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好斌的头像

李好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7/29
分享
《烽火平原》连载

第一章 乡师星火——领路人

2 、领路人

平原城是个典型的北方小城,四面有高大的城墙,青砖砌成,高耸威严的门楼,令人生畏。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建筑,显现出残破和陈旧,县长曹梦九在县内组织集资捐款进行了维修,样子才有所改观。城内几条街道夏天暴土扬尘,雨季泥泞不堪,冬天大雪化开,满街是雪泥水。两边建筑物,也是残破不全,唯有国民党县政府和党部的房子,占用了原清朝的县衙门,显得高大、阴森森的。几千年来,为官者残酷剥削劳动人民的制度和传统,使人们不敢轻易接近衙门口。

山东省立第五简易乡村师范学校位于平原县城东南,在平原商会的南侧。这里曾是平原县有名的景颜书院,从明朝末期到民国一直是平原影响力巨大的书院,院子里有大礼堂、教室几十间,还有十几间师生宿舍,离衙门口不到一里路,房子也是青砖到顶,给人朴实厚重的感觉。校园内苍松翠柏,古槐高大,民国十九年山东省在此立校,设为师范,共有8个班,教职员工24人,专职教师仅有15人。校园东南角彼临着的建筑是平原龙门——也就是城门楼,城门楼上还建有文昌阁。城门楼龙门,雄伟高峙、虎踞龙腾的角檐飞榭之姿,加之短墙花砌,备受县城里的人们青睐。人们经常上去凭眺旷野,顿感心旷神怡,缅怀古人雅风之趣。城门楼上镶嵌的“龙门”二字还有一段来历。相传汉朝刘备初出当官,在平原任县令,其弟张飞鞭打了贪官督邮,刘备认为惹了大祸,于是刘、关、张三人从下水道连夜逃出城,出城回头一看,便觉十分悲怆。刘备虽是汉皇帝后裔,但家道败落,靠卖草鞋为生,好不容易当上县官有了落脚地,却又要流落他乡。特别是莽撞的张飞,更是气愤不已,转身拿起丈八蛇矛,在城门楼一块石头上刻下“龙门”二字,兄弟三人离去。后来,刘备坐了蜀国皇帝,“龙门”石刻也出了名。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而已。当年,刘备当县令的古县城在平原城南三十多里外的张官店村东,并不在这里。龙门是平原县的十大名胜之一。“杰阁晚眺”说是夜晚登文昌阁,借着朦朦胧胧的月色,可四处远望:城头下是因刘备坐过平原县令而附会的龙门胜迹,城东南面是传说的汉代舞阳侯樊哙将军墓,向东望去,是被称为“仙桥阔野”的张良辟谷桥。登龙门高阁远眺使人触景生情,激人奋进,有诗云:“城头峻阁记文昌,结伴登临引兴长。脚底龙门留古迹,街心马路履周行。仙桥阔野通流水,孤墓残碑冷夕阳。国事阽危需志士,男儿距效接舆狂。” 历经几百年间风霜雪雨的古城墙,向人们展示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就在这古城墙上,李竹如和马霄鹏两位老师经常利用早晚散步的机会,登高望远,探讨中国革命方向,缅怀革命先烈,思索中国前进的道路。在偏僻无人处,他们二人倾心探讨交流国民党反动派时局的变化,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南方中国革命工农红军取得的胜利……

漫长而严寒的冬季,北风呼啸、大雪飘飘,他们站在城墙高处,遥望远方天际间一片苍茫,彼此对革命党的发展进行探讨;炎炎夏日,他们避开国民党县政府的耳目,在古城墙角落处研究时局和下一步的工作;有时以考察古城墙的名义,带领读书会成员走在古城墙上,指着远方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励学生们要为中华民族摆脱帝国主义、封建腐朽的国民党政府的压迫,建立一个富强、民主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五乡师校园内有时人声鼎沸,有时书声琅琅。一排排青砖瓦房便是教室和宿舍,在二年级一班的课堂内,马霄鹏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按规定,国文课上马老师应讲授全省统一的课本《乡村社会学》,但他私下里自己编印了《社会科学大纲》,讲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主义,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原理,在教材上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话。此外,他还以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以及苏联的一些文学作品等作为补充教材,向同学们揭露吃人的黑暗社会现实,鼓励教育大家冲破封建的思想束缚,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此时,他正给同学们讲当前局势。他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覆巢之下完卵何存?大厦将倾,独木难以回天之力。当前,倭寇西侵,我东三省沦亡,热河失守,辽东又陷,眼见炎黄后裔变为亡国之奴,锦绣河山进为豺狼之地,全民族若不同仇敌忾不足以御敌。遥念前方将士于倭寇优越武器之下,不惜以头颅相拼,血肉相搏,风驰云涌,前赴后继。国土一再沦丧,平津危矣,华北震惊。反顾后方有的人国难迫在眉睫,却仍醉生梦死,白刃已临项上,尚希残喘苟延。翘首北望,义愤填胸……”

