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胡刚的头像

胡刚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1/06
分享
《黄河向东流》连载

第一章 抵御外侵 血洒黄河

黄河从西边的云巅下来,穿过连绵起伏的山谷,一路咆哮着滚滚向东流,至到拐进一个叫沙棘滩的地方,才放慢脚步,变的舒缓而平和。在黄河与戈壁之间,有一条悄然蜿蜒的乡村公路,紧随黄河飘然而去。也许缘于一场绝美的日落,此时正是下午六时,西边的风咬着快要坠落的日头不放,血色的余辉洒在黄河、戈壁、公路交织的沙棘滩上,铺叙出一片壮阔与绝美来,惊艳的让人窒息。

沙棘滩村被一大片枣树和梨树包裹着,村中质朴的古宅庭院错落有致,石砌小道环绕其中。谁曾想到这一片世外桃源原来可是个不毛之地,只生长着沙棘的荒凉戈壁滩。后因黄河冲刷淤积形成狭长的河滩,故而得名。当然沙棘滩村的名声并不是来自自然的馈赠,而是历史的文化沉淀。这里是秦汉时期的古遗址,而且这里生活着西夏党项贵族后裔。据说当年拓跋氏一支,被蒙古军队一路追杀,乘羊皮筏逆流而上逃到这里,发现黄河两岸怪石嶙峋、高崖耸立,秦汉长城就修筑在山峦北坡,依山就险,因地取势,并以黄河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于是这支残余拓跋就驻扎安营在此。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

(一)抵御外侵 血洒黄河

蒙古铁骑所到之处,无一幸免。杀人,抢物,焚烧房屋,烟火连天、鸡犬不宁。黄河沿边的庄稼几乎蹂践殆尽。这支拓跋残军逃到沙棘滩不足500人,携带的百姓也是老弱病残。这是最后一道屏障,无论如何都要血拼厮守。对于他们已经没有退路。

拓跋部为首的将领叫拓跋晟。四十不到,身高七尺有余,头戴金帖云镂帽,身穿圆领窄袖白袍服,古铜色的长脸,八字胡。劲悍善战,以一当百。他曾是西夏右丞相高良惠部下的大将,在与宋金的战斗中英勇无敌,表现突出,被誉封为关守将军。他忠于朝政,体恤民情,一心建功立业。后期西夏内外风雨飘摇。宋朝停止了对西夏大宗银、绢、钱的“岁赐”,关闭了边境榷场,禁止青盐入境,使西夏失去了经济实惠。朝中内讧不断,相互迫害。王公大臣不问朝政,过着骄奢淫逸、纸醉金迷的日子。朝中已是“仓库无斗粟尺帛之储”,岌岌可危。蒙古铁骑围困京都中兴府之时,又发生惨烈的大地震,到处残垣断壁,一片“地大震,宫室多坏,王城夜哭”惨淡景象,地震之后又是瘟疫暴虐,饿殍千里、惨不忍睹。可谓天亡之像,无力回天。当时朝中分化为投降与抵抗两派。拓跋晟清醒地认为蒙军已是嗜杀成魔,投降没有好下场,即使能屈辱地苟且活着,还不如拼死一战。投降派威逼君主李睍投降后,果然如拓跋晟所料,无论是皇室大臣,还是平民百姓要被斩尽杀绝。拓跋晟带手下兵将与蒙军殊死搏斗,并趁着夜色从京城救出部分百姓。蒙军一路追杀,拓跋晟命令副将拓跋浩带百姓向东南方向逃去,自己带小部分兵截住蒙军的追杀。战斗到最后只剩拓跋晟一人,为了不被俘虏,他纵身跳下山谷,幸好被半山腰的树枝挂住,两天后被当地的牧羊人发现救起。

一个月后拓跋晟养好伤寻回沙棘滩。部将以为首领凶多吉少,能活着回来就是奇迹,人人兴奋不已。拓跋晟的妻子扎西眼含泪水,紧紧地拥抱着丈夫。扎西逃到沙棘滩后,曾带人沿途返回,一路寻夫未果。丈夫死无全尸,令她悲痛不已。不久副将拓跋浩宣告自己成为拓跋部的新首领,军中不可一日无主,她只能默许。没想到丈夫突然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让她又惊喜又感慨。拓跋浩摆酒设宴祝贺拓跋晟归来,一碗又一碗,至到喝的酩酊大醉。从此在拓跋晟的带领下,大家重拾信心,拓跋部招兵买马,势力逐渐强大。为了预防蒙古军队偷袭,他们利用黄河沿岸的砂石加固修砌长城,长城围墙增高到4米,绵延十几公里。由原来相距1000米的烽火台,增设到每500米一个烽火台,每个烽火台互为传递,相互响应。长城加固后,又在黄河对面修筑隘口、挖掘沟壑。每天除了修筑工事,拓跋晟带着部下练习刀枪、射箭和刺杀。党项人不光男人习武,女人也是一样。

