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艾波涛的头像

艾波涛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05/08
分享
《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之歌 ——骑行纪事及随想录(连载)》连载

第四十六章 黄河西岸风光好 渭南车友乘兴来

 

黄河西岸风光好 渭南车友乘兴来

——2006年4月22日(周六)骑行日志及随想录>


    协会安排的这次洽川之行——车友们不仅参观了座落在朝邑南寨子村头高土岗上的丰图义仓,领略了125年前动工兴建的“天下第一仓”的风采;而且在沿黄河景区骑行的五十公里路程上,还领略到了黄河滩涂的自然风光;游览洽川国家级生态保护区——游览洽川风景区处女泉(曾经被称为夏阳瀵和东鲤瀵,现更名为处女泉),还在尚未完全开发的神泉瀵中游了泳,在一定程度上已使大家放飞了心情,并给车友们带来欢乐,如此有意义的骑行活动和骑行路线真是难得。
    清晨的薄雾中透出了淡淡的清凉,在城区中骑行时感觉不到丁点迷蒙和朦胧。可在南塘口两支(本次骑行分两条路线)队伍分手后,在小桥处掉头向北沿民生街骑行时,清晨那淡淡的薄雾已变的浓浓重重,在骑上上涨渡大桥时,渭河上的大雾已迷漫着——无法分得清那里是河面上发黑的水流或那里是河滩地里已经抽了穗而更加青翠墨绿的麦苗了,天地一色白朦朦、雾腾腾,只有在车轮下的桥面和两侧的桥栏隐约可见;前面的能见度极低——大约10米左右吧,整个的大雾就象是戈壁沙漠上的沙尘暴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缘;暮春时节如此的大雾本不应有太多的奇怪,可也实属罕见。

   不过厚重的大雾也无形中为我们的骑行及骑行道路上增加了一道非常独特的风景线——大雾足足迷漫了一个多小时后才逐步地散去,此时的渭北平原上才露出了其生机盎然的勃勃生机和富饶美丽的容姿焕发。


丰图义仓天下第一 粮库职工处境堪忧
——2006年4月22-23日骑行随想录之一

    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一行13人的骑行队伍一路顺风,沿着108国道直抵大荔县城,略作休整后,即东向距大荔县城16、3公里——位于朝邑镇南寨子村的丰图义仓进发,并于11:00许到达,历时四个小时,骑行里程约八十公里左右——>远眺丰图义仓,像一座壁垒森严、历经沧桑的军事古城堡。仓外又筑外城,高7.7米,西有城门,东开小门,可谓城中有城,既安全,又别具风格。其修建工程从光绪八年起到十一年止,历经四年之久,动用和支付白银三万余两,建筑规模规模宏伟,建筑结构坚固适用。整个工程竣工后,绘制出了详细图样报送朝廷,当时的主政者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从此便与苏州丰备义仓并重一时,驰名全国。
    丰图义仓建筑格局既为城中城,那么自然就分内城和外城——外城紧贴黄河西岸,高出滩涂的河塬,占地63亩,坐东朝西,城门西开,门洞宽达4米、高6米,有两扇厚重的宫门,大型卡车可来回穿越门洞,土城外筑护城河(城壕)。城北侧断开一条深壕,是关中盆地通向黄河古渡蒲津渡的驿道,深壕北边的村落被称为北寨子,南面的村落即为南寨子,而丰图义仓就是建在这南寨子村头的高土岗上,形成东、南、北三面高险、西面连塬的特殊地理位置——(西城门留影

  “天下第一仓”的丰图义仓所在的高坎上,现在看来并不很起眼,但在冷兵器时代,该仓巍然独立于黄河西岸老崖,不仅地势非常险要,而且地处秦、晋、豫三省交汇的蒲津古渡和古驿道上,并与山西省的永济市隔河相望,古时候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当我们到达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朝邑镇信用联社的王主任(王主任是受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郭会长的委托,为我们一行13人联系参观事宜,这里因为是仍在使用的粮库,故并不完全开放接待游客)便热情地迎了上来,带领我们进入义仓参观,并兼作导游为我们介绍起了这里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背景、义仓的结构布局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切逸闻趣事以及目前仍是这里的主人们——粮食系统员工们的处境和忧愁。

