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淑芳的头像

姚淑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12/01
分享
《流逝的岁月》连载

第三十九章 改革开放新时代(6)

改革开放新时代(6)

一九七九年是粉碎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三个春天,那是中国蓬蓬勃勃欣欣向荣的又一春。知识受到重视,科技工作者得到应有的尊重,逐渐向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方向发展。印象最深的是文化娱乐,它像久旱的春雨,开始滋润广大人民干涸的心田。高音喇叭里,不光是几个样板戏,就连建国时期引进的外国电影、歌曲,都放开公演。

记得那年三四月份,大队电影放映队来到一分队,放映了好几部深受大家喜爱的电影,比如:《流浪者》《阿诗玛》《洪湖赤卫队》等电影。不光电影好看,里面的插曲也是人们非常喜爱的旋律。放电影《流浪者》时,是上、下集一勺烩,中间不休息。

分队部没有什么大房子,只好在岩芯库里放映。光分队部就有百十号人,加之周边得到消息的老乡,把个岩芯库挤得满满当当。我和老王每人抱一个孩子,由于时间很长,很多人回家给孩子拿包被儿,我让老王也回去拿小棉被给欣儿盖。我家住在村西头上,没有院子,房后是条大路,老王一定是来回跑的。按他平时速度,那天是相当快就拿来了,当时电影还没开演。等到放映完都到半夜了,两个孩子都睡了,我的腿也被欣儿压麻了。我抱着欣儿跑在头里,等我回到家门口拿钥匙准备开门时,傻眼了,手电光下,我看见门鼻儿上挂着一大串钥匙,门是锁着的,钥匙还在上面挂着呢。我心凉半截,吆喝着老王快来看。我小心翼翼的推开家门,直奔放钱放粮票的地方。一看,没什么变化,再看其他也没什么值钱东西,也就放心了,老王自知理亏,没话说,赶紧生着炉子,屋里顿时暖和了。安顿好孩子睡觉以后,我还觉后怕呢,由这件小事可见当时的社会风气和治安还是不错的。

我们身处野外一线,总是跟随钻机搬迁,比分队部的条件差多了。即使这样,也没有动摇我从事地质专业的信念。我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1979年,不光是分队部经常有电影看,而且各公社电影放映队也到基层各大队放电影。乡亲们总是扶老携幼,像赶集一样,搬着板凳、马扎,欢天喜地的去看电影,一般都在场院里放。

这一年,我和老王各骑一辆自行车,各载一个女儿(欣儿已近三岁),到分队部周边的大队看电影。露天电影必须天黑以后放映,女儿坐在车子上,我们在旁扶车子。看的时间一长,她们就睡了,我俩各抱一个,黑灯瞎火回到家,赶紧生炉子取暖,安置两个女儿睡觉。如今回想起来:年轻就是疯狂!年轻多好!

机台上停钻时,我们骑车各载一个女儿,去十多公里以外的汶上县城购物、观光。与其这样说,不如说出门兜风玩儿。骑车走在我非常喜爱的这条南北大道上,看着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挺拔直立,不折不弯的风采,看着长在它树干上的黑色的“大眼睛”,美丽、多情。“大眼睛”目送我们进城,又目送我们回家,往返20多公里,心情愉悦,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一年以后,即1980年初,快过春节了。冬儿已放寒假,她去抚顺上学整一年了。我思念冬儿,更惦记她的学习与身体状况,我突然想去抚顺看看。没多准备,启程以后告知了四叔。

到了四叔四婶家,看到的全不是信中说的一切都好。首先检查她的学习,可以用一塌糊涂来形容。原来她四奶奶是个玩儿家,整天任嘛不干,只是打牌玩儿。把人招到家里来,三缺一时竟然还会叫冬儿凑数。我拿起冬儿的作业本儿、书本儿看,越看越来气!当即决定带她回山东。四爷四奶不同意,我说她明年该考初中了,这样下去怎么能考上呢?我们的户口在山东,将来学习不好,只能做待业青年,到那时埋怨谁呢?怨谁都晚了!我是她妈,我不能对不起她的将来!当初叫她来,是为了更好的学习,现在看来,必须回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