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和商王朝一样,是诸侯联盟制王国。诸侯联盟制王国是中央王室的国王分封诸侯国去治理边远地方,王室的国王是各诸侯国的共主,除要求各诸侯国在有战争时听调随征和按期纳贡外,不能干涉各诸侯国的内部事务。分封的诸侯国按级别分为公、侯、伯、子、男等五爵——商王朝国家面积小只有侯与伯,诸侯国的君主不能称呼为王,只能按五爵级别来称呼,如周文王姬昌是商王国的诸侯,称西伯。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先以首都镐京(今西安)为中心,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划出一块广大的土地,称为王畿,由国王直接统治。把王畿以外的所有土地,全部分封,共分封71国,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有53个。封国的面积很小,二十来个封国加起来,也没有王畿大,所以王室对所封诸侯国可以完全控制。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复杂的宗法制度为之提供了可行的标准——此后历代王朝接受这个制度并对其加以改造,直到二十世纪清王朝覆亡——其控制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周公还制定了不厌其烦的礼乐制度作为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如何不厌其烦?举个例子,如何称呼“死”?天子,驾崩;诸侯,薨;卿大夫,卒;士,不禄;庶民、奴隶,去世——原来我们一直讲的去世是符合周礼的。礼乐制度自周公制定后,任何人都不能修改——已经“礼不下庶人”了谁还去改。周王有权惩罚违礼的贵族和诸侯——这个从来没实施过:王室强大时,没人敢,用不上;王室衰微后,违礼算什么,兼并诸侯国这样不讲武德的事情都还是家常便饭,周王亦深知沉默是金。
周王朝还设立了地方政权组织制度——国野制,也叫乡遂制。周王或诸侯所居都城及其近郊称为国,郊以外称为野(原来在野党来源于这里)。居住在国中的是国人,居住在野的人则是野人,又称庶人、庶民。国与野各方面制度均有所不同。国中分划为乡。周王畿有六乡,诸侯国最多有三乡。据《周礼·大司徒》,其组织形式为: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乡有乡大夫,以下各级有长。国人由士、农、工、商组成,占多数的是与贵族有宗法血缘关系的士阶层。国由贵族执掌,国人有一定的参政议政权利,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有服军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各国军队多以国人作为主力,国人的倾向甚至能左右一国的形势。野一部分分划为遂,其余封予卿大夫作为采邑。周王畿有六遂,诸侯国最多有三遂。据《周礼·遂人》,其组织形式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遂有遂大夫,以下各级有长。庶人主要从事耕作,没有国人具有的参政,当兵及受教育等权利。从国野制度可以看出社会阶层是怎么分化的。统治阶层的贵族,有周王、诸侯、卿大夫和士,各级贵族都是土地使用者。“国”中的农、工、商,和“野”外的庶人构成了被统治阶层,为平民。另外存在奴隶,有贵族私有的家奴——出于赏赐或买卖来的;有官奴——来自罪人或战俘,为官府服种种劳役。庶人是农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地位很低,但并不像奴隶那样一无所有,有自己的妻子儿女,家室庐舍,还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周王朝实行为井田制:一井分为9个方块(一方块为100亩),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归封邑贵族所有(相当于缴九分之一的税赋)。封邑贵族强迫庶人集体耕种井田,庶人不得不终身为贵族所使役,过着贫苦的生活。
周王朝建立以来,实行了一些有助生产的政策,因而农业生产颇有起色、人民生活相对改善、四方外族来朝、政局稳定、人民和睦。但到了厉王时期,因厉王横征暴敛,垄断资源,于公元前841年,国人大规模暴动,厉王被迫出奔到彘,王权从此衰落——国人的确可以左右一国的形势。朝中由召公、周公(周定公)两大臣共同摄政,号为共和——这是中国历史的大事大喜事,共和元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信史时代。后来宣王即位,有过昙花一现的中兴。但是,公元前797年,宣王讨伐鲁国,杀死鲁废公伯御,立鲁孝公,首开干涉别国内政的先例——此后周王声望大减,诸侯多有违抗王命之举。公元前771年,玩“烽火戏诸侯”的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杀死,次年平王东迁洛邑。这是周王朝的转折点,历史学家把平王东迁之前称为西周,把此后的周朝称为东周,历史学家又把东周的前半期称为春秋(前770年-前476年)。平王东迁之后,周王畿只剩下洛邑周围二万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地窄人寡,与十几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大诸侯国相比,只相当于一个中等偏下的诸侯国(超过二万平方公里的中等国比比皆是)——以后连年的兼并战争又使周王室失去大片土地,到其灭亡时只剩下二百平方公里。从此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复,再也无力控制天下诸侯。
春秋刚一开始,不讲武德的事情立马就来了:郑国于公元前769年吞并郐国,又接着于公元前767年吞并东虢国。郑国吞并两国遂成为周王朝土崩瓦解的信号,从此诸侯混战,大国争霸。《史记》也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此后,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东南的吴越也相继称霸。后经三家分晋,燕国崛起,秦国中兴,到了战国(前475年-前221年)中期,剩下七个主要大国秦、楚、韩、赵、魏、齐、燕——史称“战国七雄”。
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大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大辉煌的时代。
处于一段大分裂时期的春秋战国,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在教育上,私学兴起,扩大了受教育者的范围,有学问的人——“士”多了起来,“士”阶层的形成,既为各诸侯招贤纳士提供人才资源,也形成了更多做学问的人。大规模冶炼铁器的发展,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可惜社会增加的收入都被战争消耗掉了;同时也加剧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土地私有化,,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历史也需要由分裂走向统一,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于是出现了文化思想领域里“百家争鸣”的局面。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据《汉书· 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二家而已。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十二家学派。