   从外城的大门进到院内后,车友们将自行车停放在从西城门一直延伸到内城正门边上的道路边,集体购票(票价5元)后在王主任的导引下,从义仓正门的东侧仓门进入内城院内——
    内城的义仓座北朝南,高14.89米,东西宽133米,南北长83米,总面积1.1万平方米。砖砌周垣,南垣外洞开二门,名东仓门、西仓门,东、西仓门之间的壁上有似浮雕式的砖作仿木结构的歇山屋顶妆式,正中高嵌楷书“丰图义仓”石刻大字,字两侧有砖雕花瓶,下部有环带纹、葡萄纹、雷纹等图案(见图片)。垣内周列仓廒58洞,每廒净长9.81~12.63米、宽3.72~4.2米、高2.41~2.85米,体积193.5~253.8平方米,外环廊房,有明柱108根。院落宽敞,行车敞通,进粮和出粮互不干扰。

    院内偏南,以两条门道分界,又有东西排列三级建筑——中间有一小院,进门先是东西各建厦房三间,紧接横建大房三间,大房东西两侧又各附耳房三小间。 丰图义仓内有仓廒58洞(可容粮5520吨)我们参观了位于西南角的一个仓廒,仓廒内部是砖砌的窑洞式结构,后墙两米高处有一玻璃窗户,室内光线很好,宽敞明亮,仓廒内地面上用木板架空与地面隔开以防潮汽上升,保证了贮粮的通风与干燥,在这个开辟出来供游人参观的展室里面的墙上,还挂着不少名人和粮食系统的领导以及陕西省某些领导来此参观时留下的照片……。参观完展室后,车友们在王主任的导引下,顺着仓院内西南角通往仓顶的台阶<石砌台阶坡道拾级而上,在仓顶上环顾整个义仓的布局真是蔚为壮观。
     登上丰图义仓之顶向四周了望,其间北寨子村还有岱祠岑楼和金龙高塔,位于丰图义仓北边一沟相隔。岱祠岑楼——座落在朝邑北(大)寨子村头高土岗上,与南寨子村头高土岗上的丰图义仓遥遥相望。(背景是岱祠岑楼)


< P>岱祠岑楼始建时间已不详,但在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年)重修过岱祠,原有钟楼、鼓楼、献殿、围廊、圣母祠、药王祠等20多座建筑,现仅存宋朝所建岱祠岑楼(戏楼),明代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增设了殿宇,因其仅用二十根圆柱支撑,此楼堪称是古建筑的经典之作,可谓是我国古代有较高科学艺术价值的建筑之一。 
      丰图义仓还以完美的防渗漏设计而闻名,设计构造简单而科学,参观后我们不得不为此惊叹不已。一般民宅房顶大多都采取两边分水法,就连西安明城墙墙顶也采取的是由外向里边斜面排水单分法,而这两种排水法的平面流程和时间都相对较长,特别是西安城墙一边汇水后容易渗入墙体。丰图义仓墙顶平面由表砖铺成,四周高中间低,巧妙地将雨水汇于中间部位由下落水槽向院内排去,仓顶四方共筑水道12个,周砌女墙卫护。避免雨水四散造成积水、渗水或渗蚀墙体。 
    由于其独特的排水方式和四面所筑的排水道之畅通无阻,晒粮转运,极其方便;再加上仓外还筑城挖壕,自然是固若金汤。因此,该仓从建成至今,一直用作粮站,每年收储调运粮食2000余吨并且成为朝邑十二景之一,现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
     关于丰图义仓——当地百姓至今还流传一段修建丰图义仓的有趣故事。慈禧曾下旨阎敬铭调拨银两,在朝内修建一座粮仓,以备大内粮荒之急,阎敬铭奉旨行事。粮仓建成后,阎敬铭奏报慈禧,慈禧闻奏大喜,欲御驾亲察,并示赏赐。阎敬铭忙回禀,此仓远在陕西朝邑,慈禧勃然大怒,要治其欺君之罪。阎敬铭急忙辩解,老朽愚钝,误将“朝内”听成“朝邑”,后又奏明丰图义仓的战略位置、建筑规模和赈灾意义。慈禧闻禀略安,转念一想,阎敬铭虽有私心,但也是为国为民,忠心耿耿,不仅未加治罪,竟欣然御笔赐封丰图义仓为“天下第一仓”。