拓跋晟的妻子扎西原来是“麻魁军”的一员(女性参军和丈夫一起作战),她身穿交领长背子,内系细裥百褶裙,外扎紫褐色的腰带,足着尖头弓鞋。黝黑的皮肤泛着健美的红光,若不是两条垂到胸前的的辫子,乍一看上去以为是男性。扎西最早是贵族皇室的千金,生得莹润白净,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由于西夏军连年征战,死伤无数,男性越来越少,疆场缺兵告急,扎西便参军随丈夫奔赴战场。多年的征战把她淬炼的勇敢果断。

这天拓跋晟与扎西带部下十多人去山里狩猎。为了捕杀猎物,大家四散而逐。天渐渐暗了下来,拓跋晟与扎西一前一后正在追赶一只麝鹿,突然身后飞来一支箭。“不好,有箭!”扎西连忙俯身,箭飞过扎西头部,拓跋晟正在专注前面的麝鹿,没来得及躲闪,箭擦过他的左肩射飞了过去。拓跋晟摔下马,幸好箭只是擦伤了皮肤。

“有人向我们放暗箭!”扎西一边为丈夫包扎伤口,一边警惕向四周观望。

“可能是乱箭误伤。”拓跋晟安慰妻子。

扎西不这样认为,她召集随从。“谁放的暗箭?存心想谋害!”部下一个个摇头。

“不承认我拿你们一块开刀!”扎西一个个打量,吓的其他人浑身哆嗦。

“回去了再说。”拓跋晟拉扎西上马。

回去的路上,拓跋晟有说有笑,大家一声不啃地跟在后面。扎西回想着狩猎的一幕幕场景,仔细揣摩。这荒山野岭的,不可能是别人。可是这些跟随他们多年南征北战的部下也不应该…… 她宁愿相信是乱箭误伤。

几天之后,拓跋晟箭伤处突然发作,疼痛不已。大夫检查后说:“箭伤处有毒!须立马手术,可不得不…… ”

“不得不什么?”扎西紧张地问。

大夫跪倒在地说:“毒药已扩散到整个左臂,须截肢才方可保命。”

扎西闭上双眼,触动着嘴唇。果然如她所料,有人存心要谋害他们。

“就按你说的来,快动手!”拓跋晟对大夫说。

“将军,我…… ”大夫颤抖着双手,从箱子里取出纱布、刀子和麻沸散。

“不用麻药,直接来!”拓跋晟扯下一大块纱布,塞进嘴里。

刀刀戳心。桌子的一角被他抓的吱吱作响。他昏了过去。

手术几个时辰后拓跋晟才慢慢睁开双眼。看到自己的左臂不见,他忍着悲痛说:“以后冲锋杀敌,只能靠一条胳膊了。”

在场的部下,没有不落泪的。副将拓跋浩匆忙赶来,痛哭流涕。

此时的扎西疯了一样冲出屋子…… 那天一同狩猎的部下一个个被吊打起来,唯独有一人不见了踪影。几天之后有人在黄河下游打捞出一具尸体,死者正是那个消失的人。

有人畏罪自杀。军中议论纷纷。

屋漏偏逢连夜雨。有人报告黄河上游一处突然决堤,淹没了大片田地。近期黄河没有涨潮,好端端的坝堤怎么就突然坍塌呢,顾不了想那么多,扎西带人迅速赶了过去。那边还在忙着堵修堤坝,这边有探马赶回来向拓跋晟禀报,山里发现有可疑之人。拓跋晟一边命令部下提高警惕、做好防守,一边登上长城查看。

天渐渐暗了下来,山上突然冒出一个个脑袋,接着漫山遍野都是。是蒙古军队!

