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高玉香心里微起波澜。自从认识刘诗文之后,她发现刘诗文有女人的细腻,也有男人的大气,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人,又是心胸广阔包容性很强的男人。刘诗文白天泡在工地上,晚上到高玉香那里为她做饭,从工地到菜场,再从菜场到高玉香的单身宿舍里,几乎天天如此,不厌其烦。本是一个大大咧咧的女人,在刘诗文的呵护下,竟然变成了小女人。
生活的嬗变,会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高玉香对周村基层班子建设的认识似乎在一夜之间有了拔高提升,醍醐灌顶,偶有心念,之前从来没有的认识和想法,涌上心头。
以前在周村,她虽然投入满腔热情,尽力把自己融入周村,试图留下难忘的足印和美好的回忆,但在心念上始终认为自己只是一个过客,匆匆而来又匆匆去。她时时刻刻在等待上级的召唤,身心没有合二为一。
而现在,一年多的挂职锻炼,她回忆在周村的日日夜夜和点点滴滴,她和新老班子一起调研、开会、解决纠纷,每一个村民的形象,每一张或喜悦或痛苦的脸,都像影像在她脑海里浮现。周村在她的心里就是一首歌曲,她知道从填词到谱曲,再全身心投入到演绎之中,自己永远只是一个配角,一个很不起眼的配角而已。要把周村这首大歌编好唱好,必须要有一个懂得踏着春天旋律的指挥家,她觉得自己无法胜任指挥的角色。在气质、在神韵、在激情、在思维、在智慧上,她都不是站在最前沿,拿着指挥棒,在各种乐器的交响声中,尽情挥洒自如的指挥者。自己顶多算个交响乐中的舞者,从指挥家的眼神中和奔放的豪情中,踏着节律舞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始终不能像指挥家那样控制全场。
所有的年轻人都在她眼里一一呈现,她发现这些年轻人和她一样,在旋律中共舞。这个领舞者是谁呢?朱一筐?好像不太明朗。他是一个有责任心、工作积极上进的人,有许多小点子和小主意,也会随机应变,主观能动性也很强,但就是有一点,不知道自己看法对不对,离一首歌曲的指挥还有很多不符的地方。比如对周村未来愿景的展望、谋划、外联与内控,好像一个没有准心的鸟枪,打出去一盘散沙,看似多方出击,没有一个重点突破。为此,高玉香一直压抑着心中的不悦,每次布置任务时,朱一筐都会主动请缨,但每次完成任务的结果总是不尽人意,过程粗糙、结果最多够合格而已。
朱光明呢,你要他往东,他绝不会往西。你要他爬上五楼他绝不会只爬到四楼。记得有一次,集体讨论对口支援的问题,村委会议上,定下找相关对口支援企业要10000尾鱼苗分给养鱼专业户,要50斤白菜籽儿、50斤南瓜种籽儿分给菜农。按照这个数字与企业洽谈。没想到企业十分慷慨,答应捐助20000尾鱼苗、100斤白菜籽儿、100斤南瓜籽儿、20斤西红柿籽儿、300斤玉米籽儿。这个朱光明偏偏只按照村委会的计划,接收了10000尾鱼苗和50斤白菜种子籽儿和50斤南瓜种籽儿,剩下的竟然退回去了。这件事儿,在村委会反响强烈,同事们给朱光明取了一个不雅的绰号——一根筋!
