沋河谷地里炎黄氏族争雄的地下见证——史家遗址
2009年1月3日骑行纪事与随想(3)
题记
史家遗址多奇事 多人二次墓葬群
争雄失败刀下鬼 炎帝蚩尤氏族魂
融合湮灭渭水畔 炎黄合流时空转
炎黄大战非神话 史家墓地证据见
从灰堆台和六姑泉这些两千多年前的人文遗迹中回到现实中的沋河谷地,已是时近中午时分了。继续上路后在谷地分岔路口处,沿着河谷西侧骑上了与沋河水库大坝相连着的公路上,现实中的沋河谷地虽已没有了两千多年前大片大片松青柏翠的原始森林,以及草木丰茂的丛林和丛林中经常出没的虎豹豺狼那种如诗如画的美景,但依旧是环境优美、地形别致、风光宜人的好地方,况且又有沋河水库宽阔的水面以及路旁台塬上亭台、楼阁、庙宇的映衬,人们或在这里垂钓、或在这里休闲渡假,一年四季游人不绝,热闹非凡,是为人们向往的旅游景区。这里作为渭南人民的后花园,自是老百姓经常光顾的乐园,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在这里骑行的次数已无法用多少次来形容或算计了。
骑上与沋河水库大坝的坝顶平面相连着的渭花公路时,沋河水库和尤河水库边上的华夏生态园、塔园及其周边的保护区都呈现在眼前:
城南三公里的华夏生态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l000多亩,投资约740万,植树造林、苗木花卉160余万株,400多个品种,园区道路3000米,区间小径6000米,展览、营业、接待等多功能用房1300多平方米。该园是经省、市、区三级立项的退耕还林、山川秀美示范项目。
沋河作为渭河下游的一条支流,属黄河水系,发源于秦岭北麓,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附近注入渭河。在这条河流和谷地上依次建有沋河水库(沋河谷地)和沋河公园(渭南市老城与新城连接处)。沋河水库作为秦岭北麓渭河南山支流上的一座中型水库,坝址位于渭南市区以南4、5公里的蒋家村,控制流域面积224km2。水库于1959年动工,1960年截流,1963年投入运用。水库原设计以灌溉为主,结合城市防洪、兼顾养殖,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建和经济发展,目前是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和农业灌溉的综合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沋河水库原设计总库容2430万m3,有效库容1165万m3(1992年有效库容淤积量已达787万m3,橡胶坝投入运用后,挡水位抬高3m,目前有效库容为833万m3)。沋河水库自建成蓄水运行,四十余年来为渭南市区供水、城市防洪、农田灌溉发挥了一定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对削减南山支流洪峰,减轻渭河的洪水压力,拦截粗颗粒泥沙进入三门峡库区起到了很大作用,成为渭南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工程。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制定颁布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的要求,1999年经陕西省政府批准设立了沋河水库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陕政办发[1999]33号)——沋河水库水源保护地及其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包括:黄土台塬区、丘陵沟壑区、沋河集水区,南北从水库大坝至沋河源头(包括源出于秦岭山脉二郎山的清水河和源出于石鼓山南的稠水河)以及箭峪水库及其集水区,总面积约255.1km2。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由于历史原因,水库建成于60年代,城区供水开始于90年代,水源地一类保护区内居住着徐家、宋家、雷家、张嘴、张坡、周坡6个大队14个自然村3568人,库区东西两岸分别有西(安)南(京)铁路、渭(南)花(园)公路穿越一类保护区并长距离经过流域。农村随意堆放的垃圾和废弃物、生活污水和耕地施肥等,经雨水冲刷后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了库区,再加上两岸铁路和公路的货物运输以及旅客游人和钓鱼游乐人群,都可能会给水源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免受人类活动影响、保证水质的安全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由于政府在水源水质保护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多年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库区设立隔离网、在库区两岸清拣垃圾、水上巡查、加大宣传力度、种树种草、加强库区周边绿化等 , 做到了在一级保护区内水质保证达到饮用水卫生的标准和要求,二级保护区保证在正常情况下满足水质要求,即使在出现污染饮用水源的突发情况下,也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缓冲地带来采取紧急措施,从而保证了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要求和饮用水安全。