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姚淑芳的头像

姚淑芳

网站用户

其他
202012/14
分享
《流逝的岁月》连载

第四十四章 改革开放新时代(11)

改革开放新时代(11)

总工办决定把我从科技办暂调大队资料室,那里十分安静,有利于工作学习。出差去济南时,总爱浏览外文书店,购买最新日汉词典及各种参考资料。我学习日语的事情被一些人知道,他们调侃:难怪你家孩子学习好,有你这个外语老师,能不好吗?

去资料室上任的第二年,省局接地质部安排编写省地质矿产志(各省都写),其中有些日文资料让我帮忙翻译。我看到原文,1920年代的资料,纸都黄了,又软又薄的纸,一看就不是中国的资料,全是片假名书写,与现代日文完全不同。日本的语言文字是二战结束后改革的,规定了“当用汉字”,规定了何种情况下使用片假名。

我利用工作之余,仔细研究了山东枣庄煤矿在抗日期间被日军掠夺式开采的点滴资料。经过了解枣庄煤矿的前世今生,还原了日军侵略中国,抢夺资源的铁证。在规定的时间内,我翻译完了。为了万无一失,我请一位早年学过日文的朋友阅读,请他指出其中的谬误。

一段时间的忙碌,终于可以交差,领取了比一个月工资还多的稿费。

斗转星移,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三个女儿亭亭玉立。老三欣儿长得最高,她要争取长得像爸爸一米七六那么高呢,她们爸爸在东平原一分队队部,编写东平磁铁矿详勘地质报告,每两周与几个同事搭伴儿,骑自行车回兖州。100多公里,真够累的,还有一位是济宁人,更远呢。

交完报告,水工分队全体开赴日照港,为石臼所做水文地质调查,最终要提供港口供水报告。到了日照更忙了,很长时间才可以轮流回家一趟。公私兼顾的出差,既为分队领取设备物品,又顺便回家看看妻儿,再跟车回去。

1983年夏天,孩子们正放暑假,看到电视里介绍泰山开通了索道车,女儿们和我都想去攀登泰山。虽然泰山到兖州仅一站,火车仅一小时,然而一家人都忙,总是凑不齐。以前欣儿又小,所以一直没实现这个愿望。

我写信把我们母女的希望告诉了老王。希望他下次回家时,我们一道爬泰山。老王决心不大,但架不住我们的说服和动员,最终同意去一次。

那天凌晨三点出发,到了泰安,走了一段路,才到达中天门,女儿们谁也没说累,欣儿六岁,还没上学,准备九月份开学就上学。只有老王吆喝累!提出来要乘索道车上山,无奈,只好依着这个懒虫。乘索道车上山是不累,然而无法欣赏沿途美景。乘索道车到达南天门,然后一番陡峭的攀爬才到了玉皇顶。站在那儿,吟诵唐代爱国诗人杜甫的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果然情景交融,美不胜收。可惜的是,当时我家连个傻瓜相机都没有,只有工作时使用的135小照相机,留下了几张照片,珍藏至今。每次翻看都会感慨不已,因为如今,我们已不再年轻。

在山顶上,休息了一阵儿,吃了些东西,准备下山。下山对三个女儿来说十分容易,六岁的小女儿在陡峭的山顶上爬下又爬上,原因是看我恐高,常返回来搀扶我,口里说着:妈妈别怕,慢慢走别往下面看就不头晕了。我当时只觉得快要翻下去似的,晕得很,只能手扶山路边儿上的栏杆,一步一蹭,艰难地往山下挪动。老王下山也很快,只有我落后。

经过近一个小时,陡峭地段过去以后,下山速度就快了,回到家时已经黑天了。这一夜,只有鼾声此起彼伏,再没听到孩子们的嬉笑打闹声。

第二天是周日,我仍旧早醒,一下床,两腿不像自己的,又疼又木,不能走路了。满以为他们爷儿几个也是这样,八点多钟,孩子们陆续起床了,没有一个喊腿疼,没事儿一样出去玩儿了。

几十年过去了,全家人一道攀登泰山,只有这一次。以后的岁月中,孩子们成家以后都与各自家人爬过泰山……

我和老王退休以后,多次参加单位离退休人员一日游,去过省内外很多地方。包括泰山岱庙,微山湖湿地,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开封古城,徐州汉王墓等等。然而,物是人非,再想与儿时的孩子们一道,比较难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