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冯俊科的头像

冯俊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8/17
分享
《疑兵》连载

第六章 1.格杀勿论

1.格杀勿论

1966年夏秋之交,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开始席卷全国。这时的41支队才刚刚组建。这场政治风暴,最先是北京大学哲学系聂元梓的大字报,掀开了高校中文化大革命的序幕。接着是上海红卫兵,在南京路上张贴大字报。然后波及到郑州、武汉,随之是重庆、成都,很快就风靡全国。

地处乌蒙山区六盘江特区,相对偏僻闭塞,这场风暴来的也相对晚些,晚了好几个月。大约是在冬季,寒风料峭,时而会有雪花飘落。但它毕竟还是来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来了。突出标志是盘江镇花里胡哨的,墙壁上,大树上,电线杆上,到处都贴上了“破四旧,立四新!”、“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诸如此类的标语。

年轻学生们举着小红旗,戴着红袖头,涌出校门,一群群一伙伙的,喊着类似于标语上写的口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满大街乱窜。几辆大卡车,在大街上不停地转悠。车厢上站着的红卫兵们,一把一把的往人群里抛撒着油印传单。驾驶室顶部,架着三四个大喇叭,播放着挑动人心的歌曲。

“连皇帝老子骑着马,都敢把他拉下来,胆子也太大了吧?”深山里的百姓们,对别的口号理解不深,对这句口号不仅能够理解,而且深感惊愕。他们勤劳朴实,厚道单纯,世代流传的血脉和祖上的口传教训,就是皇帝是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敢和皇帝叫板的,哪一个能有好下场?不过,他们毕竟谁也没见到过皇帝,皇帝下不下马,他们并不特别关心。他们看到的是那些十八、九岁,二十来岁的年轻学生,据说有的还是贵阳来的大学生,到这里是进行革命大串联,与盘江中学的学生们联合起来,扇革命的风,点造反的火,要造走资本主义当权派的反。红卫兵们戴着红袖头,腰扎皮带,也有的腰上系根红布条,手拿《毛主席语录》红宝书,横冲直撞的冲进了中国共产党六盘江特区委员会、六盘江特区人民委员会办公大楼,给特区书记肖新泉,特区专员刘散书戴上了纸糊的高帽,绳捆索绑的揪着他们游街示众,最后被揪到盘江镇广场,就是基建工程兵41支队成立时的那个广场。有一个红卫兵组织名字格外响亮,听了令人咋舌,叫“乌蒙山红色造反兵团”,团长孙动员,是这场批斗会的组织者,带头人。他20岁左右,稚气中带着杀气。一阵阵高昂激烈、杀气腾腾口号过后,孙动员让肖新泉交代:

“你是怎么从当土匪出身,潜伏到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伍中来的?几十年来,你伪装革命,是怎么当上的高官?”

“你是怎么假借以三线建设为幌子,被彭德怀派到盘江特区,来破坏三线建设的?”

“你是……?”

肖新泉当然不可能回答他。他一言不发,一脸的不屑一顾,甚至不时的流露出一丝冷笑。狡猾顽抗,老谋深算,老奸巨猾,死不悔改,是革命小将对肖新泉的总体评价。肖新泉的顽固不化,他那鄙夷轻蔑的神情,结果肯定是惹恼了红卫兵小将。

肖新泉有生以来第一次鼻子被打流血,外衣被撕扯稀烂,浑身上下结了一层薄冰,内衣湿漉漉的贴在身上,整个人变得狼狈不堪。但细心地人发现,肖新泉的目光中,神情淡定,依然是刚毅不屈。红卫兵们并不知道,这个人,什么场面没有见过?