而在准保护区,在保障水源水质的情况下还兼顾地方经济的发展,在2000年10月以来沋河水库不仅向南水厂供水(年供水达300万立方米),而且自1994年10月还向渭河化肥厂供水(年供水达1176万立方米);不仅保证了水库水源地水质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还为渭南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顺着水库西边紧贴着水面的台塬上的公路向南骑行了没几公里,就到了河西乡跨越沋河的大桥以及连结东西两岸公路与渭花路的交汇处——这里是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每次骑行南塬进入秦岭北麓纵深处的必经之地,每每都要在此停留、等人、休憩,这里河谷辉映,山川锦秀;悠悠沋河北泻成川,尤河谷地的自然生态、自然风景、自然风光美不胜收——但由于笔者单人独马,也就没有了这样的停留小憩的理由和借口,再加上越往谷地的深处景致越美,风光越独特,生态越原始——沋河上游的支流稠水河与清水河交汇处的风光更是令人神往,便也就顾不上欣赏这里的美景径直向谷地的深处骑去。穿越沋河谷地直至秦岭北麓深处的渭(南)花(园)公路(代号Y101),作为渭南市沋河谷地里的一条乡道,终点是秦岭北麓脚下台塬上的花园乡,路面等级为四级,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宽6-6.5米,路基宽度7米,沿途聚集着十多个村庄——著名的史家寨就座落在路旁稠水河与清水河交汇处台塬下的沋河谷地边,交汇处Y字形的地形地貌特征使得这里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生态和生活环境,“仰韶文化早期后段”(公元前5000——前4300年)史家类型遗存的墓葬典型分布就在这里。今天骑行的下一个目的地就是史家。
沿着渭花公路一直向南骑行,经过一路的漫上坡,穿越了四、五个村落后,来到了鼎足于沋河谷地里清水河与稠水河汇聚后变成为沋河的Y字形河谷右侧高坡上的史家寨。渭花公路纵向穿越整个村落,村南的出口处就是稠水河穿越渭花公路的小桥,右侧的稠水河在南边耸立着的高高台塬边上上划着圆弧似地绕着弯向西延伸而去,一直延伸到秦岭北麓的石鼓山;过了这座小桥村东南有一条乡间公路通往对岸,其上的三孔桥要比稠水河这座小桥要气派的多了,显示出清水河流域及其流量要比稠水河广阔的多、大的多,在清水河的南边也同样地耸立着的高高台塬,只是其刀劈斧砍式的壁立要比西侧的稠水河畔耸立着的塬台要壮观的多;而具有仰韶文化特征的史家类型遗存的墓葬典型分布就在这个三河鼎立两河环绕的半岛形台塬上。目前史家的庄户人家已逐步扩展到了其上,在渭花公路穿越而过的塬台两侧已有几户新的房舍建在了其上。
在史家的东侧则就是两河汇合后被称为沋河主河道,清水河与稠水河汇合时形成的三角洲上林木葱葱,虽然冬天的潇瑟使其失去了绿色的葱郁和繁茂,但依然挺拔且密密麻麻,再加上汇合处分岔的两边河岸边上林木还真是把这个三河鼎立处装点的气象万千,颇有几分神密和浪漫的色彩;这里三水环绕交岔,台塬临水近山,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两千多年前沋河谷地里就是一片原始森林,当时在渭水下游草木丰茂,丛林中甚至还有虎豹出没,试想在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更是森林原始、水草丰茂,不仅有有虎豹或其他动物出没,在这种森林密布、自然生态得天独厚的地方,人类在此聚居真是最佳的选择——我们的祖先炎黄氏族能在这里繁衍发展,还真是证明了他们的睿智和慧眼。当然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社会早期那些不可避免的争夺和血腥,也使得这儿在我们眼里成为了追寻人类过往的历史遗迹、印证人类早期人文历史典型的地下见证。
经人指点,骑着自行车顺着渭花公路上得台塬顶上——这里虽不能说得上是平坦,但台塬上绿油油的麦苗大片大片地分布其上,却是给了我们一种整齐和平静的感觉,其间那些凸出或凹陷的地方正是上个世纪发掘遗址后回填的痕迹,墓地发掘已有三十多年(据说当时墓坑中层层叠叠放人骨很多),如今却是如此的空旷和静寂,若不是慕名而来,很难相信这里就是著名的史家遗址。由于没有文物保护标志,颇使人感到疑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一处遗址却没有保护标志?
