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仇海军的头像

仇海军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07/05
分享

忠诚与信念连载

序言


我的父亲仇一,是一位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走上革命道路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更是一位长期战斗在我党隐蔽战线的无冕英雄。他的一生,始终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和坚定信念。父亲弥留之际,尽管已说不出话,但他还用微弱的喉音低声哼着国际歌;病榻周围的同志、亲友见状亦随之唱起,“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歌声在病房回响,直到父亲离世。我想,在那一刻,父亲脑海里一定重现着亲眼目睹自己的革命领路人朱博在南京雨花台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的画面。

父亲的一生,可谓极具革命斗争的传奇色彩。父亲出生在南京六合葛塘仇庄的一个地主家庭,但他从小就背叛了自己的剥削阶级家庭,在中学时代毅然参加了革命。从接触马克思主义,到加入共青团和共产党组织,父亲在南京、山东和上海等地开展艰苦卓绝的地下革命斗争,后接受南京地下党的指令,在家乡装哑八年潜伏待命;在日军侵占南京后,他按照党的指示,与战友金贤一起完成对驻浦口铁路大修厂日军爆炸任务,打响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南京沦陷后中国人民对日军反抗的第一炮;在与南京党组织失去联系后,父亲仍在坚守潜伏岗位、不暴露真实身份的前提下,积极且不断地为公开活动的新四军和抗日根据地提供情报,并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秘密交通联络站的负责人,出色完成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下达的近百项艰巨任务;因被敌伪发现,父亲险遭日军捕杀,在淮南区党委和新四军的营救下,他逃出虎口,参加了新四军,投身到党组织的怀抱,结束了十五年地下革命斗争生涯;在新四军中,父亲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即便是解放战争后期担任新华社随军记者,他也每每深入火线,在枪林弹雨中参加战斗甚至指挥作战,而当炮火停息的那一刻,又见缝插针地给新华社写稿发稿。如今,我的家乡仇庄,作为红色遗迹,被南京市有关部门列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秘密交通联络站遗址。

作为仇一的第七个孩子,我很小就受到父亲思想影响与熏陶,虽然由于某些特殊年代造成的原因,我们与父亲一起共同生活的时光很少,但只要有机会,父亲就会给我们讲述革命前辈们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故事,也会将他自己亲历的地下斗争和战争场面说给我们听。由此,我心中一直就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把父亲在革命斗争年代所经历的故事写成文字,以此弘扬父亲的革命精神。

本篇最初的提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便见雏形,然迫于生活,之后的二十年间,一直未能静下心来动笔;但我写作的初衷没有变,尤其是2005年父亲的离世,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直至退休后,这个愿望终于得以实现。《忠诚与信念》便是一部再现父亲自参加革命至共和国成立这二十年革命斗争时期传奇经历的篇章。

这部作品的素材,多半都是父亲生前留下的。1986年春,父亲曾来芜湖,在我家居住了大半年,亲手写出自1915年出生至1944年结束潜伏、正式加入新四军的回忆文字;2000年春夏,父亲又来芜湖,居住了半年多,此间他写出一部以自己经历为背景的战争题材长篇小说《南京游击队》初稿,同时还口述了很多战争年代他的经历片段;另外,建国后的历次政治运动中,父亲都曾向党组织再三地递交自己参加革命以来详细经历的书面材料,而我又恰好阅读过其中一部分。这些都是父亲留下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些珍贵的资料,才使我能够完成《忠诚与信念》。也正是上述原因,我想,本篇的第一作者当之无愧应为父亲仇一。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这一光辉历史时刻,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革命后代,更应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回顾《忠诚与信念》所展现的战争年代革命斗争历程,本身就是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开展党史教育的一部分。能用文字的方式再现父亲革命斗争经历,也应是我们所有子女的愿望。没有包括父亲在内的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卓绝、前仆后继、流血牺牲,就没有共和国今天的繁荣强盛,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没有祖国百年复兴梦的实现。革命先烈和先辈们,永远都是我辈乃至子孙万代的榜样与楷模。

                                                    

                                                                               仇海军

                                                                        2021年6月18日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