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影处境尴尬 民间艺术路在何方
——2007-1-6参观华州皮影雨田社随想续
演出时节和演出间隙,笔者与接待车友们的左主任和本次为我们表演的皮影戏团团长魏金泉进行了短暂的交谈——其间问起演出的团队及其成员的状况,从而了解了一些皮影戏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艰辛所在,面对皮影戏所面临的尴尬,不由得不叫人感慨万千——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其实就是五个人,可是听起来像是一个乐队。 "华县皮影属东路皮影,以碗碗腔皮影为代表,影人形制小巧,雕刻工艺非常考究,装饰也非常严密紧凑。
上个世纪,华县城乡有数十个皮影班子,一个班子5人,小车一推,背篓一背,随时可外出演出,逢上庙会、结婚、祝寿、小孩满月,一盏明灯,两张方桌,几块木板就可搭台表演,演出时,操纵提线的“签手”,在屏幕后表演打、跳、翻、跑各种角色,唱腔多为碗碗腔,伴奏的乐手司掌琴、弦、钹、鼓等乐器。5人一班配合默契,演得有声有色.
农闲时,华县皮影经常流动演出,在电影没有普及的年代,是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戏曲节目。1949年起华县光明皮影社曾长期在西安演出。1975年华县皮影进京上演博得好评。198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为华县皮影摄制纪录片《皮影轻骑队》。由于现代视听媒介的普及,皮影戏演出的机会少了。皮影作为一种工艺美术品也为人所爱,一些外国游客尤喜收藏。德国皮革博物馆和日本民俗博物馆都有华县皮影陈列。
但在世纪交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皮影戏的状况就处在了一个比较尴尬的景地,市场在一天天的缩小,艺人也在一天天地减少,甚至可以说是后继乏人。截至2005年,华县能够表演皮影的戏班仅剩下两班。华县皮影戏表演艺人现有15人左右,其中前声(主唱)5人,签手(挑线)2人,上档(二弦)3人,下挡(板胡)2人,后台(坐槽)1人。他们中70岁以上的2人,60岁以上的6人,50岁以上的4人,40岁以上的3人。为我们表演的签手魏金泉(据老左讲:他是这个皮影剧团的团长)——他是目前最年轻(四十刚出头)的皮影艺人之一,皮影艺人大多已年过古稀,老一辈的艺人现在已所剩无几,截止目前,华县皮影戏大部分剧目已经失传。
演出结束后,笔者上到后台,与演出团队聊天,据魏金泉说:他的师傅潘先生,现在仍能演出本戏百十余部,折子戏50余部的剧目,而他魏金泉本人则可表演六、七十本戏。当笔者表现出对潘老先生的仰慕和尊崇,并想见见老先生——问及潘老先生的情况时,魏金泉告诉笔者:潘老师由于年令大了,一般就不到演出现场来,因此,无缘得见老先生的风采了,未能与老先生谋面,是为此次造访雨田社留下的一大憾事。
目前华州皮影戏这一民间艺术奇葩,所面临的困境------
首先是:人才后继无人,又缺乏有效的组织活动和交流阵地,人才已经青黄不接,能登台演出的,前声(主唱)也就7、8个人,板胡手(下档)仅剩3人,签手(挑线)仅剩3人,后台(坐槽)仅剩2人,二弦(上档)仅剩3人。不少人年事已高,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魏金泉也已42岁,且现在继承者寥寥。
其次就是:乐器道具流失严重。华县皮影的乐器,除板胡外,均为艺人手工制造,虽看上去有些粗糙,但却没有替代品。据说各种乐器总数已不足50件了。还有就是几代乃至十几代人用了上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历史积攒下来的传世精品——皮影箱,里面装着(几个戏种到几百个戏种)大量的皮影雕刻造型,这些皮影造型数量丰富,是不可多得精品文物。有人说华县传世皮影箱全县已仅存5套。这些乐器和皮影箱,正以几万乃至上百万的价格,被交易者转卖流向国外,真是令人痛心。
人们也曾想到一些拯救华县皮影的方法,诸如通过社会的力量设立华县皮影基金会,成立专门的民间皮影剧社,让皮影艺人们能够有固定的收入,然后再通过在演出获得一定的收入,这样才会促使一些年轻人投入到皮影戏的学习当中去,皮影戏才能得以延续。