当然,不管这里——史家墓地或仰韶文化遗址所在地有没有遗址保护标志,令人欣慰的是四、五千年前在这里上演的人类历史剧目却是真实地留存了下来,并且为我们佐证了炎、黄氏族战争的真实性。
发现史家遗址已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事了,1976年渭南县文化馆对此地简单发掘后又进行了回填,所以这里看不出遗址的迹象和标记。不过在台塬上田野里梯状麦田的断面上,用脚踢了两下就能看到不少发黑发灰的陶片,没有实用价值的陶片却有着史学上很高的价值——史家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半坡类型和庙底类型之间的一段空白,这里出土的葫芦瓶相对于与前两个类型来看是独有的,由此证实了在这两个类型之间还存在着一个史家类型。在有些断面上还可以看到累积着层层骨殖,想必是墓藏区,有人甚至还找到过完整的牙齿。据有关资料介绍:在1976年的挖掘中,考古人员发掘了250平米多的文化地层,发掘窖穴4个,墓葬43座,人骨架733副(当然还有更多的动物骨骼)。若考虑到几千年来墓地的某些部分可能会遭受一些破坏,所以有人推测原有死者至少也在1000人以上或者更多——由于没有完整地发掘,史家遗址还潜藏着什么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而史家遗址最令人感兴趣的则是多人二次墓葬,这种典型的遗址虽不很多见(只在华阴横阵、华县元君庙和渭南史家、姜寨二期有发现),但却能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古代战争信息。
——未完待续
2009-1-3尤河的起点处 047.jpg (66.81 KB, 下载次数: 3)
2009-1-3清水河与稠水河交汇处谷地 045.jpg (71.87 KB, 下载次数: 123)
2009-1-3清水河谷地 032.jpg (70.14 KB, 下载次数: 8)
2009-1-3探寻渭南人发祥地 039.jpg (77.46 KB, 下载次数: 4)
稠水河谷地
沋河谷地里炎黄氏族争雄的地下见证——史家遗址(续)
2009年1月3日骑行纪事与随想(3)
关于炎黄大战,史记五帝本纪第一有这样的记载:轩辕时神农氏世衰。诸候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未能征。于是轩辕氏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候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候,诸候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整兵,治五气、执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驱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关于蚩尤作乱,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也有记载: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徵师诸候,于蚩尤战于诼鹿之野,遂禽蚩尤。而诸候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在轩辕氏兴起时,神农氏的炎帝部落已经衰败,当然那是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程中逐步走上了下坡路,而各部落相互侵扰,炎帝部落已经不能制止,而正在兴起的轩辕氏部落正好利用自己新兴的力量,征伐那些暴虐的部落,树立威信和正义。自然就有着纵多的诸候前来宾从臣服。这时候神农氏的后世之孙还要侵陵诸候,各部落都来归辅轩辕氏,神农氏与轩辕氏的矛盾冲突则凸现了出来,两大部落的矛盾不可调和,战争在所难免。炎黄大战华是夏部落间争夺控制权的政治角力的最终解决方式,战争——不管是在落后的古代,还是科技发达的现代,都是要通过一系列残酷和血腥的历程后才能分出胜负。史记中说:三战而得其志,也就是说两个部落最少也经过了三次大的决战,神农氏的后世子孙们才彻底地败下阵来,而轩辕氏的部落则是在轩辕氏本人的率领下完完全全地确立了其部落在华夏各部落的领导地位或控制权。
关于黄帝与蚩尤之战,有的文献上讲是炎黄联合打败于蚩尤,而史记则记载为轩辕氏黄帝替代了神农氏炎帝部落成为华夏各部落的首领后,因蚩尤部落不服,才有“蚩尤作乱,不用帝命”,黄帝乃徵师诸候,讨伐蚩尤,并将其擒获。前者的炎黄联合打败于蚩尤的说法,有些不合常理,一个握有控制权(即使是不那么完全象征性权力)和一个正在争夺控制权的部落,没有可能联合起来,他们利用蚩尤作乱来做文章,倒是有可能。但蚩尤的部落也是华夏各部落中较强的一个,或许是也有资格或有力量参与争夺各部落首领的氏族首领之一,三者之间的关系可谓错综复杂,几千年了也没理出个头绪,我们也就不去理会它算了。司马迁的记载的逻辑自然是视轩辕氏黄帝为正统,而蚩尤的氏族部落不服、不用帝命,自然是“蚩尤作乱”了。
关于“炎黄大战、黄帝与蚩尤的大战”的战场所在地,史记讲:“炎黄战于阪泉之野”、“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的说法,为史记作注的《正义》、《集解》、《索隐》都把它指向了涿鹿、涿郡或上谷,即今河北。几千年前的地名更叠和沧桑变化,很难说得清是否实至名归。不过关于“于蚩尤战战于涿鹿之野”之说,在史记的《集解》中,服虔就指出了:“涿鹿山名,在涿郡”。同时也指出与蚩尤大战,“在涿郡者”误也。这是否说明了我们的前辈们对这些记载也持怀疑或否定的心态呢?