马霄鹏老师的讲课,声音慷慨激昂,讲述的问题都是当时中国正在发生的系列大事件,客观真实的革命理论,给大家入里入微的感受。讲到激昂之处,室内弥漫着一种庄严的气氛,马老师坚强有力的声音,激励着每一个人。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心中充满了斗志,热血上涌,直到员工敲打的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才喘过一口气来,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讲完国文课,马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立志”两个大字,这是给同学们留下的作业,每个人以立志为题写一篇作文。

面对这个题目,学生王禄清剑眉紧锁,想到了国破家亡、百姓惨遭涂炭,想到了几十年来人生的酸甜苦辣,想到历史上爱国志士保家卫国……他百感交集,文思泉涌,将文章倾吐在纸页上,最后以一首诗明志:

国破(辱)民穷狗霸道,

苛捐杂税如牛毛。

日寇蹂躏我国土,

独夫民贼任逍遥。

富人吸尽千家血,

强盗榨取万民膏,

我国人民遭涂炭。

胸怀大志救同胞。

在第二天的国语课上,王禄清的作文《立志》被作为范文,马老师诵读了一遍说:“这篇作文写得很好,反映王禄清同学的胆略、勇气和敢于揭露时弊,伸张正义的思想,特别是最后这首诗更是振聋发聩,希望同学们以此内容为榜样,不仅仅是要学好这篇文章,更要像文中说的那样做人;不仅要看到这些表面现象,更要在深理中理解掌握造成穷富两极分化的道理和世道纷乱的根源,这样才能看到世界的客观本质。”说完,马老师又朗诵了一首诗:

平原太守颜真卿,长安天子不知名。

一朝渔洋动鼙鼓,大河以北无坚城。

君家兄弟奋戈起,一十七郡连夏盟。

贼闻失色分道遁,不敢长驱入咸京。

明皇父子得西狩,由是灵武起义兵。

唐家再造李郭力,贼臣牵制公威灵。

哀哉常山惨钩舍,公归朝廷气不折。

崎岖坎坷不得去,出入四朝老忠节。

当年幸脱安禄山,白首竟陷李希烈。

西烈安能遽杀公,宰相卢杞欺日月。

乱臣贼子归何所,茫茫烟草中原土。

公死于今六百年,精忠赫赫雷天行。

“同学们有知道这首诗的来历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过零丁洋》的作者,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作的《过平原》。文天祥在1279年农历4月22日被元军抓住后押往燕京,在9月18日到达平原县后,那时没有平原郡只有平原县,在平原县城住下后有感而发就作了这首诗,前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过零丁洋》,后有《过平原》,在到达元大都(燕京)后,元朝统治者对文天祥许以高官,只要投降元朝就给以高官厚禄,而文天祥不为所动,在路上就作诗以死明志……”“铛、铛、铛……”下课的钟声响了,同学们还沉浸在马老师的讲解中。

下课后,几个同学都围着王禄清,称赞他的文章和远大志向,这让他更加澎湃激昂,信心坚定。这位来自禹城西董屯村农民家庭的学生,家里9口人,10多亩土地,1头小牛,本来日子还能过得去,但因捐重税多,生活一年不如一年。他自幼聪慧,以优秀的成绩由禹城县第五高等小学考入禹城一高,又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平原五乡师,在他心中有一个深深的心结。那是在1931年5月的一天深夜,禹城丁寺村土匪恶霸头子王振鹏勾结指使清平县土匪冯寿鹏(绰号“冯二痞”)带领几十名土匪包围了连五高小学校。当时,连五高小学校是一座不大的二层小楼,一楼是教室,二楼是老师和学生的宿舍,土匪在楼外活动的脚步声、马蹄声、凶恶的叫喊声惊醒了正在熟睡中的学生。当时,校长刘佩儒和学生住在不同房间,但他们透过二楼窗口看到穷凶极恶的土匪,手里举着火把包围了学校。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刘校长迅速带领几个大点的学生用一条木杠子顶紧了楼门。刘校长又去他房间拿起存放的土枪,从二楼窗口朝外放了两枪,想通过枪声给村庄里的人们报信来救援。这枪声在夜空中传得很远,但在那个人们白天都生活的提心吊胆、人人自危的社会里,谁敢来救援?

