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淑芳的头像

姚淑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12/04
分享
《流逝的岁月》连载

第四十一章 改革开放新时代(8)

改革开放新时代(8)

1980年3月,我接大队调令,回大队工作。这是我申请的。理由是:孩子们该上学了,野外不具备条件。我带了三个女儿回大队,后勤分给我们一间15平米的房子,说是临时住,几个月后新家属楼盖好会分到一套。我一到大队,又是动员我改行。我说如果想改行,早改了,无论到哪儿我都干业务。什么政工,什么财务,我不够格……与我谈话的人说:你早够了,只要写申请(他们是指入党)……由于我的坚持,最后各让一步,先调工会暂做半年妇女工作。

半年以后,我调到总工程师办公室,主管科技项目的申报与项目管理。俗话说:冤家路窄。我调大队不久,原在东平一分队陷害我,说我超生的那个徐某也到了大队。这个*东西自觉心中有鬼,总是躲躲闪闪的。徐在一分队东平三义庄时,据传曾经帮助他的狐朋狗友*某生孩子。原因是*某无生育能力,一连生了两个孩子,大队已传的无人不晓。不久后,徐某调离了二队。

80年代,山东的教育实行小学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冬儿跟随干地质的父母,在东平农村像打游击一样读了三年书。为了改善她的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成绩,而去了抚顺四爷家呆了一年。这一年,非但没能提高,反而变得懒惰,精神不集中……在悔不当初的同时,我给她补课,让她做大量的练习,听她背诵诗词,修改她的作文,全面提高数学审题、计算能力,把我的业余时间全花在了她的身上。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冬儿如愿考上兖州第一中学,这在二队就算很出色的了。兖州一中是鲁西南重点中学,分为初、高中两部。

冬儿上初中,雪儿也进入小学。雪儿是幸运的,没在黑屋子土台子里熏染。她从小学一年级就中规中矩的学习,不用家长操心,成绩总是全校最好的。

欣儿比二姐小两岁,只能先上幼儿园玩儿。难忘我们刚到兖州大队时,虽然只有一间15平米的单人宿舍。只因为用上公用自来水,有一只灯泡,雪儿和欣儿兴高采烈跑来跑去地喊着:我们家有电灯了!我们有自来水,不用妈挑水了……住上了单面筒子楼,做饭时,各家都在走廊里,蜂窝炉子都放在各家门口,这点改变就让女儿们如此兴奋不已,然而全院儿一个公厕,非常不方便。

新鲜了几天以后,女儿们开始情绪低落,怀念起在分队住的大房子,还想念小黑狗儿,小花猫儿,小白兔儿,想念门前屋后的大白杨,楝子树花香四溢,一望无边的农田,平坦光洁的场院,每天都有或妈或爸的陪伴……

到了兖州,冬儿和雪儿放学回家时,妈妈还没下班,爸爸总在野外分队,极少回家。欣儿上幼儿园,看不到姐姐,感到无聊……

我一个人带三个孩子,两个上学,一个入园,每天的生活如同人们编的:战斗的早晨,紧张的中午,忙碌的夜晚。可以说,退休以前我没睡过一个自然醒,无论何时总有孩子上学或参加活动,寒暑假一样早起晚睡。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