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海阔天空的头像

海阔天空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7/11
分享
《大国护士》连载

第四章 小气吧啦

邹丽心里清楚爱人的想法,大疫当前,自己的职责为本,所以她没有坚持自己去送排骨汤。虽然她心里面有点失落,但火烧眉毛的疫情已经无法让她想那么多,抢时间,拼速度,她没有丝毫的停留,火急火燎地赶往医院。

一到医院,她没有歇息,马上投入转运中。

“邹妈,患者有异常。”刚进病区,正准备转运的小然发现患者有异常。

“什么异常?”邹丽近前一看,只见患者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烦躁不安,有点震颤、意识有点模糊。

“通气管道滑脱没?快,快,查一查。”邹丽凭着多年的护理经验判断,通气有问题。

小然马上查呼吸机的人工通气管道,果然发现通气管道有滑脱,“邹妈,有滑脱。”小然一边说一边飞快修复。

“能不能修复?”邹丽急切地问。

“好了。”小然手法娴熟,马上修复好。

“通气正常,患者缓解。”邹丽已明显感觉到患者的状态在回归,趋于正常。

虚惊一场,待患者情况稳定后,邹丽让小然做最后的检查,该加固要加固,防止再次滑脱,以免转运发生意外。

一切正常,才继续转运。转运一刻不停歇。

今天是陈夕夜,是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除夕夜。按照以往,病情稳定的病人会回家与家人一起过年,但还是会有一部分病情不稳定或者比较重的病人,留在医院病房里。对这些病人,医生会按时查房,护士定时发药输液,和平时周末的情况差不多。往年除夕,病房里会多一些新年的“福”字、灯笼等,来烘托新年的气氛。今年完全不一样,“福”字、灯笼没有不说,病人还要全部转运走。其他都没什么,但年的感觉总还在心头,犹如那“福”字与灯笼还挂着一样。

这次转运完成后,约19点,邹丽有意让大家一起吃顿年夜饭。没什么美食大餐,也就是食堂里的盒饭,特意加了水饺,这就是医院的年夜饭。疫情下,虽然很简单,但也算是大家的年夜饭。没有往年年夜饭那种节日的气氛,更没有丝毫的年味,大家一声不吭,各自用自己的餐,似乎跟日常加夜班一样。可一看那凝固的气氛,就感觉完全不是一回事。恐怖时时飘荡在这里,不敢轻易去谈论这疫情,心里却挥之不去。疫情无处不在,就象空气一样,你吸一口气都会忐忑不安,都要小心翼翼。

“要不是疫情人传人,大家现在会开开心心,快快乐乐,轻轻松松,热热闹闹地吃着饺子,过着年。”小芬吃着饭,想打破僵局,忍不住说。小芬没回成家,家里人来电问情况。她说封城回不了家,不敢说在抗疫一线,怕家里人担心。可她心里还是会想起回家过年的场景。

“不是疫情,我早就回家了,和家人一起吃着饺子过着年。”小然也想活跃一下气氛,可说着说着,心里酸酸的。本来跟家里人说好回家过年,现在也在抗疫,还不敢跟家人说起。

也许小然的话触动每个人的心,大家又一声不吭吃着盒饭,五味杂陈地吃着饺子。

“疫情改变一切。一个有着千万人口的城市,说封城就封城。这次比17年的非典厉害多了。”好久,不知是谁在说。

又是一阵吃饭声。

“假如没有封城,大家照常放假,照常过年,回来不知会怎么样?”又有人说。

无人回应,谁都不敢去想象。

“疫情的数据,感觉不怎么准?”有人提出问题。

“检测还在摸索阶段。”

“不知何时能检测?”

“应该快了。”

“听说文昌医院收治的第一天就满了,加了床后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外面的病人还是一床难求。”

“这样才来改造我们医院。”

“听说我们医院改造后,还是远远不够。”

大家七嘴八舌,才有段有回应的对话。

“床位不够,医用物资不够,医护人员不够,什么都缺。现在又是过年,早放假了,凑都凑不齐。”

“我们医院的N95口罩也不够。”

“外科口罩有是有,也不够。”

“防护服也没有,都还是象我们现在穿的这种一次性的。”医院没有多少防护服,这次转运还是用一次性的防护服,口罩都还是一般外科口罩。

“中心医院有很多医生、护士都感染了。”

“这病很怪异,起势的时候相当快,控制都控制不住。”

全场的人全静了,连饭都不敢大口吃,甚至连气都不敢大口喘。平时在医院,忙起来不会顾得上其他闲碎杂事。这次疫情不一样,会有意无意想去听一些关于疫情的消息。不听心里痒痒的,可听着听着就连呼吸都觉得有点恐慌。

“昨天有一个三十几岁走了……。”

“吃完年夜饭,我们接着转运。”邹丽不敢再听下去,她怕自己受不了,也怕会影响到大家的情绪,连忙阻止。

疫情在控制着这些对话,断断续续,有头无尾,无话找话似的,没有一段话会让人觉得轻松舒适。大家仍然埋头吃着盒饭,饿了,也累了,不敢去想象疫情会怎样?本来可以有说有笑的吃饭时间,难得的轻松一刻也消失了,不见了,大家只顾着吃饭。

吃完饭,邹丽抽空看一下手机,有小气吧啦的微信:这是老婆给我最好的礼物!

