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梅树的头像

梅树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10/31
分享
《寻石记》连载

第三章

九强的家乡在美丽的八百里清江的边上,小地名叫转转河。

清江从发源地利川的齐岳山脚下,温温婉婉地流到这个叫转转河的小山村时,已很有些气势了。进村子和出村子的地方,河道比较窄落差比较大,哗哗的流水声就很张扬,弄得整个村子都能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在没发洪水的月份里,清江水是澄碧透亮的。虽然在落差大一点的河段里,哗哗做了匆匆而去的急迫状,翻卷起一片片好看的浪花,而在较长的比较平缓的河段里,却是徐徐缓行,似清纯雅静、不多言语的羞羞少女。

若到多雨的季节,发起荡荡洪水来,那又是另一番浩荡的景象了:清江会咆哮着,如一匹脱疆的野马,在河道里左冲右突,把一切挡她去路的泥沙,用她的坚韧,一次一次地去冲刷,直到找到她可相依偎的坚硬厚重的岩石了,她才会温柔地相依偎着,带着满足的浅笑,款款而行。行过一段路程了,她才会调了头,依依不舍,然后才向另一个方向,欢腾而去。所以清江总是三十里河东三十里河西,一路“S”状地向前蛇行。

而所过之处,或是急流险滩,或是悬崖峭壁。每至悬崖峭壁处,必有深潭大泽,必是清江一处大转弯的地方。而大转弯的地方,必有一处大滩口。清江数百年不屈不挠地冲刷,让泥沙不停地淤积,慢慢慢慢就变成了生育人养育人的肥田沃土,养育着这一方的人们,让这一方的人们,在这方土地上,生生不息地繁衍生息。

转转河就是清江边上这么一个普通的小山村,清江河就在这里转了个大大的弯儿。

转转河村子的东面,绵延着一匹高耸陡峭的山脉。因为山的主体是黑黑的青龙古石,所以村里人叫它青岩。青岩的岩壁上,长满了青岗、映山红、火桔,和一些抗风寒耐贫瘠的树,皆是瘦瘦寡寡的模样,却往往把根长在岩石的缝里,显出苦寒而坚韧的倔强脾气。西面的山却是缓漫的了,生出些沟沟岔岔的小山湾和小坡梁来,林木苍翠,连接着直到天尽头的远山。东面和西面的山之间,隔了一大坝水田,又隔了半坡旱地。

转转河的人们,就把房屋建在西面这一面山的小山湾里和小坡梁上。

转转河的民居是有特色的,居住的格局有特色:房前的菜园里多置果蔬,屋后的山林子多种林木,两侧多栽翠竹。房屋的修建有特色:房屋多是带了吊脚楼的木楼黑瓦的构造,一楼多是牲畜的栏圈、放柴草农具的杂屋,二楼才是供人居住的地方。这种结构既可以防虫蛇蚂蚁的侵袭,又可以隔地面的湿气,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吊脚楼游廊的廊柱上,往往会有六轮的粗糙的雕刻,拙朴中现着稚气。正房的瓦脊和厢房档头的瓦脊,往往用瓦片造出几处“飞”的檐角,用水泥石膏灰把缝勾勒了,弄出些艺术的气质来,让人于这不伦不类中,反倒领略了艺术的古朴和本真来。

转转河因为偏僻,交通不发达,山林子一直保存得很好。长满了林木的沟湾里和坡梁上,往往有倒着的几棵杂木,腐朽着却显出林子的原始和古远。几棵耐腐烂的棕树杆子,并排横在溪涧的两岸,上面横铺些树枝,上面再铺陈几担渣土。这便是村人们渡过山溪之水的涧桥了。随着岁月的深久,涧桥的两边早已长出枝呀草呀的,与溪里茂长的树呀草早已勾连混杂成了一片,涧桥就成了杂草丛中一条白白的土路了。人走在上面,就分不清是桥或者是路了。只是脚下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才让你知晓,原来是走在溪涧的桥上的。

清江进入转转河,本是从北向南而来,却又调了头哗啦啦向东而去,在村子的东边,依偎了绵延高耸的青岩,又平静徐缓地向南而行,却把村西面的山豁出一个口子来,哗啦啦急切向西而去。所以就在大青岩山下,形成一个大大的弯儿,转转河因此而得名。

转转河村因为没有发展经济的条件,一直比较贫穷。以前的人过日子,只要有衣穿有饭吃,就是好日子。现在的人过日子,就得有钱用才是好日子了。按这样的标准看,转转河仍然是个贫穷的村子!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