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九月九 石鼓山下农家乐 ——2006-9-9骑行日志及随想录 题记 秋高气爽九月九,石鼓山上战鼓擂; 渭南车友登攀处,欢歌笑语与天齐。 登罢山尖回头望,白云缭绕碧空间; 歇息片刻农家乐,西出阳郭好还家。 周末的天气格外晴朗,空气清新,景色宜人,以至于大多车友都希望能在秋高气爽之际饱览石鼓山迷人的风光,并感受其带来的惬意和快乐。参加本次骑行活动的多达43人,创下了夏季以来骑行人数之最。 仲秋时节渭南的气候可谓是最适宜骑行的时节了,由于周四刚降了一场雨,从周五开始便已是晴间多云了,周六的天气则格外的晴朗,空气质量可谓达到了最佳的程度,再加上沿途景色清新迷人,车友们一路骑来都并没觉着太过疲累. 骑行到三官庙附近时,车友们便已望见了石鼓山——老远就可以看到石鼓山的奇特之处,石鼓山上东峰山岙间的松林郁郁葱葱、层林尽染、青翠碧绿,而主峰上则是怪石嶙峋、奇峰林立.远远望去石鼓山恰似一个酣睡中的婴孩,恬静地躺在秦岭北麓群山的怀抱中。 (图6)石鼓山——这是一个尚未开发的景区,景区以及通向景区内的道路,都还不很完善,有些路段的路况甚至可以用极差来形容。在我们骑行到三官庙张村王坡组通向石鼓山的坡路上时,沿途的路况都变成了圪圪磴磴的颠跛之路,已完全不能骑行。而路旁的村落里的道路,也到处都是充满了乱石和被雨水冲刷的坑坑凹凹的沟槽——路面上的鹅卵石高低不平,看上去颇有些象是秦岭山里公路上专门设置的减速带一样,只是没有那些减速带那么有规则、有长度局限,无奈车友们只有下车推行,好在离山脚下已不太远,11:00之前,大家陆陆续续地到达了石鼓山下一户农家乐的院落前集结—— 这户人家的院落正好横桓在石鼓山的山脚下,其左侧上山的路几乎没有,且沿着山脊处的山势也很陡,其上的柏树和松树稀稀疏疏错落有致,几乎都是生长在石头罅隙之内,从这里攀爬登山自然是很具有挑战性的了;其右侧人们可以循着潺潺的流水声,沿着一条峡谷往山里走去.在水流很少的小溪边上,虽然不时有鸟啾虫唧,但通向山上的羊肠小径却时隐时现.跨过小溪后可以沿着小径蜿蜒上行.(图4) 由于从左右两侧都可以上山,我们的登山路径自然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路径了:从其左侧上山——主峰,然后从主峰后面的悬崖峭壁上(有铁索链固定供人攀爬之用)下到主峰下的鹰嘴崖前的平地上,与这块山间的平地相连接的是东峰阳面原始森林,其间有著名的五棵松景观,其上有秦岭北麓最为奇特的石鼓山小天池,浏览了这些景点后再登上东峰,然后从原路返回鹰嘴崖前的平地上,从主峰其右侧的小径下到山后的峡谷,顺小溪流出山到达石鼓山脚下的农家乐住地——这是一位生于斯长于斯,对石鼓山的山水及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车友为我们设计的路线。 车友们顺着雨水冲刷的小径,沿着山脊上的兀立着的山石的自然走向艰难地向上攀爬,有时自然也须要手脚并用,好在这些山脊上的石头本是绵延一体,而且还错落有致,自然形成了不少的台阶或沟槽,脚写有这些可以着力的地方,也就为我们攀爬提供了不少的便利,山脊上隔不多远就会有一些或大或小的石质平台,这些巨石阶台不仅因为其奇形怪状和嶙峋巍峨,每每都为车友们摄影留念提供了好场所和背景,而且其宽阔和平整的表面也恰好都成了我们——我们登山途中小憩的好地方。 (图1)在不断的攀爬小憩后,石鼓山的主峰已遥遥在期,快到山顶时,在山腰里一块巨石伫立在山梁顶上,车友们纷纷在其矗立着的平台上,与其合影留念,起先人们还以为这就是那神奇的石鼓呢,可一经说破再细看看还真是不象,不过这块矗立着的巨石,若与红楼梦里选择的那块象征着通灵宝玉般的石头相比的话则一点也不会逊色,车友们都在此留下了美妙的瞬间和亲近大自然的佐证。(图3)从这里再出发,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地绕过了几个巨大山石和夹杂在其间的灌木和层林的阻隔后,便很快就上到了主峰顶上,登山的乐趣就是这么的不经意和无意识中漾溢了出来。 (图2)主峰顶端较为平坦,状如一面战鼓,由一块巨大的,乳白色的风化石组成.石纹纵横交织,如虬龙乱舞,又如万马奔腾,彰显着无生命之物的韧性与力度.远望近观都像一个巨大的鼓。 传说中,刘秀当年避王莽追杀逃到此处,前无生路后有追兵,不仅悲从中来,遂捏五根树枝为香向上苍祷告,如我真是真龙天子,击此石鼓当响。