城墙向外的探灯亮起,无数道亮光射向蒙军。烽烟骤起,号角吹响。城墙内的拓跋兵将快速登上长城。拓跋晟命令弓弩手一字排开,炮石车推向城墙发射口。一切准备就绪。

蒙军那边响起进攻的战鼓,锦旗蔽野,尘土遮天,蒙军冲杀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城上的箭和炮石像雨点一样砸向蒙军。倔强的蒙军顶着档箭牌,冒着火石弹向前冲锋,紧跟在后面的是每四人一副攻城梯队。前队倒下,后队又跟上来。拓跋晟命令命令炮手和弓弩手向蒙军密集的人群射杀,顿时蒙军血肉横飞,一片一片的倒下去。蒙军几次疯狂的进攻都被守城兵将逼了回去,挫杀了他们的锐气。蒙军将领完全没有料到,拓跋晟的军队严防有序,士气激昂。于是击鼓收兵,暂停进攻。

暗杀拓跋晟,黄河决提,蒙军来犯为何来的如此巧合?扎西认为军中一定还有内奸,内外勾结,串通一气。这个人到底是谁,是不是每天就在她们的眼皮底下?他不禁有些后怕。家贼难防呀。扎西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丈夫。拓跋晟说:“我已觉察到,只等他露出原形!”

“你心里有数,这人是?”

“还不能早下结论……真希望不是他。”拓跋晟淡淡的语气透着一丝伤感。

这时候副将拓跋浩带人过来。“这蒙古铁骑也不过如此,被我们打的狼狈不堪!”

“乌合之众又能奈我何!”拓跋晟坚定地说。

“将军说得对。你有伤不必亲自督战,需要休养。这里有我!”

“辛苦了,拓跋浩将军!”拓跋晟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

为了预防“内鬼”伺机而动,拓跋晟暗中派人守护黄河主要堤口。他心里明白蒙军不会善罢甘休,下一次进攻将更为凶猛,所以不能被动迎战,他决定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在山谷布控袋形阵地,骑兵部队埋伏在两侧,让一小部分军队出城迎敌,作为诱饵诱敌深入,当蒙军进入包围圈,再合围一举歼灭。为了战略计划万无一失,怕走漏风声,拓跋晟与扎西亲自秘密布控。

天空懒散地漂浮着白云,看似平静的黄河之水却暗流涌动。拓跋晟踱步在黄河岩岸,一个人若有所思。

不一会儿,探马突然来报,四十里之外发现蒙军。军队出征前,先卜卦问吉凶,早已准备宰杀的山羊被抬上木架,山羊没有丝毫反抗,安静地就像为主人赴一场协约。杀生者熟练地剖开羊肠,里面贯通顺畅(养肠胃贯通表示出征顺利,如有淤血,则出师不利)拓跋晟命令扎西带兵出城前去迎敌,自己迅速登上城头。

扎西的先头部队在三十里之地截住蒙军,展开了一场厮杀。不能恋战,扎西部佯装寡不敌众,边战边向后撤退。蒙军气势高涨,紧追不舍。果然蒙军进入布控的“口袋”,突然战鼓雷动,呐喊声骤起,山谷两边埋伏的拓跋军杀气腾腾地冲向敌军,蒙军顿时大乱,慌忙向后撤退,扎西命令部下乘胜追击,蒙军丢盔弃甲,死伤无数。

号称“踏血铁骑”的蒙古军队却在“日暮途穷”的拓跋军面前连续吃了败仗,惭愧难当!蒙军撤换主帅,五万铁骑再次浩浩荡荡地杀来。这次蒙军没有直接攻城,而是用炮弹轰击长城。震耳欲聋炮弹凶猛地炸向长城,炸出一个个大坑和豁口,接着万箭像雨点一样射向城头的拓跋军。拓跋军虽然顽强抵抗,可是根本招架不住这般攻势!蒙军呼啸呐喊着,他们用冲车猛烈地撞击城门。

城墙上拓跋军血肉横尸、惨不忍睹。副将拓跋浩劝拓跋晟撤退。这时候的拓跋晟根本不听劝解,坚持指挥作战。突然一支箭飞来。“不好,将军快躲开!”拓跋浩飞身扑倒拓跋晟,自己却被箭射中胸膛。

拓跋浩奄奄一息,“将军快撤退到黄河对岸,城门是收不住了。”

这时候扎西跑过来,“将军,粮仓有人偷袭,幸亏拓跋浩将军派人把守,才免遭火烧。”

拓跋晟眼含泪水:“是我错怪你了,我以为你……”

“我怎会辜负将军,辜负列祖列宗。末将跟随将军征战十几载,死而无悔!”话音落,双目紧闭。

“经上刑拷问,偷袭的人说出幕后指示是叛将张羽所为,张羽见事情败露便逃之夭夭!”扎西愤愤不平。

这完全出乎拓跋晟的意料。叛将张羽曾是一个孤儿,父母被金人杀害,最终落难逃到拓跋晟门下。拓跋晟对他有知遇之恩,竟然做出出卖本族之事!