不管这个民间流传的故事真伪与否,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慈禧太后西逃陕西,路过华阴时,其随从、军队很多粮草全得于此仓,所以百感交集,为阎敬铭题写“龙”、“虎”二字,以示宽慰之意。后来有人将慈禧太后御书石刻“龙”、“虎”二个大字镶嵌在北仓顶上的朱文公祠两侧。
    在北仓顶正中的朱文公祠参观两侧镶嵌的慈禧太后御书石刻“ 龙”、“虎”二个大字时,车友们发现:那个>虎字却恰似一个婷婷玉立的丰满女性,富态的脸庞和丰满的双乳,甩开的臂膀在上方挥舞,直立的一竖顶天立地,下部那飘逸的裙裾向后曲翻,似有清风徐徐拂过。有人说:这不就是一个慈禧的造型吗大家再细细观察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慈禧作为一个近代中国的女性统治者,在国人眼里或心里并没有多少好感,形容起来总是些个保守、僵化、落后、愚昧、骄奢淫逸的字眼,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如此有才华和心比天高。看到这两个字仿佛使我们看到了其另一面,一个女人能在男权社会里统治偌大的一个中国达半个世纪,自有其天时地利的一面,但也不能不承认其自身所具有的才能和非凡意志力之作用,清朝末年中国的积弱自然与她的统治有着重大关联,但也有着一种积重难返的无奈和历史的使然;慈禧太后作为一个统治者,对国家民族而言,自然是很糟糕很糟糕;但作为一个女性,其才华却也不失为佼佼者了。 
     当然,丰图义仓的修建绝不会是象传说的中那么的简单或富有传奇色采,但却是与当时的自然灾害和一个名叫阎敬铭的朝邑人不无关联,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关中的大旱,饿死了很多人,朝邑尤其严重。在当时无论是地方上的有识之士或老百姓,都深深感到要想解脱这种悲惨景况的重演,除去自己要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外,还必须发挥以数乡济一乡之众,以数岁救一岁之荒,以本地之粮防本地之饥的节约储备和协作共救的精神。朝邑人阎敬铭作为清朝的户部尚书,不但善理财政,为人深谋远虑,在这种思想和民意的影响下,加之他一心想为家乡父老做些善事义举的心态,就向朝廷倡议修建义仓,以备万一。而在大荔县朝邑镇南寨子村(俗称仰圣堡)地势高燥,适宜修建的粮仓储藏粮食。故被恩准修建丰图义仓,其范围之广阔,占地面积之广大自不待言。
   丰图义仓确是天下第一,但那也是过眼的云烟,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的进步以及人文观念的变革,这里的一切也就只有供人们了解历史、凭吊古迹、缅怀先人,这样一些与其建筑初衷不相关联的功能性作用了。虽然仍被做为粮库使用,但已不太能与现代化的节拍合的来了,其贮粮的功能已不再成为其骄傲或自豪的法码了。粮食系统的变革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洪流,将促使这里很快会成为单一的旅游景点和人文景观。但在整个过渡期里,这里的粮食系统的员工则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和利益损害。


