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古寺历史悠久 中日交流渊远流长
——2007年3月31日骑行纪事及随想录
题记
青龙寺中香烟飞, 仲春时节樱花开;
骑行车友寻春回, 独留樱花与烟灰。
在3月末或4月初,此时春暖花开,青龙寺——寺内樱花烂漫,或白或红,甚为壮观,此时正是寻春赏花的最佳时节,也正是在此时——在2007年3月31日,渭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协会(共38人)和西安科技大学自行车协会(:吴嗣波、余波、郭兵强、韩晓妮、雷疆、陈龙、楚雄、张跃先、任元元、任松共10人)的两个车队同行游览了青龙古寺,又一次地谱写了两支队伍共同骑行的辉煌篇章———
去年4月8日,两队就有部分车友同行造访过青龙寺,因此,值此樱花再度盛开的时节,科大的文洪车友就提议两会再度携手骑行西安青龙寺前去赏花,对这个提议车友们非常赞同且热情极高,几经酝酿,便确定了三月的最后一天再度造访青龙寺。
仲春时节的倒春寒,使得一大早的骑行都一直在感受着阵阵的凉意和冰冷,而这几天从北部泛起的沙尘暴弥漫过来的尘埃,更是将个碧空如洗、秦川历历的关中时空笼罩在一派迷迷朦朦、昏黄黯淡,令人不安和扫兴的氛围里。迷漫的沙尘好象是故意要搅和我们的赏花之旅似的,太阳公公虽然也不时地出来露露脸,可总显得是那么的苍白和无精打彩。先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使我们尝到了些微的苦果,好在我们的骑行队伍庞大,一路你追我赶,骑行的乐趣并未受到多大影响,热情倒还是丝毫的不减,天地间虽然洒满了沙尘,但并不能干扰我们将去西安青龙寺观赏樱花的行程和速度,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向临潼骑去,在临潼与西安科技大学的同学们会合。
科大的同学们兴趣昂然、热情高涨,在校门口北边的马路边上恭候着他(她)们心目中的这些前辈们,一字排开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青春活力的感染使得我们也年轻了许多,开怀的笑声更是让我们这些叔叔、阿姨们完全从倒春寒的冰冷和沙尘暴迷漫中的扫兴氛围里解脱了出来,并欢聚一堂。同学们的热情让我们深受感动,欢乐的气氛感染了每一位车友,不知不觉中,也不知是同学们融入到了我们之中,还是我们融入到了同学们之中——也骄傲的成了同学们中的一员,一路骑行可谓是其乐融融,其乐无穷。骑行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而结伴骑行更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当然和年轻的朋友们结伴骑行就更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了。
临潼到西安,特别是临潼到豁口这一段,路况差极了,也不知当地的那些官僚们都在忙些啥呢,修了一年多的路还是没个形,害得不少车友们扎了带,害得科大的一位女同学还不慎摔了跤,虽无大碍,但也无奈还是退出了本次骑行,成为憾事一桩。在随后向西安骑行的路途上,拥挤的交通一直伴随着极差的路况,沙尘暴迷漫过来的尘埃却还要再加上半边路上各式车辆蜗牛式的爬行中扬起的马路烟尘以及关中大地上的古老尘埃——这一切都使得我们骑行起来分外的困难,车友们只好小心翼翼、慢慢骑行,时近中午(12点),才骑到了乐游塬上的青龙寺。
青龙寺可真是名不虚传,寺前的地坪上四个缀着彩旗的大红气球在空中高悬飞舞,赏花探春的人们络轶不绝、人如潮涌,足有好几百人拥挤在山门前排队买票,人群长龙般地向外延伸着使得车友们无法骑行,寺前的大片空地上也被左一堆右一堆寻春踏青的人们占居去了大半。我们一行左冲右突好不容易从人群的缝隙中穿行,找到了一块没人看好的高地——存放自行车可是一块宝地,从这里开始,拉开了游览青龙古寺的序幕。
