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逝水先生的头像

逝水先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209/20
分享
《双槐金世缘》连载

第二十五章


“小满到,麦梢黄,芒种忙,打半场。”一到小满,满山凹和满山坡的麦子就黄梢了。饱盈盈的麦粒憋得麦壳鼓胀胀的,长长的麦芒向两边奓着,向过路的人昭示,今年是个丰收年。度过春荒的人们,抚摸着即将成熟的麦穗,好像抚摸慢慢长大的孩子一样,脸上露出了笑容,心中透出了喜悦。麦子上了场,碌碡一响,双槐村的穷苦人,锅里的饭就稠了,孩子就不再喊饿了。

卧龙坡下的一亩半水田,冬季不再灌水,李盼富生前播种的麦子成熟了。落凤坡西边的半亩旱地,李盼富生前播种的麦子也成熟了。金灿灿的麦穗,饱盈盈的麦粒,给李良玉的心情带来莫大的安慰。他盘算着,等到麦收之后,卧龙坡下边不再插稻苗,落凤坡西边不再种玉米,把打下的麦子全部卖了,就领着母亲,挑着女儿,离开双槐村。

紧手庄稼,慢手生意。麦收八成熟。焦麦炸豆的季节,耽搁不得,也疏忽不得,必须抓紧时间开镰收割。

李良玉把镰刀从梁头上取下来,放在磨镰石上磨了又磨,磨得刀刃格外锋利,才把它擦干净,放在屋门的后边,准备第二天一早,就去割落凤坡西边的半亩麦子。

雄鸡还在窝里熟睡,杜鹃在树林里还没有醒来的时候,李良玉就摸索着起床了。他点亮那盏通身油腻的灯盏,就到厨房里生火做饭。

田氏起来了,把李秀兰蹬出被子外边的一条腿重新盖好,轻手轻脚来到厨房,帮李良玉做饭。厨房里的响动,惊醒了熟睡中的李秀兰。她摸不到身边的大人,就“哇哇”哭起来。田氏听到哭声,急忙从锅台前站起来,回到里间屋去哄孙女。

李良玉做好早饭,端到田氏的里间屋,让母亲一边吃,一边喂李秀兰。然后来到厨房,蹲在锅台前,啃了两个野菜团子,喝了两碗稀粥,又用手帕把两个野菜团子包起来,夹在臂弯里,来到田氏跟前,嘱咐母亲楼着李秀兰多睡一会儿,拿起镰刀就要出门。

田氏交代李良玉,割麦是比长劲儿的,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完的活儿。告诉他去到地里,不要慌,稳当住劲儿,一晌割不完割两晌,一天割不完割两天。

李良玉在黑黢黢的夜里,走上往西拐的路口时,不知谁家的公鸡才叫了第一声。这是他独立支撑家庭生活的第一个麦收。李良玉心里沉甸甸的。过去,有父亲给他领航引路,有妻子帮他出谋划策,尽管是外来的单门独户,也没有感觉到太多的孤单。现在,耿直贤惠的妻子不明不白地撂下他不管了,逆来顺受的父亲也不言不语地撇下他不问了。上有年迈的老母亲田氏,下有刚满周岁的女儿李秀兰,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他的肩上,他有一种几几乎乎承担不了的感觉。

黑黢黢的山梁,一座座都像沉睡中的魔鬼,不知做着什么样的酣梦。小路两旁的白杨树,墨绿的叶子被沉重的露水压着,好像背着不堪重负的包裹,一动不动地低垂着脑袋,似乎失去了挣扎的气力。

李良玉来到落凤坡下的麦田边,抬头向四周看看,天地仍然笼罩在一片混混沌沌的黑暗里。没有一丝风,连山坡上的树木,树木下的野草,都昏昏沉沉地做着不知道什么样的梦。天空像一潭墨绿的死水,静静地铺展在头顶。几颗星星,也被淹没在这潭死水之中,显得无精打采。远远近近传来鸡鸣声,打破黎明前的黑暗,给死气沉沉的村庄带来了些许的希望与活力。