一、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儒家教主孔子,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人,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他主张“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首创私人教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认为不分贫富,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孔子是最优秀的老师,言简意赅,经常发布推特般的话语,其弟子们便记录到竹简上,整理为册称之为《论语》。儒家副教主为孟子,孟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有“亚圣”之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伦理观是“性本善”。孟子喜欢发布长文,只能用博客,由孟子及其弟子一起整理成册,称之为《孟子》。儒家护法荀子,荀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在政治方面,主张“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荀子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改造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荀子思想作品收录于《荀子》。到了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二、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以“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无为而治”。道家教主老子,李耳,字聃,春秋末期楚国人。老子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老子曾任首都图书馆馆长,退休后留下洋洋五千余言(后人称《老子》,也称《道德经》),骑着大青牛归隐于青山白云之间。道家副教主庄子,庄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子认为,万物皆有所待,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无待”是虚灵空白、无执无著、自然无为的状态,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和束缚。要从精神上超脱一切自然和社会的限制,泯灭物我的对立,忘形、忘情、直到忘我。无己而后无所待,逍遥自得。在政治上,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在修身方面,要虚无恬淡,正己自适。庄子大概达到了“无待”的境界,其文章想象丰富,汪洋恣肆,均收录于《庄子》。道家护法列子,列寇,战国前期郑国人。列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作品收录于《列子》。
三、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 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墨家教主墨子,墨翟,战国初期宋国人,代表其思想的《墨子》由其弟子整理编撰而成。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征用,战国后期逐步不受重视。
四、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法家教主韩非,又称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新郑人。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主张“以法为本”和“法不阿贵”。主张君主要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国家大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韩非的文章由后人收集整理编纂成《韩非子》。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李悝、吴起、商鞅、申不害等都是实干人物,主持过国家变法。法家为秦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韩非子的同学李斯是法家圈中重要的实干人物,是法家思想不打折扣的执行者。
五、兵家
兵家教主是春秋晚期杰出的军事家孙武。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有兵书《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军事名言就出自这本书。此书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很多西方的军事学校都把它列为教材。战国时期,孙武的后代孙膑继承发扬了他的军事思想,著有《孙膑兵法》。
六、名家
名家作为一个学派,并没有共同的主张,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之为名家。主要有“合同异”和“离坚白”两派。所谓“合同异”,即认为万物之“同”与“异”都是相对的,皆可“合”其“同”、“异”而一体视之。该派以宋国人惠施为代表。所谓“离坚白”,即认为一块石头,用眼只能感觉其“白”而不觉其“坚”,用手只能感觉其“坚”而不觉其“白”。因此“坚”和“白”是分离的、彼此孤立的。该派以赵国人公孙龙为代表,“白马非马”、“坚白石二”等命题由其提出。合同异强调事物的统一性,离坚白强调事物的差异性。战国末期,后期墨家对二者的片面性有所纠正,提出了“坚白相盈”的观点,荀子亦强调“制名以指实”。
七、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阴阳家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家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 ,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 《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 《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八、 纵横家
纵横家是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 纵横家教主为鬼谷子,王诩,一作王禅,战国时代传奇人物,被后世尊为“谋圣”。因隐居在云梦山鬼谷,故自称鬼谷子。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等。风云人物苏秦和张仪均是鬼谷子的门人。
九、杂家
杂家是哲学综合学派,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以“兼儒墨,合名法”为特点,“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汉书·艺文志》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杂家著作以《吕氏春秋》为代表。杂家虽只是集合众说,兼收并蓄,然而通过采集各家言论,贯彻其政治意图和学术主张,所以也可称为一家。杂家教主吕不韦,战国末年卫国人,后为秦国丞相。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包含八览、六论、十二纪,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杂家著作还有战国时期尸佼编著的《尸子》,淮南王刘安主持编纂的《淮南子》——不过已经是西汉的事了。
