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夏秋景相随 寒来暑往总关情
——2006年度骑行回放
题记
纵横关中骑行路 穿越秦岭山中景
冬春夏秋景相随 寒来暑往总关情
冬我们在孟冬出发,领略了孟冬时节大自然所呈现出来的那些由苍茫和翠墨所绘就的一幅幅绝妙极佳的山水画卷(2005年11月26日小幽沟),一望无际中大片大片还透着绿油油生命力旺盛的冬小麦,与天际的苍莽和无极连接为一体的并被朦胧黛色所笼罩着的大片果园林带,象星星一样散落在整个渭北平原上的居民聚居地(2005年12月3日渭北平原);仲冬时节,领略和欣赏了一望无际、广袤无垠的沙苑,几百平方公里的特殊地貌浓缩而成的那些沙苑、沙堆、沙丘链带以及乔木、刺槐、穗槐、苦楝树——登上沙苑制高点及其平台,鸟瞰四周那些历尽苍桑的独特地貌景观和现代人工的人文景观, 极目远眺四周之层层叠垒、堆堆链接的沙丘链带,欣赏贯穿于其间的那些不知名(是我们叫不出名来,并不是真的没名)的人工林网、点缀在其间有序排列着的喷灌设施和喷灌井点,以及远处忽隐忽现而冉冉升起的袅袅炊烟和星星点点而隐藏在沙丘链带的沟壑或林木间的红砖绿瓦(2005年12月17日大荔沙苑);关中黄土台塬中南塬里河网稠密、水量较大、谷宽塬窄、阶地面积宽广(河谷宽达数公里)为特征——比降大、河道直,河床为砾石滩,平时清水细流,砾石裸露,暴雨时洪水满道、泥石滚滚,急流咆哮,河岸崩塌,宽谷窄槽,河谷微微向河床倾斜,由冲积砂石和粘土等物质组成,水流过处夹带着砂石泥土的稠水河流域(2005年12月24日稠水河)。季冬时节的一场雪,虽不算太大,却也把整个关中大地装点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场大雪才过去没几天,街道上的雪化得早已没了踪影,可田野里、乡村中、台塬上,还是那么的空旷无垠白雪皑皑。就在数九寒天的冰天雪地里人们还会看到:仍有一群人在旷野中骑行——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队一行30多人,开始了2006年度的第一次骑行活动——弯曲乡间路 冰雪塬上行(2006年1月7日骑行)。隆冬时节(元月20日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最后一节气——大寒,围绕着这个节气前的最后的几天里,关中大地普降大雪,将气温推向了一年一度里的极致——大寒)。2006年元月21日骑行“孟家大坡——马家村——尤孟大堤——……西庆屯”是在雪地和渭河大坝骑行,尽情地呼吸了大自然无私地赐予我们那些异常清新洁净的空气,无比自豪、自得、自由和自在,只有置身这白雪皑皑雪地的世界里(如果你愿意或足够浪漫,还可以联想到那些童话般的白雪世界里),大堤上被碾压过后的冰雪层是那样的洁白如玉一尘不染,那样的坚而不硬,那样的光而不滑,几十公里的大堤上,完全是一条通向极乐世界的白色绸带,是一条通向新春的光明大道;只有见自身完全置身于这白雪皑皑的洁白世界,才会真正体会什么是洁白如雪和雪花铺就的路面是那么的晶莹和光滑——真可谓是渭河大堤银色路,渭南车友迎春来。
除夕之日拜大年
荷花报春季冬时,瑞雪飘尽新春回;金鸡唱罢狂犬吠,小年已拜拜大年。
用心祝福每一秒,健康快乐葆青春;待到初一再骑行,起点开心永远新!
