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5/08
分享
《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之歌 ——骑行纪事及随想录(连载)》连载

第四十八章 暮春节气至 牡丹花正红

 

暮春节气至  牡丹花正红

——2006年4月15日骑行日志及随想录


           题记

暮春南塬妆胜景,花团锦簇万象新;

灯塔花圃香气浓,国色天香牡丹红。<

 此次骑行,赋予了笔者可以描绘出诗一般的胜景和意境的机会和能力:南塬那十多亩花圃里,国花已吐露了馨香——这里的牡丹花色品种虽不能说很齐全,但也已是花团锦簇、争奇斗艳,我们能够不用远去洛阳,即可尽情地观赏、摄影、摄像、拍照留念,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尤(河)孟大堤和渭河大堤虽不止一次骑行,但在不同的季节里,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新建的关中环线上渭河二桥已雄姿初现,车友们近距离观览自有一番不同的韵味;渭河大堤尽头的西庆屯渡口——作为渭河上已为数不多,仅存的几个人工摆渡渡口,自然又有其千年的古韵和历史记忆,在高处俯视一览无余,船工独特的摆渡方式,古今交织原始和现代同在,南北得以变为通途。

 早上6:30——6:55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在渭南市中心广场集合后,于7:00点许出发。骑行队伍在队旗的引领下,从中心广场东侧向南,在前进路与朝阳路交汇处折向东,出城后车友们直奔南塬上的灯塔花圃——牡丹园。

 牡丹,作为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已经有着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两千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牡丹不仅具有花大、形美、色艳、香浓的特色,为历代人们所称颂,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自秦汉时以药植物载人《神农本草经》始,在历代的各种古籍中,不乏对其描述和赞美的文章。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和民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透过牡丹,人们完全可以洞察出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概貌和某些特征。


      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由于“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因此洛阳自然成了中国牡丹的故乡,那里还是中国牡丹和牡丹文化发祥地之一,在那里还有着众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令人向往和陶醉(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宋。自隋唐以后,洛阳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苏盐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东曹州、广东韶关等地相继引种栽培,如今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因此,人们到洛阳去观赏牡丹就不失为一种时尚和享受了。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起算,距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了。若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的秦汉时代起算,牡丹进入药物学也有2000多年了。

     牡丹作为观赏植物始自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刘赛客的《嘉记录》说:“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牡丹既已入画,其作为观赏的对象已确切无疑)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已是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更是千古绝唱。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屡见不鲜。

<牡丹文化——兼容了多门学科,其构成也非常广泛,就其文化信息来看,已可以反映出我们民族文化的某些概貌了。
牡丹文化——她不仅有着较浓重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给人以富贵之感、人生回味等特点,而且还有着诸如生物学、药物学、园艺学、文学、美学特点;特别是在今天的现代社会里,不仅更具有了旅游的环境和氛围所刺激出来的旅游经济+文化休闲特点,而且还生发出了一些在现代经济领域里特有东西,有了一股子燥热的律动和异样的芳香。
牡丹文化——还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合产物,从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每逢牡丹在人们心目中变得更加尊贵和时尚,无不都是在社会大发展盛世;反之每逢太平盛世人们也就特别地喜欢牡丹,几千年来盛世的不断莅临,牡丹也就不断地向各地幅射发展,到现在可以说已是遍地开花了。当然牡丹文化自然也是如此,以致于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了。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美的民族、爱花的民族,尤其钟爱牡丹。我们的祖先爱牡丹、种牡丹的历史几乎和我们整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一样深厚悠久。


    牡丹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人们常说:洛阳牡丹甲天下,来到渭南南塬的灯塔花圃——牡丹园。我们才知道:渭南的牡丹同样是天下甲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赏花何须到洛阳”,这里的牡丹花特别的大——大到你用两手都不能将其捧下;色彩也特别的多——紫、红、黄、白、粉红、桃红、银红、浅紫、紫白、白檀……等等,多的让你数也数不过来。
     在一大片的花园里,一丛丛、一簇簇、一朵朵,色彩缤纷,你看那千叶牡丹花——花瓣重重,花蕊厚重,香气袭人据《杜阳杂俎》记载,经过长期的人工培育,出现了一些新奇变异的品种和花卉重瓣的现象,早在公元九世纪,我国便已经培育出了重瓣牡丹——被称为千叶牡丹,真可谓是国色天香——


天香一品石榴红,轻腻可爱胜娇容;
青为白色庆天香,平头紫色第一丛。
红白异状两色亲,错综其间并蒂生;
银红桃红减三变,灿然若锦暮春红。


     这个平常百姓家的花圃,平时也难得有这么多人前来造访,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一行33人,还真把个花圃给闹腾的活了起来。



大家在牡丹园内尽情地赏花、拍照、留恋往返,花圃的主人家一个小伙子看到这么多人,徜徉和留连其间真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不好招待也无法驱赶,一脸的茫然,当得知是慕名前来观赏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们时,就露出了笑脸,并与我们攀谈起来,这里(摊张村)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曾改名为灯塔村——当时被称为灯塔大队,因此小伙子告诉我们这里也叫“灯塔村”,笔者倒觉着这名字不错,那场大革命被说成是一无事处,其实也有着一种不可言说的人为因素在作崇呢。后来几位女车友在花丛中尽情拍照时,也曾邀请小伙子来一起拍照留念,可小伙子却腼腆地摆摆手走开了。
     从牡丹园出来后,车友们还参观了这里极富盛名的农家乐设施和建筑,这里的乡亲们看来是很有些前瞻性的独到眼光,不仅有着大片的花圃——牡丹园,还适时地开展起了目前风靡一时的农家乐休闲旅游活动。
    中国的农民正在转变着自己的观念,正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转换着自己的角色,他们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中国的脊梁,因此,在此我们期盼着他们的生活能够象我们观赏过的牡丹花园那样生息繁衍、富贵吉祥、繁荣兴旺。

骑行路线:中心广场——渭南供电局——天丽照相馆——渭南日报——高速路进出口(渭南东)——灯塔村牡丹园——孟家大坡——尤孟大堤——上涨渡收费站——八里店村——沙王渭河大桥(立交桥下)——西庆屯(渡口)——白杨乡——郑家村——高新开发区——渭南市,全程45公里。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