那朱光春呢,在高玉香的眼里,是一个特别精明的年轻人。每次斗酒时,她都会利用她的一双巧手,骗过在场的一些酒肉朋友,看似自己百杯不醉,实际自己喝的都是冷开水。在领导面前从不遮掩自己多么虚伪,快人快语,直来直去,为此经常跟领导拌嘴抬杠。
还有朱胜利,把村里的账务做得丝丝入扣,在业务上属于慢动作那一类人。遇到急性子,会被朱胜利急死。每次开会,他会抱着帐本木然地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朱光大,每天嘻嘻哈哈,好像永远没有长大一样。这几个人在她脑海里不停地晃荡着,不知为什么,她觉得主宰周村的王者,都缺乏王者风范。
是不是在高玉香的眼里,就没有能够主宰周村未来的人呢?原来是没有,但刘诗文的出现,他觉得周村未来的命运主宰者,就应该是刘诗文这种类型的人。
高玉香的第六感,停留在对刘诗文的认识上。绝不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的那种感觉,而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心里裁决。
高玉香的这种想法马上又被自己否定和推倒。刘诗文不是周村的村民,是一个企业的高管,他会丢下身段,抛弃自己丰厚优越的待遇和福利到一个村子安心工作吗?再说,如果刘诗文真的当了第一村支书,那村民和上级领导,不认为这是开夫妻档吗?这是她否定自己的理由。
这几天朱一筐也对高玉香大献殷勤。送牛奶送水果送大米,时不时到高玉香的单身宿舍来,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高玉香能感受得到,为争夺周村第一村支书的事情,朱一筐是在巴结讨好自己。
在高玉香的眼里,朱一筐将来一定有另谋高就的潜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机灵、情商大于智商。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夸完了还要别人表态的厚脸皮,这种人尽管有时很可爱,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想到这里,高玉香决定回避朱一筐。怎么回避呀?天天在一起开会、一起走村串户,早不看见晚看见,简直可以用朝夕相处来形容。要想真正摆脱他,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申请调回街道。
当她把想法告诉刘诗文时,刘诗文觉得高玉香有一双难得的慧眼。刘诗文自己在揣摩,高玉香的想法与作态都是为了周村,为了周村的未来而被迫退让。
有一天晚上,刘诗文对高玉香说:“换作我,我不喜欢一个人或者不喜欢一个人做出的一件事,我都会大声地说出来,绝不会闷在心里让它成为一块心病。”
“这就是领导的格局,这种格局的人需要气魄和魅力。你有这种格局和胆识,可我没有。我不想得罪人也没有理由一定要得罪人。”高玉香说。
“我在公司十几年的拼搏养成了敢做敢当的风格,这种性格恐怕改变不了啦。”刘诗文说。
“也许,正是这种性格,我想向街道推荐你担任周村第一党支部书记。”高玉香说。
“你这种想法很冒险,万一街道干部说你这是把个人感情与集体利益混为一谈,你还背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划得来吗?再说,你没有征求我的意见,也没有把想法告诉老支书和我的上司水总潘总,他们都是什么想法?会同意吗?”刘诗文说。
“我相信领导的眼光是雪亮的,更相信周村老干部们的慧眼识才。至于你们公司那里,就凭潘总和水总的战略眼光,我相信他们会同意你留在周村的。”高玉香说。
“还有最关键的一环,你完全忽略了。”刘诗文说。
“那一环,还是最关键的?”高玉香问。
“你没问问我自己是不是愿意留下来。”刘诗文说。
“如果你们公司继续给你发工资,我想你会答应的。”高玉香说。
“你就这么肯定?假若我不愿意呢?”刘诗文说。
“看看,就凭这语气和语调,你是想找一个平台干一番事业的人,我说得没错吧?”高玉香似乎读懂了刘诗文的眼神,用一双瞪得圆圆的大眼睛,望着他,使他无法逃避。这种抓心的眼神既是鼓励也是鞭策,他深刻体会到做人的价值,被人赏识和信任的价值。刘诗文没再争辩,只是微微一笑,这一笑就是对高玉香请求的回应。
高玉香主意已定,于是就拿起笔写申请调回街道。她在申请中字数不多,只寥寥几句,但暗藏玄机——
周保宫书记及白云区街道办党工委:
我来周村挂职已经一年有余,自从大鹏东盛进驻之后,我就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余的旁观者了,很多事情,因为水平和能力有限,不能胜任工作。长期下去,对周村的发展不利,希望得到领导的批准。另外,村级党支部第一书记,我推荐大鹏东盛集团公司的项目经理刘诗文,我认为他适合扎根基层,周村的发展由他掌舵,前景可期。
这个离职申请书,前六句是写自己才疏学浅没有能力。七到九句,是希望得到批准。后几句是向街道办推荐一个适合基层工作的人才。
高玉香把申请传真过去了,还不放心,于是拨通了周保宫的电话。在电话里她是从自己初到周村、融入周村、现在想离开周村的原因一一作了汇报,同时推荐刘诗文担任第一党支部书记。尽管她知道这和当时街道党工委的决定完全不符,但并不妨碍她的推荐。
周保宫感到很突然,对高玉香推荐刘诗文也感到意外,于是两件事都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我们要研究要集体讨论。”
一周后,针对高玉香的申请,街道办下发了正式批复。批复说:建议周村目前的形式,高玉香同志的申请暂不批准。
这件事情在周村闹得沸沸扬扬,周村新老集体都知道了,尤其是朱一筐反应很激烈,在大会上甚至放话: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老支书朱道德知道后,找高玉香交心谈心。
朱道德问:“小高,你是不是对朱一筐有什么偏见?”
