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易水寒烟的头像

易水寒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6/16
分享
《北莽山之我在高原》连载

第一十八章

北莽塬上的年味还没有散尽,何平又得提前返回学校补课。 “何平,咋这么早就回学校去?不是过完十五才开学吗?”村里人已经习惯过了正月十五才算过完年。

说是安排补课,每个人坐在教室里听讲,可是心思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里。晚上本是自主复习的好时段,何平也不再去教室里上自习,因为偌大的教室里空无一人。

“走,咱们也去热闹,放松一下。”何平邀上立平、心红、大林、东亭等几个要好一起上街看灯展。学校门前的人民路是县城的主干道,沿街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厂矿企业全部按要求布置灯展,这也是迎接元宵佳节的一项重要庆祝活动,年年都有任务,每个单位都精心准备,唯恐落在别人后面。

夜晚时分,人民路上一片灯火通明,熙熙攘攘的人流从西流到东,有从东流到西。人们一边看灯展,一边表达着各自的评论。

“娃他妈,你看,供电局的这个造型有新意,真是嫽咋咧!”一对中年夫妇站在展台前评头论足,发表着各自的高见。“娃他爸,我看,还是一厂的展台有特色,人物造型都出彩。”

街边的小摊也吸引了不少大人小孩的注意力,小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为华丽的夜空平添了几分市井气氛。

他们随着人流看灯展,顺便也去工人文化宫看热闹。工人文化宫的节日气氛更加浓烈,舞厅里青年人成双入对,电影院里场场满座,台球桌旁围满了嘴叼着香烟的时髦青年。他们一帮学生娃口袋里钱不多,只好去猜猜灯谜,猜中了可以得一些小奖品。灯谜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猜字谜、猜成语、填诗词、对对联、猜地理名称、历史人物等。

转了一圈,他们的收获也不少。“这两个字谜我已经知道谜底。哦,还有这幅对联的下联,我基本上对上了。”何平忍不住心中的高兴,猜字谜、对对子还算是他的强项。

东亭也不甘落后,“这个谜底是猜一句唐诗,应该是刘禹锡的名句。”

立平也猜对了两个地理名词, “这几条谜语有啥难,不就是猜地名吗?我立马就能给出答案。”

“你们别光顾着夸自己的五马长枪,听听我猜的这个成语咋样?”大林也猜着了一句成语。

“大家快来看,我条谜语是猜一句成语,我知道答案了,你们不要跟我抢。”小宝也是兴奋异常,虽然年纪小,竟然也猜了一句成语。

他们撕下写着灯谜的红色、黄色、绿色等各色纸条,兴冲冲地找管理人员兑换奖品。经过一番核对评点,他们几乎都猜中了,可是在兑换奖品的时候,却发生了小争执。大家协商后,兑换了三瓶啤酒和几张早场的电影票,又凑钱在街边买了些零食,回到宿舍一番闹腾到深夜。

正月十五是个大人小孩热闹的好日子,也是传统文化表演的大日子。县城里照例举行大型庆祝游行活动,俗称“耍社火”。每个乡镇街道都有表演任务。牛拉鼓在前面开道,拖拉机拉着一面直径四米左右的牛皮大鼓,四个壮汉抡着大鼓槌,敲出震天的“通、通、通”响声,后面跟着长长的游行队伍:大头娃娃、走竹马、跑旱船、扭秧歌、走芯子;县城各单位的彩妆花车也夹杂其中,呈现着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织。

镇上决定,由何平村子的走芯子打头引领本镇的花车游行队伍。何平也知道,村子的芯子在方圆十里很有名气,一直以出奇制胜、创意大胆而名扬北莽塬上。妆芯子的主题大多选取哪吒闹海、三娘教子、白蛇传、三打白骨精等经典戏文,芯子一般架在拖拉机或者三轮车上,用钢筋焊接骨架,高度可达三四层楼高,上面是青年男女装扮的人物造型,而且叠成两层甚至三层,芯子顶上一般要悬挂一个小孩,外面再用幔布围起来,旁人一看还以为是人叠人组成,惊险异常。围观的人群中不时有人发出惊叹声:“小心,看上面的娃快跌下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月十五一过,这年就算是过完了,农民们也开始春耕生产和一年的新打算,上班的人也安心工作,何平的心思总算收了回来,逐渐进入了正常学习的状态。

这学期的教学安排与上学期大有不同,每门课都安排两节连上,主要内容以讲解模拟题和专项训练为主。

“这学期的时间非常紧,每位同学自个制定一个复习计划,一定要有针对性,不能随随便便弄一个应付我。”班主任张毓琴要求他们每个人制定一份复习计划,主要针对各自的弱项进行加强训练,力争在未来三个月的时间里有所突破。

