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4/18
分享
《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之歌 ——骑行纪事及随想录(连载)》连载

第三十四章 8000年前的人文遗址——“北刘类型”

 

8000年前的人文遗址——“北刘类型”

2009年1月3日骑行纪事与随想(4)

 

题记

三足陶灶垫石器 地层叠压年轮重

上层彩陶仰韶情 下层石器时代新

 

 

       站在由稠水河与清水河汇合而形成的三面环水的台塬高地上,在此凭吊和追寻“仰韶文化”的气息和韵味,并对“炎黄大战”时期的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惊人场面,作些现代人的猜测和随想,虽然我们已经看不到古人所说的“血流漂杵”(这种形容不足为训,或许是夸大其词)那样的残酷或血腥,但史家墓地:搜集人骨的一次性结构、仍旧埋在这里的人骨及其族裔炎帝部族的没落,还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缅怀中不免有些许伤感,人类的进程中这种杀戳和征服,一直都没有停止过,这里只不过是诸多场景中有着典型意义的一个地方罢了。

 

     站在由稠水河与清水河汇合而形成的三面环水的台塬高地上,再向南望去——延伸到秦岭北麓脚下的台塬,依然是那么的“人杰地灵 、 物华天宝”, 这是一个千古有名的风水宝地。据说这里天再旱 ,只要有东北风一吹 ,就会有潮湿的露水。只要不误农时 ,抓紧播种 ,辛勤耕耘 ,精心管理 ,巧细作务就会有见苗收一半的收成。几千年来 ,我们的祖先辛苦垦殖开发 ,勤奋经营 ,长期生活在这里给后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人文历史和动人的神话传说故事 ,它激发了我们后来人对这片台塬有着故乡般的眷恋和热爱。这里曾经草木丛生 ,是一片浩瀚的原始森林,远古时期 ,我们的祖先开发了她——那个时候 ,原始人刀耕火种 ,在沋河上游的以及两河相交所形成的整个流域台塬高地、河谷原始森林中 ,都留下了他们不少艰苦奋斗 、亲近自然、 战胜自然的痕迹以及他们生活过的遗址。这里除了史家墓葬及其仰韶文化遗址外;再往南二、三公里外,在清水河西岸望岗岭的东侧,还有河西乡北刘村西南边的早期新石器遗址——北刘遗址。

 

     站在三面环水的台塬高地上追寻或搜索远古时期炎黄两大氏族部落或黄帝、炎帝和蚩尤三大氏族部落在此血腥的拼杀和争夺的历史事实,并猜想或妄测在这块神农氏后裔炎帝部落的中心或部落的重要领地,一定还会有大量文物和大面积的原始村落遗址等仰韶文化的遗迹默默地在台塬的某个角落或某块塬顶平地上留存,免不了会有些飘飘然,便骑着车在塬顶的麦田间的土路上四处闲逛、走走看看。在清水河一侧有通往对岸的小路,顺着小路看过去并没有发现桥梁或简易的过河设施,但小路的尽头却有人朝着这边走了过来——笔者本想与其攀谈,寻问一些有关这里的传说和遗址发掘的情况以及南边北刘遗址的路径。来人大约50岁左右,与笔者年令相仿,但对遗址的事了解的不多,并没有亲眼见过发掘或在那里发掘,只是听说过挖出了不少的骨架和陶器,其实知道这些就足够了。

 

      来人指着斜对岸不远处的村庄告诉我那就是北刘村,老远看去——虽然北刘村也在清水河的西侧,但与我们正站着的台塬平地上还是隔着一条深沟,笔者本来想顺着来人过来的小道顺沟翻过去,直接到达北刘村,但来人告诉我从这条小道过不去,还是从台塬上的平路上过去吧,虽绕些路但也不很远没几里地儿。于是在这个三江鼎立两河汇聚的台塬间麦田中间的土路上,径直向南骑了过去,从北到南的田间土路基本上与渭花公路平行,从路边的村庄和一所学校中间纵向穿越过去后,正好与横向的乡间公路形成了个丁字形,这条横着的乡道一直向东,在这片台塬沟豁间越过,其尽头处就是著名的北刘遗址所在地——北刘村。

 

        到了村头,打问遗址的位置,人们便向东一指说:东头路口向南便是——骑到路口往南一拐,也就在二三十米开外塬间小道边上,一块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刘遗址”字样的水泥碑就静静地竖在那里,遗址的标志是有了,要不是慕名而来,一定会与其檫肩而过,太渺小了,就是与旁边庄户人家的院落和土墙相比也无法惹人注目。

 

 

 