红卫兵们的革命斗志正旺,他们并没有停止造反,停止斗争,停止前进的脚步。他们打着红旗,呼喊着口号,开始向41部队机关进发。

孙动员原名叫孙国庆,文化革命刚一开始,他就借用了伟大领袖毛主席一句话的前两个字,改名孙动员。毛主席那句原话是: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这是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期说的,出自于他的著作《论持久战》。孙国庆改名孙动员,不仅表明了他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绝对忠诚,同时表明了他对于这场轰轰烈烈大革命的绝对忠诚。现在的孙动员,是盘江中学的学生,父亲是煤矿工人,他就是工人阶级的后代。毛主席说:工人阶级是领导一切的。不过一年多前,他父亲因井下瓦斯爆炸,炸掉了一只胳膊,到材料仓库当了保管员。母亲是当地农民,出身贫农。贫下中农是革命的依靠力量。他母亲一字不识,每天赶牛犁田,喂猪养鸡插秧。然而,父亲是革命的领导阶级,母亲是革命的依靠力量,这两种红色基因聚集于孙动员一身。孙团长每天都热血沸腾,眼睛里放射着灼烈的革命光芒。他斗志昂扬,冲锋陷阵,成了敢打敢拼的革命闯将。这时的孙团长,正摇唇鼓舌地煽动着他的红卫兵战友:

“原六盘江矿务局局长李飞,就是盘江特区最大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他在六盘江矿务局为非作歹十多年,文化大革命即将开始时,他听到风声,就摇身一变,穿上军装,躲到了41部队,当上了政委,我们绝不能让他躲藏起来,蒙混过关!”

有人担心:“41支队是军队,敢进去抓他们的政委?”

孙团长说:“啥鸡儿军队?41部队不是真正的解放军,是挖煤的。谁见过部队挖煤,挖煤的部队?他们是假借三线建设为名,组建起来的黑兵,不要怕。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李飞一个小小的政委,算个毛球?我们一定要到41部队,把李飞抓回来,让他交代这些年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行!”

红卫兵们的思想还是没有统一。有人有疑虑,有人在观望,很多人迟迟没有行动。孙团长有些急了,大声疾呼:

“红卫兵战友们,放走了一只狐狸,很多鸡就会没命;放走了一只老虎,很多羊就会遭殃。李飞就是一只狐狸,就是一只老虎,我们决不能放过他。”

知道孙动员底细的人,心里有数。就是在“工改兵”时,他父亲因只有一只胳膊,没能被批准入伍,对当时的局长李飞,怀有不满和仇恨。

当汹涌澎湃的洪流到来时,一定是泥沙俱下。洪流中既有沙的坚硬,也有泥的污浊。

孙动员就是污浊的泥水。

他带领着两大卡车的红卫兵,围堵在41支队营区大门口。孙动员他们,手里挥舞着《毛主席语录》,呼喊着口号。

41支队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机关,驻扎在盘江镇南不到10公里。大门口建在营区大楼前三百多米远,两边是水泥和石头砌就的方柱,1.5米见方,5米多高。两个方柱之间,是仿毛主席“人民解放军应该是一个大学校”的手题。这几个大字用钢板透雕而成,成拱形结构,两面用鲜红的油漆涂抹,架在两个方柱上。这仿毛体逼真、庄重、气派,为营区大门增添了一份威严。据说,它是出自于政治部宣传科一个叫许传颂干事之手。

支队警卫连早已奉命赶到。官兵们个个全副武装,荷枪实弹,严守在大门口。警卫连长王国正,河南温县人。温县是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武术之乡。王国正也有着一身太极拳功夫。他原来和吕大山一个连队,参加过西南剿匪,经历过抗美援朝战争,经历过援越抗美,是个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王国正脸色庄重如水,一句话不说,他根本没用正眼看这些趾高气扬的红卫兵们。他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搭理他们。这些所谓的时代骄子,在他眼里,全都是一帮他妈的小毛贼,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他后来给老战友龙岩炎吹牛时说,“老子眼皮子根本就不夹他们。”王国正全副武装,提着手枪,看上去正气凛然怒不可遏,他用脚,在地上重重拖出一道线,大声命令他的士兵:

“子弹上膛,持枪备射,无论是谁,有胆敢跨进线内半步者,格杀勿论!”

这就是军人,这就是军队,这就是军营,这就是军威。

乌蒙山红色造反兵团的红卫兵,哪见过这种阵势?他们一个个呆若木鸡,鸦雀无声。他们副团长林一波,悄声对孙动员说:

“团长,硬干怕不行噻?”

“怕个朗嘛?”

接着,两个人耳语一番。孙动员点了点头,同意了。然后,他向红卫兵们挥了挥手,说:

“红卫兵战友们,撤!”

他们上了卡车,呼喊着口号,一溜烟的走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