石鼓果然响了,在这石鼓跟前,我们试着拿石块敲击石鼓面,不知是传说真有奇事,还是这块石头天生与众有异,发出的声音与一般石头的声音果然有所不同。 石鼓山或许就是因此而得名,还 相传,当年王莽篡权,欲杀刘秀.刘秀逃至石鼓山下,他急中生智,上至山巅,拔来几棵松树击石,整座山便如战鼓轰鸣,响彻八方,召来千军万马,打败追兵,后建立了东汉王朝.这些传说自然都是善意的附会,当然也是无从考证,但据当地人言,如在山巅击石,山下就可响起巨大的回音却是事实. 站在石鼓上,极目远眺,视野所及的地方是一片开阔的塬地,其间有散落在树木葱茏中的村落和层层叠叠的田园与极不规则但却星罗棋布般的梯田,田地间偶见劳作的人们和寻草觅食的牛羊.山下稠水河正悄悄地向北流去,河畔的台塬上沟豁纵横,绿染阡陌,秋色凝重;天际边碧空如洗,白云如絮;玉立于秦岭北麓群山中的石鼓山,娇艳不失拙朴,素洁不失浑厚;神秘蕴含灵气,高洁透出风流.虽无三山五岳之声名显赫, 亦无众多名山大川之峻险和磅礴,其独特的生态植被得到世人的关注.遍植于山上的是独一无二,莽苍苍的白皮松,它和乳白色的山石浑然一体,形成绝配. 站在石鼓山的主峰上环顾四周,但见山脉起伏、层峦叠岫,东峰山腰间青松翠柏,郁郁葱葱,原生态的植被使得东峰上裸露的空间很少,偶而有些不毛之地那也是些乳白色的山间巨石在给林间的绿色增添些许点缀罢了,不过确实使得这些自然画卷增色不少,更具备了一种多重色调的美感和引人入胜的魅力。 远远望去一片青翠中那鹤立鸡群般的一抹青翠,是一簇簇高高耸立着矗立于整个森林之上的挺拔松树丛,车友们说:那就是石鼓山上的五棵松——空灵的意境和神来之笔,一下子就将整个起伏的山峦、如洗的碧空、絮絮的白云、青翠碧绿的原生态森林、点缀其间的乳色巨石以及正在与大自然亲近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所融绘在一起的美丽画卷映衬的更加美仑美奂而无与伦比。(图5)[ 本帖最后由 wnxieh68 于 2006-9-13 23:08 编辑 ]
|
秋高气爽九月九 石鼓山下农家乐 2006-9-9骑行日志及随想录续在主峰上欣赏了四周的美景和风光后,车友们陆陆续续地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路线下山,主峰后山多悬崖峭壁,下山的路自然也并不轻松,好在这些峭壁上大多有铁链可以抓住(见攀爬峭壁图图),上下攀爬起来倒也不觉着太过惊愫或恐惧——有诗为证: 咏石鼓山 鼓山自有悬壁峭, 骑行过后吾登攀; 铁链锁定峰千仞, 脚踏崖石过天关。 从主峰下的来,自然要仰仗悬崖绝壁上的锁链,但要在那些并不算太陡峭的山腰间横桓着的巨石或怪石上寻找到路径和依撑,也须费一番精力,那些长在石缝里并不算挺拔的松柏或灌木却是给游人帮上了大忙,每每在疑无路时,却能从树木边上觅得小径或阶台,只须借力一下其枝干,或上或下倒也自如,只要你有足够的胆量,就没有爬不上或下不去的山峰或峭壁。经过一番的努力和手脚并用式的攀爬,大家都安全地从主峰山顶下到了山腰间被称作鹰嘴崖的前面一块平地上—— 这里绿草茵茵,四周的植被极近茂盛,空地边上松柏参天,在三面的绿色掩映下,鹰嘴崖(见鹰嘴崖图)静静地伸向天际,摄影家们在此可有了用武之地,为了寻找一个最佳的拍摄点,甚至不惜趴在地下来个近距离地亲近大自然。 再往前走则是通往东峰的山梁——这个山梁就是传说中刘秀捏树枝插香求拜之地,那几根用作香火的树枝竟然成活了——五根树枝合抱而生,现在都已长成参天之树了,当地人为了保护这个奇特的景观,四周用铁栅栏围起来。 五棵挺拔的松树,生长在山梁上大约两三平方米的土石交织的构造处,参天的大树临风而立、傲视苍穹。(见五棵松图) 由于人们相信,这五棵松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于是便有一些人以刻字的形式想在在松树上留下自己微不足道的名字或某些祝福话语,借以寄托希望。 看到树上真有刀痕的五棵松,心际间的酸楚竟不住油然而生.人们美好愿望的实现,并不一定要建立在另一生命的痛苦或者终结之上吧,人类的进化与文明有着永远摆脱不掉的毁灭与残忍,这已是历史的沉渣。值得今天庆幸的是,人类的善良得到了彰显,为了使五棵松不再受虐于无知的人们的摧残或善良的人们无意间的毁损,一个大的铁栅栏已将其围在其中(据说是临渭区护林站的人们做的好事).