春正月初一的骑行,使我们开始走进了春天,新春的拜年骑行揭开了春的面纱,也一改以前人们过大年——大年初一不出门的习惯,大年初一握握手,互道吉祥、恭喜发财,拜过大年、心情放飞——
大年初一骑行好,车轮滚滚起点新;飞驰一路画中景,喜庆吉祥紧相随。
孟春时节(2006年2月10日——正月十四)骑行兵马俑(参观了兵马俑旅游市场)——秦俑新村(原西杨村)——南陈村(瞻仰了扁鹊纪念馆),骑行中相会了天津车友、参观了秦兵马俑门前的市场、兵马俑馆东边新近才构建的秦俑新村、瞻仰了神医扁鹊的墓地、领略了关中盆地南坡上黄土台塬间的沟豁、深渊和盘旋在纸李(地名)到零口(地名)之间的蛇形之路以及在高坡顶上所形成的土门一线之天阙——感谢会首为我们备下的这份大餐。
仲春时节偶遇倒春寒, 骑行车友适逢沙尘天——沙尘瀑天气的来临为3月11日的骑行增添了难度——位于陕西华县城西南23公里的高塘镇和东阳乡境内的渭华起义纪念馆——秦东革命圣地高塘——渭华起义革命旧址,渭华起义的历史功绩是永不磨灭.
纵横五个县市 横跨渭河两岸——2006年3月18日骑行:渭南市——高陵(县)——三原(县)——大地原点(泾阳县永乐镇),沐浴了仲春时节美好的春光,一路上欣赏到了生机盎然的田原风光和宽阔马路边那些刚发新芽的嫩柳垂挂和枝丫翠绿的仲春景象;而且还游览和参观了号称是全国第一的三原城隍庙与位于泾阳县永乐镇的大地原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同时还大饱口福,品尝了三原著名的小吃:千层饼、泡泡油炸糕、疙瘩面;既放飞了心情,又陶冶了情操,还锻炼了肢体,真可谓是获益颇多。
季春莅临天地新 渭河两岸花儿红——2006年4月1日骑行华县、渭河大堤,道路的右侧是秦岭的山前坡积和洪积台塬,其间塄层的梯田和沟豁里的小块平地里墨绿青翠的麦苗和烘托着还不曾金光灿灿的朵朵小油菜花——虽然看到的不完全是黄灿灿油菜花,但已可闻到那淡淡的花香了,那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青翠和墨绿以及正在吐蕊舒展的朵朵小黄花还真的令人陶醉和心旷神怡。
暮春节气至 牡丹花正红(2006年4月15日)骑行南塬灯塔花圃牡丹园——此次骑行,赋予了笔者可以描绘出诗一般的胜景和意境的机会和能力:南塬上灯塔村那十多亩花圃里,国花已吐露了馨香——这里的牡丹花色品种虽不能说很齐全,但也已是花团锦簇、争奇斗艳,我们能够不用远去洛阳,即可尽情地观赏、拍照留念,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
暮春南塬妆胜景,花团锦簇万象新;
灯塔花圃香气浓,国色天香牡丹红。
2006年4月22-23日的洽川之行——车友们不仅参观了座落在朝邑南寨子村头高土岗上的丰图义仓,领略了125年前动工兴建的“天下第一仓”的风采;而且在沿黄河景区骑行的五十公里路程上,还领略到了黄河滩涂的自然风光;游览洽川国家级生态保护区——游览洽川风景区、处女泉(曾经被称为夏阳瀵和东鲤瀵,现更名为处女泉),还在尚未完全开发的神泉瀵中游了泳,在一定程度上已使大家放飞了心情,并给车友们带来欢乐,如此有意义的骑行活动和骑行路线同时也为2006春季骑行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真是难得。
夏2006年五一长假期骑行(五一黄金周期间3-6日)拉开了夏季骑行的序幕,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一行十二人,在四天时间里,横跨两省十二个县市,两渡跨越黄河,骑行里程已达500公里。沿途名胜古迹也应接不暇——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杨贵妃故里——普救寺——蒲津渡铁牛——鹳雀楼——古蒲洲城遗迹(钟鼓楼、瓮城城门等)——禹门口黄河大桥——司马祠(墓)——红军东渡抗日纪念碑等,在骑行途经中的这些个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车友们都进行了参观和游览,在黄河两座桥上下也都曾驻足观赏、拍照留念。