不管对“炎黄战于阪泉之野”、“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的记载持怀疑或否定心态,是否合乎逻辑或有无理据,但存疑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史家遗址多人二次葬墓地的发现和发掘却为存疑提供了有力的佐证,或许对这里进行分析研究后会发现存疑是有道理,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对仰韶文化时期的渭南史家多人二次葬墓地进行研究后有学者发现——发现已发掘的43座墓坑是一次性结构而成,并且是一个完整的精心构思、设计,而且有着特定的内涵和丰富的表达意向的作品;
43座墓葬大致可分A、B两群,其中B群构成龙形、A群构成虎形分别象征东、西二宫星象,同于西水坡45号墓蚌塑龙虎图。虎形A群墓大体上叠压龙形B群墓,同时虎口吞噬龙首、胸腹背至龙心部位,虎尾夹持住龙背,龙背断裂,龙形呈瘫坐痉挛相。此构形可能反映6000多年前的族群矛盾和斗争,有学者认为它与传说中的“炎黄大战”有关,系失败的炎帝、蚩尤一方即崇拜虎和参宿的人群所构造。该墓地730多具人骨主要可能因原始战争而死亡,可能主要为一次或两次集中死亡之人口,甚至完全可以说主要为失败方的人骨。
43座墓葬及其所葬人骨有严密的天文历法数理设计及相关文化内涵表达,其中包括二十八宿、十月太阳历、参火授时、十二月二十四节历法等内容。有些学者以半坡类型的器物及纹饰为主,对这些天文历法成就在仰韶时代的存在事实作了更多的研究和探讨,其分析以及研究成果,似乎也得到了天文计算的支持。
若对史家墓地分期分群、墓葬扰乱、人骨涂黑、遗存完残情况及与之相关的半坡类型多人二次葬、与西水坡蚌塑龙虎墓的关系等问题作些思考和探讨——结合先秦文献、神话传说、民族学资料的记载,有些学者认为:这些遗迹直接证明“炎黄大战”、黄帝杀蚩尤发生在渭水下游(半坡类型多人二次葬集中的地区),而不在今之冀西北、冀中,史家墓地、西水坡45号墓则是“炎黄大战”和黄帝杀蚩尤在考古学上的直接证据——合葬九名死者均为50岁左右的男性,这个现象无论用母系、父系或者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都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想证明多人二次葬是母系社会的特征,自然又有一些学者想证明多人二次葬是当时父系社会的特征,还有一些学者想用之证明多人二次葬于是当时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特征。其实,无论母系、父系,还是母系向父系过渡,都无法很好地解释多人二次葬这种男女性别构成的巨大差异,渭水流域的多人二次葬普遍存在男女老幼合葬的现象,证明当时并不存在不让本氏族或家族的女性成员归葬的习俗,无论父系、母系,都不存在本氏族只葬男性或只葬女性的习俗,况且我们并没有发现女性远远多于男性的多人二次葬墓地。无论从地域上或是年代上,多人二次葬现象都难以与社会发展进程、社会制度等普遍规律相联系,显而易见的是——在半坡类型、史家类型等同一文化中多人二次葬,也尚难以与社会发展(母系或父系)的普遍规律相联系。因此,那种社会形态都无法从根本得到能够合理地解释多人二次葬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渊源。
如果从“炎黄大战”的角度去看的话,渭水下游象史家这些典型的多人二次葬遗址存在的现象可以得到很合理的解释:
笔者非常认同某些学者的推测:即渭水流域(半坡类型)的先民在前4500——前4000年之际可能有过两次大的社会动荡、两次大的战争、逃亡以及融合。前一次与炎、黄两个氏族部落相争有关(时间约在前4500年左右),后一次与炎、黄两个氏族部落融合后擒杀蚩尤有关,它们分别与渭南史家、姜寨二期和华阴横阵、华县元君庙的多人二次葬相对应。而半坡类型的先民,在炎、黄融合后杀蚩尤时,可能有过一次重组或迁徙: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亡命他乡(比如豫北冀南后岗类型、豫西南下王岗类型仰韶文化都可能与此相关;西亚的哈拉夫文化也受到半坡类型的影响),当然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融合——即归顺或投降后融入到了黄帝的氏族部落,这些人便得以仍然留居半坡、史家、姜寨等自己的家园。由于炎、黄两个氏族发生战争,作为炎帝氏族部落一方的士兵或村落的居民等都可能集中于史家、姜寨一带与黄帝的氏族部落打仗,战死后便被后人捡骨集中葬于史家、姜寨墓地,这或许就是造成姜寨、半坡两个遗址,在前段文化极为接近或一致,后段文化中半坡村落里就极少有多人二次葬史家类型遗存,而多人二次葬墓葬却大量集中于史家、姜寨等村落这一现象出现。
