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自力更生,除了养猪、养兔、养鸡以外。最近又增添了一项帮人织毛衣的活路,郭师母告诉他,很多工作干部現在有了钱,也喜欢打扮起来。冬天快到,大家都买了毛线,但自己又不会织。街上会织毛衣的人不多,一时很难请到人织。如果妈妈愿意,她可以介绍到妈妈这里来。
妈妈当然乐意,织一件,四元钱的工钱。妈妈手脚麻利,两天多就可以织成一件,当然划算!
她于是找来竹片,破开、削成织毛衣的针。全家人也动员起来,帮着团毛线团。一家人,到了晚上各自做着自己手上的活计。一边听妈妈讲故事。妈妈讲的故事很多,有古典小说的,有戏曲唱夲的,也有民间传说的。有时候她和哥哥互相讲述看过的电影中一些有趣的片段,或者是新近社会上发生的事情,时间也很快过去。
妈妈的手脚麻利。在县里著称,她织的毛衣不仅速度快,质量好,而且花样也不断翻新,慕名上门求助的人不少,为了准时交貨,让他们穿上毛衣过冬。她日夜不停的织着,喂猪养兔,几乎全权交给了妹妹代劳,一家人的吃饭,也是妈妈一旁边织毛衣边指点,妹妹负责实施。妹妹才六岁,但家里的活除了重活,其他的她都能做。妈妈上街买菜,拿着毛衣边走边织,妹妹就提着菜篮,牵着弟弟跟在妈妈后面。菜买好,装到菜篮里,又提着菜,牵着弟弟回家。菜拿到家里,就把老的、烂的挑选出来给猪或兔子吃。人吃的便要拿一个“烧箕”装着去水井清洗:回来便是生火做饭。
妹妹也是不爱讲话,但公司里的叔叔孃孃和邻居街坊们都说她又乖又勤快。虽然一天中听不到她讲话,但一切家务活却在无声无息中做完了。
钟伯伯、钟妈妈没有子女。都希望妹妹给她们做干女儿。
使大眼睛一生都感到内疚和悔恨的是在一次在后坡上玩打仗的游戏中,大眼睛用根长竹竿刺破了妹妹的脸颊,差点刺到眼睛。事后,大眼睛感到后怕、悔恨:万一刺到眼睛怎么办?
妈妈看了一场戏、一部电影,都要在以后的每个夜晚,重复描述这戏或电影的生动情节,给孩子们解释剧情内容,并提出看法加以评论。当时上映的有苏联影片《丹孃》、《卓亚和舒拉》、《无脚飞将军》等,国产影片《白毛女》、《怒海清骑》、《徐秋盈案件》、《淮上上人家》、《山间铃响马帮来》、《金银滩》等等。县城机关单位业余演出的花灯剧有《三访亲》、《十大姐》、话剧有《十五贯》,自编自演讲述剿灭在永祥地区土匪头子龙奎元的话剧。
妈妈一边织毛衣,一边绘声绘色地讲着,讲到激动之处。情不自禁地唱起电影的主题歌或插曲,或是花灯剧的唱段,或是当时流行的歌曲。有些歌词,她还逐字逐句地念给哥哥、让哥哥记在本子上。她记性好,模仿力极强。看过的剧和电影的歌曲大都能唱。
大眼睛因为跟妈妈她们坐在一起看电影或看戏,距离银幕或者舞台较远。一晚上看下来,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对看戏看电影不感兴趣,大都是跟爸爸在公司里值班,因为爸爸负责治安。他在公司办公室的油灯下,做完作业。就按爸爸的吩咐练字,有时也照着连环画上的图画画。他把这些画拿到学校里,送给同学。他也画了一张穆桂英跃马挥刀大破天门阵的画送给他的班长文昕,他觉得她长大以后必能当个女元帅。
“嘻嘻!我当了元帅,你当啥子?”班长看着画上头插野鸡毛的穆桂英,笑着问大眼睛。
“我啥子都做不成。”大眼睛回答说。
“喃个啥子都当不成?”班长抬起头,认真地看着大眼睛问道。
“嘻嘻,你当了穆桂英,那他就当楊宗保嘛!哈哈!”坐在一边的文体委员楊泉秀打趣说。
“乱说,楊宗保,不是成了你的哥哥了!”班长羞恼起来:“那不是成了你楊家人的了!哈哈!”