何平为自己制定了一份详细的各科目训练提高计划。语文方面重点加强阅读理解题型的练习和作文训练,他也经常去国棉一厂门前的报刊亭里买一些报刊和杂志,积累一些时政热点方面的写作素材。学习英语只有采取笨办法,每天早上到操场上背诵单词、朗读课文,每周完成两套模拟题。数学课方面紧跟老师的进度,每周做一套练习题。化学和生物不需过多投入精力。物理课学习一直困难,投入的精力不少,可是收效不明显,看起来不能强求,顺其自然吧!政治科目需要记忆的东西太多,不用制定什么计划,还是按照李步一的要求准备而已。

复习计划制定的很是详细,和课表一起贴在床头边的墙上,何平每天晚上睡觉时都要看一眼,睡梦中也时常念叨;早上醒来再看一眼,振作一下精神。

眼看着农历“二月二”就要到了,何平心中惦记着母亲做的馍豆豆,他很想回家看看,顺便散散心。

北莽塬上一大讲究:“二月二 吃豆豆”。一想到这里,就勾起了何平肚子里的馋虫。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就是指经过漫长的冬眠,百虫开始苏醒。“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德文老汉抽了一口卷烟,念了几句流传在北莽塬上的俗语,又给何平讲起着这里面的传说故事。

古时候关中地区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东海小龙前去降雨缓解旱情。这小龙是年少贪玩,一头钻进泾河里玩耍不再出来。这时候,有个小伙子来到河边搅浑河水,逼迫小龙出来降雨。小龙从河中露出头来与小伙子较量,小龙终被小伙子击败,只好前去播雨。

村里老一辈人说过:二月二又称作春龙节。据《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潜渊。这大概就是“春龙节”习俗的最早记载。

过“二月二”节日的时候,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龙须面咋还跟二月二有关?不就是村里的压面机压成的细挂面吗?”何平想到了小院里挂在一排排细竹竿上的挂面条,没成想也有一个很洋火的名称。

“你这这娃,甭打岔,听我好好给你说。”德文老汉吐了一口浓烟,又开始搜罗肚子里的故事传说。在这一天,各地的其它习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一番: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不动针线,怕伤了龙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

听着德文老汉的讲解,何平不由地结合地理课的一些知识,他粗浅地分析认为:农历二月初二恰好在“惊蛰”前后,这时候大地开始解冻,天气也逐渐转暖,农民们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因此说来,盛行于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才会称作“春耕节”。这一天如果龙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

当然,“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剃头”。老汉和小孩子要剃个光头,年轻人要理个时髦的发型,讨个吉利。

“何平娃,今个就谝到这里吧!一会儿我也去剃个头,去晚了人就多了去,得排好半天的队。剩下的故事让你爸给你说。”德文老汉笑着说道。

“二月二”这天,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要炒豆子,街道上弥漫着麦面馍豆豆、玉米豆豆、黄豆、爆米花等各类香气,大人小孩的嘴里也是咯嘣咯嘣地响个不停。

“其实,这里面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义克让的肚子里也是装了不少的奇闻趣事。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掌管天河的玉龙不忍心看着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将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龙王降雨犯天条,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玉皇大帝这个人也怪得很,咱这凡间哪有这个宝贝?明显是刁难人啊!”义克让说到这里,嘴角上也有了许多唾沫星子,看来是有些愤愤不平。

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门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了一道圣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义克让的讲解有些像评书,也许是他生活阅历的积累,也许是他的即兴发挥,何平却听得静静有味。

午后的阳光暖洋洋,父子二人圪蹴在大门前的石凳上,鼻腔里吮吸着飘散在街道上的炒豆子香味,沉浸在美丽的传说故事中。

从此以后,咱这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家家户户就爆玉米花,支起大铁锅炒豆子。炒豆子的时候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北莽塬上的传统爆玉米花场面很是壮观,儿时的记忆仿佛在何平的脑海闪现。一个简易的炭炉子上架着一个小锅炉形状的转锅,大师傅一手扯着封箱,一手匀速地摇着转锅,并不停地看着压力表,等到压力的指针指到合适的刻度,大师傅吆喝一声:一旁的人快闪开,马上就要放炮了。

周围围观的大人小孩赶快躲到一边,小孩子则双手捂住耳朵。只见大师傅将转锅架在连着布口袋的笼前,快速板下转锅的阀门手柄,只听得“嘭”的一声巨响,然后是白烟四散,爆好的玉米花装满一大口袋。如果再放上白糖,爆米花的味道甭提多甜美。