     据王主任介绍这里的员工现在很苦,大多都下岗或离职,现在上班的几个人也是属于临时反聘,待遇很差、收入很低,其生计受到严重的影响。诚然任何变革都会触及某些人的利益所在,但这么大的变革带来的副面作用和利益伤害,全部都让他们去埋单似乎是有一些残酷和不公。做为一些骑行者,难免要有些心绪不宁,我们在放飞心情之余,除了发些感慨之外,又能如何呢?在这里也只有祝他们早日走出困境,但愿他们所守望着的“天下第一仓”能给他们带来福音,或许尽早开发这里的旅游资源会使他们的处境尽快地好起来也未可知。再一次地祝福他们,愿他们尽早地享受到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带给每一个人的实惠和利益分享,也同时祝愿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这一利益实惠,真正地使全中国人都过上小康的生活。



 

蛙鸣声声黄河滩 农家乐遍处女泉

——2006年4月22-23日骑行随想录之二 

      题记
芦荡瀵泉寄情怀  

黄河滩涂风光好, 芦苇丛中蛙声脆; 
洽川景区黄河西, 芦荡瀵泉寄情怀。 
借问农家乐何处? 处女泉边莘里村; 
神泉瀵中游罢泳, 来日骑行更神勇。 


    参观完丰图义仓后,王主任因有要事须办,便在朝邑镇与我们握手道别:谢过王主任的热情接待后,行色从从的车友们在朝邑镇永恒小吃城吃过中饭,便>顺着事先拟好的路线朝邑——步昌——两宜——华源一路向合阳方向前进。骑行队伍一路狂飙,在越过黄土台塬到黄河滩的那个倒着的U形大坡后,抵达黄河滩上的华源村,沿黄河滩涂之公路向北骑行没多久便进入了合阳的地界,在金水骑上了黄河大堤。

黄河西侧大堤合阳段——近二十公里的大堤上,下雨天碾出的车辙形成了坝顶凹凸不平的坑坑洼洼和沟沟坎坎。从全兴寨开始,在道路坎坷中颠波了近两个小时的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可算是经受了考验,当然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的话,其实也锻炼了自身的肢体和心志。<

这里贯穿南北的黄河大堤,处在黄河南北走向段南部晋陕大峡谷的末端,顺着西侧黄土高原的余脉的洪积和坡积台塬之走势蜿蜒曲折迂回而上,大堤与台塬湾处峰回路转的空隙地带不时有几个村庄点缀其间,与那些城堡式的台塬一起,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的美丽画卷。

这里的道路虽不很好,不过这里沿途的自然风光之旖旎和人文工程之壮观给人的视觉冲击和感观享受,倒也使得这一切所带来的困顿和疲累抵销了不少,大堤内侧滩涂上大片的湿地里芦苇丛丛,远处或近处的水溏里,蛙鸣阵阵,声音始终不绝于耳,人工养殖水溏的条块分隔和自然水溏虽然是夹杂在一起,但也一目了然。
    河堤边上大片的莲菜地里,乡亲们正在齐腰深的水面下收获着白白净净的藕根,那些被拔出来的莲藕——大多在一米上下,且节节分明、洁净白嫩、十分可爱,在收获者身后的水面上飘浮着,静静地等待着搬运和装车,车友们在一辆拖拉机旁停了下来,一边与装车的人攀谈,一边欣赏着这个收获的全过程。