关于青龙寺:唐代诗人朱庆余曾有《题青龙寺》的名句佳作“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描绘出了当初的寺庙景象。其时的寺庙并不这么出类拔萃,也并无太多的特别之处。 据史书记载,隋文帝是在佛寺里降生的,而且他还是由尼姑抚养长大,隋文帝在尼寺里生活了十三年,受佛教的熏陶和影响很深。由于此种渊缘,在修建大兴城时,将城中的陵园(土冢)墓都迁葬到了郊野,那时为超度这些亡灵,隋文帝(杨坚)在开皇二年(582年),特意在位于长安(今西安)城南八里许一个叫铁炉庙村北的乐游原上修了寺院,取名为灵感寺——当初 叫灵感寺,只是在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才改名为青龙寺.直到北宋哲宗元元年(1086年)以后,寺院废毁,地面建筑荡然无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工作队,根据1963年勘察的线索,在1973年又对青龙寺遗址位置进行了复查和发掘。首先钻探了新昌坊的街道,肯定了青龙寺位置,但这一切仍然使得它无法名满天下,照常是默默无闻。
据中国佛教历史文献记载,自东汉以来,印度各派教说都先后传入中国。密教在唐开元初期,由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传入,并成为中国佛教的十大宗派之一。青龙寺是唐代密宗大师惠果长期驻锡之地, 当时有不少外国僧人在此学习,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僧人辨弘,新罗僧人惠日、悟真也曾从惠果学习密宗教法,因此,青龙寺盛名远播海内外。尤其是日本僧侣,著名的“入唐八大家”中的六家:日本的空海、圆行、圆仁、惠远、圆珍、宗睿就受法于此。尤其是日本著名的弘法大师-空海,空海(号弘法大师)曾于公元804年随遣唐使团入唐求法,在青龙寺拜密宗大师惠果为师,学习密宗真谛。后回日本创立真言宗,成为开创“东密”的祖师。空海回国后在高野山建金寺,并在日本创立真言宗,至今信徒众多,传承不衰。因此青龙寺是日本人心目中的圣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1982年青龙寺修建了“空海纪念碑”,建立了"惠果、空海纪念堂",1983年11月又建成"青龙寺庭园"。而这种与东嬴日本的渊源,却使得它名闻天下。
车友们放好自行车后,约定一个小时后集合,便开始了自由活动——
中国考古工作者在1973年对青龙寺遗址进行了发掘。根据发掘报告,遗址有两处,一为塔址,一为殿堂遗址。塔基正中有一直壁方炕,当是塔心的地宫部分。此塔可能是隋唐盛行的方形木塔。殿址位于塔址东侧50余米处。殿址台基面呈长方形,放柱础石夯土墩,东西五排,南北六排,中间缺少两墩。夯土墩形成柱网状,似为面宽五间,进深四间格局。中心减二柱部位,可能是密宗佛殿的一种特殊设置。台基东西两侧发现有呈坡状慢道。台基北面中部有踏道遗迹,台基南面中间有露道。寺址面积约13万平方米,残存部分围墙。以发现两座并列的院落和塔、寺殿、回廊、山门等建筑基址及陶窑等。经发觉的寺殿基址长28米余,宽21余残高0.8米,上置础石的磉墩尚存,为面阔五间、进深四间、中心减二柱的格局。历年出土的遗物出土遗物有银质及鎏金小铜佛,唐代建筑材料:大量砖、佛,银、石或三彩佛像、陶佛塔、造像碑、瓷器、钱币及大和五年(831)石灯台、经幢等。
在原址上新建的青龙寺——分东西两处。 东侧院落内有青龙寺出土文物展室——遗址庭园院内还植有数量可观(从日本引入)的樱花——在其间构成了“乐游塬上盛景,独领长安风骚”的独特遗址景区,每年春季这段时节樱花、牡丹竟相开放,纷繁娇艳的樱花灿若云霞,樱花的品种(其中的普贤象、一叶、红枝垂樱、扬贵妃、桑井吉野等十余种,均为名贵品种)和数量堪称是西安之最,观赏樱花是许多游客神往的事情,这里已成为了吸引大批中外游客的观光胜地。
青龙寺前排长队,欣赏樱花山门内;
骑行车友寻春来,樱花那比桃花红?