这次长假期期间的骑行,自然也受到了老天爷的诸多关照——天公作美,风和日丽,连续四天,大多都是微阴微雨,既没有大太阳的灼烤,又没有绵绵细雨的淋漓浇灌,大自然赐予了我们最佳的骑行天气环境和气象条件;秦晋两省的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发达,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骑行道路(虽然个别路段——路况极差,个别路段——污染又非常严重),再加上这次参加骑行的人员的主观努力,真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使得这次骑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千里骑行之壮举,创造了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长途骑行纪录。这次骑行的圆满成功,功在会首的精心策划和组织,功在车友们的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功在每一位车友的不懈努力、顽强拼搏精神——
孟夏时节(——2006年5月20日骑行)的秀龙山之行,老天爷对我们不仅有着无私眷顾,而且其多日来孕育出来的炎热和刺眼的光芒也收敛了不少,始终都有云彩替车友们遮着阳光;不仅给了我们一个凉爽的骑行好天气,而且还有好山好水,自然也带来了好心情,因此这又是一次快乐的骑行——小峪沟内龙山秀 生机盎然孟夏时。
钟铃潭里生命水 众妙之门创生来——在一个被命名为钟灵潭的景点上,车友们老远就看到了其上的瀑布和造型的奇异和独特——活灵活现地展示出了一个类似于躺在产床上的母体以及待产前的生命之门的造型,连接着两侧山坡谷地上洁白如玉的巨石,状似母体的臀部和玉腿,而枯水期现在的那股潺潺溪流形成的飞瀑的下泄处,有着母体阴处极为逼真的特征和造型。对于这一景点的点滴随想还引发出了笔者关于“众妙之门”的命名和旅游价值之评估—— 老子在其《道德经》第六节就曾说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山谷作为无生命的物体,故会常存(有生命的东西都会死亡),牝的意思相当于“母”,它的作用在于创生,而玄牝其创生力永无休止;在老子的《道德经》里,“始”和“母”的意思是相同——是根源的意思(其常用的词还有诸如:“门”、“根”、“宗”、“本”等意思都一样),因此他又说:“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牝之门乃生命之门,就是众妙之门,是天地万物的根源。老子这种抛开人类自身的道德观念,用哲学的宇宙学的观念看待这一问题,就自然而然的多了。 故此,依照此种理念和说法,这个景点完全可以命名为:生命之门、玄牝之门——最好是叫众妙之门。
