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泉瀑布今何在 六姑逃难沋河西 2009年1月3日骑行纪事与随想(2) 从灰堆台上下来,顺原路出的门来——这时党校的门房里有一位老人出来,笔者便上前打问灰堆台的来历和传闻,但老人只说说不清、不知道,也就只好作罢。
2009-1-3六姑泉下尤河谷021.jpg (66.56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1-29 22:56 上传 顺原路返回到陇海线的铁路桥和西南线的高架桥擦肩而过的汇合处,往南走不了几百米,在沋河西岸的砖瓦厂和华仁药厂中间一块荒地上高架桥沿着西北——东南向斜刺里穿越河谷,向对岸的塬台上飘忽而去。在高架桥下一条土路与高架桥同行了没几步路就折向西边的塬台的纵深处,沋河西岸的西塬在此形成了一个状似簸萁形的塬间山岙——半坡上冬日里浓郁的苍漭中星星点点的绿树丛中有一亭台,此谓“瑞泉观” 。传说秦始皇骊山修造陵墓要选择宫娥彩女陪葬,六位宫女借夜色掩护逃出。逃至渭南时再无力前行,就躲进南塬侧一个破窑洞,从此相依为命,直到葬身此地,化作六股泉水称之为六姑泉——六姑泉又称瑞泉瀑布,属渭南八景之一。 此处在秦代是骊邑治下的一片原始森林,当时在渭水下游草木丰茂,丛林中甚至还有虎豹出没。汉唐时期此处还风光秀丽,自然风光宜人。据县志载,六姑泉又称瑞泉瀑布,即古县城城关风门处西原阜下的涌泉。古时因其接近县城,背坡为丛林,面对沋河,风景秀丽加上瀑布美景及其传说构成渭南一景。曾因其环境优美、风光宜人,又有莲花鱼池、亭台庙宇,一年四季游人不绝。这里也曾经是渭南的道教圣地,唐、宋、金、元以来历代多在此设寺建观。 不仅如此,明嘉靖年间,本县名士南大吉罢官后曾在此建“沋西草堂”,从事讲学和编撰县志。而其同族时任明朝工部尚书的南居益又在其南建瀑园、筑亭台。在清代,这里曾是有名的游览胜地,建有大规模的殿堂亭阁。过往的时候,因其环境优美、松青柏翠、地形别致、风光宜人,又有莲花鱼池、亭台庙宇,一年四季游人不绝热闹非凡,是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景点。即使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连因战事而匆忙赶赴西安途中的蒋介石,在路过渭南时,也曾在此作过暂短停留。 伴随着历史风雨的侵袭冲刷,今天的六姑泉已非往昔的卓然风姿,而通往山岙中六姑泉的河谷塬地也被切割的支离破碎、百孔千疮,高架桥下遍地垃圾,一条土路历经了曲折和坎坷通向了塬台,笔者从高架桥下向西拐过来没骑几步路就被路上的垃圾和土堆档着没法骑了,只好下车推着车子沿人们踩踏出来的小路继续向山岙里的六姑泉进发,沿着塬台间徊转的山势逶迤向上,沟壑间有不少状似堡垒式的圆形建筑——一看就是用来储水的钢筋水泥构筑,而沟壑间的溪流则是小的可怜,不仔细察看还真是看不出其孱孱水流。
2009-1-3六姑泉溯源019.jpg (84.23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1-29 22:56 上传 六姑泉又曾被称瑞泉瀑布,属渭南八景之一,可见当时六股泉水汇集后是多么的壮观和美丽,如今瑞泉瀑布不仅看不到了,而且六姑神泉的清澈水流也被汇集后不知去向了,只有那象征着六姑泉的瑞泉观仍在半山岙里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追思。推着车慢慢地上得塬台间山岙里后,首先在山岙里塬台边一个向阳的悬崖边上发现一个类似窑洞式的建筑,看上去象一个庙宇,只是门上的大铁门紧锁着,阻挡住了人们的视线,或许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六个走投无路的秦朝宫女赖以藏身活命的洞穴。再往山岙里走,头顶上边便是至今仍有清澈泉水不断涌流的六姑泉主泉系汇集处,其上的泉观和泉台简陋单调,青砖砌筑的门洞和土墙覆盖着的薄瓦,彰显了这里的寒酸和破败,而冬日里山岙间的苍漭和黛色更增加了这里的苍凉和潇瑟,只有几条羊肠小道依然交叉着向这个簸箕形山岙的另一侧蜿蜒而去,羊肠小道的尽头另有一组房舍矗立在山岙那一头孤悬在塬台外的一处平地上,说起来应算是一排房了,近前一看除了一户住家(几间破落的房舍和几位守泉老人),在其北头上还设有一个挂着六姑泉溯源(传记简介)牌匾的庙堂,里面供奉着六个宫女,还有其他的是那路神仙就不得而知了。