遗憾的是在山门前买票的人太多了,排队的长龙使得我们望而怯步,也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便选择了放弃,所以没能进去参观游览——领略这乐游塬上独领长安风骚的盛景,亦为此次骑行中的又一桩憾事。好在西侧的院落里人并不太多,也不收票。且院内惠果、空海纪念堂的西侧也植有数量和品种相当可观的樱花,在此一饱眼福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在西侧院落,一进门右侧,便是一座密宗所尊奉的大日如来坐佛铜象,背后却是用汉白玉筑就的世界和平塔,两侧各有一个护法:或手提禅杖或手握依钵肃立护持。密宗尊奉大日如来,以真言密法为精髓,强调修行仪式。青龙寺一切修持都按教理规定进行。青龙寺大阿阇梨(传法大师)惠果,一生弘传密教,化度众生,培养了一批中外专事密教研究大德。 惠果阿阇梨为密宗传法高僧,他精通奥秘,广收门徒,善于教学,传授的两部大法,远及国外(今日的日本仍在盛行。青龙寺也被崇为真言宗祖庭)。
院落里松柏槐竹点缀四隅,花草树木茂密繁杂,招蜂惹蝶的白色的丁香花儿簇簇丛丛,吸引得众多的蜂蝶翩翩起舞、上下翻飞,也吸引了众多的观赏者们围观和赞叹,车友们中的摄影师们纷纷留下了这一瞬间的美妙和难得的影象——
樱花婀娜别样姿,丁香花白枫叶紫 ;
蜂蝶恋花人亦恋,青龙寺内百花艳 。
院落内花色品种众多,不仅樱花婀娜多姿,丁香招蜂惹蝶,盛开的桃花嫣红,而且还有多姿多彩的彩色玉兰花儿仍然在尽情地绽放,红紫的枫树枝繁叶茂,还有那些叫不出名目的花呀草呀长满了庭院里的角角落落,这一切都相映成趣,意境不凡,使人心境大为开阔,好不心情舒畅,自在悠扬,使人竟不住要念上一句:摩诃般若波罗米。
院落中间有 1982年,西安市与日本香川、德岛、高知、爱媛四县,在青龙寺遗址上共同修建落成的空海纪念碑——惠果、空海纪念堂。该堂是日本真言宗各派总大本山会、日中友好真言宗协会与西安市共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纪念堂选址在考古发掘的四号殿堂遗址以北六米的地段。平面布局采用早期旧殿遗存,为面宽五间,进深五间的大方殿。复原后的方殿体积高大,气魄雄伟,具有唐代建筑风格,是西安第一座复原建筑——青龙寺惠果、空海纪念堂的建筑采用歇山顶,延续了南北朝的“两段式”形制,但曲线变得更加柔和,同时又不乏力量感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多采用凹曲屋面,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内部空间组合变化适度,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堪称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惠果(743-805 年)俗姓马,京兆万年县(今陕西长安)人。九岁时,随不空弟子昙贞受学,后于青龙寺大佛殿前剃染,慈恩寺受戒.唐大历元年(766年)从不空受两部大法及传法阿阇梨位.又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法及诸尊瑜伽。故惠果之学, 实兼善无畏、不空所传之长。惠果在青龙寺东塔院设灌顶道场,时称密宗大师。
空海入唐前, 已得《求闻持法》一部,并读《大日经》,在研读经典时,多有疑难,遂兴入唐求法之志。公元804 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延历二十三年),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入唐留学。遣唐使大使为藤原葛野麻吕,副使为石川道益,判官为菅原清公、高阶远成等。空海与大使等乘第一舶。于七月从肥前松浦郡田浦出海,忽遇风暴, 在海上漂流三十四日于八月抵福州溪县海口。空海代大使向福州观察使致书,书中说:“乍见云峰,欣悦罔极,过赤子之得母,越早苗之遇霖”。又说: “原垂柔远之惠,顾好邻之义,纵其习俗,不怪常风,则涓涓百蛮, 与流水而朝宗舜海;喁喁万服, 将葵以引领尧天”。 刺使闫济美阅后,大为感动,给予热情接待。十一月,空海等由福州出发,途经杭州、苏州、洛阳,于十二月下旬抵长安。安置在宣阳坊官舍。次年二月,大使藤原葛野麻吕等归国后,空海移居西明寺。空海在长安期间。遍游古寺,寻访名德.后于青龙寺东塔院拜惠果阿阇梨问学求法。
