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蓼湿地太少见了,我兜兜转转,在南仙堤南仙桥的南侧,才发现它最高可高达2米大腿和躯干粗壮挺直的它,顶上或者腋下开出的总状花序呈穗状,花瓣紧密,微下垂,花苞片呈宽漏斗状,草质绿色,花淡红色或白色,花被片椭圆形,花盘明显的花朵,是小小的一条,如流星的尾巴,如女生系在头发上的红丝巾,比杨白劳扯给白毛女戴的二尺红头绳都要小。
在湿地所有的植物,只要给机会,我都会把其跟水联系起来。因为岛是它们的根基,是物质基础,而水是精神之源,是精神文明,意志力量。也可以说,水负责梳妆打扮,花枝招展,体现出美感来,而岛上陆地,则是负责吃喝拉撒,生命的旺盛和延续。二者是缺一不可以的。当时,有时候这二者在美感上,甚至在物质上也都是相互促进、协调和融合的。
因此,对于红蓼,也就不可避免地扯到水跟它的因缘际会,风云起伏。蓼科皆美人,婀娜的身姿,我喜欢它在岸上垂挂在水面上的样子。“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在水中垂钓,悬挂在水面上的是细钩的丝线,慢慢地从水拉起,把倒映在水中的星星,也给牵了起来。作者原诗中是写他自己行经在江面上,来垂钓的这么一过程。但我更愿意把其看成,是钓杆红蓼,它垂着细细的线,在水面上拉起了水中的星星。
而在它的许多花朵一齐盛开多时,如一条条红鱼,在水面上欢欣鼓舞,只需风来,就能齐整地在枝头摇头晃脑,扭动身子,在作势齐跃龙门。“织条尽日差差影,时落钓璜溪水中”,此时我想它们肯定是知道了前方有喜事,故作出姿态来,争先恐后,为争一个先。在飞驰腾细浪,如小蚕在水上飘,虽然是细浪,却也笔直地往前。
它们的花朵太热情奔放了,即使低下眉眼,我也看不出它们有心事。因此,我更愿意让它朵朵盛开在水中。和着下面一片片宽卵形、宽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近心形,微下延,边缘全缘,叶柄长,具开展的长柔毛的叶子,做一场红蓼的水上道场。
任它露出怎么样的狞狰,欲在水中做丑脸来逗笑河水,还是做着夸张的动作,扯动脸上的每一朵肌肉,细看上面的皱纹,爬到哪种个部位了。深到哪个程度了,能否夹住蚊子和蟑螂了。反正它跟水的表现手法上,“秋波红蓼水,夕照青芜岸”,水蓼染红了粼粼清波,红艳点水,总是逃不了的,这水波之上一抹红一片红,还是一串红,总还是坚如磐石般存在着。
任它露出怎样的娇媚,那也是在它最会表达美的时候,如在镜子中顾影自怜一样,在恰如其分地表达花枝招展和美丽艳丽。特别是在跟水的光影潋滟里,得要转多少个身子,可不能留有死角,比如后背和脸蛋,空易忽略过的地方,连气质都要看进去了。
有点曲弯细长的花朵,有时会朵朵竖立。垂在水上是一种风度,而直立在水上,又是一种风流。如小红鸟儿,微微点着水,在水上姗姗而来,荣光焕发。如红头小鸭子,双脚掌是小木浆,在上面划水而来,突突地溅起小波纹,一条条长长的,“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水湾处红色的蓼草就像纷乱的丝织品,跃出水面的双尾白鱼就像玉刀一样明亮,蓼草如丝织品般的精致,摆放却是纷乱的,其实是指其太密集了。“秋到润州江上,红蓼黄芦白浪”,秋天到时,蓼也就红了,似是延伸到了遥远的天边,无穷的世界,未知的将来。
在秋季里开花的它,“数枝红蓼醉清秋”,它可以令人深醉,令人着迷,只要数枝即可,不需要一大片一大片的,它的厚积薄发,它的轻解罗裳独上西楼的风姿,可见一斑。“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风蒲即蒲柳,诗中说红蓼映红了蒲柳。它也带来了秋,是秋的标志。由此不可避免地夹枪带棒着悲伤和愁绪的。
但是也有“秋色在何许,蓼花含浅红。客情禁不得,归兴逐西风”,“归兴”指归思,回乡的兴致,即是乡思。诗中说,秋天到了哪个程度了,看到了浅红色的红蓼花了。在异乡的自己,情不自禁想要回乡了,去追着西风了。想来它在还乡后,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了”。可见红蓼的容貌在着迷之余,能泛起人的乡思。