东西涧峪两边分 新修水库日见新——孟夏时节(2006-5-27日骑行)的清爽气候,涧峪水库骑行中的山地骑行活动,到达大坝底下时,车友们沿着坝前蛇形之路盘旋而上,站在大坝顶部极目远望,四周景色迷人,一派大好风光——脚下的大坝象一块雕琢精良的玉石镶嵌在西涧峪入口处山腰上,其上的灰褐色和毫无生机明显地展露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刻意点缀,与周围的自然生态pk起来是有那么些不太和谐、不太协调;大坝南侧,由西涧峪两侧山体的轮廓,在远远的弯曲处合拢后,形成了一个约有好几百米的长长葫芦状,构成了整个库区的平面形状和轮廓;大坝内侧的混凝土面板还未完全浇铸完毕,深深的库区底部正有三三、两两的推土机和挖掘机,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施工作业,裸露的谷底干涸而没有生机,一片死寂和颓丧的景象,与峪间两侧青翠碧绿或山色空蒙的黛色相辉映,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坝北侧,几公里外的高塘镇依稀可见,大片的麦田已经由绿变黄,丰收在望;右侧山峪间临近库底导流洞的闸门升降塔已经完工,安装人员正在安装调试闸门升降机。笔者与正在升降塔顶部施工安装闸门升降机的施工人员交谈后了解到:目前已基本上具备了为渭南市人民供水的功能,升降机已安装完毕正在调试,等待监理部门通过验收。在2006年还将继续进行大坝混凝土面板浇筑、溢洪洞、导流洞金属结构等工程项目的施工,……各方正在积极筹措资金,希冀总体工程能够早日竣工,造福渭南人民。
少华太华一脉承 雄奇险峻皆天成(2006年6月4日骑行少华山)——踏过吊桥拾级而上,山腰旁林立的角峰上新建了亭台,通过了盘旋而上的580多级(下山时有车友特地数过——准确度100%)台阶后,即可登临角峰山顶上的亭台,观赏和揽胜整个景区内的主要山峦峰巅的风姿。这个亭子还没有完全竣工,钢筋水泥的骨架还没来得及用各色油彩掩饰和伪装起来,看上去是那样的纯朴和厚道,亭子上还没有——亦或是还没来得及镌刻上大名,由于车友们在其上观览和欣赏了主景区内所有的山峦和胜景,为此次少华山骑行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还由于在此的揽胜和猎奇,也使得此次骑行活动,更进一步地获得了又一个新的高潮,使得此次骑行活动更加引人入胜、回味无穷;鉴于这么多的理由和这个亭子自身所处的重要位置,以及由它给人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享受和暇想之功劳。为此,笔者特地为其冠名为:“揽胜亭”。
在山顶的亭台上观赏少华山主景区,由于视角和视野的不同,与在峪道内沟底下所看到的少华山完全地变了样,完全是些无法用语言形容出来的景致,角峰的山顶上这座亭台上的视野,只及到其它山峰的腰间,背后是壁立千仞的绝壁,山势呈“簸箕”状,其口向北,“簸箕”内便是主峰(海拔1664.4米);余脉相连形成“簸箕”的边沿,边沿处则几乎全是悬崖峭壁,由三个相邻并紧紧相连的山头组成,其长二千多米,最窄处只有十几米,一边是深不见底的绝壁,另一边则是无法攀登或攀登艰难的陡峭石壁,山势异常险峻;极目远眺,峰顶灌木丛生,松柏摩天,白云缭绕,怪石矗立,东边的山头除与中间的山头有一狭窄的边界处外,几乎都是笔直的岩石,仿佛似一巨柱拔地而起,直插天穹。只有半山腰的那一条型似栈道,有着数以千万计的石砌台阶在山腰处缠绕着盘旋着通向远方——象一条悬在簸箕舌瓣上的丝带飘飘然然!
鸟瞰整个小夫峪的峪道,迂回曲折、百转千回,正在修建的那条峪道内蜿蜒的马路此时也变得象一条灰色细线,盘旋和缠绕着峪道一侧的山势伸向峪道远处的尽头消失的无影无踪;奔腾不息的河流再也看不到其汹涌和澎湃,其间的涓涓细流此时也变得犹如一根银色的丝线闪着光亮默默地依偎在谷底,享受着死一般的宁静;只有那些矗立着的山峰傲然直立,挺拔峻秀、婀娜多姿、卓尔不群。
阅过峪道及其两侧山峦之胜景和风光后,放眼向北边的对面看去,除了看到伸向天际边顶峰与身后的主峰遥遥相对,还看到了对面的山腰上竟有很多房子和山洞,车友们不由得惊叹或疑问:曾经在那里居住过的人们,他们是从那里上去,又是如何到达那些房子和山洞里的呢?目力所及的地方怎么也看不到有路径可循啊!