史家遗址——多人二次墓葬的典型墓葬的内涵,在于它不仅在4500前到4000年前的某一个时刻或某一段特定的时刻,在此或在此周围真实地 演义了一幕幕炎黄两大氏族部落或黄帝、炎帝和蚩尤三大氏族部落在此血腥的拼杀和争夺的场景;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黄帝、炎帝和蚩尤的氏族部落争霸的佐证;更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在史家还为留下了这个曾经见证过黄帝、炎帝和蚩尤的氏族部落争霸所留下来的人文景点。站在由稠水河与清水河汇合而形成的三面环水的台塬高地上,在此凭吊和追寻“仰韶文化”的气息和韵味也算是骑行中的高级享受了——虽然神农氏、轩辕氏、和蚩尤氏三大氏族部落由争霸到融合的一幕幕历史剧已落幕四、五千年了,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仿佛才刚刚演义完毕,我们看到了她一直延神到现在,华夏民族的未来轨迹也紧紧与此相连,在时空中延续着走向发散的宇宙、走向永恒。
史家遗址下游的沋河(沋河原叫湭河),其名称的历史渊源与在湭河上游清水河与稠水河这个两河流域以及其交汇处所形成的台塬上所居住的氏族部落密切相关。上个世纪后半叶在这块台塬上的北刘、白庙、史家等发掘的仰韶文化的早期和晚期遗址,不仅证明了渭南南塬上氏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在先后几千年里,各部落傍水而居、繁衍生息,而且还证明了被称为部族和氏族的首领——酋长就住在湭河上游清水河与稠水河这个两河流域以及其交汇处所形成的台塬上,在这里交汇后的河流古时候一直被称为首河或酋河(也有写作猶河),现在的沋河是建国后才被改为湭河。
因此,在这个清水河与稠水河汇合时形成的三角洲上曾经居住过部落首领——酋长的地方,一定还蕴藏着更多的为我们现代人类还不曾知晓的秘密,这里的墓葬遗址也仅仅只是发掘了区区的250平米左右的地方,由于这里在四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森林原始、水草丰茂,不仅有虎豹或其他动物出没,丰沛的河流水网也蕴育了大量的鱼鳖虾蟹;在这种森林密布、自然生态得天独厚的地方,先民们在台塬上的田地间耕种、在林森叶茂的丛林中打猎、在密布的河谷水网中捕鱼捉蟹,那是何等的繁荣和祥和的景象啊!
上个世纪所发掘的仅仅是这个时期的一些特定的墓葬,就为我们佐证了炎黄两大氏族部落或黄帝、炎帝和蚩尤三大氏族部落在此血腥的拼杀和争夺的历史事实;而且还为我们佐证了黄帝、炎帝和蚩尤的氏族部落争霸的地点——沋河谷地最起码也是轩辕氏三战得其志的三个地方其中之一处,这一点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了。而有些记载上所指称的涿鹿或涿郡,只不过是其中逃亡的一小部分亡命或流落之地罢了,或许在这里炎帝或蚩尤部落那些拒不归顺的遗民被追杀,发生过一些战斗也未可知。当然,这些历史悬案也只能交归历史学家或考古学家去进一步证实了。
这里曾经作为神农氏后裔炎帝部落的中心或部落的重要领地,一定还会有大量文物和大面积的原始村落遗址等仰韶文化的遗迹默默地在台塬的某个角落或某块塬顶平地上留存。如果我们顺着上面的这条线索随想,在这块台塬上继续寻找、探索或发掘,说不定真会有意想不到的大发现:这里的原始村落或许比半坡的原始村落更进步、更科学,或许这里的原始村落更令我们惊诧:我们的先人是那么的勤劳勇敢、那么的聪明智慧,或许还会给考古界带来更新的历史启示和特殊的影响。
………………………………………………………………………………
史家寨村南出口处的清水河与稠水河——
清水河上的三孔桥要比稠水河上小桥要气派的多了,显示出清水河流域及其流量要比稠水河广阔的多、大的多,在清水河的南边也同样地耸立着的高高台塬,只是其刀劈斧砍式的壁立要比西侧的稠水河畔耸立着的塬台要壮观的多;
稠水河在南边耸立着的高高台塬边上上划着圆弧似地绕着弯向西延伸而去,一直延伸到秦岭北麓的石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