“你快带人撤到黄河对岸,来不及了!”

“不,我不能丢下将军!”

“事不宜迟,这是命令,保护好百姓和我们的孩子!”

“将军……我……”扎西深情地望了望丈夫,不舍地离开。

城门终于被撞开,蒙军蜂拥而进。两军瞬间交织厮杀在一起。

“拿酒来!”拓跋晟端起酒碗,一饮而尽,然后摔碗大声说:“血洒疆场,马革裹尸,这才是我西夏男儿。随我杀啊!”

天空突然阴暗下来,接着狂风呼啸,雷电轰鸣,顷刻大雨倾盆而下。风声、雨声、雷声、杀喊声汇成一片。血雾漫天飞舞,哀号遍地流淌。拓跋晟垂头靠在城墙上,他身负重伤,右手紧握着殷红的钢刀……

扎西带人退到黄河南岸,与已占城楼的蒙军形成南北对峙。为了迫使扎西部投降,敌军在城头吊起浑身是血的李晟。而下面站的正是那个得意忘形的小人张羽。她心如刀割,恨不得亲手撕掉他,却又无能为力。

蒙军见劝降无果后,于是决定撑船强渡黄河。滚滚的浪潮,密集的射箭,蒙军几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黄河到处漂浮着尸体,血红色的腥味弥散在黄河的上空。蒙军头领暴跳如雷,命令向拓跋晟万箭穿心。拓跋晟的尸体落在黄河上,荡起的浪花成了决绝而凄美的落幕。黄河变的暴躁起来,腾起的浪花簇拥着,咆哮者,嘶吼着,携带着所有的愤怒重重地撞向岩石。

扎西踉跄着身子,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哭喊道:“为将军报仇!”

拓跋部几乎所有的女人上了战场,无论是年轻的,上了年纪的。带着为死去的丈夫、儿子复仇的火焰,与黄河一样的愤慨,向对岸的敌军疯狂射杀。拓跋的英雄花重现当年“麻魁军”的破势与斗志。

直至天黑,风雨停了,天空透出冷冷的寒光。消散的哀鸣和剑影随风雨而去,黄河两岸堆积的残体狰狞可怕。

凭借黄河天险和顽强的战斗,蒙军久攻不下,扎西与她的部下坚持到最后胜利。蒙军5万精兵只剩下三四百人,只能曳兵弃甲,打道回府。此后两军虽有多次交战,但蒙军再无组织过大规模的进攻。岁月如梭,咄嗟之间,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扎西已是潘鬓成霜,西北的风沙在她的脸上勾勒出深深的皱纹。容颜虽已去,但恢复西夏王朝,为夫复仇的火焰在她的心头始终没能熄灭。她把所有的心血倾注在儿子拓跋河身上。儿子在她的精心调教下练就了一身本领,骑马、射杀样样精通。每每望着儿子扬鞭跃马奔驰疾飞的情景,她会想到战场上的丈夫,想到沙场秋点兵的波澜壮阔,想到沙棘滩耸起的英雄王朝。她眼含热泪。

拓跋河年长十七,横飞挑起的剑眉,细长收藏着锐利的双眸。他棱角分明,身材高大。孤清冷傲又英气逼人,孑然飘然间散发着傲视苍穹的强势。他就是西漠翱翔的苍鹰,是拓跋部的精神未来,拓跋人给予他希望,英雄的王朝指日可待。

公元1230年,拓跋河带领5000精兵对蒙军主动发起攻击。这场战争持续一月有余,虽然蒙军损失折半,挫伤了对方的锐气,但根本无力撼动强大的元王朝。公元1235年蒙军第二次西征。乘蒙军城中空虚之际,拓跋河带着500骑兵夜晚偷袭了他们的大营。叛将张羽正在帐中饮酒寻乐,听到外面杀声四起,慌忙骑马外逃,被埋伏在帐外的拓跋军截虏。张羽为了活命,跪倒在拓跋河面前,痛哭流涕,悔不当初,并祈求承诺愿意出卖蒙军的机密军情作为交易。这个出卖本族、陷害父亲的小人丝毫动不了拓跋河的恻隐之心,遂刀起人头落地,那张血溅的面孔在火光的映照下扭曲狰狞。