“我爸爸说,古时候孙武子的两只脚被庞涓打断了。就坐在車上打仗,还写了一夲《孙子兵法》教别人喃个打仗哩!”班长看出大眼睛的心思。
“对、对!周老师不是讲过保尔·柯察金的故事吗,你要向保尔学习。当一个中国的,起码是井底坝的保尔·柯察金。”楊泉秀明白文昕说这话的意思,她又对文昕说:“你嘛,也不要当啥子穆元帅了,当个,嘻嘻,当个冬妮娅!哈哈!”
“我扭死你!”
妈妈的十个指头,不停地、配合有序地舞动着,她的心在欢快,舒畅充满希望地跳动着。她自从开春以来,开展实施生产自救。参加居民学习扫盲,并且教会了不少人织毛衣,就連哥哥、妹妹都学会了。人们不再叫她“大姐”、“大嫂”、“伯娘”,现在叫她老师。她内心觉得欣慰,充实,自豪。她在社会发展历史的转折阶段,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合理位置。在这个社会群体中,发挥出了她的能量。
“你们猜,我今天买了哪样了?”妈妈神秘地笑着对放学刚跨进家门的孩子说。
“是橘子!”
“是核桃!”
“瓜子?饼干?水果糖!”因为快过年了,妈妈肯定是买些吃的,到过年吃。孩子们七嘴八舌、反复猜想着一样样好吃的东西。
“没用的东西光会想吃!”妈妈笑着说。
“那就是新铺盖、新垫单、新帐子!”
“不、不!是新锅、新盘子、新碗、新筷子!”
“那才不是哩!人家是新衣服、新裤子、新鞋子!”
“肯定是炮仗、烟花、炸弹儿!”
“呜。不是!”妈妈笑着,不住的摇头。看他们实在猜不出来,就拉开抽屉,从里面拿出一大一小的手电筒:“告诉你们吧,是这个!”
两支新手电筒闪闪发亮,发出来的光也雪亮雪亮。孩子们从来没用过手电筒,在昆明时是因为有电灯、路灯通宵。电筒用不着,到了永祥需要电筒却买不起。一支电筒三元多钱,够一个人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每月还得换电池。
“快过年了,你爸爸要值夜班,经常要下乡,没支电筒不方便,还有你们要上晚自习,吹风下雨打灯笼不方便,还是用这个好!”妈妈解释说。
其实妈妈不止买两支电筒,刚才孩子也猜到了一些,做新衣服的布料,爸爸的是淡黄色的卡叽布做中山装、哥哥和大眼睛的是深蓝色做一套学生装、妹妹和弟弟的是花布、还有新袜子,鞋子是妈妈在年初就开始纳鞋底的布鞋,每人一双。吃的东西,肉不用买,自家杀了猪,一半卖给国家,自己留下一半,还有猪头猪脚内脏。妈妈做成了腊肉香肠。鸡兔和一些蔬菜也有,剩下来要买的就是刚才孩子们猜到的了。
妈妈把东西一件一件地拿出来给孩子们看,一件一件地解说它的用途,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自豪。在孩子们一陣陣惊奇的赞叹声中,她陶醉了,她陶醉在孩子们“啊!”“哦!”之声中。
这就是一个做母亲的心愿!
