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同志,我有一些媒体朋友,如果需要上稿,不妨直接告知。”文君正在因为最近没有在重量级级媒体上露脸被领导抱怨时,收到了高昇的短信,她有些喜出望外而又不敢轻信。
“请问可以上央媒吗?”文君直抒胸臆。
“光明日报可以吗?”
“肯定可以!”
“请把稿件打磨好,质量一定要高才行。我试试看,如果没有成功,请不要怪罪。”
“怎么能怪罪呢?您雪中送炭,我真的感激不尽呢!请问什么类别的稿子比较合适?”
“我估计经济类有特色的可能有胜算一点吧!”
“好的,谢谢!我手里正好有一个经济办的材料,改了再传给您。”
两天后文君买了一份当天的《光明日报》,因为那上面有一个很小的豆腐块,介绍了文君所在街道的协税护税方面的特色工作。文君因此在领导和同事面前成了香饽饽,尤其是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特意找到她大加赞赏,听同事说一把手也对她刮目相看了。要知道一个街道一年只要能够上一次央媒,尤其是纸质媒体,花点钱都是小事,问题是这个事情就是花钱也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根本找不到这个交流渠道,人家央媒压根就不需要那么基层的素材。可是文君没有花半毛钱,不费吹灰之力就做到了。问她原因,三缄其口,更是让人捉摸不透,添了一层神秘感。
高昇毕竟不是毛头小伙,他面对文君的有礼有节很是赞赏,纵然每天有电话交流,她也没有表现出惶恐不安的情绪,也没有喜不自胜的感觉,似乎总是云淡风轻。在两人重逢的前夕,高昇觉得还需要再做一些铺垫。
圣诞节过去,就是元旦,在街道陪同记者做着采访的文君接到了同办公室的小敏打来的电话,要她赶快回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