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谢富鸿的头像

谢富鸿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1/21
分享
《中华革命简史》连载

第四十一章 明清的宿命:无缘资本主义

有人说宋朝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宋朝经济有很大发展,当时的中国,在农业、基本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从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来看,租佃关系、徭役赋税和工商业等方面的封建束缚,还未见松弛,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僵硬,较唐代尤甚。因而只能说宋朝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准备阶段。也有人说元朝就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元朝时间短,可以不去考虑。如果讲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大概没多少人会否定。明朝生产力水平在整个世界还是占有优势:如以造船和航海规模为例,郑和下西洋,通常都在百余艘,平均每条船载二三百人,其中大宝船至少可以容纳四五百,甚至上千人。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后,欧洲人进入到大航海时代的时候,葡萄牙人迪亚士只有三艘帆船;达·伽马只有四艘帆船,160余人;西班牙人哥伦布也不过是三艘帆船,120人;麦哲伦的船队只有250人。到了明朝中后期,农家的副业经营开始向家庭工业转化,而家庭手工业也开始朝着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明初的社会中普遍存在着大量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到了嘉靖至万历年间,一些民营手工业不断壮大起来。

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朝就已经出现,为何古代中国却进入不了资本主义社会呢?

一、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君主制根深蒂固,自秦起便是大一统王朝统治,以皇帝为首的地主统治阶级直接掌控全国土地,中央及地方政府掌控全国人口;欧洲国家小,封建领主虽掌握土地却缺乏对市民阶层的控制,封建关系较为松散。

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思想成为此后二千年间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这大大加强了地主专制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意识形态的单极,古代中国再也不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桎梏民族思维;宋朝朱熹(1130年-1200年)的理学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地主社会的意识形态更趋完备,《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而在14世纪到16世纪发生了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欧洲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在17世纪到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即启蒙运动,这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资本主义形成的最大关键,在理论上要给自私自利行为一个正面的价值,即对资本的逐利本性作出价值肯定。个人主义、自然法则、社会契约等,到最后集大成者,出现了像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完全自由竞争),这就使自私自利有了正面的价值。

三、地主统治阶级和土地经济的本性决定了“重农抑商”成为两千年来地主社会的基本国策。历朝的“抑商”主要表现在两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普通商人的商业活动加以限制,比如征收重税;另一方面则是庞大的官办工商业,阻碍了私人工商业的发展;同时政府部门有垄断行业里的需求,使得民营工商业国内市场日趋狭小。千年来“重农抑商”/“崇本抑末”已经烙印进地主社会思想文化。士、农、工、商,工商的地位极低。商人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严重阻碍了工商资本的扩大再生产,不断封杀着资本扩张的一丝丝萌芽。这样成功的商人成了新的亦商地主,或原本的地主经商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工商业市民阶层要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在这样的地主社会是不可能发生的。

四、中国古代出现的商品经济多是作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以单个家庭与小块土地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论人力资源还是土地面积都不具备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中国古代广大自耕农民以自产谋生又极度贫困,既缺乏消费欲,又没有购买力,消费市场无法形成; 欧洲广大城市平民没有土地以经商或手工业为生,购买日常商品是生活必须,有利于市场形成。中国消费品生产主要面向高级消费,丝绸、金银加工、高档瓷器等基本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市场范围小,资本主义发展空间有限;欧洲商品生产服务对象广泛,棉纺、毛纺、制铁等大多是广大群众的日常消费,市场范围大且稳定,资本主义发展后劲实足。

五、中国国内市场低靡商人普遍缺乏资本无力开展对外经营,小农经济倚赖土地没有海上开拓的欲望,具体表现即闭关自守;欧洲市场活跃资本运作通畅,财富的扩张必须继续扩大消费,同时急需劳动力与资源,对外扩张事在必行,具体表现即组织航海拓展殖民地。

资本主义萌芽,代表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趋势,具有进步性。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具有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且微弱的特点。由于中国中央集权君主制地主社会的自然经济体系本身缺乏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在明朝之前,中国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比之欧洲至少领先三个世纪。明朝万历九年,即1581年,荷兰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之后从西班牙获得独立,发展成为17世纪航海和贸易强国。明朝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让欧洲赶上了至少三个世纪。在十四、十五世纪的“圈地运动”中,英国的农奴制开始瓦解,并于中世纪末的十五世纪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最终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君主立宪政体),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 ,国力迅速壮大。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号称日不落帝国。

当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经济形态以及经济制度,纷纷在欧洲诸国中确立了下来,欧洲诸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古代中国,明朝因自身的专制腐败在内忧外患中灭亡,迎来了当时新兴的且相对落后的满清。清朝乘着明朝科技的余威,夕阳西下的余晖照在古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康乾盛世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但主要是由于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扩大耕地面积所致,属于量的变化。农具和耕作技术,基本上还是宋代水平。不过,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康乾盛世之后,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强大的军事经济面前,大清王朝不堪一击,很快沦落到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半殖民地的地步。

一千多年来的中央集权君主制、以儒家思想为单极思想意识形态的地主阶级统治及“重农抑商”的基本国策,早已注定了在地主社会中无法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无法进入资产主义社会。只有靠先进的革命思想把地主阶级统治王朝推翻才能建立一个有希望有活力的新中国。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