不远处的大堤下,茂密的芦苇荡里,有一群三五个人在收割芦苇,一为女士抱着一大捆绿色间杂着些许黄叶的芦苇正往大堤上爬来,此时收获的芦苇作何用途倒是令人不解,不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有其道理所在,只不过我们这些局外人不甚了了罢了,呵呵,我们做为过路人那就看看风景好了。
    在黄河西岸滩涂的深处,很多地方是有人迹可寻的,骑行中我们看到了大堤内有好几个地方都散落着村庄住户和开垦的土地,其间的道路也横纵交错,通途上行驶着的汽车不时越过我们的眼帘,村旁的田地里的地膜栽培模式纵横有序和邻近处那些错落有致的芦荡和水溏相映成趣,好一派江南水乡的情调和悠然、清静、美妙之湿地风光啊。
    大堤外侧抽黄工程的引水大渠紧贴着黄河大堤,其渠面宽阔平整,隔几公里就有一座简易的桥梁横越渠面,作为抽黄引水渠一侧的乡间村寨与黄河大堤的连接通道;渠内水流波澜不惊,在合阳段的几处抽黄点上,每每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幅图景:横桓在引水渠上的取水楼及其下部的跨渠门洞很象是一个张开着的大口,从总体上看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俯首饮水的老龙头,而插入渠内抽黄的大泵那吸水口管段,更象是一个老龙头上的胡须,在感应或探求着什么,而引水渠西侧与取水楼所连接的那些个泵房里的大泵和附属设施以及点缀在其间的其它东西,犹如是老龙的心脏和用来腾空的龙爪;蜿蜒曲折地一直延伸着探寻到了塬顶天边去的那些输水管路,则更象是龙身和龙尾在空中摇弋和摆尾,将一滴滴黄河的甘露撒向了塬上绵延不绝的黄土地里,滋润和孕育着万千生物茁壮生长滋润和养育了塬上的众多百姓和黎民。

>抽黄工程是陕西省利用世行贷款和国内多渠道集资兴建的大型电力提灌工程。工程位于关中东部渭北旱塬,从黄河合阳段太里湾取水,抽水流量40立方米/秒,(设计灌区面积126.5万亩,其中扩灌大荔、蒲城、富平三县85.5万亩,向交口、洛惠渠补水灌溉41万亩。同解决三门峡移民安置区内30万人生活用水问题),该工程由枢纽进水闸、抽水泵站、干渠(包括总干渠、北干渠)、支渠和输变电等部分组成。其中总干渠上建有抽水站3座——分别是太里一级站、北干二级站、下寨三级站。安装抽水机组170台,总装机容量11.46万千瓦,平均扬程135米;架设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374.2公里,概算总投资14.354亿元。工程于1990年7月开工,1997年6月30日试通水,并先后进行了1998处冬灌、1999年春灌、2000年夏灌,历时70多天,灌地达35万亩次,2000年12月底干渠以上工程全面建成,现正在产生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渭北旱塬上的老百姓们造福。

午五点许,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一行13人,到达了现在被更名为处女泉的湿地旅游中心景区,在莘里村的农家乐安顿了下来——住宿、吃饭。“农家乐”风情在各地自有其不同的内容和格调,在洽川湿地风景旅游区内,分布了众多的农家乐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我们落脚的莘里村,与著名的瀵泉(现更名为处女泉)相距也就是百十米左右,在这里聚集了大多数来这里旅游的客人们。门前的小摊里摆放着湿地里的各色鱼类和其他水族成员,一个名为海陆空的生物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它既属甲壳类飞虫,短小的翅膀飞起来一点都不逊色;它又属于爬行类浮游生物,可在陆地上和水面上飞速前进;当然它还属于水下生物,能够毫不费力的潜行水下,据说能够上餐桌,可瞧那模样谁还愿意去品尝呀!不过看看新鲜,还是能饱饱眼福。