初次相见,谈法论宗,甚为契合.惠果说:“我先知汝来,相待久矣。今日相见,大好大好。报命欲竭,无人付法,必须速办香华入灌顶坛”。惠果以两部大法及诸尊瑜伽等全部传予空海, 犹如泻瓶. 惠果还命画工李真等十余人图绘胎藏金刚界大曼茶罗十铺, 嘱铸工杨忠信新造道具十五具, 以及图像写经赠与空海。希望“早归本乡, 以奉国家,流布天下,增苍山福。然则四海泰,万民安,是则报佛恩,报师德也,为国忠也,于家孝也,传之东国、努力、努力”。可见惠果对空海器重,付法切,师徒情谊亦非一般。
空海在唐期间,除学佛教外,对中国经论史书,诗韵等都有精深之研究,尤擅长书法。据说, 空海被召入宫,书写真、草、隶、篆、行五体字,轰动朝野,公卿学士无不赞赏,人称"五笔和尚", 与日本嵯峨天皇、桔逸势齐名,为日本书道宗师。空海在唐时还广为搜求经典,收集经卷、文学、天文、医学、工艺、美术等古今名本。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随遣唐使舶归国。空海滞唐一年有余, 中国僧俗建立深厚友谊,临别时,互赠诗文,依依之情跃然纸上。
进入西侧院落,车友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赏花、观景、留影、上香、拜佛,三三两两、一堆一伙,除了会长在与久别了的会员拉叙家长外,其他人不是在围观丁香花丛里的蜂蝶,就是在大日如来佛象前敬香祁福,不少人还在探寻惠果和空海传法和求法之渊缘,不管是在纪念堂,还是在钟鼓楼,都是留连忘返,余兴未尽,一个小时的时间真是太短了……。
在惠果空海纪念堂西侧,钟鼓楼的北侧,有一块书有:真言六字密教总本山-六水院的石碑,表明了这里是受到了何等的尊崇和向往,曲径通幽处樱花掩映着钟鼓楼,倒有着几分佛家盛景的静谧和祥和,极乐世界的情景亦或就是如此。在这块空地上还发现了几株挂着“菩提树”牌子的不太起眼的树木,使笔者感到吃惊的是菩提树竟然是这个样子,与印入头脑里的菩提树模样也太离谱了,要不是它身上挂着能够验明正身的牌子,真不感相信这就是佛陀曾经在其下为众佛讲经说法的菩提树,一直以来以为菩提树枝干参天、树冠蔽日,否则这么能坐得下佛陀座下诸多神佛呢!如今看来物象和意象是何等的难以相符啊!我等凡夫俗子岂能悟得透此等玄妙——看到这些菩提树,突然想到了佛教禅宗的六祖惠能那首著名的菩提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真是妙绝,难怪禅宗五祖会直接将衣钵传给了他。自性觉即佛——惠能、惠果等人是也,自性迷即凡人——我等芸芸众生,亦或我们这些骑行中人是也。笔者不才,也来附庸佛家风雅,题一首菩提歌如下:
菩提自有树, 天生枝叶少;
心是明镜台, 自然无尘埃。
我们凡人看来看去——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总也看不出它本来无树,总也做不到目中无物或心中无物,所以才总希望自己能放飞心情,胸无怨气、心无杂念,净化心灵、少染尘埃。过去虽知菩提自有树,但总觉着它天生枝叶茂,现在看来它是天生枝叶少才对;一心想把心灵净化,修为成明镜台一样的清亮, 少沾染些尘埃,岂不知本性本来就是明镜台,自然而然反而会没有尘埃,心灵无污无染,呵呵:)))我们不也可以是佛吗?自性觉即佛——您觉悟了吗?自性迷即凡人——难到您还迷澄着吗?
游完青龙寺,本想观看山门外广场北边上的牡丹园,但其时还不到开放的节气,不大的园子里含苞欲放的牡丹花蕾倒是已显露出些端倪来了,不过仍须一个星期多的时日才能一睹芳容,牡丹赏不成,无缘自无趣。据说这个被冠为中日友好牡丹园里,汇聚着35种以上的国内名贵品种,待到开放时还真是都市人旅游踏青的好地方。
不过青龙寺前的风筝集市已可谓是盛况空前,流光溢彩五花八门的风筝,吸引了无数的风筝爱好者,寺门前广场上空各色风筝竟相展翅,大到脸谱性的鲤雨性的风筝,小到飞禽类的昆虫类的风筝,应有尽有,欣赏完天空中飞翔着的和市场里叫买着的各式各样的风筝,车友们竟不住诱惑,慢慢骑车友——老李,还没忘了给他的小孙子买上几个带了回家,孝顺老人、含饴弄孙、天伦之乐,骑行游览悠然自得,这不就是一尊自在佛吗?
樱花掩映钟鼓楼,丁香花伴红枫紫;
乐游塬上纸鹞飞,青龙寺边风筝美。
欣赏完精美的风筝,该到了车友们与青龙寺再见的时候了,踏上归途,一路顶风而骑,到了林潼科大门口,再度与同学们合影留念,然后,依依惜别。在临潼到渭南这30多公里的骑行途中,已是风停尘落, 一路骑行还算顺利,晚上7时许大家陆续回家,圆满地结束骑行青龙寺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