共产党温暖的光芒,不仅仅照在这一家人身上,东方红灿烂的光辉普照着整个神州大地。在这片热土上,正酝酿着一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农村的互助组,初级农业合作社,逐步地向高级农业合作社发展,初步扼制了由于贫富不匀而导致两极分化的矛盾,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城镇,一场对民族资产阶级、个体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在广泛深入地进行着,每天几乎都有敲锣打鼓。来自四面八方的报喜队涌入县城,给县委县府报喜。腰鼓队、高跷队、狮子队也赶来助兴。广播喇叭也高唱《歌唱祖国》、《南泥湾》、《二月里来》“太阳一出磨盘大……”呐喊助威。
县里有了供销合作社。解决了农民卖农副产品废旧物品和买生产生活用品难的问题;镇上有了公私合营的合作商店、合作饭店、联合诊所、合作旅店、合作理发店等一大批以公私合营的工商服务行业。她们价格公道、货真价实、有力地控制住奸商投机倒把行为。为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和谐、欢快的春节打下了基础。
大年三十的团圆饭,大都是自产自销的。火腿香肠、猪头猪肝、红烧兔肉、宫爆鸡丁、一大砂锅的长命菜也是自己种的。弟弟也在满周岁时开了荤,也能和大家共享这除夕晚宴。
记得弟弟满周岁那天。正值盛夏时节,蔬菜种类也齐全,苦瓜、黄瓜、南瓜、辣椒、番茄、浆豆、四季豆弄了一桌,酸、甜、苦、辣、麻五味俱全。妈妈拿着筷子,逐一醮起菜汁放到弟弟嘴里,弟弟时而津津有味地舔着,时而两目双闭、眉头紧锁;时而咝哈呼气;时而吞涎不及,五味引出五态,意示着人生五味,富贫荣辱、福祸贵贱、当正视面对。
孩子们盼过年,盼的是压岁钱。今年的压岁钱。爸爸妈妈给每人五角,五角钱就可以买很多东西。一分钱可以买一个“瓦鸟”,是用泥做的一只空心和平鸽,身上有两个孔,用手指按着,用嘴吹鸽子尾巴的气孔,同时用手交替按着气孔,瓦鸟就会发生声响。和乐器中埙的原理差不多。
二分钱买个飞行物玩具,一条由两根铁丝拧成螺旋形的铁丝上,穿一个铁皮套筒和两片中间穿孔条形铁片,左手握住铁丝,右手用套筒顶着两条铁片顺着螺旋铁丝旋转上升,由于速度不断加快,旋转也加快。当铁片离开铁丝时,铁片就像飞机螺旋桨一样飞起来。形成一圆盘形的飞行物。不知是先有了飞机后才有这种飞行物,还是先有了这种东西才有了飞机,倒是无人去考证。
还有一种“西洋画”,十多个历史人物的画像分别迭在一起,精心剪裁后,分别上下翻动,则会看到张飞穿着岳飞的衣服,孙悟空拿着二郎神的三刃刀,非常有趣,可以说是原始的电脑动画了。
再其次就是要盼耍龙灯了,井底坝的龙灯很有特点,从龙灯本身倒是看不出与其他地方的龙灯有什么不同,主要是舞龙人和场外负责燃放烟花爆竹的人。数九寒冬,耍龙人一律赤膊上阵,精神焕发,神采飞扬,龙头前面舞宝珠的是领头人。龙灯每到一处,都要高呼着说上一些祝贺新年的贺词,并且根据情况临场发挥。现场编词,说出这一家或部门的行业特征,社会作用和祝愿。如同现在的广告词。
“龙灯头上一点花呦!”领头人喊。
“啊!”众人呼应着。
“今晚朝贺哪一家呦!”领头又喊。
“今晚朝贺盐业公司这一家啊!”众人应声喊。
“盐巴生来最公道啊!”领头人。
“多了少了味道差呦!”众人应声喊。
“来年盐业大发展呦!”
“千家万户乐哈哈呦!”
