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牧子的头像

牧子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12/03
分享

山河谣连载

那日新添置了一辆单车,没顾得上细细鉴赏便骑着踏上漫长的旅途,沿锦江旁边林荫小道直奔黄龙溪,许久不曾有过如此兴致了,自回到蓉城以来每天都过得匆忙,在忙碌中寻找在这座城市生活下去的理由,后来忙碌渐渐成了习惯,也就忘记了“寻找”这件事情,有三四年时间日日早出晚归,除了工作什么也不管不顾了。

我是喜好亲近大自然的,或徒步或骑行,在大山里小道上来回穿梭,偶尔去到一处坡高路滑的山头便要喘着粗气用力向上攀爬,翻过去后在深深的山沟里寻找一块大石头坐在上面,石头一定要平要稳,坐定之后弯下腰来绰起溪水洗干净脸上的汗渍,然后伴着流水声静自收拢精神。当猫头鹰又“咕咕咕咕”唱起歌来,我便学着它的声音回应过去,一来二去搞得它也不作声了。

于八零年代末出生在农村的我,对于山水的感情纯粹而热烈,最能让我兴奋的莫过于在山林间穿行,看看山,玩玩水,逗逗鸟儿,追追兔子……好不惬意!

今天实在没处可去,坐在喧闹的商场角落里启这篇文字,回想起那日的单车旅行不觉呵呵一笑:那样的日子在儿时是常有的,到了近前却变成需要专门规划的出游了。

我们这一代人正好赶上乡土社会的尾声,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浪潮滚滚而来乡土社会随之崩解,我和我周围的人都卷入到了疯狂的时代漩涡中,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每天都在剧烈变化,父辈们遵从的处世方式和道德准则在一段时期里变得不那么适用,甚至给我们留下了古板的印象,时至今日我倒问起自己来:他们的生活方式不正让我羡慕着吗?

我本性是喜欢安静的,下雨天一个人躺在尚未完工的房子窗边的木板上听着窗外的雨声,整个世界变得只有我自己,周遭的空气那样静谧那样熟悉,等天晴了便到河边白桦林里玩玩沙子看看河水……然而,这个巨变的时代似乎不允许我拥有过多安静,这曾让我错误地认为身边浩浩荡荡的工地里发出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才是生活的主旋律。在我的记忆中建设从未停止过,这严重打乱了我的节奏让我无法安静下来思考自己,稀里糊涂地跟着别人的脚步去了。

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记忆里的点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逐渐从这个星球上抹去了。高中毕业之后我曾就读的小学没有了,记不清有多少次独自走到被砖墙封住的小学门口看着门柱上学校的名字发呆……大学毕业之后,留下我学生时代最美好记忆的初中拆除了,每次开车从高速公路上驶过,用力眺望曾经那栋充满欢声笑语的三层教学楼的位置,只能看见高速路口刚扩建出来的一条弯曲的匝道……工作多年之后心血来潮牵着爱人的手匆匆走到高中校门口,一种强烈的陌生感扑面而来我便转身要走,经过几年建设这里变得完全不认识了,爱人问我为什么不进去看看,我借口说门卫不让。

现如今想回乡去看看小时候游泳、抓鱼、放牛的地方已是奢望,本来辽阔的田野都架上大棚种上了经济作物,视野止于面前比自己还高两头的白色半透明塑料膜前,种植技术现代化了,我却再也觅不见儿时的影子了。

多么遗憾呀!

转过头来在城市里不停寻找自己喜欢的地方,为此最近又搬了一次家,本以为是精心挑选的地方,却还是没能逃脱城市的喧嚣,那种无法隔绝的噪音让我有种在城市里安顿不下来的感觉,这让我整晚睡不着觉。让我睡不着的不是噪音本身,而是不知何以为家的幽思……

于是我又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是家!

之前爱人说过,哪里有房子哪里就是家,对此我是欣赏她的,然而我念乡,仅是拥有一个家对我来说并不足够,家是可以搬的而乡却不能,她承载了太多记忆滋养了太多意义,任谁也无法抹去,这也是乡愁最让人着迷的地方。巨变之后熟悉的那个乡不在了,“物是人非”已成为过去文人墨客独有的情感体验,我的乡愁除了记忆里的影子外已无处安放,因此我用力记忆过去的点滴,当勾勒成一幅图案的时候便写成了文字。

在城市里,我喜欢寻找新的地方,在远离工地的环境里一遍遍留下自己的足迹,以此开启一段新的记忆—一段属于我和这片土地的记忆。真正能成为乡的地方太少,幸运的是我曾经找到过那样一个地方,让我感到温暖感到平安,我无比珍惜,可惜没能留在那片土地上继续生活,每每想起来那里的一草一木我都会轻轻喊起她的名字—姑苏。

家乡,对于跟我一样经历的人来说,或者只能永远留在记忆里,回不去了,再也找不着了,这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烙印,记忆最后只能成为记忆。

于是我又开始思考起生命的意义来,这实在是个很大的话题,很难想清楚更难讲明白,或许每个人生来就是特殊的,他有着自己的使命,我们终其一生都在为此寻找答案,工作、学习、娶妻、生子都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乡土社会的崩解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我有幸经历了这个过程,虽然精彩但也让人惋惜,所有的故事发生得都太触目惊心……

关于家乡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意义,我们留给故事自己来讲述吧。


牧子

2021年9月9日

于成都府城大道西段某商场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