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富鸿的头像

谢富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15
分享
《中华革命简史》连载

第三十三章 优秀文化:元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朝的一种文艺形式,分成散曲与杂剧,散曲具有诗歌独立生命,杂剧则具有戏剧的独立生命。当时城市繁华,元廷不重视中国文学与科举,当时社会提倡歌舞戏曲作为大众的娱乐品,这些都使宋、金以来的戏曲升华为元曲。

散曲是元朝的新体诗,也是元朝一种新的韵文形式,以抒情为主,主要给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单独唱也可以融入歌剧内,与唐诗宋词关系密切。散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散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散曲从体式分两类:“小令”和“散套”。小令又叫叶儿,体制短小,通常只是一支独立的曲子(少数包含二三支曲子)。散套则由多支曲子组成,而且要求始终用一个韵。散曲的曲牌也有各式各样的名称,如《叨叨令》《刮地风》《喜春来》《山坡羊》《红绣鞋》之类,这些名称多很俚俗,这也说明散曲比词更接近民歌。散曲以其作品揭露现实的深刻以及题材的广泛、语言的通俗、形式的活泼、风格的清新、描绘的生动、手法的多变,在中国古代文学艺苑中放射着璀璨夺目的异彩。散曲四大名家有关汉卿(约公元1234年以前-约1300年左右)、马致远(约公元1250年-约1324年)、张可久(约公元1270年-约1350年)与乔吉(约公元1280年-1345年)。关汉卿的《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乐观和顽强精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刻划出一幅秋郊夕照图,情景交融,色彩鲜明,被称为“秋思之祖”;张可久的《凭阑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脱离散曲特有风格;乔吉的《水仙子·重观瀑布》雅俗兼备,以出奇制胜。

杂剧,宋朝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朝发展成戏曲形式。 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根据《太和正音谱》中所记,大约有五百三十五本,创作十分巨大而辉煌。元朝后期,杂剧创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强与温州发扬的南戏的交流,到元末成为传奇,明清时发展出昆剧和粤剧。杂剧五大名家除了关汉卿与马致远之外,还有白朴(公元1226年-约1306年)、王实甫(公元1260年-1336年)与郑光祖(公元1264年-?)——其中关、白、马、郑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有名的作品有关汉卿之《窦娥冤》及《拜月亭》、马致远之《汉宫秋》、白朴之《梧桐雨》、王实甫之《西厢记》与郑光祖之《倩女离魂》,主要表现社会与生活情况、歌颂历史人物与事件,强调人物的情感。

元曲的兴起对于我国民族诗歌的发展、文化的繁荣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卓越的贡献,其一出现就同其他艺术之花一样,立即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朝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元曲成为与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