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全家人安全撤到根据地,仇一就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革命经历向新四军和来六县委党组织作了汇报。周边的人,包括几年来一起并肩战斗的新四军战友高奈他们,都大吃一惊:“原来这个仇哑巴会说话呀!”年迈的母亲更是老泪横流,摸着仇一的脸庞,说:“儿呀,你这些年把妈瞒得好苦啊,你怎么就忍心呢?你知道,这些年,妈为了你,流了多少眼泪吗?”只有阿禾在一旁不说话,因为她不但早就知道丈夫的实情,而且还帮助他做了大量的革命工作,为此,阿禾感到十分自豪,也为有这样的共产党丈夫而骄傲。
在根据地,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景象。根据党在抗战时期的政策,来六县政府里,有很多开明人士参加参议会,为抗战献计献策,捐款捐粮,尽自己的一份心。那些穷苦人家,更是扬眉吐气,在新四军到来之后,纷纷加入自己的部队,或者成立民兵组织和抗日妇救会,和新四军一起,盘查汉奸、特务,保卫着自己的家园。
所有这一切,都极大地感染着一直在敌后工作的仇一。虽然近几年他也经常来根据地,与有关领导碰头或者帮助部队做宣传工作,但那毕竟是在不能公开自己身份、还假装哑巴的情况下进行的。现在,他可以挺起胸膛,向党组织澄清一切,以共产党员的胸怀和激情,投入到战斗中去。
可是,仇一的组织关系在南京地下党那里,由于长期与奚琪等南京地下党的同志失去联系,此时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他曾经是一名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是接受并严格执行党组织的潜伏指令在家待命的地下工作者,是十年前就向党旗宣过誓的老党员。眼下来到了根据地,身边只有新四军几位领导和高奈这样的战友,知道他一直在为党、为国家、为抗战事业默默做着自己的贡献,但这些,不能代替党的组织关系,不能证明他在南京地下党的那段历史和参加过的一切革命斗争。因此,仇一只能在接受党的审查和考验后,重新入党。他把自己自参加革命起的所有经历,用书面材料向新四军来六支队和中共来六县委做了详细汇报,请党组织考察。
中共来六县委书记甄铎同志和县长刘力行同志,专门召开会议,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核实,认真负责地对待这件事。
早在一九四二年,刘力行还在担任雷官区区委书记时,仇一就跟他有所接触。当时他派仇一的三妹夫来到仇家,要仇一帮助区委填写边缘区和两属区有文化的青年情况摸底表。根据仇一提供的情况,他们掌握了一大批进步青年,引导他们走上抗日救国的革命道路。这些青年人后来大都参加了革命。后来刘力行担任了来六县长后,更是经常请仇一帮助他们做一些敌伪占领区情况搜集工作,而且每次仇一提供的情报都准确无误。所以,他对这位年轻人十分欣赏,也非常信任仇一。当仇一对党组织公开了自己真实身份后,刘力行自然想到,难怪仇一会如此忠实于党的抗战事业,每次任务完成得都那么出色,原来他原本就是一名优秀的中共地下党员。可是,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仇一原先的组织关系,县委一班人为此都感到十分惋惜。好在仇一心态十分平静,用仇一的话说,“想到那些为革命牺牲的战友,自己这点委屈算不得什么”。这么好的同志,党为什么就不能重新接纳他呢?
来六县委几乎一致通过了接受仇一同志成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仇一又回到了党组织内部,回到了党的怀抱。他含着热泪,再次在党旗下宣誓,一字一句地读着入党誓词。甄铎和刘力行破例作为仇一的入党介绍人,这让其他老同志不得不刮目相看,纷纷与这位传奇式的新党员握手祝贺!
县委把仇一派到刚刚建立的根据地新集区任区长。由于新集长期被敌伪占领,社会关系错综复杂,人民群众对共产党、新四军的认识还处于模糊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细致和耐心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后,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因此仇一主抓了新集的抗日宣传工作,这也是他的强项。他除了亲自带领各乡工作组,开展对群众的政治宣传外,还让宣传部出版一份区委的小册子,材料来源大都根据前线通报和上级政策精神,但也有一些是区里同志撰写的文章。仇一和宣传部的同志都会动手写,他们互相校稿,一起用油印机印刷,再分送到各个乡的同志手中。
来六县公安局长常步础也是仇一在潜伏期间经常接触的人物。因此,经常从仇一那里获取边缘地区敌特活动的情报。因为当时仇家还在敌占区,所以这些接触都是秘密进行的。那时,常步础除了与仇一交换情报外,还在一起吃饭聊天,跟仇一共同笔谈天下事。他们谈到太平洋战场,谈到日本人的穷途末路,以及东非战场意大利人已进入困境、法西斯希特勒的“第三帝国”在欧洲已相形见拙;在苏联境内,德军精锐之师陷入泥潭,碰得头破血流。这些都让常步础对仇一另眼相看。而且在交谈中,常步础惊奇地发现,眼前这位年轻人,对时局的认识和预测,竟然与自己有着惊人的一致,甚至比一些党内的同志头脑还清醒,看问题还准确。因此,当仇一再次见到常步础时,后者一把抱住这位年轻人,亲切地把仇一拉到自己的办公室。
一九四四年十月底,兼任中共淮南区党委宣传部长的张劲夫同志找到仇一,推荐他去位于盱眙县境内张公铺的《淮南日报》工作,并且参加早已开始的整风学习运动。《淮南日报》是新四军淮南区党委机关报,属于部队建制,新华社淮南支社同《淮南日报》合署办公。所以,来到《淮南日报》的仇一,也就成为了一名新四军战士。这是仇一第一次穿上新四军军装。
在整顿“三风”和精兵简政后,报社本身做到“轻、精、勤”,坚持出报的同时,大家还经常支援农民的田间劳动,并做到蔬菜、豆类的自给自足。社长俞仲武和政委岳昭总是带头参加劳动,给大家作出榜样。此时报社有编辑部有编辑、记者、通联、校对三十多人,报务约十余人,印刷厂有五十多人,其余行政、勤杂人员约二十人,是一支总共有着一百三十人的战斗集体。仇一在报社担任记者,有时也兼编辑、校对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