炒豆子的讲究比较多,有炒玉米、炒黄豆、炒馍豆。炒玉米有一定的技巧,把金黄色的玉米粒放在大铁锅里上下翻炒,要掌握好火候,不能炒焦了。如果再加上一些黄土,炒出的玉米豆子就很酥脆,但是吃起来总有一股子土腥味。炒黄豆比较简单,就是把挑选好的黄豆放在大铁锅里上下翻炒,待到豆子开裂了就可以出锅,晾凉了就可以吃了,一颗一颗放在嘴里“嘎嘣、嘎嘣”嚼着,很是费牙口,吃多了还会放臭屁。

各家各户的生活水平还是有差距的。比较讲究的人家喜欢炒馍豆,先将发好的白面烙成七分熟的薄饼,再用刀把薄饼切成小拇指盖大小的方块,然后把方块大小的馍豆放在大铁锅里上下翻炒,不断地淋上菜油,在加上一些食盐和花椒粉,炒出的馍豆子不但颜色金黄,而且味道咸香可口。馍豆主要是用来送给至亲好友品尝,也算是加强感情联系的一个重要礼节。

蒲焕群为何平装了几塑料袋黄豆和馍豆子,并叮嘱他说:“娃儿,带到学校里让老师和同学们都尝一尝,城里人喜牵这些吃货。”

何平回到学校,见到同学们第一件事,就是互相品尝对方的豆子。妈妈的手艺不一样,豆子口味就各不相同,玉米豆子很少,许多同学嫌土气,不好意思拿出手。大部分都是有甜味的爆玉米花,有的则是原味的黄豆,当然还有咸味的馍豆子。城里的同学大多是从商场或者街上买现成的炒豆子,品种单一,大家还是喜欢农村同学带来的豆子。

在“二月二”这个充满口福的时节里,上课的老师也显得特别大度。常常是上课铃响了,全班的学生还在闹哄哄互相传递豆子,每个人的嘴里都填得满满的,这一刻仿佛都退化成了小老鼠,嘴里“嘎嘣、嘎嘣”地响着。

教室讲台上也放满了各个同学送的豆子,一个小纸袋、一个小纸袋装着,都是趁着还没有开始上课的时候偷偷放在讲台上,聊表一下各自的心意。老师也不知道是哪个同学放的,自然就笑纳了,讲课之前先拿几颗尝一尝,说一声:“味道真不错。”坐在下面就有同学心花怒放。

“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王泰恒随手捏起几颗馍豆子尝了尝,还不忘开开玩笑,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既然吃了同学们的豆子,王泰恒对大家的一些调皮捣蛋也就装着看不见。

王泰恒在讲台上一边写板书,还不忘顺手捏几颗馍豆子。同学们的嘴里也自然闲不住,前后左右座的豆子都得尝个遍,因为王老师在现场,他们自然不敢太过于放肆,等下课铃声一响,王泰恒刚一出教室门,他们就开始豆子品尝大会。

有些男同学喜欢恶作剧,有意哄骗女同学多吃黄豆,结果教室里不时有异响,然后就看见有人就捂着口鼻四处查找气味来源,不时引起哄堂大笑。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何平的学习生活又一次进入快车道。

开春时节,北莽塬上渐渐迎来新的希望。冬小麦才开始起身,奋力伸展着漫长冬季里的懒腰。塘库边的柳树抽出细细的新条,果树的枝头也有个不少嫩芽。冬闲的土地已经整理完毕,家里的农活也不太多,蒲焕群叮嘱何平说:“娃儿,好好在学校学习,不用每个礼拜天都回家,每周的生活费托人捎给你。”何平也认真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各项任务,每天上课重复着枯燥的做题、讲题、模拟测验等各个环节。

三个多星期很快就这样过去了,何平已经有些疲惫。

春天的脚步越来越快,转眼间进入暮春时节,北莽塬上又一次呈现出绿意盎然的田园风光。星期六中午放学后,何平约上东亭、心红、立平等人骑着自行车沿着咸宋公路回家。他们推着自行车上到二道塬上,停下来休息片刻。

何平大口允吸着春天的气息,舒心地欣赏着春天里的美景。麦苗已经开始拔节,青草味道直扑他的鼻腔。连片的麦田像绿地毯一样铺在西汉帝王陵墓的脚下,麦田里高大的墓冢越发显得庄严肃穆,千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不能削弱他们伟岸的身姿。夹杂在麦田里的油菜花正在怒放,油菜花的浓香令他如痴如醉,辛劳的蜜蜂在花海中忙着采蜜,不时跳着漂亮的8字舞,招呼更多的同伴前来采蜜。果园里的花儿已经开败,苹果树、梨树、桃树的枝头挂满了果实的雏形,顶上还残留着花朵的印痕。

何平深深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压抑在心头的烦恼逐渐消失在春天的美景中。他回到家里,蒲焕群惊讶地问道:“娃儿,不是让你在学校好好念书,咋就回来了,是不是有啥事情?”