“没有,绝对没有。朱一筐有他自己的优点,也有一些能力和想法,但我总是觉得要胜任第一支书的重任,还差历练。”高玉香说。
“你也这么认为?”朱道德说。
“是啊,原来大鹏东盛公司那一般人没有进驻周村时,我始终认为朱一筐是不二人选,但这个公司的建设团队和指挥团队一来,我发现从他们公司的项目经理随便挑一个人,都比朱一筐有战略眼光、有气魄胆量。”高玉香说。
“原来我们都有这种感受啊,他们公司一来,带来了新气象和新风尚。领导说话和气、始终和员工打成一片,遇到问题不回避,敢于面对现实,连我都佩服他们。”朱道德说。
这事儿也就是朱道德和高玉香像说闲话一样,议论议论而已,在朱道德的干预下,周村村委也风平浪静。只是朱一筐耿耿于怀,做啥事都没有以前那么主动了。
花城连日大雨倾盆,城市内涝严重。周村由于到处都在改造,这里挖开了,那里凿断了,一时间,鱼塘倒灌,狭窄的街道管涌奔流,许多民房都淹没在水中,尤其是农民的菜地都泡在水里了。上班的人出不去,下班的人回不来,一时间,周村村委傻眼了,几个年轻人束手无策。
朱道德胸有成竹地告诉大家,你们不要慌,我已经和大鹏东盛公司的管理层通电话了,他们正在想办法。等了一会儿,刘诗文打电话来了,他说:公司成立了临时排涝指挥部,刘诗文任指挥长,其它几个项目经理任副指挥长。他们从公司已经搬来了一大批水泵和抽水机,正在日夜不停地排水,接下来看水势上涨情况,再定预案。
持续抽水一天之后,内涝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刘诗文带着几个项目经理和一帮工人,到各巷道查找原因,当时的水齐腰深,他们就抱着救生圈一个巷道一个巷道搜索,当他们躺过一个巷道,看到河沿时,眼前亮了。原来有一条河道,从周村东西横贯而过,由于下水道年久失修,堵塞严重,积水和管涌叠加奔涌,目前唯一的办法是从地面上架设管道排向河道。
刘诗文的想法得到集团总公司的批准,从公司拖来大批大口径胶管,刘诗文指挥工人们把胶管放在一个一个巷道里,然后连接起来排水。这个决定很快见效,不到半天,马路上和巷道内的积水全部消失了,只有部分管涌口还在肆虐奔流。
疏通管涌是公司的看家本领,工人们一个管道一个管道查询,逐一攻破。
在周村抗洪排涝总结会上,刘诗文总结说:“这次洪涝灾害,看似损失不小,但管涌暴露的问题,为我们改造周村找到了突破口,要把周村的排涝基础设施工程纳入改造工程之中,这是原来没有想到的。我们决定以报告的形式呈送集团公司和市政部门。”
报告很快得到公司和市政部门的批复。通过周村村委和街道的协调,集团公司和市政各出50%的基础建设资金,把周村的排涝排水工程纳入改造之中。
这件事情过后,周村老村委对高玉香的建议有了重新认识的共识,以朱道德为首的老村委班子联名申请街道办,建议把刘诗文从大鹏东盛挖出来担任周村第一党支部书记,他们一致认定,周村的未来就需要焦裕禄式的基层干部。
周村挖公司的墙角,这是公司历史上从来没有的事情,这对公司来说,是荣誉是骄傲,证明公司培养人才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为此,公司决定放人不停薪,刘诗文仍然破格在公司拿工资,条件是兼任周村第一联社改造工程项目经理直至工程验收。
刘诗文用行动证明了一个好干部的责任担当,迎难而上是本色,甘于奉献是精神、关键决断是能力,他的这些表现被周村老村委一致认同,得到街道办的研判和批准,担任周村第一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时,我和潘小婉、李凰芹等公司领导亲自送他到周村,勉励他扎根周村,为建设周村多做贡献。这正是——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