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华夏的头像

华夏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202/04
分享
《办学记》连载

第一十九章 教师要了解学生

第十九章:教师要了解学生

新学期,班里转来一个叫陆福根的学生。因为调皮好动,智力发达,会动脑子。常在课堂上向老师发难。有时还要打人,同学们对他避而远之。班主任对他无可奈何。几次向我提出让他换一个班级试试。我在准备找陆福根谈话之前,去他班里了解情况。同学们告诉我说,他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还咬过老师的大姆指,直到校长来了才松口。这个老师姓吴。我走访了吴老师,还去他家进行了家庭访问。

我了解到,陆福根的家庭是个殘缺不全的家。他的父亲早死了,靠妈一个人,奍活三个孩子,陆福根是长子,生活上有具体问题,他根本不想学习,想去当一名工人,此补贴家用。妈妈有时打他,生活状况一团糟。我暗自慨叹,这一家人真不容易。心里更多的是怜爱。将心比心,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应该怎么办呢?多和他交朋友吧,从改变他妈妈的态度做起。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我从改变家长人手。家访中得知,他妈妈生气时,经常动手打他。我想,这正是他喜欢打人的源头。我劝诫家长,要学会控制情绪,多讲道理,少动手打人。我惊喜地发现,自从家长不再打他,陆福根打人的习惯也渐渐消失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陆福根给了我更大的惊喜。让他搞班级卫生工作,放学后他把班里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那股做事的认真劲儿,使我既惊讶又感动。什么是“责任心”?从陆福根身上,我若有所悟:“所谓责任心,有涵养,就是要对每个学生的成长负责,学会欣赏学生的每一个优点、认真对对待学生的每一个缺点。”爱如阳光,既温暖着学生,也感染着家长。家长一听说“责任教育”,家长就感觉到当老师的不容易。“好心的教师们做着与他的学生们的‘其他生活’毫不相干的教育工作。学校注重的是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努力,而不是他们在这一人生阶段中所最关心的生理、社会和个人方面的需求。” 这些事情,值得所有教育者反思。当我们抱怨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时,我们又是否走近学生、理解学生、研究学生?几天前,我照例去班里参加班会。听听同学们对学校和老师的意见。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学生们在激烈地争辩着什么。怎么回事呢?我好奇地停住脚步,在门外静静聆听。从学生们的七嘴八舌中,我很快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原来,一个男生头天晚上没写作业,早晨到校后准备抄袭别人的,却被学习委员毛福珍逮个正着。学习委员得理不饶人,认为抄袭作业不对。男生强词夺理,辩称抄作业也不是一无是处,并且不是他一个人抄作业。两个人一吵闹,其他学生也加入进来,分成两派,就抄袭作业的利弊展开了辩论。听出端倪后,我很想进去制止。转念一想,这是多么生动的思想交锋啊,难得听到学生的心里话。于是,我饶有兴趣地听下去。直到快上课了,我才不得不走进教室,这场辩论也戛然而止。学生们安静下来了,我的心里却很不平静。从偶然听到的一场辩论中,我受到启示。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思辨能力,何不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我在办公室里,收到一个女学生交来的一封男生写给她的信件。很快,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始了新尝试。我是教政治思想课的,在讲到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时,我抛出了一个颇有争议性的话题——男生女生是应该多交往还是少交往。一看到这个话题,有的学生“哧哧’地笑了,还有的学生羞涩地低下头。对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既敏感又好奇的话题。平时一看到男女生交往过多,一些学生就在背后起哄。既然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那一次辩论,出乎我的预料。一些学生因为平时被同学取笑过,私下里用心地搜集了很多资料,辩论中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地提出了支持男女生正常交往的观点。其他学生听了很有同感,一致谴责那些捕风捉影、阴阳怪气的论调。最后,对于男女生如何交往,学生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从那节课以后,我高兴地看到,班里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变得自然了、大方了,那些取笑同学、打小报告的行为也没有了。一次成功的尝试,让我有了更多信心。从此,班里每两周举行一次小型辩论赛。遇到教育难题,我不再苦口婆心地说教,而是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白是非。再后来,这一形式推广到班级之间、年级之间,成了一次全校性的活动。

各班的班会,题目是教师们定的,有“代沟问题,责任在父母还是在子女”,“知识与习惯,学习与劳动,哪一个更重要”……很显然,这些都是教师们认为很重要的,是平时教育教学中或棘手、或困惑的管理难题。到了后来,学校改变了做法,让学生自己确定主题。辩题一交上来,教师们吃了一惊。学生们关注的问题有:“偏面追求学习成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父母鼓励孩子,精神与物质哪一个更重要”,“人际交往是坦诚相待还是有所保留”,“焚书坑儒是势在必行还是不可施行”……“我们原本担心学生的班会主题太肤浅或太偏激,事实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从这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中,教师们意识到,学生们也有自己的困惑,也渴望认识世界,而我们对他们的了解是那么少。就是在这样坦诚、开放的班会中,学生们开始思考自身的责任。我们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慰问,过去一些学生不乐意参加。在班会上,“赡养老人,是家庭的责任还是社会的责任”的辩题,引起了他们的深思。辩论会后,再一次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学生们都变得格外真诚。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看到一个个孤独的老人,或者痴痴地看着外面,或者期盼地看着大门,不知是想到外面的世界去走走,还是在盼望着自己的子女看望自己。那一刻,我多想给他们多一些温暖!”还有一个学生写道:“我准备了一些礼物要送给老人们,可是,当我把礼物发给他们时,才惊觉自己带来的太少,不是礼物不够,而是我的爱心还不足。”在这样的辩论赛中,教师们真正意识到,为学生提供展示机会、锻炼表达能力仅仅是很次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责任感、爱心、思辨能力和社会意识也悄然萌芽。教育不仅需要热情与爱心,还需要用智慧的眼睛,敏锐地发现有价值的教育细节,在研究中工作。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老人在社会主义这个大家庭中的地位应受到尊重,他们在过去艰苦的岁月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不论在扶育子女,建设祖国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老一辈人的无私奉献,这是不可想像的。现在他们老了,年青的一代应照顾他们,让他们安度晚年。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在家中尊重父母,做家务事,帮家里照顾爷爷奶奶都能积极参与。学生家长普遍反映,最近孩子们听话了,懂事了。

这样的活动,不光是对学生们的教育,也是对老师的教育,师生共同成长,对一个学校的负责人来说,是最大的欣慰。而民办学校的工作,纷繁复杂的大量的工作,都是老师们做的。在一个班中,班主任举足轻重。班级的管理好坏,学生们的学习好坏,学生的举止行为,道德品质的优劣,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我不仅想到了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一个民办学校,必须竖立师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