再往东面眺望,看到的是非常梦幻般的景观,两个突兀的山峰象一对金童玉女矗立在峪道东侧朦胧的山巅,在在空灵中相互间窃窃私语、耳鬓厮摩、相亲相爱……
揽胜亭上观少华
河上吊桥悠然过,数千阶台达山腰;登高叉口白玉台,远眺揽胜角峰亭。
凝眸少华仰天叹,绝壁千仞好攀岩;眺望主峰雾朦胧,青山万仞玉女峰。
鸟瞰峪间蛇形路,百转千回纵与横;少华山巅角峰立,揽胜亭上望瑶台。
半截东峰虽崩塌,比翼西峰亦飞高;少华苍茫渭水泱,车友骑行路更长。
仲夏的生机焕发出了少华山石门的新姿,石门两侧沟道里,横立在河道间的乱石嶙峋、峪道边上杂草丛生、灌木簇簇,仲夏时节木本和草本植物的生机盎然与蓬勃长势,使得石门两侧的石壁上也披挂上了绿色的新妆——
咏少华山石门
地质年代虽远逝,造山运动亦辉煌;张力撕开峰间石,门洞分合峪涧回。
浑沌宇宙今自清,少华峰巅碧青翠;仲夏开初生机旺,深涧开处披绿妆。
泾渭分明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所形成的这块所谓湿地——河岸草滩已都被划归为湿地保护区和工业开发园区,我们徒步于渭河与泾河相连接的北岸河滩之畔,河面上已分不清那泾河与渭河之水的径流界面,整个水面的浑浊度一点也不亚于一个月前我们骑行黄河两岸时所见到的景象;在交汇处宽阔的水面上可听见非常难得的几声鸟儿悲鸣,循声望去,几只***鸟在宽阔河面中几小块沙洲上上下翻飞,不时地掠过水面,这种景象倒是让人兴奋不已,足见这里的环境还没糟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只要加大治理力度,改善和保护泾、渭之上游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何愁泾、渭不分明,何愁泾、渭不变清呢? 站在泾渭分明交汇之处,仍可以见到古今恒久称奇的景观,只不过已是时异事易物是人非了!在大约一公里多的交汇处河滩上,我们一边推着车向泾渭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进发,一边观览和欣赏这里的奇异景致——千百年来的时光和河水的流逝,春去秋来的往返和清浊之变迁,千古流芳和历史悠久的古来奇观,使得车友们感慨万千、叹为观止、浮想联篇……。
仲夏时节,出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高温天气,西安四十二度——渭南甚至达到了四十三度。这在历年来同时期(6月17-18日)是少有的酷热天气。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组织的这次蓝田汤峪骑行活动,就是在这种出人意料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因此,也就使得本次活动蒙上了些许神秘之感——高温酷暑不期至 经受烤焱汤峪行 由于此次骑行路线上,还须要翻越众多川道和塬顶所形成的超长陡坡,在骑行上这些客观的外在因素自然会为车友们增加不少的困难,再加上须要经受与以往历次骑行相比都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烤焱和煎熬,此次骑行活动注定了会成为一次不寻常的骑行,其间用情感与汗水所凝结、所流淌出来的车友情分和高温酷暑之骑行历程,将载入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骑行活动的光辉史册。