众土匪一看楼上有枪,就想了用歹毒的法子对付师生们。他们点火焚烧一楼西侧的木门,一时间,浓烈的烟火快速扑向楼梯。刘校长看到这情况,怕学生们有生命危险,又到房间里找来绳子,把学生一个个从二楼窗口往下顺,刘校长是最后一个离开下楼的。他快速溜到一楼的拐角处,趁着杂乱和黑暗在学校一个不易被人发现的角落里藏了起来。

土匪们看到这十几个胆战心惊、文弱的小学生,立刻围了上来,把他们嘴里塞上破布,然后一个个装进麻袋,扔到马车上,急匆匆地带回清平县(现属高唐县)土匪窝里。在土匪窝里,学生刘文耀看到土匪防守松懈,就试图逃脱,但他还没有跑出院墙,就被冯的土匪哨兵抓了回来,吊在房梁上毒打了两天,最后被土匪残杀,一枪打在头上,血流满地。土匪们威胁,谁再想逃跑,这就是下场。王禄清、马瑞锋等学生在家里缴纳了巨额赎金后,才被放回。王禄清一家为赎回他,卖了家中的十多亩田地,费尽了周折凑了300快大洋才将他赎回,几乎倾家荡产。这次绑票案,多日囚禁承受的苦痛、危险,给少年的王禄清留下深深的心结。他发誓,一定要带领穷人打倒铲除这些土匪恶霸,铲除人间不平。家中生活越来越贫困,正是在贫穷中,他锻炼的成熟起来,看问题更加深刻,思想进步很快。通过李竹如和马霄鹏两位老师的讲课,他明白了穷富两极分化的道理和世道纷乱的根源,使他的视野逐步开阔,眼睛更加明亮。不久前,他和于春溪作为读书会积极分子刚刚加入党组织。

马老师对他办的《禹声报》多次进行指导。原来王禄清和禹城同乡于春溪、高凤灵、谭锡三等几名进步学生,秘密办起了《禹声报》,报的内容是宣传马列主义,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活动,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上个月第一期印出后,他们几个学生用了一晚上,贴满了禹城整个县城的大街小巷。禹城县国民党党部和县政府非常害怕和恐慌,四下追查,甚至追查到平原境内。由于同学们的活动隐秘,没留下蛛丝马迹,追查来追查去,最后不了了之。当时,王禄清和于春溪几个同学也非常紧张,这却给他们一个教训,国民党反动派不允许青年学生们宣传先进思想,他们只能私下秘密印发,保住这块阵地,这也正是马老师指出的,工作中首先要注意保全自己。

马老师指着刚印出的《禹声报》,对《还我河山》《起来,亿万同胞们》《拿起刀枪冲向战场》几篇文章赞不绝口,认为文章很有号召力和感染力。同时,把毛泽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这篇文章介绍给王禄清,让他注意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统战政策,揭露敌人的反动本质。

一天,同学谭锡三找到王禄清、于春溪等人,向他们诉说了因家中贫困,拿不出钱供他上学,急需他回家乡禹城挣钱解决家庭的贫困。他为此向校方提出退学,校方同意为他发肄业证书,可以回乡教书。因为谭锡三和王禄清都是老乡,又都是读书会成员,他们很同情他,也理解他的处境和心情,但也很无助,因为他们家庭基本都面临同样的困难。临别时,王禄清、于春溪他们再三叮嘱谭锡三,回到家乡后,一定要利用工作便利条件,组织青年教师和学生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一天上午,李竹如老师收到济南同学的一封信,看完信后,李竹如老师找到马霄鹏商量。原来,李老师在济南正谊学校上学时的同学,创办了《新亚日报》,缺少编辑人才,便想到了在五乡师教书的李竹如,邀请他去做编辑,为此,他来与马老师商量对策。二人分析了当前形势,认为报纸是大众的口舌,在当前白色恐怖的环境下,利用报纸为人民说话,通过迂回曲折的方式与敌人斗争,占领这块舆论阵地非常有必要。

细雨霏霏的一个清晨,在平原县火车站上,马霄鹏夫妇和几位党员学生将李竹如老师送上南去的火车。李老师开始还回学校来兼任学校的课程,两个月后决定放弃教师工作,妻子季裕华随同前去,将家搬往济南,说是搬家,就是每人手中多提了两个行李箱而已。他们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谁能想到,这次离别后,共同革命的战友,竟再也未能见面。

到济南后,李竹如老师任《新亚日报》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他经常自己撰写思想社论,并将报纸邮给乡师的同学们。马诚斋、于春溪、王禄清、王克东等同学也将业余时间写的一些进步文章寄过去,经李竹如老师修改后发表。

