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淑芳的头像

姚淑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12/04
分享
《流逝的岁月》连载

第四十三章 改革开放新时代(10)

改革开放新时代(10)

记忆的闸门一不留神就会打开:我是1967年毕业于长院,在校等待分配一年,到了单位,劳动改造三四年,在“读书无用”、“零分万岁”的声浪中,曾经徘徊、茫然,看不到前途,看不到光明。人生时光有限,不容岁月蹉跎。打倒四人帮,好似拨开云雾见了晴天,我决心不再浪费时光。

在校时节,学过六年俄语,水平不算低,大四时曾内定我选修德语,然而全被文革扰了。来到山东,更需要的是日语,有些矿区留有日文资料,无人整理,有待利用。心中那句座右铭:天生我才必有用!在蠢蠢欲动,我下决心自学日语,翻译日文。

欣儿还在吃奶时,我求哈市二姐夫给我购买了“北京日本语广播讲座”教材,我按照书中说明,用罗马黑体字拼读,开始自学日语。从单词、短语开始,不断积累,不断提高。我日语水平的提高,和三女儿欣儿的成长同步。从东平搬家来到兖州时,已经学完好几本书。老王从汶上县城买回来12寸黑白电视机,每周日可以跟着电视广播学日语。

1983年开春儿,家属院内盖了前所未有的三居室一套的楼房,分给我家一套。为安静,我选了顶层三楼,60多平米,南北两个阳台,楼下每户一个储物间,可以摆放三辆自行车,再不用我每天给女儿扛自行车了。

老王从东平回来搬家,看到三居室大房,又有双向阳台,高兴得小曲儿不断哼,梦寐以求的愿望得以实现。他去菜市场买菜时,顺便买回一对鸽子,说是可以宰杀吃。但女儿们不让杀,要喂起来,相继又买回来一盆儿金鱼。

养鸽子首先得有个窝儿,老王在南阳台搭建了一个漂亮的鸽笼,就是这对夫妻的安乐窝儿,公鸽体高身胖,母鸽小巧玲珑,如同秀美的妙龄女子,我分别叫他们老公和玛丽。这一对老夫少妻非常恩爱,每当吃食儿,老公先不吃,点头示意让玛丽先吃。鸽子最喜爱的食物是绿豆,给他们抓一小把儿,老公总是让玛丽先吃,如果有剩余,它就吃了,如果没剩余,它就去吃高粱,玉米之类,初次喂养这种动物,它们这种比人类还要文明的习性和爱心,实在让我感慨万千。

过了一个月,玛莉要生蛋了,此时的老公对爱妻更是呵护有加,形影不离。每天例行的飞翔回来,老公总是频频给爱妻梳理羽毛,当它看见我的手里握有绿豆时,就想尽方法来叨我的手,但也叨不疼,直到我把绿豆放到它们的食盆里,老公赶紧咕咕地叫着,点着头,用翅膀推着玛丽快吃,它只在旁看着玛丽吃,感动得我热泪盈眶。

孵蛋儿的时候,老公身先士卒,一蹲就是老半天,站起来时都不大会走了。本应夫妻交换干活,而丈夫却担负了一大半,它们的辛勤劳作,结出爱的果实,小公鸽儿诞生了,一家三口恩恩爱爱,比翼齐飞。老王拍下了许多感人的镜头,成了珍贵的纪念。

鱼缸里的金鱼似乎永远不知疲倦地游动,它们相互间没有感情,没有交流、互动,我少有时间静观金鱼,只是例行公事般换水、喂食。它们让房间里腥气,我不爱它们,我爱有情有义的动物。

雪儿非常喜爱鸽子,放学一到家就直奔大阳台看它们。老公、玛丽以及它们的儿子小公都认识雪儿。见她来,纷纷占据她的胳膊、肩头和手,向她要吃的,知道她总是悄悄抓一把价格不菲的绿豆给它们吃。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