科,以及在爱民路的家庭住址,让这条大鱼浮出了水面。据侦查,他经常行踪不定,无固定收入和职业,并近期家中添置了大量高档电器,此人行动诡诈,常与些不三不四的交往。当地的派出所长机智地找了个借口,让李建新帮忙搬两煤气罐。这样顺当地把他请进了派出所。何平参与了审讯,狡猾的李建新低头不语,他负隅顽抗拒不交待。“你认识这个把?”何平把铜敦的照片在他面前晃了一下说。“不认识”他矢口否认。“你不认识它,它可认识你哟。因为,上面有你的残留物。”兵不厌诈,君不厌忠。对国家的忠诚,对犯罪的仇恨,何平使出了这招杀手锏。其实王牌早已在握,李建新的右手大拇指、二拇指、中指等指纹与案发现场提取指纹完全一致!李建新听出了何平的宜昌口音,心中更是震慑,他自知距未日已经不远了,额头上冒出了冰冷的汗珠。“我想吸支烟。”他对何平说。当地公安局刘局长递给他一支烟,并亲自为他点燃。他头上滚着汗珠,他吸完一支又讨要了一支。几只烟抽完后,他交待了他伙同栗金飞盗窃屈原纪念馆国宝的犯罪过程,当晚栗金飞也被我警方抓获。

——1988年11月26日,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要求美国作出努力,协助中国警方追回战国铜敦。

——1988年11月28日上午,我国公安部高级官员约见美国驻华使馆外交官,请求美方予以适当干预,协助暂时中止该文物的拍卖活动。

——1988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我国失窃的战国铜敦在美即将拍卖。在中方要求下,索斯比拍卖行决定停止拍卖中国的铜敦。

——1988年12月8日,历时6个月零4天,秭归屈原纪念馆文物被盗案宣告破获,犯罪嫌疑人李建新、粟金飞被成功抓获。

——1988年12月9日,我国外交部立即电告索斯比拍卖行:警方现已将盗窃屈原纪念馆的犯罪嫌疑人捕捉归案,现正在审查之中,特告贵方,务必将铜敦等中国被盗文物珍藏,相信不日即可进一步与贵方进行实质性联系。美国索斯比拍卖行随即停止拍卖,并向我国表示,只要能提供证明古铜敦确实属于中国被盗文物的材料将予归还。

随后,公安部及国家文物局早与国际刑警组织中心局及美国驻华使馆进行了频繁联系和交涉,并将关于我战国铜敦案的一切翔实资料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一切口供笔录,和一切有关铜敦的鉴定、说明等文件,通过我驻美国纽约的领事馆,稳妥地交递给索斯比拍卖行。

——1989年5月12日,我们与文物专家共同进京上报有关材料。5月25日,中美代表签署了备忘录,双方根据联合国《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规定,要求拍卖这件文物的索斯比公司应当将此文物归还中国。索斯比和没有透露姓名的买家以“捐赠”形式把铜敦归还中国。这是中国将流失海外的国家文物追回祖国的成功事件。

——1989年5月29日,在纪念屈原逝世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秭归县几十万黎民百姓欢庆不已,历尽千般磨难的战国铜敦又回到了它的故乡。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