我们虽然也期希望中外社会各界力量,有识之士,能够一起加入到抢救华县皮影这一伟大壮举中来。但要拯救一个 随着表演艺人的相继老去退出,很多剧目正在快速的失传中,面临绝灭的命运(其实华县皮影和全国各地皮影有着一样命运)的华县皮影或曰中国皮影。还得有赖于政府的有所作为---- 抢救华县皮影,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政府创建皮影博物馆,抢救皮影文物,为皮影艺人提供良好的活动阵地,培养新人,继承传统,发展华县皮影已刻不容缓。
或许正是鉴于此,才有华州皮影雨田社的建立——据介绍:华州皮影雨田社准备招收50名学员,培养人才,抢救和保护古老的皮影艺术。传承和培训的任务在未来能否实现,目前还是个未知数;这些抢救措施和热情能否挡得住市场的无情冲击和洗涮不容乐观。
笔者在参观皮影道具雕刻和着色的工序过程中,曾寻问过正在镂空和雕刻的小姑娘,学了多长时间——得到的回答是半年,半年就可学会雕刻和镂空技艺,据说三年也可学会负责挑线的“签手”那一手绝活儿,至于主唱“前声”、执掌板胡和二弦的“上档”和“下档”,以及掌控后台的“坐槽”等角色,下点儿功夫的话,用不了三、五年的光景自然也可炼就一身真本事、真功夫。演出个五、六十部乃至百十多部戏,倒也不是不可以做得到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去学这门艺术——即使是学会了这些传统的剧目,又有多少人能去看或愿意看也还是个未知数,这样又如何能确保市场不流失呢?
其实皮影戏目前的尴尬处境,除了后继乏人外,主要的困难莫过于市场的萎缩,而市场的萎缩表面上来看是得益于电视、网络等强大的电子媒体的冲击,但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皮影戏缺乏创新——或曰缺乏创新性的人才和创新性的思维和观念,缺乏具有现实题材的创新性新剧目,当然还更缺乏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创新。
过去老有人认为:拯救或保护皮影戏,就是要保护或保存原汁原味的皮影戏,并且将此作为最重要的一点,坚持认为:作为乡土艺术,只有在当地的土壤里,皮影戏才能原汁原味的保存和延续。所以无论皮影戏在大城市里演出多少,最终还是要回到故乡的,只有故乡的土和故乡的人,才能给皮影戏艺术最充足的养分!这其实已走进了一个天大的误区——这其实也是促使皮影戏走向衰败或消亡又一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发展,中国的城市都会在加速发展,迅速膨胀的大都会,使得乡村的人们得以迅速地融入都会,而随着资讯和信息交流的便捷,乡下人和城里人的界限已不是那么的明显,或者说已不存在太多的思维和观念上的差异了,但我们的皮影戏却仍还在过去的那种差异性里固步自封、一成不变,岂不是要自毁前程,自己淘汰自己吗。
纵观大千世界、古今中外,凡是不能与时俱进的东西,不管你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人类高贵遗产,终将会被淘汰掉。因此要拯救或保护皮影艺术,除了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政府的有所作为、培训和传承等抢救措施外,更须要的是创新——题材的创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思维观念的创新与一大批善于创新或勇于创新的艺人。
但愿华州皮影雨田社,在未来的传承与培训中,能走出传统所圉于的圈圈,在创新的道路上创作出能为城乡人民都接受的皮影戏或皮影戏型式,重新找回往日的辉煌,真正地做到保护或发展皮影戏的精髓,并使其升华到更高的层次上,成为城乡人民生活中快乐和谐的种子。
现如今中国皮影处境确实尴尬,民间艺术的出路又在何方呢?恐怕唯一的办法或出路就是创新-------
否则, 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一个过不了多久——皮影的艺术精髓将不复存在,中国这一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将很快消失,我们将愧对于先祖和我们的后代 这样的一个尴尬境地。未来几十年内皮影戏或许会不复存在,人们或许只能在博物馆或者某些艺术品收藏的类别中见识到这些制作精细,雕刻、镂空特殊,着色技艺高超的皮影道具了——或许这就是其必然的结局。届时,我们除了今天这些美好的回忆和叹惜外还能如此奈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