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淑芳的头像

姚淑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102/03
分享
《流逝的岁月》连载

第六十一章

追思父亲母亲(6)

妈去世十多年后,爹去世了,无疾而终。爹在哈市他的几个儿女家,过得非常安逸,但是缺少妈的陪伴,他并不幸福。从这件事儿我更加体会到:光有丰富的物质享受,缺少追求的精神生活,是不完美的生活,不能算是幸福生活!

爹走了以后,我少了一份挂念,但更增加了对爹妈的思念。思绪总是飞回到几十年前的那个家,那个大杂院儿,那些大雪没膝的冬日。眼前似乎又见到妈的笑脸,爹的严厉与幽默……

爹和妈的魂灵飞往极乐世界,他们再也不分开了。但是我想,看得见的遗体经过火化,变成部分骨殖与骨灰,应该安置在一个长久的地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安葬。

爹妈去世以后,大姐也病逝了。悲痛之余,我和二姐提起给爹妈买墓地安葬之事,二姐当时因二姐夫身体原因,顾不上。不过说实话,2012年之前,我因买房子等事儿,手头不宽裕,加之哈市亲属的经济状况……所以不便提及商议此事。

2013年冬日的一天夜里,我梦见了母亲。匆匆一面,一晃儿而过,我被惊醒。夜半三更,我坐在床上哭,思念逝去的爹妈……第二天,我将此事电话告知二姐,并与二姐商量安葬爹妈之事。二姐说:先问问弟弟吧,他是儿子,应该儿子出面办理此事……我不同意二姐的观点。我说:你不要依靠弟弟,你是姐姐,你比弟弟大15岁,你先拿主意吧。等我再给二姐打电话,催问此事时,二姐告知:弟弟身患疾病,据说是罕见的舌后癌。这个消息让我十分震惊。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二姐来电话说:弟弟的病治好了。我为这奇迹欣喜,也以为可以重启购买墓地、安葬父母之事了。然而此事依然搁置……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2016年春节到来之际,我的心情空前低落。想到父母的骨灰仍然摆放在骨灰大厅里,那儿每天人来人往,哭嚎连天。我忍受不了仍将爹妈的骨殖放在那样地方。当年,妈去世时,家中人多,七嘴八舌,意见不一。妈的骨灰就暂存在大厅里。想不到,这一暂存就是几十年。爹去世时,我手头拮据,无力马上办理。如今,我有能力出资完成这个早应完成的大事儿了。

2016年春节以后,在二姐家的外甥大刚的奔走之下,买到一块儿满意的墓地。是滨哈线上一处高级别的墓地。据说是清代某皇帝御笔亲赐“卧龙岗”的山坡上。

买下了墓地,我本打算清明节前回哈,然而大雪封路,无法前去。待到四月中旬,积雪融化道路畅通之时,我与老伴儿以及女儿、外孙一道回哈,飞回去办理这一大事。

到了哈市,大刚陪我挑选爹妈的骨灰盒。我给爹挑的是盒面上雕龙的,给妈挑的是盒面上雕凤的,上等的檀木制成。

回哈之时,我坐在飞机上思绪万千,想得最多的是关于弟弟的过去和现在。

弟弟是我们姊妹中最小,也是唯一的男孩儿。弟弟是爹妈的心头肉,是爹妈一辈子的精神支柱。我从八岁开始,背着,抱着弟弟,不让弟弟啼哭。1962年,弟弟11岁,我离开哈尔滨去长春上大学。以后每年寒暑假回家,都见弟弟长高了长大了。弟弟初中毕业以后,本应该继续上学,但是由于受到文^革的冲击,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与众多初中毕业生一样,被赶到千里之外的大兴安岭插队落户。

弟弟走向那陌生、荒僻、寒冷的大兴安岭。年仅十几岁,正是需要父母关爱呵护的年龄,便离开了爹妈,走向遥远的大兴安岭。十几岁的弟弟带走了妈的一颗思念儿子之心。从他离开家的那一天,妈就盼他快点回来,早些回到妈的身边。这种母子、父子连心的思念可想而知,当了母亲的我,太能体会到当年妈妈撕心裂肺般思念儿子的心情了。妈妈人在哈市,她的心早已跟随弟弟,去了那遥远的、高高的大兴安岭。

幸亏那会儿,弟弟他们那些知青,只在夏秋两季上山伐木,劳动。寒冷的冬、春季是在哈市家中度过。这样给了妈些许安慰,妈不图别的,只图儿女平安归来。

打倒四.人.帮以后,各地的知青点解散了,弟弟才得以回到哈尔滨,回到爹妈身边。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