原来爱人喝到邹丽煲的浓情蜜意排骨汤,知道老婆特意用心去煲的,心情一下好了很多。他激动不已,马上发微信给邹丽。邹丽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现在才看到。

“小气吧啦,加油!”邹丽激动万分,给爱人打气。

“邹妈,什么小气吧啦?谁小气吧啦的?”一旁的小然听到,不解。

“……。”邹丽才感觉自己失态,回过神来,赶忙掩饰,“没有,没事。”

大家莫名其妙,但也没放心上。忙成这样,大家心里只有尽快完成任务,战胜疫情。邹丽连微信都来不及回,接着又忙着转运。

小气吧啦是邹丽给爱人称呼。怎么会有这个称呼?这有点故事。以前周末一家人经常去郊游踏青,钓鱼,运动,其乐融融。爱人还答应邹丽每个月陪家人看场电影。刚开始还雷打不动实行;后来爱人身兼数职,工作忙起来,连一丁点时间都挤不出来。一个月陪一回变成两个月陪一回,再下来是三个月陪一回,最后,一年半载也没有陪一回。邹丽每次提醒他,刚开始还会陪一陪。可玩得正尽兴时,跟你说医院还有事,人就溜了。有一次,一家人一起看电影,说都没说就直接溜了。直到散场时,邹丽才发觉。再后来,更没时间陪,不是说下周,就是说下个月。等到下周到来,又说这周没空,下周吧。下周吧就成了顺口溜。等到下个月也来了,又说这个月不行,下个月吧。下个月又是爱人的借口。这样反反复复,周而复始。对家人连一点点,哪怕一点点陪的时间都这么抠。到头来,女儿与儿子对爱人的台词都能倒背如流。

“妈妈,不要再问爸爸,什么时候有空一起看电影?”儿子说。

“为什么?”邹丽问儿子。

“就是下个月。”儿子笑着说。

“对,妈妈,下个月,知道吗?永远是下个月。”女儿也笑了。

“你爸太抠了,太小气吧啦。”

“爸,就这么抠。”

“就这么小气吧啦。”

邹丽一气之下,把爱人的微信名直接改成小气吧啦,以泄自己的不快。这么多年,小气吧啦也用了有些年头,用惯了,用顺了,也用亲了,有点感情。上次邹丽做手术,爱人特意请两天假,守在医院专门陪她。她当时很感动,想把这微信名改掉,但想了很多微信名,都无法承载这种岁月的积累和沉淀,也无法感受那种生活的无助与无奈,她还是保留这很有生活气息的微信名。小气吧啦就是小气吧啦,将就用吧。

零点将至,新的一年将开始。转运仍然在进行,现场邹丽看到小兰与小爱。

“小兰,你怎么过来?”

“邹妈,我加班来了。”小兰赶紧说。

“不是让你休息吗?身体还没恢复?”邹丽有点生气。

“身体早就恢复,没什么问题。”小兰不服。

“应该是安排你后天上班的,你不知道吗?”邹丽说。

“知道,可到后天,这要等太久了。你不是说两天吗?怎么会这么久?”小兰反问。

“那是排班。”

“这样排班不合理。你们忙得不分昼夜,我却在家休息睡大觉。”小兰有意见。

“那是暂时的排班?”邹丽正为以后的排班忧心忡忡。她知道文昌医院当天改造504床,后来又增加到527床,只那一天床位住满。那边的物资、人手马上捉襟见肘。对此,她也在担心,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这里。

“你们加班加点在转运。我想过来帮点忙。”小兰要求。

“怕你身体还没恢复?”邹丽还是担心。

“早就恢复了,又多休息这两天,没问题的。”小兰坚持。

“你确定可以。”邹丽问。

“当然可以。”小兰响亮地回应。

“假如身体有问题,还是要说。”邹丽算是答应了。

“会的。”小兰见到邹妈点头允许,高兴地说。

“你呢?”邹丽问小爱。

“邹妈,我也要加班。”小爱连忙说。

“宝宝怎么样?”邹丽关心。

“宝宝刚开始断奶不适应,现在已经适应。”小爱实话实说。

“宝宝还是要多给些时间适应。”邹丽还是不答应。

“适应了,已经适应了。现在,宝宝的爸爸就可以应付。”小爱解释。

“不会粘着你?”邹丽又问。

“刚断奶是不适应,天天粘着我,又哭又闹。现在好了,适应了,不哭也不闹。”小爱继续说。

“……。”邹丽没有说话,算是默许。小爱一看,知道邹妈已经不反对她来加班。

“邹妈,听说上海今晚第一批医疗队已经驰援武市。”这时,小兰说。

“上海?你怎么知道?”邹丽还不知道。

“我刚才看到消息,连夜驰援。”小兰说。

“已经到了。”邹丽追问。

“到了,”

“总共有多少人?”邹丽又追问。

“136人。”

“这下武市有救了。”

“部队也派医疗队来驰援。”小爱加了一句。

“部队,是部队吗?”

“当然是部队。”

“听说也到了。”

“除夕夜部队星夜驰援。”

“对。”

“多少人?”

“450人。”

“这么多人。”

“是的,陆军,海军,空军三军加起来总共450人。”

“真是及时雨啊!”

“还带来好多急用的医疗物资。”

“很多的医疗物资。”

“对。”

“真的是雪中送炭啊。”

大疫袭来,有这么多医疗队驰援,有一种莫名的神奇的力量一下子充满了每个人身上。医生,护士,病人等,在场所有人马上精神振奋,能量满满。

转运在继续。受到驰援队伍的影响,大家的情绪被点燃了,干劲十足。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