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何微风的头像

何微风

网站用户

其他
202104/13
分享
《清代戏曲《梅花缘》编译和释评》连载

第六章 第四出 入幕

【原文:第四出 入幕】

【夜游朝】(外引杂上)荏苒冬春朝复夏。问年华,看流光不住,座上书香,阶前玉树,全要栽培保护。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老夫方淡然,有子玉郎,年当就傅,已曾请王秀才教读。今日良辰,差人迎接,这早晚想必将到。吩咐安排酒礼,门外伺候!(杂应下)

【前腔】(生巾服上)白马金鞍回广路。纵丝鞭,行到花深处。天际春云,桥头春树,总是风流佳句。

“湾环流水绕花村,行到花间始见人。芳径自来无俗客,小桥白石到朱门”。(生下马,外迎见,拜介)学生谬承宠召,晋谒未恭。(外)老夫迎迓来迟,还祈原谅。前者敞友桂庵,亟称饱学,足见高明。今接丰标,相见恨晚。(生)学生近得典型,尤希矩训。(同坐介)敢问原籍何方?(生)禀听:【锁南枝】三槐堂,双珠树,原籍金陵嫡世系。(外)青春多少?(生)岁月去如梭,二九还虚度。(外)昆玉有几?因何到此?(生)先祖宦游南方,归籍不得,侨寓于此。空遗下旧簪缨,清白裔。一树花,同孤露。(外)这等,与老夫同籍。

【前腔】青年人,朱门裔,果然大儒旧家教。(生)不敢。善诱赖先生,学文为子弟。(生)公子妙龄? 问年龄,才十二。趁良辰,从师傅。

(外)安童,请公子出来拜师。(小生)“文章夫子教,《诗》、《礼》鲤趋庭。”(见介)(外)我儿,前来拜见了先生。

【前腔】(外)“玉不琢,不成器”,人生休把青春误。勤习五车书,直上云霄路。(生)公子所读何书? 论六经,曾通章句,但知新,须温故。

(生)谨领。(外)书童,伴公子学堂攻书,我陪先生花园饮酒去者。(同下)

【编译:第四出 入幕】

方淡然身后跟着家丁,走上剧台。

【夜游朝—方淡然唱】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朝朝暮暮,春夏秋冬。若问年华何处去,看那流光已不在。座上闲来诗和书,花阶庭前老玉树。膝下孩儿和子女,全都要精心栽培和保护。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老夫方淡然,有个儿子小名玉郎,正是上学读书的好年纪,已经请下了王秀才来教读,今天正好是良辰吉日,派家丁前去迎接,估计这会儿就要到了。

淡然吩咐家丁安排酒晏,在门外伺候,为廷睿接风。家丁答应后离开。

【前腔--廷睿唱】我骑着这金鞍白马在赶路,高扬马鞭行到花丛深深处。天际浮云流水响,打马过桥看到那碧水绕绿树。想到这风光无限好,唱来都是那美妙怡人的诗和书。

你看流水湾湾绕花处,青山浮影又一村。行到花丛幽幽里,花影丛丛才见人。芳香小径呵一条通天路,走来的都不是那俗世人。过小桥,赏风景,我踏过白石呵到院门。

王廷睿下马,方淡然迎接,王叩首拜见。

王:承蒙老大人召见,学生这厢有礼了。

方:都是老夫迎接来迟,还望见谅。前些日子黄钺不停称赞你才高八斗,有真才实学。今天见了果然一表人才,真的是相见恨晚呵。

王:学生有幸接近前辈,当以大人为榜样,希望大人不吝赐教。

两人一起坐下。

方:敢问你籍贯是哪里人氏?

王用[锁南枝]曲调唱着回答:祖先堂号是那三槐堂,故乡曾有并排的两株参天树,小生籍贯呵在南京。

方:请问今年多大年纪?

王:这光阴似箭,日月如棱,算起来已经十八了,虚度了多少青春呵。

方:有兄弟几人呵?为什么到了宛城居住?

王:先祖曾在南方做官,后来没有回乡,流寓中就居住在宛城了。现在只留下祖先官宦世家的空名声,空留下清白门第。小生形同那枝叶上滴落人间的露珠,父母双亡,孤苦一人并无兄弟姐妹。

方:原来是这样呵,老夫和你都是南京籍贯。

【前腔—方淡然唱】青年才俊,世家子弟,果然是那诗书相传的好家教。

王:承蒙大人夸讲了,全都仰仗的是老师对我的循循善诱和严格管教。

王:请问贵府公子多大年龄?

方:若问年龄呵,今年十二了,正是入学读书的好时候。

方:下人呵,去把公子叫来拜见老师。

王:教育孩子学习文章是我的份内之事,但是道德伦理的教育还是依照大人的教诲。

方府公子玉润过来。

方:我儿,过来拜见老师。

【前腔—方淡然唱】玉不琢,不成器。人生别把青春来耽误。勤奋学习多用功,苦读诗书直上青云里。

王:公子以前都读的是些什么书?

方:读的是“六经”,曾经教他读通了章节句子。但是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时时温习旧功课才是【注:六经指的是《诗经》、《春秋》、《尚书》、《礼记》、《周易》、《乐经》】。

王:知道了,我会照大人的意思教学。

方:书童,过来陪伴公子到学堂读书去,我陪王先生到花园里饮酒去。

方淡然和王廷睿等一起离开。

【释评:第四出 入幕】

法国十八世纪著名史学家及文艺批评家丹纳在《艺术哲学》中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

《入幕》这出戏描写的是社会本质生活,即现实中的生活场景。“径自来无俗客,小桥白石到朱门”描绘出一幅小桥流水般的田园风景画,仿佛世外桃源,官宦人家隐居偏僻小城一隅的生活,也有《陋室铭》那样“往来无白丁”的标榜,儒家君子自命清高往往如此。

中国从来就是礼仪之邦,封建时期的礼仪有时候虚伪和繁琐得让人牙酸腿痒,换句话说就是太客气了,而且大部分礼仪均有固定模式。诗书人家的礼仪和规矩在这出戏里有所体现。王廷睿和方淡然的互相“吹捧”和客套甚至有些肉麻,带着“酸”味,但却是旧时社交的俗套。

询问祖籍和出生门第或许是一种比较俗的风俗,今天的人们大致上还有这个习惯。

“先祖宦游南方,归籍不得,侨寓于此。空遗下旧簪缨,清白裔”----王廷睿的父亲曾是管理百里之地的长官,相当于县令,他的回答表明自己虽然家道中落,但是祖上曾经辉煌,是诗礼簪缨之族,清白的儒家君子后裔。这样的习惯大致相当于今天人们说的“摆谱”。摆谱这个词最初的来源应该就是显摆自己的家谱。

才子佳人文学作品中的才子大都出自官宦之家,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春柳莺》中石池斋之父曾任苏州府理刑,早逝;《飞花艳想》中柳友梅之父任京北尹,早逝;《情梦柝》中胡楚卿之父任礼部尚书,早逝;《玉支矶》中长孙肖之父任县令,早逝。诸如评价很高流传很广的《玉娇梨》、《定情人》等所描写的才子家庭情况也基本如此。都是家道显赫过的“贵族”然后家道中落。

穷秀才出自诗礼簪缨之族实际上是为了和出自官宦家庭的佳人在婚恋中隐晦地摆上“门当户对”的幌子。同时也是才子佳人文学作品中惯用的模式之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