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氏,三皇之一,又名宓羲、庖牺,亦称牺皇、皇羲、《史记》中称伏牺。伏羲氏发明了网,用以渔猎。网捕生产的发展,俘获食物供人们食用后剩余较多,伏羲又教人驯养禽畜,开拓了原始的畜牧业经济。《尸子》云:“牺氏之世,天下多兽,故教民以猎。”《 易经·系辞》述:"庖羲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三皇本纪》云:"太皞庖牺氏......养牺牲以充庖厨,故曰庖羲氏。" 考古发现,中国在一万年前就已经有家禽家畜。南小南海遗址(距今13000年以上)出土有狗、水牛、羚羊、野猪等动物化石。河北南庄头遗址(距今10500―9700年)出土有鸡、狗、猪等动物骨骼。河南贾湖遗址(距今9000―7500年)出土的动物遗骸有猪、狗、羊、黄牛、水牛等。河北磁山遗址(距今8000―7600年)出土的动物骨骼有狗、猪和鸡。
神农氏,也是三皇之一,即是我们常说的炎帝。在原始的广种薄收的刀耕火种的农耕的时期,神农氏制作耕播工具耒耜,教民耕种五谷,直接跨入到锄耕时代,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逸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种之;作陶冶斤斧,为耒耜徂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与助,百果藏实" 《易·系辞下》云:"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三皇本纪》云:"炎帝神农氏......斲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用,以教万人。始教耕。故号神农氏。" 耒耜的发明和五谷的种植在考古中均得到证实。河南贾湖遗址(距今9000―7500年)出土碳化的植物果核,主要有人工栽培稻、野生稻、栎果、野胡桃、野菱、野大豆等;出土的生产工具有:舌形石铲、齿刃石镰、石斧、石刀、石凿、石磨盘、石磨棒、石杵、石矛等。河北磁山遗址(距今8000―7600年)出土了一批植物炭化物,其中有粟、榛子、胡桃、小叶松等;出土了一批劳动工具:石铲、石斧、石磨盘、石棒、陶盂、支架等;还发现468个储存粮食的“窖穴”,窖口直径大都为1—2米,深浅不一,最浅的只有0.85米,而最深的则达到了5米;还发现其中88个“窖穴”里面竟堆积着大量的粟灰。马家浜文化罗家角遗址出土稻谷156粒(其中粳谷55粒,籼谷101粒),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粳稻遗存。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300年 ),出土170件骨耜(其中2件骨耜柄部还留着残木柄和捆绑的藤条)、1件木器耜;还发现大面积的稻谷、稻秆、稻叶和木屑、苇编构成的稻谷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00厘米。
大量种植农作物是个漫长的的过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驯化使之成为作物品种,比如稻、黍、稷、麦、菽五谷;其次要有适用的农具;三是要掌握农时。这些都需要长期知识积累和技术不断进步。野生动物的驯化、野生植物的驯化以及农耕工具的发明改进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实现的,后人把这些功劳归在三皇中的两个(后人把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的名誉都分配给了伏羲氏和神农氏),表现了人们对他们的尊崇和对先祖的怀念。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靠狩猎采集生活,为了获得自然界的天然食物,不得不随时迁移,没有固定的居所。到了新石器时代,随着饲养家禽家畜和种植农作物,特别是采用锄耕技术大规模种植农作物,逐渐改变了过去不断迁移的游牧生活,开始定居,形成聚落。耒耜耕种,有力促进了新石器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中华先民由原始游牧生活向农耕文明转化创造了条件。农耕和畜牧,作为农业两大生产活动,使人类所需要的物种得到生长和繁衍,减少了对自然界提供的现成食物的依赖,解决了民食为天的大事。另外,饲养牛、马、驴等家畜,获得了可再生能源之畜力,也解决了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