      1979年秋和1980年秋,西安半坡博物馆和渭南文管会在此试掘过,当时分东西两区进行,相距大约40米左右;东区开探沟一条,探方三个;西区开探方两个,挖掘面积238平方米。得到一批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的器物群和一组与仰韶文化地层叠压关系的证据。北刘文化上层属仰韶文化类型,与北面不远的史家遗址的年代相衔接,出土了不少的彩陶片和三足陶灶,还有大量双唇口光底瓶、曲腹盆、罐、甑等器物;石器有石锛、石刀、石球;骨器有骨梭、骨簇、骨矛、骨锥、骨凿等文物。这一层下面,有一层不连续的红色坦葬土层,大约15—20厘米厚。再往下有老宫台类型的文化器物,较为典型的陶器有圆底钵、圈足钵、三足钵、球腹瓮、直壁罐等;而石器则有当时人类打制出来的斧、切割器、石片、石器等等。1981年再次试掘,除上述器物外,还出土有骨器和粟壳。北刘下层上限大约距今8000年左右,与磁山裴李岗文化时代相近,从序列看,北刘下层文化上承沙苑细石器文化,下继仰韶文化半坡类型,1981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早期的“北刘类型”发现有半地穴式房址5座、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的墓葬50座,还有一些窖穴。出土的陶器质地松脆,多夹砂且颜色不匀,但却出土有目前我国最早的彩陶。北刘类型距今约7300—8000年。老官台文化的晚期称为“北首岭类型”——以70年代后期在陕西宝鸡北首岭所发现的遗址的下层文化为代表,这个类型的文化距今约7000年左右,自然应是北刘类型文化的继续和发展。

 

 

      北刘遗址在今渭南市城南16公里处的河西乡北刘村西南,面积大约8万平方米。在远古时代这里就草木丛生 ,有着大片浩瀚的原始森林;在远古时代 ,我们的祖先——亦或就是北刘遗址墓葬中层层叠压着长眠在此的这些先人们开发了她。那个时候 ,他们刀耕火种 ,在沋河河上游及其台塬上 ,留下了不少经过艰苦奋斗 , 挑战并战胜自然的痕迹,他们曾经生活过的遗址——清水河西岸望岗岭东侧的北刘早期新石器遗址、史家新石器遗址、还有店底沟仰韶文化原始人遗址等,在时间跨度上跨越了三四千年。

 

       北刘和附近的白庙虽不如史家遗址那样在佐证中华民族的人文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但这些遗存却有着8000年左右的时空在斗转星移。这一连串的遗址,不仅向我们证实了人类在这块台塬上繁衍生息的连续性,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人类活动地域扩张的路线图——我们顺着沋河及其上游交汇处汇合的清水河和稠水河溯流而上到达石鼓山后,翻过厚镇那不太高的台塬山地后,玉山镇九间房地面公王岭上距今五十多万年的蓝田猿人遗址,使我们看到了在沋河谷地及其台塬上发展壮大起来的炎黄氏族部落的源头和圣祖所在。

 

       蓝田猿人的文化遗存——在蓝田县的公王岭和陈家窝两地相距不过30公里的空间距离,但却有着从距今100万年前到距今约50万前的时间距离(据上个世纪63、64年的测定:陈家窝村猿人距今约50万--60万年,公王岭猿人距今78万--100万年左右,比北京周口店猿人还要古老的多),足见从猿到人的艰难,原始人类进化之缓慢。蓝田猿人遗址的发现,自然是也填补了人类进化和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历史的进程在某些环节上虽然并不一定完全一样,但却有时有着惊人的相似——

 

 

 

          清水河西岸望岗岭东侧的北刘早期新石器遗址——北刘下层上限约距今8000年左右,与磁山裴李岗文化时间相近,从序列看,北刘下层文化上承沙苑细石器文化,下继仰韶文化半坡类型;而北刘文化上层则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在这个层面上出土了不少彩陶片和三足陶灶;上下层面间,有一层大约15—20厘米厚不连续的红色坦葬土层,其下出土有老宫台文化类型的器物,典型陶器有圆底钵、圈足钵、三足钵、球腹瓮、直壁罐等,石器有打制的斧,切割器、石片、石器等。一层大约15—20厘米厚的红色坦葬土层,在时间跨度上隔开了三四千年的时间。

 

      50万或一百万年和三千或四千年,根本就不能比,但却摆明了人类进化历程的艰难,蓝田猿人用了50——100万年才走出了洞穴,他们曾经在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徘徊着与东方剑齿象、三门马、葛氏梅花鹿、大熊猫等动物为伍了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后,其族群才慢慢地沿着山梁台塬、河流湖泽,向外、向远处迁徙,在距今几万年或者是一万年前慢慢地来到了渭南南塬——由稠水河与清水河汇合而形成的三面环水的台塬高地上的北刘村,来到了灞河流域的西安半坡村——并在短短的上万年或几千年里演绎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史诗般的人文历程,成就了我们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和不朽业绩。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