2009-1-3六姑泉溯源 017.jpg (78.83 KB, 下载次数: 4)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1-29 22:56 上传 在这个簸箕形的山岙里,在眼前这一派冬日里苍漭和荒凉破败的景色里,瑞泉瀑布不知在何时早已消失,六姑泉的魅力也在慢慢地消失,但关于六姑泉的传说却流传甚广,而六姑泉的故事演义出来的那一段逃脱为秦始皇陪葬的六位宫女的传奇经历和神奇故事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真实性。 六姑泉的来历作为一个优美的故事,自有民间的美丽传说和秦统一六国后的大背景做为依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多次处出行,但却在公元前211年的回转途中亡命沙丘驿,当时的丧葬制度——特别是帝王的丧葬,更有活人殉葬的制度。做为一代雄主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自然在陵寝的规模和殉葬的人数上也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陵寝规模非常浩大:陵墓穿山为穴,辟宫为墓,陵成,高五十余丈,以城围护;内城,周五里;外城,周十二里。陵内,仰视如空,广视如野;上据天文,以珠宝饰日月星辰——地下陵殿高阔且有珠宝镶嵌的日月星辰在殿顶闪耀光芒;,下依地理,注水银成江河大海——用水银灌注的地下江河湖海更是极尽曲折离奇;以巧树黛玉作青山,翡翠珊瑚玛瑙琥珀为草木花卉、虫蛾鸟兽;建楼台亭榭,宫殿百室位次园苑;奇器珍宝,尽藏于内,并设机关以防,穿近者以杀之;以人鱼膏为蜡炬,光明之状,宛如朗日——用人鱼膏制成的蜡烛点燃后光如白昼,极尽豪华。其殉葬的人数也更是空前绝后——七十万无辜的工匠、宫娥、美女和臣僚,其中不乏有秦始皇生前喜爱的众多后宫嫔妃,倾刻间被关进了地宫,殉葬制度的惨忍也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样的殉葬制度和规模下,即将被埋的临危时刻偏偏有为数不多的宫女侥幸能脱逃殉葬的噩运,可谓算是千古奇迹了。因此六姑的神奇传说就一直延续了几千年而成为千古美谈。 据说逃出来的一共有七个宫女,这些人皆非一般民女,她们都是秦灭六国时由齐楚等国抢掠来的各国公主和侍女,最年长的是清明公主、最小的则是重阳公主,另外还有春桃、夏莲、秋菊、冬梅。其中还有一个年仅十四岁,生得如花似玉,从楚国虏掠来的宫眷幼女——叫玉姜,即是后来逃到了华山,住进了毛女仙姑洞的毛女仙姑。而另外六个宫女逃到渭南的南塬上这片黑森林时就走不动了,她们就躲进了南塬侧的一个破窑洞里,这些逃出来的宫女由于共同的亡国恨离别苦,她们虽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从此相依为命,直到终老葬身此地。 至于她们如何逃过劫难,则有着很多美丽甚至神奇的传说: 始皇葬于骊山,因知内情者甚多,赵高便与胡亥、李斯秘谋,让宫中未生育的几千宫女全部为秦始皇陪葬。此事惊动了天上的神仙,便派文曲星下凡救宫女。文曲星托梦将要让她们陪葬的消息告诉给众宫女,让众宫女跟随自己所变的红灯笼逃命。当夜,众宫女都做了此梦,但有的宫女信,有的宫女却不信。其中有一名叫玉姜的宫女,她本是秦灭六国时从楚国虏掠来的宫眷幼女,听说这个消息后,她便与其余六名宫女借夜色的掩护,在红灯笼的指引下逃出秦宫。但南有卫士,西是阿房,北是一马平川,都是难以脱身之地。她们便加紧步履向东奔来。 