汤峪山口温泉浴 避暑胜地真凉快——汤峪镇,地处汤峪山口,由于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汤峪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镇上虽然看不出有很象样的规划和独特的特色和形态,但几条街道上各处农家的小楼倒也算是构成了一道别有风味的风景线。不太宽阔的街上,各个大小路口处处都有“欢迎来汤峪温泉渡假风景区”的横幅,宣传汤峪森林湖公园的大幅图画也颇具风采,不仅会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而且也很容易让人生发出一些亲切感或亲近感
7月1日是个好日子——党的生日,阴历是06年06月06日,星期6——这一天拥有四个六。中国人古来就有六六大顺的说法,因此:顺,顺,顺,顺。
零河水库情满怀(七一骑行游)
零河水库塬环抱,水波粼粼天为镜;曲折水岸影绰处,三三两两是钓翁。
车轮滚滚过引桥,骑行健儿水中游;青草岸边倒垂柳,横渡南北却偏东。
冰凉畅快踏歌回,水浅亦可爽微薇;惬意莫过仰天泳,不等回程暑已消。
泳罢小憩庆生日,水边消闲垒方城;七一恰逢四个六,六六大顺百业兴。
秋我们迎来了路旁田野一片金黄的秋天……,笔者跨越黄河,山川河流尽入眼底,由晋及陕,一路顺风,——
孟秋晨光无限好,飞驰列车三晋回;中条山上龙叩首,贵妃池边郁青葱。
黄河日出雾朦胧
黄河日出雾朦胧,水天一色玄中黄;北岸黛色孕朝阳,波光映出河中渚。
波澜不惊浪边分,流向远方达天庭;朦胧之中空间日,疑似九宵指路灯。
南岸青翠桥栏下,溯流直下滩涂回;眺望远山空蒙处,隐约已见太华来。
秦岭南北好风光 渭南车友骑行来——9月2-3日骑行广货街,到达长安郭杜后,沿着210国道直奔沣峪口,沿沣峪河左侧的公路向秦岭深处进发,途中经过了龙泉戏水、沣峪庄园、三面佛、九龙潭以及梨树坪、喂子坪、关石、青岗树、鸡窝子等游览胜地和村庄。于17:00点多到达秦岭在该段的至高点——秦岭江汉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上,这时的山上已是云雾迷漫,温度骤降——仲秋时节的秦岭深处,是多雨的季节,在北麓还只是云雾辽绕,但并有一丝下雨的迹象,不过在南麓则大不相同。当我们离开分水岭继续骑行大约五公里左右的程途后,雾雨则变成了大雨,瞬间的变化来不急让人穿上雨披,就全都湿透了。无奈雨还在下披上雨披继续骑行,一路下坡顺风顺水,很快就越过了甘沟口到达宁陕和长安交界处的大坪。秦岭南麓的风光与北麓相比有很大差别,这里的沟峪间两边的山大多是些壁立千仞、直上直下的楞层和搀岩,而且两边的山体简直就象是要合拢在一起似的,中间那么一条窄窄的缝隙,使得你根本就看不到天空,夹在这条缝隙里的公路就象只一条细线逶蜒曲折,有几段急转弯处更是在悬空山体下面颤颤兢兢屹偎而过,骑行在这种独特的山间公路上,享受着长江水系的雨水的洗礼,倒也是别有一番情趣,由于坡陡和雨水的干扰,我们只好将骑行速度降到了最低的限度,从分水岭出发到广货街十六七公里的路程,却用了约一个半小时,于6:30前到达了此次骑行的目得地——广货街。
秋高气爽九月九 石鼓山下农家乐——2006-9-9骑行石鼓山,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景区,站在石鼓上,极目远眺,视野所及的地方是一片开阔的塬地,其间有散落在树木葱茏中的村落和层层叠叠的田园与极不规则但却星罗棋布般的梯田,田地间偶见劳作的人们和寻草觅食的牛羊.山下稠水河正悄悄地向北流去,河畔的台塬上沟豁纵横,绿染阡陌,秋色凝重;天际边碧空如洗,白云如絮;玉立于秦岭北麓群山中的石鼓山,娇艳不失拙朴,素洁不失浑厚;神秘蕴含灵气,高洁透出风流.虽无三山五岳之声名显赫, 亦无众多名山大川之峻险和磅礴,其独特的生态植被得到世人的关注.遍植于山上的是独一无二,莽苍苍的白皮松,它和乳白色的山石浑然一体,形成绝配.
