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淑芳的头像

姚淑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11/24
分享
《流逝的岁月》连载

第三十六章 改革开放新时代(3)

改革开放新时代(3)

住在农村,家家户户闹鼠害。老王求机台钻工帮忙要了一只小猫咪喂着,没过多久,它就会逮老鼠了。从此我家没老鼠,连左邻右舍那一片儿都说没鼠害了,都夸我家花猫儿是劳模。花猫爱上夜班儿,白天在床上呼噜呼噜睡觉。每当看见我洗干净折好的衣物,它总要交替着抖抖脚上的土,轻轻蹲到上面,装睡。刚刚赶走又回来蹲上。我对它说:你的脚上有土,别在衣服上,好吗?它眼睛半睁半闭地看看我,不予理睬,看来世间万物生灵皆有脾气。

这只花猫的故事非常多。她是自由战士,出入自由。因为老王在门槛上给它挖了一个洞,冬天安上一个小棉门帘儿。花猫聪明极了,一看就知道是给它做的猫道儿。它的聪明还表现在:冬日里,十分寒冷,我们都不允许它钻被窝儿,原因不言而喻。这个花猫真会想办法。有一天早晨起来,我发现花猫儿和小黑狗在炉子边儿上睡在一处。猫儿蜷缩在小狗儿的腿弯里,这叫相得益彰,也叫我们开了眼界。

第二次搬进李官集,消息很快传开:地质队的冬儿一家又回来了,住在村南头儿**家的新房子里。于是熟悉的嫂子、姐姐、妹子们成群结伙的到我家来,看这,看那,嘻嘻哈哈夸赞我家胖老三,逗逗雪儿,冬儿。人群中有位长相俊秀的,她40多岁,两眼含笑,频频点头,她是位聋哑人。时间一长,慢慢明白了她的各种手势:男性比划分头,女性比划长发,小孩子用手比划高度。她的丈夫比划胡须,儿子则无胡须,老年妇女比划发髻。人物搞清以后,就可以聊天了。我也只好学她的手势比划。

她告诉我:她母亲住在邻村,她母亲生了两男两女,男儿是正常人,女儿都是聋哑。她又告诉我:他的丈夫是正常人,他们生了三个孩子,老大是男孩儿,下面两个女儿。男孩儿是正常人,两个女儿都是聋哑。她还告诉我:她妹妹也嫁在李官集,嫁了个老头儿,大他十几岁,是正常人。妹妹生了三个孩子,一男二女,全是聋哑。

在村民的指点下,我见到过她的丈夫和儿女。丈夫看起来与她般配,曾经当过队长。他的儿子很帅气。两个女儿和她一样俊秀,只是不会说话。

这位聋哑朋友,非常聪明勤奋。做一手好针线活儿,棉花也种得好,收摘完棉花还要将棉花杆儿砍断,背回家中,手上划的净是口子,看着让人心疼。她来我家休息时,我送她一些蛤蜊油,红霉素药膏之类,让她涂伤口止疼。她每次来我家,走到门口先拍掉身上的尘土,再开门进来。比很多正常人都懂事儿。我给她倒杯热水喝,他赶紧倒到她的搪瓷缸子里。她指指我家,意思是非常洁净……每当我照顾她,她总是笑指自己的脸,意思是害羞,不好意思。

她把丈夫立下的规矩比划给我:她家里,丈夫和儿子主宰一切,是坐上宾。吃饭时,父子一桌儿。一提起儿子,脸上掩饰不住她的幸福与骄傲。她从小在娘家,因聋哑没受到过应得的父母之爱。嫁了人,丈夫只把她当做生育工具,对这些我深表同情。她又告诉我:最让她忧虑的是儿子的婚事。由于有这么个聋哑母亲和妹妹,儿子的婚事迟迟难以解决。几经周折,才刚刚定下一门亲。据她描述,女方长得漂亮,说到这些,她脸上露出少有的开心笑容。我替她高兴,拍拍她的肩,竖起大拇指,又指指房子,比划一下小孩儿(小孙子),她更笑了,这是她的美丽梦想。

有一次我向她打听她妹妹的生活状况。她忧愁的比划:妹妹嫁的男人很老,家里很穷,孩子又小,全家靠着妹妹挣工分养家糊口。由于生了一窝儿聋哑孩子,妹妹经常挨打。

对于这位残疾朋友,我充满同情,但又无能为力。她求助于我的,仅仅是喝口热水或拿走几片儿止痛片,她每每在村民面前夸我如何好,夸赞我的孩子可爱,学习好。我们要回分队部了,她特地跑来告别。我送给她手套、围巾作为纪念,她高兴得热泪盈眶,频频点头致意。

几十年了,我经常想起这位聋哑姐妹,由衷祝她幸福,安康!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