《新亚日报》由于经常刊登有正义感的文章,在读者中影响很大,而报社社长是个国民党员,思想越来越反动。为了将报纸控制在自己手里,他说李竹如是“赤党”分子,想尽一切办法把李竹如排挤走。1936年5月,李竹如去上海,在上海文化界朋友的支持下,办起了《文化报》,并担任主编。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为该报题了报头。报纸先后介绍了鲁迅、郭沫若、矛盾、巴金、丁玲等一些进步作家的生平。李老师虽然置身大上海,却念念不忘鲁西北小城平原五乡师党的同志、同事和学生们,想起那在一起美好而有意义的斗争生活,经常回信倾诉衷肠,抨击时局。他把每期刚刚印出的报纸及时邮到平原五乡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阅读,感受来自大上海的先进刊物的熏陶。特别是来自禹城的于春溪特别喜爱写作,经常用“漫青”的笔名书写进步文章发表在各类报刊上。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于春溪把自己在各个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做了剪贴本,有60多篇,厚厚的一大摞,后来在抗日活动中,家宅被焚烧,可惜剪报贴也被烧毁。

1937年“八·一三”日寇大举进攻上海后,在上海的李竹如离沪奔赴延安。他一路上刻印《中共中央宣言》等文件,散发给民众,还团结了一些知识青年结伴而行,沿途进行抗日宣传。10月,李竹如进入晋东南,被留到八路军一二九师,做宣传和民运工作。1938年开始,他先后担任晋冀豫区党委机关报《中国人报》社长兼总编辑、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的副总编辑。5月,李竹如调任八路军第一纵队政治部民运部长;6月29日,随纵队到达山东沂蒙山区。

李竹如到山东后,担任的职务和工作很多,为建立山东抗日民主政权所作的贡献尤其引人瞩目。1940年2月,山东根据中央指示,成立宪政促进会筹备会,李竹如是发起人之一。他是《大众日报》的筹办人和主编,提出请延安的我党领袖毛泽东为大众日报题词。他在《大众日报》发表了《开展宪政运动的准备工作》专论,从理论到实践对这一工作进行了阐释。此后,他被选为山东宪政促进会的执委和常委,后又担任组织部长,负责处理宪政促进会的日常工作。1940年7月,李竹如作为代表出席了山东各界人民联合大会,并担任了主席团成员,具体负责大会的组织工作。他在会上作了《战斗中的山东人民》的报告,当选为山东省参议会参议员、驻会参议员、秘书长,负责参议会日常工作。他还当选为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委员和教育组副组长、山东文化界救亡协会会长和山东各界救国联合会总会常务委员。1942年初,李竹如担任了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秘书长,负责政府的日常工作。1942年秋末冬初,日寇对山东实行大规模“扫荡”。李竹如随省级机关由滨海向鲁中区转移,11月2日在沂水县对崮峪遭到8000余日寇的包围。天黑后,李竹如在突围中被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时年37岁。1943年5月4日,山东各界举行了追悼大会。《大众日报》头版以半版篇幅发表了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的《纪念李竹如同志开展山东民主文化工作》的悼文。延安《解放日报》也在头版刊载了追悼大会的消息。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专门为墓碑书写了碑文,并题词赞颂“李竹如同志是我党新闻宣传战线上一位杰出的组织者和活动家”。

时光穿梭,岁月荏苒。2019年10月18日,笔者参加德州作协组织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活动,到临沂市参观学习,在瞻仰沂蒙革命纪念馆时,一个熟悉的名字——李竹如烈士的名字映入眼帘,一帧帧照片,满满的历史印迹。我在平原县人民武装部、德州军分区工作期间,他的名字就印刻在我大脑中。特别是2019年下半年,在德州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中,我作为德州市委第五巡回指导组成员,指导平原县和平原师范开展教育工作。在革命传统教育工作中,我和工作组其他成员针对平原五乡师广大师生曾经的光荣斗争史,给平原师范学校党支部提出,要注重挖掘五乡师师生革命英烈先进事迹,争取建立平原师范革命事迹展馆,用历史上本校师生先进事迹开展传统教育活动,增强广大师生爱国和忧患意识,使之成为鲁西北教育系统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沂蒙山革命纪念馆瞻仰时,我一次次把李竹如英烈的图片、任职说明、主编的《大众日报》实物等,认真拍下照片发给平原师范学校李开喜校长,相信平原师范师生看到照片上的这些英烈的事迹会有所悟,能感受曾经的腥风血雨,珍惜曾经的先师、先辈者用碧血忠诚和生命换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也鼓舞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