站在石鼓山的主峰上环顾四周,但见山脉起伏、层峦叠岫,东峰山腰间青松翠柏,郁郁葱葱,原生态的植被使得东峰上裸露的空间很少,偶而有些不毛之地那也是些乳白色的山间巨石在给林间的绿色增添些许点缀罢了,不过确实使得这些自然画卷增色不少,更具备了一种多重色调的美感和引人入胜的魅力。远远望去一片青翠中那鹤立鸡群般的一抹青翠,是一簇簇高高耸立着矗立于整个森林之上的挺拔松树丛,车友们说:那就是石鼓山上的五棵松——空灵的意境和神来之笔,一下子就将整个起伏的山峦、如洗的碧空、絮絮的白云、青翠碧绿的原生态森林、点缀其间的乳色巨石以及正在与大自然亲近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所融绘在一起的美丽画卷映衬的更加美仑美奂而无与伦比。
西行汤峪秋高气爽 关中环线直通东西——2006-9-16`17骑行太白,到达西汤峪比较早,车友们住下来,洗去了一路的风尘和汗水后,一行8人顾不上吃饭就结伴去游览太白山北麓的汤峪口,在峪口处至秦岭太白山开辟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也是一处有名的温泉疗养区。
这里被称为西汤峪温泉是与东部位于蓝田的汤峪(东汤峪)相呼应,西汤峪温泉是一个天然温泉,位于秦岭北麓的宝鸡市眉县东南18公里处——温泉三面靠山,一面临水,山青水秀,树森繁茂,风景优美。因涌出的水沸如汤,又位于峪沟口,故名汤峪温泉。 温泉水含有钾、镁、钙、硫磺等矿物质化学元素20余种,对治疗疥癣等皮肤病功效较大,对关节炎等病有一定疗效,故也有“神泉”之称。
17日清晨(6:30),车友们告别了仍还处在静谧和宁静中的西汤峪,经潼关寨一路下坡,只用了20分钟便到达了横距镇,从周至县城折转向南,在马召镇骑上了关中环线南线——先后游览了位于马召镇东不远处的马召石林、西楼观老子墓、楼观台等名胜古迹和著名景点。然后经集贤镇、蒋村镇,绕行庞光镇、太平口村,从太平口村沿9#公路北上,经草堂镇、牛东村(东)直奔秦渡镇——品尝秦镇米皮。
盛极豪华往事烟云 神道山门冷冷清清—— 2006-9-23骑行唐桥陵,该陵墓规模宏大,充分反映了唐文化的风貌与内涵。尤其是该陵墓中的石刻艺术,精美绝伦、气势磅礴,被称为“桥陵石刻甲天下”,极具研究、观光价值——纵观神道两侧的石刻及其石刻艺术,无不彰显出了盛唐的气势,这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都达到了极端博达深沉的精神内涵与极端简捷单纯的在外在形式的统一。无论从人物的雍容大度,雄狮的威猛狞厉,还是从壮硕的块体上沸涌起伏的动感,流动线形中的气韵节律,都充分显露出充实、富丽、博大、雄浑。其雄大气势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的高大宏伟,更表现于其内在气度的充实大气。因之的这种气度不是有意的装扮或夸示,而是一种自然流露。
深秋骑行吾开怀 金堆美景入画来——2006年10月21-22日骑行金堆城,一路上可谓是“罗敷河畔华金公路道道险关 群峰雄奇山峦险峻媲美华岳”进入秦岭腹地后则变为——“秋色空朦华阳川 南北分水老爷岭 峰回路转秋色浓 坦途通向金堆城 ”。
秦岭北麓南坡上已是峰回路转、草木清新,华金公路在深秋季节那种以红色为主——其间间或也夹杂着一些枯黄和青翠等多元色调的秋色中一路盘旋而下,活象是一条已经褪掉了主色的黑飘带从天而降,在这秦岭腹地里的秋色图画里不经意间抹下了轻轻的一笔,而我们这些骑行在这条黑飘带上的车友们,也在不经意间为这幅秋色图画点缀下了点点重墨;由这一切元素所构成的浓浓秋色和骑行画面,可以说是创造出了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骑行金堆城这一路上最美丽、最美妙的画卷了。