《史记.内则》中称:“濡豚,包苦实蓼,濡鸡,醢酱实蓼,濡鱼,卵酱实蓼,濡鳖,醢酱实蓼”,“蓼实即草部下品水蓼之子也。彼言水蓼是用茎,此言蓼实是用子也“,这里面指的是春种时期,人们在烹制鸡豚鱼鳖都“实蓼”,“实蓼”是指将蓼叶填塞在肉里进行烹饪。贾岛的诗中说“食鱼味在鲜,食蓼味在辛”的句子,说红蓼可以作为调味品。“辛”指红蓼有辛辣之味,吃它时含有艰辛和艰苦之意。因而,它的花语有立志,就是指要不怕吃苦,对于自己立下的志向要勇敢前行,不轻言放弃。
关于此义,在《诗经.周颂.小毖》也得到了体现,说“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集蓼”即为遭遇苦难。有异曲同工,微言大义之嫌。
而红蓼苦难立志的故事,还牵扯到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和一个著名的成语。中国人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传说“薪”不是指一般的柴草,而是红蓼干,即“蓼薪”。“目卧,则攻之以蓼薪”,指越王每每在疲劳困倦双眼想要闭着睡觉的时候,他就红蓼花干的辣来刺激一下眼睛,眼泪出来了,就不犯困了。他在用这种加上尝胆的方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复国大业,一定要奋发图强,含辛茹苦,实现目标。其志之坚,非凡人可比。
由此可见,红蓼的花语里应是有立志。还有《诗经·郑风·山有扶苏》云“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游龙指红蓼,此名来自于外形,它的枝节很长,在水边铺阵开来,如一条在游动着的龙,隰是指湿地,子充指郑国的美男子,也是指好人,良人。诗人把红蓼与桥松作对比,责骂自己的男人,不够正经,全无承担大事的担当。可见,也是有立志的含义在里面。
红蓼的花语还有思念。“红蓼滩头秋已老,丹枫渚畔天初暝”,初暝指夜幕刚刚降临。这里面含着秋思呢,老了的秋,红蓼也要退场,交给红枫了。但作者似有一种怅然后失落之感,一种过而不返时光飞逝不回的感慨在里面。而这一感受的产生,定是有思念在里面,无论是对于过去的怀念,还是对于将来迷茫,思念在心中升腾。不然怎么会感慨秋的。
殊知红蓼曾被称之为“离愁之花”的,说它是清欢浅愁,红颜薄命,说它营造离别,相思渡人,还有说它在风吹来时,花枝摇曳,如在挥手告别一般。如“河堤往往人相送,一曲晴川隔蓼花”,指码头堤岸上人们在送别,最是不忍,这个伤悲的情景和水边的蓼花互相映衬,似是也在和蓼花进行着道别。“莫更留连好归去,霜花凄冷蓼花愁”,说不要再留恋这里,早日回归山林吧,那山间的露水已凄冷,蓼花正愁着呢,这首诗的题目是“秋莺”,这里指的也是秋莺,其实也是指人,回归山林对人而言,指的就是回归家乡。上面的诗甚是缠绵悱恻,情思断人肠。
红的蓼传说故事,牵扯到帝王将相的,还真的多。据说汉景帝刘启将他的儿子刘发封为长沙定王,孝顺的刘发因思念去世的母亲,建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台子,供自己站在上面来遥望母亲的坟墓,寄托哀思。另外,他还在宫殿中建造了一个蓼园,里面种满红蓼,以示思念母亲,寄托相思。
红蓼还有别名“红草、大红蓼、东方蓼、大毛蓼、游龙、狗尾巴花”等。“大毛蓼、游龙、狗尾巴花”都非常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可见它的独特的形状。
红蓼是画家的笔下重要题材,从古至今的一部分名画家大画家都画过它,可见它自有过人之处,自有一番风韵,能进入大师的法眼,而且还挥洒笔墨来画它。大画家宋徽宗赵佶画过《红蓼水禽图》,且题上“西风红蓼香,水禽破苍茫。小虾清滩里,涟漪泛斜阳”,就这一首诗,一幅画就出来了。在实体方面,肯定是一幅绝佳的风景画作。他还另画了一幅《红蓼白鹅图》。清代马荃画《红蓼野菊图》。近代仅白石画过《红蓼双鸟》《红蓼群虾》《红蓼珍禽》《红蓼青蛙图》《墨叶红蓼》等五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