何平说:“没有啥事情,就是想回家看看。这段时间脑子有些麻木。”蒲焕群走进厨房,为何平盛了一大碗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这是农家最普通的午饭,也是关中道上人们的最爱。

义克让卖完豆腐回家,看到何平回家了不免埋怨一番:“不是让你礼拜天在学校好好念书,咋就回来咧?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你只管操心自己的学习就行。”

义克让接过蒲焕群端来的一大碗(biangbiang)面,他用筷子挑起一根面尝了一口,有些不满意:“掌柜的,把辣子和醋端来,味道有些淡。”义克让吃完面,掏出烟袋锅装上一袋烟慢悠悠的吸了一大口,在烟雾缭绕中,他那布满皱纹的古铜色脸庞更显苍老。

义克让问了何平最近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一定要用心学习:“何平娃,是不是快要预选了?这也是关键的一次考试,把劲鼓足了,一定考个好成绩。”

何平很自信说道:“爸,预选肯定没问题,考个500分还是有把握。”何平的保证令义克让很满意,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新的希望。

“那我就放心了。你在学校一定要把自个照管好,需要营养品只管去买,钱不够问你妈要。”义克让的话语令何平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义克让可能是听别的家长说过,复习阶段很是费脑子,需要太阳神口服液等营养品来补充,报纸上、电视上经常也有这样一些广告宣传。

何平却不信这些传言,他认为那只是商家的广告宣传,最多只能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蒲焕群也想托人在县城的医药公司买一些营养品,可是一打听价格太贵了,只好每周从家里给何平带一些鸡蛋,也算是给他补充一下营养。

吃罢午饭,抽了一袋烟锅子,义克让休息片刻后又到豆腐坊里忙活,淘洗黄豆、刷洗锅、清洗磨子。何平想要去帮忙,义克让却不要他插手。何平只好挎上筐子,拿上镰刀去田间地头给家里的黄牛割青草。

张贴在教室里的倒计时牌一天天在更换数字,数字却是越来越小,他们接受考验的时刻逐渐逼近。预选在轻松的气氛中结束,每个同学都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只当是一次全科目模拟考试。

预选考试成绩在两星期后公布,他们班没有人落选,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是何平的成绩却只有450分。拿到这样一个成绩单,何平感觉到自己的脑袋“嗡、嗡、嗡”地响了几声。“不可能吧?怎么会这么一点成绩!”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第二天下午,张毓琴召集大家开了一次班会,简单分析了这次预选的题型和难易程度,同时又通报了市区各学校的成绩分布情况,主要是预选成绩500分以上的考生分布情况。她表情严肃地说:“同学们,这次预选虽然对你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可也算是一次学习成绩的检验。咱们班有些同学还是重视程度不够,成绩很不理想,不知道是你们学习跟不上还是不用心?希望你们下去让认真反思一下。考得好的同学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希望你们的目标是冲击一本。”

班会结束后,张毓琴把何平叫到教室外面,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通:“何平,你看看自己的成绩?这多半年来进步太慢呀!这样下去,估计高考时很难上线。多余的话我也不想说了,好好回去反思一下。你很是令我失望。” 张毓琴的批评犹如重锤一样敲击在何平的心头,他低头不语,甚至不敢抬头对视她那严厉的目光。

一连几天,何平沉浸在失落之中,心中充满了无限烦闷。他在不断反问自己:我难道就这样沉落下去了吗?一次的打击就让我丧失了斗志吗?不能,坚决不能!

夜深人静时分,何平放下手中的笔,整理好桌子上散乱的模拟试卷,一个人来到操场上散步,他对着无限深邃的夜空,抒写着心灵的深刻反思。

沉落

是一杯苦涩的酒

喝下去心灵得到暂时解脱

解脱不了心中无限纠葛

沉落

不会创造新的自我

只能埋没甘于命运的我

沉落

只能给弱者精神上的一丝快乐

勇敢者

从不畏惧沉落

举起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劈开那沉降下来的黑暗

沉落

是弱者舒适的摇篮

没有奋争的神经紧张

只有无忧无虑的消磨

消磨在沉落的漩涡中

沉落

是一首歌

唱出弱者心灵深处的哀鸣

强者不惧沉落

把它看作前进道路上的一次缓冲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