金堆城的早晨,山色清新、秋高气爽、阳光灿烂,金堆河(因此河流过金堆城姑妄称之)纵向穿越城区,从此向南流向了长江流域,金堆城座落的川面并不很宽,狭窄处竟然只有几十米,宽阔处也不过一二百米,呈南北走向的城区,在河两旁依山傍水顺势而建,绵延数里倒也整齐,金堆城钼业公司的总部办公大楼就座落在城区北部的川面上,在群山掩映下也算是气度不凡,城区川面两侧看上去并不很高的峰峦上——红叶漫山遍野 ,满目秋色非常美丽,这幅真实的山水画卷,在朝阳映照下 更是层林尽染、金堆叠翠,美不胜收。金堆美景如诗如画,骑行中的画中人当然也是意气奋发、朝气蓬勃、情绪高昂、欢歌笑语,不仅实实在在地放飞了心情,而且也实实在在地找到了快乐的源泉。
再访克老隧道2006-11-4重骑小幽沟之路,感受却不同,第一次的骑行记忆犹新——骑行中,体力不济和饥渴难耐以及口干舌燥腰酸腿软都在这个时候紧紧与你相伴,意志力和耐力经受了严重的考验。
如今再在这条路上骑行,真可谓是感受颇多。经过一年的骑行后,锻炼的效果非常明显,这回竟然全都骑了上去,且并没感到太吃力,也没有出现去年11月26日那天的那种腰酸腿软的疲累和口干舌燥的不适等种种感觉,虽然也有汗水冒了出来,但那却是浑身恬畅,通体自在透着爽快和惬意的舒适之感觉。
看来自行车的骑行确实能够起到强身健体、陶冶心灵的作用,在笔者四千五百公里左右的自行车骑行活动中,不仅交往和结识了众多的车友和朋友,体验了诸如良辰美景和车友结伴骑行的愉悦和快乐情怀,看到了众多的秀丽山川和奇特地貌以及人文景观,使得视野和心灵开阔了许多,而且也使得自身的各部器官和肢体受到了锻炼,并增强了其功能性的适应能力。这更进一步地证明:只要锻炼着——就会提高,更会进步。
小幽沟内妆新姿,工区内外独家好;远眺车站蔡家河,风景这边入口处。
柿子熟了人心醉,回望隧道仍克老;骑行途中已休闲,绿茵丛中把家还。
寻访磨村归去来兮 石堤河畔骑行欢快2006-11-11骑行石堤峪,早就听车友们说,在华县城边上有个磨村,往秦岭北麓的山沟沟里去,有一个在当年——备战备荒时期建造的军事禁地,可一直没有见到其真面目的机会,这次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组织车友们寻访磨村骑行石堤峪,正是一次见识或亲近的机会。
磨村折向南顺着村中刚修不久的水泥马路,沿石堤峪河道向秦岭纵深地带骑去。一路上坡,其间大约有4公里左右的路程是军用仓库内区域内骑行,尽管现在该仓库已改为民用(骑行中,有一个仓库里,搬运工人们正在装卸粮食,就有几个车友乘机骑进去在门口处进行了参观,听搬运粮食的工人们讲,有的仓库汽车甚至可以直通山底,容量之大不言而喻,和平时期将军事设施移作民用——存放粮食倒是有些大才小用了),但依旧有人看管,出入口均有军人守护,虽然还算是军事禁地(大门口的墙上还留有军事禁地的字样),但已不是那么的戒备深严了。
进入峪内,这里的山势并不十分陡峭,也没有多少雄奇险峻之处,除了一路上星星点点的仓库大门及其迷彩色调外,并没有多少可圈可点的特别之处,真不知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在这里建造军事仓库——我们骑行过的秦岭北麓众多的峪道和河叉中,有很多都是山高沟深、比这里更适宜建造军事设施的地方,可以说多了去啦。顺石堤河溯流而上,山路湾湾、凉风习习,山中的道路在阳光的映照下忽明忽暗、忽左忽右,从磨村算起大约6、7公里的路段上,来往于山里山外的乡民们骑车的步行的骆驿不绝,不时还有从山里或山外满载着粮食、石子的卡车通过,倒没有一点人们心目里那种军事禁地戒备森严的模样。
从南到北、从东到西 ,到处都留下了我们骑行的深深辙迹和身影——纵横关中骑行路 穿越秦岭山中景。似雄鹰冲上蓝天,象骏马奔驰在大地——车轮飞转,人心欢畅,载着美好的心愿,我们去拥抱那美妙的大自然和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