然而,不经意间却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或许身陷囹圄的五棵松正在痛苦地呻吟着,只是我们无法体味其悲伤之情罢了,但愿山风能将五棵松悲哀之情愫加以梳理或吹散,把自在和快活交还给它们,但愿我们人类能早一点听得懂其他生物间的窃窃私语,仔细听听这些田地间生灵们的声音,并将其也融入到整个宇宙的和谐音符里。 咏五棵松 石鼓山上五棵松,点缀东峰美景成; 天造地设连理枝,相拥山间并蒂还。 站在东峰上再向主峰望去,与在主峰上看到的景色就大不一样了.此时此刻,阳光下的石鼓山,层林尽染,秋色满眼、披绿挂翠,风姿焯约,洋溢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息.仔细观之,那巍然矗立的银白色峰顶,更像一位美丽少妇的乳房高高地耸起在群山叠嶂之中,丰盈而俏丽,柔美而圣洁.与东峰这漫山遍野的松柏的青翠所不同的是主峰顶上的松树品种则是与华山上一样的白皮松树—— 华山松,这种松树很奇怪,如果移种到其他地方就变色了,这就是它所独具的特点。(见白皮松图)从东峰下来后,石鼓山小天池的奇观呈现在眼前—— 天池位于东峰主峰下一个比五棵松所在的山梁略高一些的山岙里,一块巨石中央有一个呈8字形的凹槽,槽中积满了水,清澈见底的一汪碧水尽显其独特的魅力和鬼斧(见小天池图)。 咏小天池 心胸荡然独坐愁,百里之外梦中游; 明月松间照石鼓,天池青泉石上流。 低吟高歌幽咽曲,清雅澄净脱凡尘; 心灵独白摩幽诘,弹琴篁里复长啸。 从东峰下来,经过小天池、五棵松等景点后,从鹰嘴石往下便踏上了回程下山之路,两旁多怪石嶙峋,恍若踏上了一条千年古道. 行不远处,却见到路旁峭壁上斜挂一排铁链和用木棍搭成的天桥.于是车友们手抓铁链,足踩栈桥小心地向上攀去.大约上了十几米远就到尽头.尽头处有一小庙,上书祖师庙三字.庙门迎面敞开,一慈眉善面之神仙端坐于蒲团状的阶台之上,悠悠然而怡然自得。庙里或许早已没有了香火,香炉中倒还存有一些许熄灭的灰烬.用于让人们捐钱的功德箱已倒在一侧,里面自然也是空空如也,小庙显得破败而冷清.看来人间的香火也并不是那么好享受的。 在栈桥上,车友们一字排开,在此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和靓丽的图片,也算是对孤零零的神灵的一种慰籍和安抚,也算是替我们人类尽了一些人道主义和对神道主义的敬畏吧。 从这里再往下走,就纯粹是下坡了,顺着石鼓山主峰背后自然形成的沟岔一路迂回旋转,下山的速度倒是快得惊人,虽然脚下的羊肠小道不时地被树木和巨石截断,但峰回路转中总会有小径出现,而且越是往下走越是平缓了许多,不多时就从主峰的背后迂回到了侧面,顺着这侧面的峡谷,沿着溪流边上一路下的山来,在布满了草丛和灌木的沟坡上,游人们踩踏出来的曲折小径时隐时现,几经回转几番跨越,峡谷渐渐地开阔了起来,离山脚下我们歇息的农家乐小院也没有多远了,不多时便出走出了峡谷。 此时,在石鼓山农家乐6号——预订的农家饭菜也已准备就绪,几十张烙饼、几十碗面条端上来后,午饭便即时开始了(AA制),饭后协会和车友们的评价是:饭菜一般,且价钱贵。 下午两点左右,车友们带着对石鼓山的留连和醉心的满足踏上了归途,从石鼓山的农家出来以后,便向西边的大王乡骑去(回程时在三(官庙)——阳(郭)路段,还骑行了一段正在修建中的关中环线,尽管正在修路,但比纯粹的三阳路好骑多了。会长还说:等关中环线修通的那一天,我们渭南市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一定要去捧场助兴)。本来说回程时全都是下坡,可在石鼓山到大王的这一段程途上,车友们却品尝了翻越大坡、陡坡的滋味。 从石鼓山——王坡组——三官庙乡——大王乡不到十公里的路程上,骑行的时间竟用了有一个多小时,而在大王坡顶转弯处回过头来再看石鼓山时,好象就在对面近在咫尺,心里不竟愕然——在秦岭北麓上距离的概念竟是如此的令人难以释怀。 好在转过了大王乡这个坡顶的大弯后,石鼓山就再也无法进入我们的视线了,下坡的路自然是风驰电掣,紧接着一个足有五六公里的大下坡,更使得我们把石鼓山抛在了脑后——远离的石鼓山虽已不在眼前,但远离的石鼓山却已留在了我们的心间。[ 本帖最后由 wnxieh68 于 2006-9-14 21:52 编辑 ]
2006-9-14 21:39 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