十、农家
农家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其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主张推行耕战政策,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研究农业生产问题。《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农家列为九流之一。农家学派农家对农业生产技术经验之总结与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可见于《管子·地员》、《吕氏春秋》、《荀子》。农家代表人物为许行,战国时期楚国人,约与孟子同一时代。在《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所以被归为农家。
十一、小说家
小说家是先秦杂记民间古事的学派,指的是一类记录民间街谈巷语的人。先秦九流十家之一。《汉书·艺文志》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意即小说家所做的事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并呈报上级等为主,然而小说家虽然自成一家,但被视为不入流者,刘歆列九流十家,惟小说家不在九流之列,影响甚小。然而小说家反映了古代平民思想的侧面,却是其它九流学派都无法所能代替的。
十二、方技家
方技家代表人物,远古有岐伯、俞拊,战国有扁鹊、秦和。其中以扁鹊最为知名,写出了《难经》。《汉书·艺文志》录有“方技三十六家,八百六十八卷”,今大多亡佚,只有《黄帝内经》流传下来,现分为《素问》、《灵枢》二书。方技家以医学为理论基础,但研究范围远宽于医学,当包括后世之医家与方士。方技家甚至还由治身及治国,《艺文志》指出其有“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的特点。
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文化思想,不仅影响着当时,也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法家是战国时的大赢家,为当时的新兴地主阶级提供思想武器,通过改革富国富民强兵,为秦国最终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孔孟的儒家成了后世的大赢家。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家思想从此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正统,统治中国思想文化到清朝末年。东汉末年蔡中郎蔡邕竖起了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的儒教的大旗,“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儒教(教主自然是孔子)自始为中国三教之一,广大儒生为了给本教争光前赴后继奔向考场。本土宗教道教,尊老子为始祖,称之为“太上老君”,《老子》被奉为《道德真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庄子》被奉为《南华真经》。现在,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有人说,道家出世无为无待自逍遥;儒家入世齐家治国平天下——合二为一多好呀,这是为难我们普通人。普通人的追求是这句,“以谦卑之心放下自己,以慈悲之心服务众生”。
上面说的是“百家争鸣”,当然也是“百花齐放”。说到“百花齐放”,还有诗歌、土木建筑、天文等领域的花也在开放。
一、诗歌
诗歌的教主当然是屈原。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诗人、政治家,楚国归乡乐平里(今湖北秭归县)人。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屈原是中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象征忠君爱国)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等)、景差(流传作品有《大招》)、唐勒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一定也不要漏掉孔子编订的诗歌集《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没有内容的笙诗。《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部分为尹吉甫(约公元前852-约公元前775)采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中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二、土木建筑
土木建筑的教主当然是鲁班。鲁班(约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姬姓,公输氏,字依智,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又称鲁盘或鲁般,惯称“鲁班” ,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土木建筑工匠之一。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鲁班发明了曲尺、墨斗、刨、钻、凿子、锯、铲子等木工工具,使工匠们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后人尊称其为木匠祖师和土木建筑祖师。据《世本》上记载,石磨也是鲁班发明的。传说鲁班的妻子还发明了伞。为了纪念鲁班,1987年中国建筑业联合会设立“建筑工程鲁班奖”。
三、天文
石申,又名石申父、石申夫或石申甫,战国中期魏国天文学家,开封人,是以其姓名命名月球背面的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著有《天文》八卷。甘德,战国时期齐国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中期,先秦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著有《天文星占》8卷、《岁星经》等。后人将《天文》与《天文星占》合称《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这些著作的内容多已失传,仅有部分文字为《唐开元占经》等典籍引录。石申发现五大行星中的荧惑(火星)和太白(金星)有逆行现象,测定金星和木星的会合周期长度,并定火星的值星周期为一点九年,木星为十二年,与现代科学测定极为相近。他们对二十八宿距度和其它一些恒星什宿度的测量,是早期恒星定量观测的重大成果。这为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提供了基础。二十四节气依据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斗转星移)制定。二十四节气正式的文字记载,出现在成书于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前179-前121)的《淮南子·天文训》中。二十四节气较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春秋战国时代,这是一个动荡黑暗的时代,也是一个群星灿烂的时代。黎明即将到来,太阳已经作好了升起的准备,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时间也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