张羽的人头被带回去祭奠父亲,拓跋百姓夹道欢迎拓跋河凯旋归来。为父报仇,拓跋河了却了母亲多年的心结。他被推崇为拓跋部的最高将领。自此以后蒙军再也没有来犯,沙棘滩彻底安静了下来。拓跋人在拓跋河的带领下开始了休养生息的日子。拓跋部受当地居民的影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改变。原来搭建的毛毡帐篷一碰到强烈的风雪就被撕裂开,无法安居。于是她们利用当地的石头砌垒房基,以黄土夯实为墙,房顶盖上一层厚厚的黄土,然后用牛、羊毛和树枝覆盖,最后用泥巴固定。这样的房屋冬暖夏凉,坚实可靠。住房安顿好,她们用篱笆围成院子,养上牛羊、骆驼和鸡鸭。

当然拓跋河并不满足于现状。由于常年战争破坏,黄河堤坝失修已久,加上黄河水含沙量大,黄河渠道容易被泥沙淤塞,所以经常发生黄河水泛滥,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于是他下令修一条渠。当时条件有限,所有的修筑工程全靠人力用锤子和铁钎一点一点地凿。为了辨别水渠水平高低,他创造发明了一种“水鸭子”的办法,在装满水的盆子里放上凳子,在凳子的四角绑上两条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凳脚的细线,然后顺着绳子向外测量的方向标上记号。就是靠着这样的智慧和决心,他与他的部下每天夜以继日的赶工。酷暑严寒,冬去春来,历经6年终于修建完工。据说修筑这道水渠死了有一百多人,有的活生生的倒在渠上,有的跌入悬崖,有的被黄河水卷走。这就是后来有名的“夏来渠”,也被称为“英雄渠”。渠长200公里,比原来的“昊王渠”还要长。为了庆祝这盛大的成功,拓拔河请来已是古稀之年的母亲扎西亲自坐镇。拓拔河亲手打开渠口闸门,滚滚的黄河水一涌而出,像千军万马席地而卷,咆哮着,呐喊着,奋勇向前。扎西老泪纵横,这一幕如当年自己统领三军“沙场秋点兵”那般雄壮与浩大,似乎是英雄的王朝归来。

修筑河渠,开垦田地,拓跋部的农业生产工具也呈现出多样的色彩,有犁、铧、镰、锄、锹、耙等,用这些工具收获了大量的农作物,大麦、荞麦,芥茉和青稞。随着农耕经济的丰富和水利的建设,即使碰到灾荒和贫瘠状况,拓跋人也能从容应付,所以后来有“党项人岁无旱涝之虞”的记载。大麦和青稞不光解决口粮,还能用来酿酒。拓跋人嗜酒如命,上战场也随身携带酒囊,以壮胆气,“不靠山驿不利行,不让饮酒害于饮”。酒是联系部落间的团结和发扬尚武精神的最好见证,也是本部落与其他民族交流的情感纽带。沙棘滩的拓跋族人与周边的汉族、满族、蒙古族经常往来,和谐相处。

原来西夏文字只是皇室、大臣和贵族的专利,平民百姓根本接触不到。在拓跋河的倡导下,所有的拓跋人,无论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都开始学习西夏文字,甚至外族人也不吝交流学习。西夏文共5000余字,形体方正,笔画繁琐,但基本与汉字相似,“论末则殊,考本则同”,点、横、竖、撇、捺、钩等结构组成。西夏文字迂回曲折又铿锵有力,犹如蜿蜒盘旋的黄河之水。所以外族人又称呼“黄河字”。沙棘滩无处不呈现着“黄河”的元素,黄河里的鱼拓跋人叫“黄河鱼”,就连黄河沿畔那些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石子都被称为“黄河石”。不仅如此,拓跋人利用当地红色黏土和黄河水,组织手工制作缸、罐、盆等陶瓷。拓跋族人吃着黄河鱼,饮着黄河水,写着“黄河字”,配饰“黄河石”,用着“黄河瓷”,“黄河”贯穿和充斥着拓跋族生活的全部。拓跋族心中装着一个无所不能的天神,那就是黄河。黄河涨潮最高时期是7、8月份,因此每年7月15这一天叫“神节”,拓跋人要隆重欢度和祭奠。拓跋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人们向黄河水投编制的花篮,上面写上对来年的心愿和祈福。拓跋族由原来的土墓葬改成“黄河葬”,这样死去的人才可以超度“永生”。

扎西之死,随黄河之水向东逝去……

拓跋河之死,随黄河之水向东逝去……

滚滚黄河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黄河水。

黄河之水载着这个神秘的民族,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