七人行至渭南黑松林,宫女们走不动了,正要在一人高的草丛中休息,这时,又听身后兵马喊叫,文曲星便让宫女们继续赶路。但是,由于太累,大家都睡了过去,只有那名叫玉姜的宫女跟着灯笼继续向东跑到了华山。其他六名宫女惊醒后,再也无力前行,便向山上逃去。山上无处藏身,她们就慌不择路地逃进一个山洞,追兵团团围住山洞,派两名士兵进洞去搜宫女,士兵进洞后,从洞里便冒出一股黑烟,黑烟里有两个绿亮的眼睛一闪一闪,吓得士兵仓惶而逃,以为六人被洞里的妖怪吃了,遂回宫向上交了差。原来,宫女们逃进的山洞叫黑虎洞,救她们的是一只在此修炼成仙的千年黑虎。后来还传说这黑虎是骊山老母派来解救六位宫女——六姑泉内就又有了黑虎洞和老母殿的香烟燎绕。 六个宫女死后,其葬身的地方涌出了六股泉水,泉水清洌甘甜,还可治病。人们奔走相告:这是六位仙姑生爱人民,死后亦不忘乡亲,身化泉水,以济百姓。从此以后,当地人常取其泉水医疾疗病,为纪念她们,将六股泉改为“六姑泉”。 六姑泉的传奇来历自有其真实的历史事实,也有其美丽的神话传说,不管从那一个角度看,都代表了老百姓美好的心愿,我们自然也无须考证那些似真似假的传奇和神话。至于泉水是不是那么神奇就更不可考了,不过有人专门来此取水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时六姑泉确有六股水,而且水量一直都很大。 也正是由于 这里景色优美,解放后此地先后设过疗养院等机构,然而作为“四旧”的典型代表,六姑泉也难逃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性劫难,其时不仅这里的建筑物处在了一种残垣断壁、风雨飘摇的尴尬境地,遭到了严重破坏,而且山坡上的松柏、白杨等树木亦被大量砍伐(尤其是1969年渭南县革委会开设的砖瓦二厂取土区离六姑泉不到200米),更是给了六姑泉景区致命的打击,后来人为地将六股泉水合为一池——泉水虽合为一池,但一直确无人管理,反而糟踏了六姑泉。其后有一年下大雨,因为悬崖坍塌,一场暴雨把一股水埋掉了,现在就剩下了五股泉水。 好在1981年渭南县政府宣布六姑泉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北各一千米。2005年在原址重新修建道观,在原址盖有两座简易房间作为大殿,在较大的一眼泉水上建一间拱门——青砖拱门,算是六姑泉的正泉了;另外三股较近的泉水汇为一池——我们所看到的钢筋水泥结构,通过管道为坡底的村子提供生活用水;而另一股泉眼因其较小难于治理,疏通后任其顺山势而流,就成了我们上山时所看到的那一顶点水流和潮湿的土壤的离奇景象了。 站在六姑泉所在的簸箕形台塬山岙里的平台上,回望沋河谷地,从六姑泉背后台塬顶上穿越而过的陇海线与西南线的铁路桥和高架桥擦肩而过、交相辉映,沋河谷地里人类近期才点缀在其上的西(安)南(京)线似长蛇和蛟龙,在六姑泉所在的簸箕形谷地前,在我们的眼前上演了一幕龙蛇漫舞后,欢快地向着自己的目标前方奔涌而去,寻找各自的归宿去了。面对谷地里的新景观所创造出来的新气象,六姑泉山岙里的简易大殿,泉眼上的青砖拱门,泉水合为一池的钢筋水泥堡垒,都显得是那么寒酸小气和荒凉苍桑。
2009-1-3六姑泉下尤河谷022.jpg (31.79 KB, 下载次数: 2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1-29 22:56 上传 过去一切的破坏或许都是无奈的,但时至今日无休止的破坏更是让人痛心疾首、令人发指!我们的一声叹息和大声激呼也许对林木本已稀疏的山坡已根本无助,因为现在山坡上碗口粗的林木几乎荡然无存。我们只有期盼还在进行着的破坏能够就此停下来 ——但愿附近村民和放羊娃的砍伐、放火等人为破坏行为不再发生。但愿自西南铁路桥涵洞至华仁药厂的围墙之间的空地这些属于六姑泉的保护范围的坡底空地上,不再是周边村民和旁边的华仁药厂垃圾场;但愿在六姑泉坡底河谷,能够还原其本来面目,成为环境优美、松青柏翠、地形别致、风光宜人,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