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在永康军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爆发了王小波、李顺(?-公元995年)起义。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主张,从者万余,占青城、彭山。不久,王小波牺牲,李顺继为首领。次年占成都,建大蜀政权,控制四川大部。宋政府派兵镇压,攻陷成都,李顺遇害。余部坚持战斗,至公元995年失败。
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平民起义,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均贫富”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不平等的地主分配制度。这是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平民起义在中国平民战争史上所作出的最重要的贡献。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二月,鼎州武陵(今湖南常德)农民钟相(?-公元1130)率先聚众起义,抗击溃兵游寇集团抢劫,破州县、焚官府、杀贪官,号召“等贵贱、均贫富”,得鼎、澧、潭、岳、辰(今湖南澧县、长沙、岳阳、沅陵)等州19县民响应。势力壮大后,钟相、杨幺(?-公元1135)等渐渐背叛“等贵贱,均贫富”的宗旨,衣食住行无不穷奢极欲,连睡觉的床都要金玉镶嵌,部下士卒和治下百姓却困苦潦倒。三月,钟相遭宋溃军游寇集团孔彦舟部镇压被俘杀。钟相牺牲后,数十万义军在杨幺、夏诚等率领下转入洞庭湖区,继续与官府抗衡。绍兴五年(公元1135年),岳飞率重兵围剿,遣间诱降诸寨首领,致义军分化瓦解,被各个击破。
钟相宣称之“等贵贱,均贫富”,这代表了平民要求财富上平均、社会地位平等而提出的政治主张,比北宋初王小波“均贫富”的思想又进了一步。
中国古代平民起义的局限性很大,无非为王侯将相而矣,稍有点成绩,领袖就享乐腐败,甚至内斗,失败大都不可避免。所带来的破坏性也是巨大的,有些起义领袖以杀人、屠城等方式发泄对统治者的不满与怨恨,使无数无辜黎民百姓成了受害者。当然平民起义也有积极的一面,会让地主阶级政府实施一些有利于黎民百姓的政策。只有在正确思想领导下的庶民起义才能真正成功,才能真正做到“等贵贱、均贫富”。这要等到二十世纪,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才是正确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