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子营的头像

王子营

网站用户

剧本
202106/02
分享
《董永》连载

第五十六章 董永施米

本场简介:自从玉枝死后,董永和儿子一块儿过活。悲痛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淡化,儿子董仲也一天天的长大,因为董永的好名声,周围村的媒婆就找上门来说媒。董永说啥也不答应了,不管女方条件多好,他一口回绝,再也不想续弦,只一心把儿子抚养大,别得啥也不想……

人物:董永董仲 县令

董永:其实,他心里还放不下天羽和玉枝,这才几年的功夫,两位贤妻就香消玉损,想起来,他就很难过。当然,天羽是天人,离开自己是天规所致,他没有一点办法。而玉枝呢,和他一样的凡人,那也是生死离别,想起来,心里更痛。他不想再续弦,只想把儿子抚养成人。

董仲:聪明、孝顺。

董永:很欣慰,平时省吃俭用,把儿子送入私塾。因为,让儿子读书,这是前妻送儿子回来一再叮嘱的,那怕再穷,他也要让儿子读书识字,实现妻子的愿望。再说。读书明理,儿子才有更好的前途。玉枝在时,也和他这样说。为此,他必须让儿子读书,心里才稍安。儿子读书也分外用功,每当看到儿子在油灯下或是月光下高声朗读的时候,他心里暖暖的,很欣慰,时常和儿子一块儿读,还教儿子写字。歇着的时候,他就和儿子讲董家的事儿,讲两位母亲的事儿,希望加深儿子的印象,不要忘了自己的母亲。

董仲:皎洁的月光下,他会轻声问,“爹,娘亲就住在天上吗,离我们很远吗,她能看见我们吗?”

董永:总是说:“能看见我们,你娘啊,说离我们远就很远,说近也很近,就是你读书的时候,你娘都听得见,还看着你呢。”

(于是,董仲就越发的发奋读书,他时常这样想,把书读好了,说不定娘就回来了。)

董仲:也很疼惜爹爹。空闲了,他总下地帮爹爹劳作,或是在家里把饭做好,在门口迎着下地回来的爹爹,父子之情,浓浓的,溢于言表。董仲轻轻地喊一声爹,董永心里乐开了花,亲亲儿子的额头,一天的疲惫顿消。

(就这样,父子在一起愉快的生活着。这些,董永就很满足了。想起自己小时候和爹爹年年逃难,现在的日子不就是天堂的生活吗。现在,社会安定,四海升平,人们享受着安稳的生活。新朝廷呢,也体恤民情,把地租给贫苦农民耕种,只收很少的租子。遇到灾年,还开仓放粮,救济受灾的群众。连那些地主也好起来,很少来村里催逼租子。多好的事啊,董永感受很深。他作为前朝王侯,当今被推举的孝子,时常还被邀请到县衙表彰,还能得些酒肉啥的带回来给儿子打牙祭,他是贫苦农民的代表,像他这样身份的,很少再被举过。(毕竟,天下的孝子很多,不单是贫苦人家,富裕人家也出了很多孝子,人们以此为荣,谁被举,那就是光耀门庭的大事儿,富人家都削尖脑袋往里钻,时不时的做善事儿,赊粥赊米,捐物赈灾,出资修路,造福乡里,还拉拢那些已经被举的孝子,不时上门走动,打发家人送些米面啥的。因为,每次举孝,被举过的孝子的看法很有分量,想举孝的人家能不送礼巴结吗,就像现在的拉票一样。特别是节里,走动的更频。)