大约晚上7:00许,车友们吃罢晚饭,按计划到神泉瀵去游泳,神泉要比处女泉大的多——直径在百十多米,神泉瀵蓄水面积最大,达十多亩。“瀵泉”多的根本无法数记,但比较著名的共有7眼,大家熟悉的“神泉”、“处女泉”均属其中。与神泉瀵相邻的小瀵并不知名——或许根本就没有名,但其极似母子相偎相依,永不离分,故被人们称作“母子瀵”。>据说,这些瀵泉的水中含有丰富的锶、铜、硒、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经常洗浴,可以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神泉东侧还相邻着很多不知名的瀵泉,只是这众多的瀵只是还未达到处女泉的开发程度,其设施还不算完备,简陋的更衣间只能容得下很少的几个人,入水台阶还是以沙包做为代用品,但这一切并不能影响泳者的情怀和心绪——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的车友们,在神泉才真正地放飞了心情,畅游了几个来回天就慢慢地黑了起来,这时仰卧或横躺在瀵中的水面上时,才仿佛感觉到了有一股涓涓的细流喷涌向上,暖暖的融融的轻抚着肢体和脊梁,舒适而惬意,这种体验在洽川湿地的所有瀵泉中都相差无几,来到洽川不到瀵泉中游泳,那才是最遗憾的事体呢,恐怕就和没来洽川没什么分别了。

——水从地面下喷出的漫溢,即从地底下喷出的泉水,瀵其实并不是名,而是一种状态。《尔雅-释水》:“瀵,大出尾下。”疏曰:“尾犹底也,言源深大出于底下者曰瀵;瀵犹酒散也。”都是被作为一种状态来描述,而瀵这种漫溢喷涌的状态在洽川这块湿地——黄河母亲的怀抱里,多么象是那孕育中华民族的滴滴乳汁啊!涓涓细流永不枯竭。当其隐入碧绿如帐芦苇之中,也就成为是洽川风景名胜区最独特、独有的自然景观了——水从地下涌出,大如车轮,状如沸汤。且围堤蓄水后,即是可贵的水利资源和旅游资源,再加上这里有着数以千万亩的芦荡作为风景胜地的底蕴。所以在这绿柳垂荫、红荷映日的瀵泉和芦荡中游览、泳浴、垂钓,自然是其乐融融、其乐无穷了。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旅游潮的一再高涨,西依莘原,东临大河的洽川风景名胜区,由于其瀵泉的举世罕见——七眼(其实是数以千万计)瀵泉如颗颗明珠撒在黄河母亲怀抱的洽川湿地上,再加上瀵泉边绿柳成荫,红荷映日,风景优美,自古就是旅游胜地,这里的旅游开发者们就更是费尽心思、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吸引四面八方的国内外游客。由于很多人对瀵这一名词和状态的不了解或不理解,再加上它与人们的排泄物有着相同的发音,故新开发或已开发的景点的管理部门都不看好这个字,但由来以久那有那么容易取销或替换呢?要更名自然须要有更厚重的人文历史背景才好让政府主管部门信服或理解。考证之下“处女泉”成了合理合法的代名词。

“处女”之名的来源,虽然有着堂而皇之的理由和考据,但也充分地体现了国人的处子情结——这个情结可谓源远流长、根深蒂固,我们不知道应该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悲哀和不幸呢,还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良美德呢,自然各人心里都有一个答案,大家心照不宣——不说也罢。这个名称其实也可以说是来源于当地一种古老的民俗,据说洽川有这样一个古老的民俗:姑娘在出嫁之前都要由母亲或姐姐陪同,在蓝天白云下,躲在绿色的屏帐中来这里沐浴,让清纯的泉水洗去满身的尘土和疲劳,去迎接人生道路上最幸福的时刻——当然也有人说,出嫁的姑娘要到这里沐浴,除了要洗去尘垢和疲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那就是婆家要验证姑娘是否是处子,沉下去浮不上来的就不是处子,当然由于瀵泉的水质特殊性,没有浮不起来沉下去的(处女泉实际上是一个由大小泉眼组成的泉群,泉水的浮力特别大;即使你一点儿不识水性,也不用担心会沉下去,只要保持身体平衡,便可尽情享受如绸拂身的美妙感觉;泉涌沙动,如绸拂身,泉眼深不可测,沐浴者似入“太空”,被誉为“沙浪浴”由于入水不沉,置身于泉眼之上,泉涌沙动,如绸拂身,不仅可以享受“沙浪浴”,而且还可以证明自己的处子之身,那又何乐而不为呢!自然是绵延不绝、千古相传了。

