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
董永
故事梗概:西汉末年(公元9年),王莽篡位,为防止汉家王侯将相起来反抗,下诏悉数贬为庶人,并没收家产,充实国库。身在青州府的高昌候董武也未幸免。也巧了,当董武去接为母亲抓药的儿子董永时,他前脚刚离家,后脚就有官兵把府宅围了个水泄不通,并把家里所有人都赶了出来,在家人的哭喊声中,大门一关,贴上了封条。不但是他家,城里所有的王侯府邸都被封了,平日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都被赶出家门,流落街头,如惊弓之鸟,狼狈至极。顿时,青州城内一片混乱,官兵在城内横冲直撞,飞扬跋扈。街上百姓、落魄王侯家属哭喊声震天,纷纷躲藏着……
董永母亲于氏连惊带吓,死在青州城外的破庙里。父亲董武领着董永加入了逃难的队伍,一路吃尽苦,受尽累,回到了老家千乘郡董家庄……
主要人物:董永 董武 于氏 (管家径荣)
按出场顺序 :邻居张大爷 棺材铺王掌柜 拾粪的老人 药铺掌柜 掌柜老婆 马家村老婆婆 高顺 张明德(村长) 当铺掌柜 月光老人 高义 (春生) 傅员外 管家来福 巧姐 傅莹
目录
1、于氏遇难 ……………………………………4
2、驾鹤西去 ……………………………………8
3、金锁换灵柩 ………………………………12
4、逃难路上 …………………………………14
5、董武病倒 …………………………………18
6、王氏药谱 …………………………………23
7、药铺遭劫 …………………………………27
8、回到老家 …………………………………31
9、魂归故里 …………………………………36
10、学做农事 ………………………………41
11、天降祥瑞 ………………………………47
12、父子讨市 ………………………………51
13、床前尽孝 ………………………………57
14、槐仙显灵 ………………………………62
15、放生锦鲤 ………………………………66
16、月光老人 ………………………………70
17、黑龙渡劫 ………………………………81
18、父慈子孝 ………………………………90
19、侯印如魅 ………………………………96
20、傅家打工 ………………………………104
21、巧姐相助 ………………………………112
22、克扣工钱 ………………………………118
23、来福讨好 ………………………………124
24、父子逃难 ………………………………134
后语 ………………………………144
一、于氏遇难
本章简介:由于官兵抄家,病中的于氏被赶出家后。连惊带吓,昏死在自己门口的台阶上。董永和爹赶回家后,发现了奄奄一息的于氏,赶忙救起,并逃出了青州城,在城外十多里处的破庙里,于氏撒手人寰……
人物:董武 董永 于氏 官兵甲
(话说,董武护着儿子,东躲西藏,躲避着官兵往家赶。当父子气喘吁吁地赶到家门口时,发现有几个官兵在大门前站着,大门也贴上了封条,一下子就懵了。再看于氏,她趴在门前的台阶上一动不动,父子赶紧跑过去救亲人……)
董永:跪在母亲身边,草药洒了一地也顾不得了,他大声哭喊着 ,“娘、娘……”
董武:把老伴揽在怀里,老泪纵横,轻轻呼喊着,“夫人、夫人、醒醒、醒醒?”又忍不住的仰天大哭,“老天呀,这是怎么啦?”
于氏:(渐渐苏醒过来,看到父子俩,脸上有了笑意,一副欣喜的样子。她拭着儿子脸上的泪水,示意儿子不要哭,又回头和董武说:“老爷,您刚出门,官兵就来了,说朝廷有旨,您被罢了爵位,削职为民,家资查收,不容妾身分辨,就被赶出家门,径荣因为反抗也被两个官兵拖走了。”
(父子赶紧把老伴搀扶起来。)
董武:安慰着,“抄就抄了吧,早晚的事儿,一家人没事儿就好。”
官兵甲:手扶腰刀,走过来驱赶他们,“走、快点、快点!”
董永:害怕的望着官兵,他赶紧收起地上的药包,紧紧抓住娘的手。
于氏:咳嗽了几声,紧攥着儿子的手,小声安慰着,“别怕、别怕。”
董武:回头看了一眼被封的家,他的手不由自主的摸了一下怀内,又赶紧放下来,催促着儿子,“走吧、快走吧。”
(街坊邻居都看着他们,纷纷用袖口拭眼。可是,谁也不敢和他们说一句话,怕招来祸端。)
(一家三口人只好出了城,在城外十里处的破庙里暂且安身。)
董武:不时叹息,“夫人,想我董家,几世忠君。虽贵为王侯,却不曾搜一点民膏,阴鸷积了不知多少,确遭如此祸端。”
于氏:“老爷,都是王家之乱,不是您的过错,不必自责。危难之际,贱妾病身,不能为老爷分忧……”说着,又咳嗽了几声。
董武:“夫人,夫人,快别这么说。家遭劫难,是我考虑不周,早该做打算的,只是侥幸迷眼,才到如此地步,连累夫人病躯再蒙霜。”
于氏:摇摇手,想说啥,实在没有力气。
董永:已经在破庙里打扫出一块干净之地,抱来稻草铺好招呼爹娘,“爹,快扶娘过来歇息。”说着,忙过去,帮着爹把娘扶到稻草上慢慢躺下来。
于氏:摸着儿子脸上的汗水,很疼爱的样子。
董永:笑笑,“娘,您歇歇,我去找东西给您熬药去。
董武:看着儿子出去,叮嘱着,“儿啊,别走远。”
董永:回头笑应着,走出了破庙。
于氏:目送着出去的儿子,回头对董武说:“老爷,妾身怕是不行了。”
董武:“夫人,怎说这样的不吉利话?”
于氏:摇摇头,“老爷,让妾身把话说完,咱就这一个儿子,从小憨厚老实,乖巧懂事,孝敬爹娘。本想着好好把他抚养成人,求得功名,娶妻生子。谁知,突遭横祸,以后怎样还很难说。可是,这都是命,受多少累,吃多少苦,谁也代替不了。虽说老爷的身子也一直不好。可是,总能多陪孩子些时日。妾身死后,你父子要相依为命,要活下去,不能让董家断了香火,那可是最大的不孝。”
董武:老泪纵横,他不停的点着头,“夫人,歇歇吧,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这个可恨的王莽,弑君杀子,天理难容,他长久不了的。”
于氏:用手捂住董武的嘴,又向外瞅瞅,咳嗽了几声,低声道,“老爷,防墙外有耳,祸从口出啊。孩儿还小,不能意气。”
董武:也向外看了看,叹息一声,“青州人都说,咱命为王侯,身是百姓,行善积德,名在青州。”怎也没想到,竟到这步田地。
于氏:安慰着丈夫,“老爷,不要这样说,这个世道会好起来的,别胡思乱想啊,只要咱一家人在一起,啥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