董永:常常为这些发怵,人家给送些米面来,总不能白要人家的,他就回送些青豆啥的稀罕物,不回送,他就觉得过不去。因此,每到年节,他总带儿子出去躲几天,他不要人家的,怕是免得回送的尴尬。他这样,越发得到村里人的敬重 。这日,府衙来帖子,邀他明日去府衙议事,就今年的的举孝征求他的意见。自收到请柬,董永就带儿子躲了出去,躲到了老槐树下,一直到三更半夜才回家。一大清早的,村里人家和他说,昨日儿,很多大户人家家仆都在你家门口等阵呢,你们去哪儿了呢。董永笑笑,啥也不说。其实,村里人都明白,他这是拒礼呢,每年都会这样。不这样怎办呢?董永没有多少好东西给人家回礼的。特别是今年,前期旱,后期涝,虫子又多,收成不是很好,那些青豆啥的,也没收多少,只有躲礼了。一大清早的,他怕再有人来,早早打发孩儿吃了,上了私塾,自己也去了府衙。今年举孝,县令很在乎他的意见,亲自接见了他,和他商量,出了方案,才通晓所有举子。因为,大家都了解董永的为人,公正公平,甚为信服,也就都不说什么,该捐的还是都捐了。这使县令很是高兴,招待众人,把董永邀为座上宾,临走,还送给他几十斤小米,非要董永收下,说是县里的奖赏,应该得的,董永这才收了。)

董永:背着几十斤小米往家走着,心里早有了打算。他想把这些小米分给村里上了年纪的孤寡老人,他们是没经济来源的,只等救济,可族里和衙里的那些救济是有数的,不够他们嚼用的,他只好省出些来照顾他们。现在好了,一人几升小米,可凑付些日子了。他想得好好的,欢喜得不得了。他走到半路上,碰上了一群灾民,拖家带口的,孩子哭、老人呻吟的样子一下子勾起了他的往事,以前,自己和爹爹不就是这样子逃难吗。他忙向前问人家是哪里来的。

难民:说是从汝南郡来的,说黄河决口了,一场大水把家冲毁了,浮尸千里,逃出来的都是大命的,一路逃荒到千乘,就走到了这儿,寻找着落脚的地方。董他心生可怜,忙拿出小米救济他们,一家一碗,口袋很快空了。

董永:看到一些孩子饿得生吞小米而被大人打骂,他暗自落泪,把他们领到汉河边,叫他们暂时挖蒲伟根充饥,他又回村里募捐,扛了半口袋高粱米分给他们,暂时救了这些灾民的急,得到了灾民的信任,却引起了县衙的不满。

县令:传董永去,“朝廷有诏,不允许流民乱串,官府正要驱赶,你倒好,给口吃的也就罢了,还收留他们。”

董永:大胆的回言,“汝南郡来得也是大汉子民呀,遭了灾才到咱这儿来,救济他们一下不应该吗?”

县令:“理该这样,可是,天下灾民多得是,都四处迁移还不乱套了,你呀,不为官不知官难,流民是你招来的,还得烦请你送走,否则的话,你该知道结果。”

(很快的,汝南郡难民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他们决定迁走,不连累恩人。在一个月黑的晚上,他们集体到董永茅屋边拜了三拜,就悄悄地走了。)

董永:第二天一早,他熬好了一锅粥,用水桶盛着,和孩儿去汉河边给灾民送粥。等他们到了那里,草棚都空了,一个人也没有。他愣愣的看着,昨晚上,几十口子人还都在这儿的,怎么一个人不见了呢。

董仲:看着爹爹,“也许是他们听说了,为了不连累爹爹,就都走了。”

董永:叹了一口气,“老老少少几十口子人,哪里是他们的容身之地呢?”他甚是担心,担着粥,追了十几里,并沿路打听着。可是,谁也说没碰上逃难的人……

(再说,这些逃难的人,在外流浪了些日子,都陆续的回原籍了。毕竟,思乡心切,故土难离。当然,年老体弱的人都死在了路上,活下来的人永远记住了董永的好。回到家乡后,为了纪念董永,他们在一个水洼边住下来,都改姓董,叫董惠村,意思是这个村里的人都是受过董永的恩惠,并把董永给他们送米的口袋当作圣物供奉着,每到节日里都拿出来祭拜。后来,全村人集资盖了祠堂,那条粗布口袋就供奉在祠堂里,并把董永施米的故事代代相传、演义着。当时,知道董永丧妻,就演义着把汝南郡最温柔贤惠的女子嫁给他,并生下一子名叫董仲。)

清朝嘉庆元年《汝宁府志》里记载着,“董永、千乘人,少失母,汉末奉父避兵,寓居汝南……”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