“咚咚咚呛、咚咚咚锵、咚咚咚呛呛、咚咚锵!”随着锣鼓敲响,全身金黄闪亮的金龙在宝珠引导下盘旋翻飞、鞭炮震响、烟花齐喷。一种在铁炉里烧得通红的铁砂,叫做“飘儿花”喷薄而起,犹如惊涛骇浪,又犹如霞光飞虹,金龙时而昂首腾空、时而俯越鱼翔、时而戏水博浪、时而平步青云。赤膊的舞龙人,犹如海浪之上的弄潮儿。时隐时现,窜跳蹦跃。于此间,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神话世界,满眼的奇丽壮观,满腹的喜悦激情,羽化登仙、忘乎所以。
正月十五闹花灯,也是孩子们翘首企盼的。观灯自然是大饱眼福的精神享受,而自己做灯笼却是另有一番情趣。
初一一过,家家都在做灯笼。人们随心所欲,想做什么,会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些灯笼,制作工艺要求高,技术性强,需要专业人员制作,有些人家年年有做,越做越精、精细典雅、雍容华贵。但都是自做自用。不拿到市场交易,最多就是互相帮忙。做灯笼的蔑条倒是有卖。
这家人也不例外,大人指点,孩子们自己动手,这是一种启迪、一种锻炼、一种陶冶、一种享乐。
先用竹子蔑条握成预先所设想的形状,用线扎起。使各组成部分连接起来。骨架雏形做成了。再留出插蜡烛,通风和提拿的部位,糊上符合灯笼体态的纸,上上颜色就成了。
哥哥制作较好,做的是盏宝莲灯,整个灯笼是用蔑条扎成莲花瓣形状,互相连接环抱组成,中间是个花骨朵,设有点蜡的插座,点亮后则洁白晶莹,有出污泥而不染之风韵;妹妹的是只和平鸽灯,弟弟的是只兔子灯,下面有四个轮子,可以拖着走。大眼睛其他复杂的不会做,做了只像洋鼓样的鼓灯,装了根竹柄,举着像街上卖的棒棒糖。很不好看,他想了想,便在左右鼓面上画上画。一边画上郑成功,一边画上吕蒙的画像,鼓桶圆框部写上“一定要解放台湾。”
制作完毕。点上蜡烛。大家就提着,吊着、举着、拉着各自的灯笼。到公司门口等候花灯的文工队来街上演出。
“吔!二相公,格老子你要解放台湾呀!”对面糕饼铺的孔伯伯,拉着女儿孔风季走过来,边走边说“你龟儿有志气!”他翘起大拇指笑着说。
“郑成功收复台湾,吕蒙智取荆州。”钟伯伯分别看着这大棒棒糖灯笼两面画的画,若有所思地说:“一个硬功,一个智取!寓意深刻,寓意深刻呀!”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强攻不成还可智取,这也是合符唯物辩证法的。”江兴觉笑着评论,然后他又加了一句:“这叫做:独树一帜、另辟蹊径。”
大眼睛当然听不懂伯伯叔叔们的议论。他只是觉得他画的这两员大将,都是为了国家立了大功的,郑成功、吕蒙是东吴人,是福建人值得骄傲的。
“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
“文工队来了!”“文工队来了!”“胀人儿来拉!”“陈老婆婆来啦!”人们奔走相告着。分别挤到街两边的“干檐坎上”。给文工队让出一条道来。
所谓“胀人儿”的“胀”。在语法中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使人发笑,笑到肚子发胀,笑破肚皮。“胀人儿”相当于现代的笑星,他给人们带来欢笑、而情趣无穷。“陈老婆婆”就是“胀人儿”中人们喜爱的笑星,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实姓名。
文工队是县里从各单位抽调组织的业余临时文艺工作队。他们走区串乡、宣传党的中心工作精神,同时也给人们带去欢乐。
“雨过青山绿油油,凉山顶上出彩虹。彩虹架成桥一座,横跨蓝天像支弓。彝家踩着桥上过,去看望亲人毛泽东。”
文工队在街上一个节目接一个节目地演着。“胀人儿”分别在几个剧中扮演蒋介石、龙葵元、美国鬼子、滑稽拙苯的丑态动作。逗得人们哈哈大笑。
除了花灯戏,还有各地各民族的歌舞。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太阳照在天山上》、《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歌曲:“松花江上的流水哗啦地响……”“我们来庆贺呀,你们来庆贺,庆贺大团结,跳舞又唱歌……”整个正月,这个山城小镇都是笑声的海洋,都是歌声的海洋,人的海洋。人们在海中漫游,在企盼、企盼着又一个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