    也许是得益于处女泉灵气的滋润,洽川自古以来多出美女、才女。人称"四圣母"的大禹的母亲、商汤的妃子、周文王的母亲太任、妃子太姒,她们的故乡都在这里。太姒,便是洽川美女中的佼佼者。

   我们所住宿的莘里村其实也是很有些来历的,这里可以追溯到中国最古老的朝代,因夏启封支子于此,史称“古有莘国”——其境内既有万顷芦荡、千眼瀵泉、百种珍禽、十里荷塘、一条黄河;同时这里又是“三皇五帝”之一帝喾葬身之地、孔子弟子子夏传经终老之地、汉隶精品《曹全碑》出土之地,还是中国第一贤相伊尹、大禹母亲、商汤妃子、周文王母亲、周文王妃子的故里。人文历史浩如烟海,自然风光磅礴妩媚,被誉为“八百里秦川一颗璀璨的明珠”。

   目前已开发的处女泉——原名东鲤瀵、伏鱼泉,是洽川举世罕见的七眼“瀵泉”之中最神奇、最迷人的一处泉子。“处女泉”堪称“华夏一奇”,令人叫绝,实乃天下奇泉,最为迷人。此泉面积2000多平方米,进出靠一艏以进出者自身的人力为动力的渡轮摆渡,大门口有三条从芦苇荡开辟出来的水道通向湿地深处,有兴趣者可划船游览观赏芦荡风情;由于所有的瀵泉水中都含有益于人体的锶、铜、硒等多种微量元素,且水温常年保持在29℃-31℃之间,入水沐浴,可以祛病健身,益寿延年;在泉边还设有游乐场、风情木屋等,可以充分感受黄河滩的野趣。

“瀵”是洽川湿地的独特景观,因此几千年来文人墨客题咏甚多。已经有三千历史的《诗经》,其首篇《关雎》就发源在这里——在西周时代,以丰、镐为中心的八百里秦川是《诗经》的发祥地,而《诗经》里的大部分诗歌是在这里经过最初的采风和编集,当时完全是使用莘(国)里所通行的雅言和正乐;其东部的洽川即《周南》早先采诗之地。

>据有关专家的考证:《诗经》首篇《关睢》实际上是描写的周文王和太姒之间发生在洽川一带的爱情故事;《大明》篇详细记载了周文王“在洽之阳(即合阳),在渭之溢 ”迎娶太姒“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的盛大场面;《葛覃》《卷耳》等篇乃“后妃(太姒)自作”;《螽斯》等篇也都与太姒有关。《诗经》305篇,至少有20多篇与洽川有着很深的渊源。洽川遍布《诗经》的文化遗迹,处处散发着《诗经》的乡土气息;又因《关睢》是中国第一篇书写的爱情诗,自它而起,开始了中国爱情诗的瑰丽长河,构成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合阳是《诗经》文化之乡,洽川是中国爱情诗之源。

……………………………………………………………………


第一天路线:渭南市(中心广场)——乐天商城——青岛啤酒——上涨渡渭河大桥——固市镇——大荔县——朝邑镇(丰图义仓,约80公里)——步昌——两宜——范家——华原——金水(上黄河堤公路)——洽川(135公里).中间活动:参观丰图义仓;洽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沿黄河景区骑行,领略滩涂自然风光,游览洽川国家级生态保护区;休整(安排“农家乐”住宿、吃饭)、体验“农家乐”风情、游览洽川风景区、瀵泉(处女泉)游泳等等一系列项目——骑行全程往返278公里。

第二天路线:洽川——坊镇——合阳县(22公里)——路井——韦庄——大荔——固市——渭南市(143公里)。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