李良玉把包着的两个野菜团子放在田埂上,弯下腰身,像抚摸熟睡的婴儿一样,抚摸着在黑暗中昂首挺胸的麦子,眼前似乎透出了一道光亮。这道光亮,驱散了四周的黑暗,把他的心胸照得通明透亮。这挺立着的成熟的麦子,是父亲用汗水播种的希望,是父亲用心血浇灌出的希望,也是他一家老小重回故乡的希望。

李良玉弯下腰,用消瘦而有力的胳膊,揽起面前的第一束麦子。他感到了沉甸甸的麦穗的亲切,也嗅到了饱盈盈的麦粒的郁香。他怀着对生活的希望,把锋利的镰刀放在麦棵根部,用力向怀里一拉,那束麦棵就齐刷刷地割下来了。多么温馨,多么爽快,多么惬意啊。那棵棵麦子,就像漂泊已久突然归家的游子,扑到李良玉的怀里。他用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怜情感,把束束麦子搂在怀里,用粗壮的手掌抚摸它们,把它们轻轻地放在割过的麦茬上,鼓起勇气往前割。

李良玉割了一阵,身上冒出些汗水。他直起腰,用左胳膊上的袖子抹了一把汗。黑暗中,李良玉听到,远远近近的山弯里,响起了割麦子的“嚓嚓”声。声音不高,合在一起,形成了美妙而激动人心的夏收大合唱。在镰刀与麦茬间发出的“嚓嚓”声,在李良玉听来,就是黑暗中涌动着的迎接黎明的鸣奏曲。

李良玉撩起衣襟,往身上搧了一阵凉,弯下腰继续割麦。等他再直起腰擦汗的时候,晨曦已经从东边的山嘴处透出来,驱散了笼罩在山头上的黑暗,把东方半个天空,染成了血红的一片。道路两旁的树木,树木后边的山坡,山坡上的青松翠竹,都努力从黑暗中挣扎出来,在朝霞的沐浴下,染上一层红光。巍巍的大山,直直的树干,修长的竹身,争相展现出最壮美的身姿。

李良玉一镰一镰割下的麦子,静静地躺在麦茬儿上,像一个个玩累后熟睡的婴儿,等待勤劳的父母背他们回家。起了一个大五更,不知不觉就割有三分地的麦子。他撩起衣襟,又往身上搧了一阵风。搧起的风拂在脸上,沁入心中,李良玉浑身上下,有一种轻松爽悦的感觉。他看看东方升腾起的漫天红霞,红霞也把他的脸映得红彤彤的。他精神抖擞,意气风发,向手心里连吐了两口唾沫,润了润手掌中的厚茧,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密切合作,把镰刀握得紧紧的,弯下腰继续割麦。李良玉没有车马,没有场院,没有碌碡。他要早早地把这块田里的麦子割完,一捆一捆背到院子里,晒干后用连枷拍打。

李良玉弯腰继续割麦。太阳从东边的骆驼岭上升起来,好像是从无边的血海里跳出来一样,圆圆的脸堂红彤彤的。阳光从遥远的天边照射过来,把李良玉身上的白色粗布衬衫涂上一层血光。

夏天的太阳升起的早,像喝醉酒的老人,一步一步蹒蹒跚跚地向中天走去。半亩多地的麦子割完了,李良玉直起腰,看着割倒的麦子,沉醉在一种无以言表的喜悦里,刚刚感觉出的一点儿劳累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早晨吃下去的两个野菜团子,早已变成力气用在镰刀上了。他感到有些饿了,看看村西南角那所敞开着院落的茅屋,擦擦汗水,蹲在田埂上,把手帕里包着的两个野菜团子拿出来,大口大口地咀嚼着。

李良玉刚把两个野菜团子咽进肚里,就听到从小西街延伸出来的路上,传过来车马的铜铃声。李良玉很熟悉,这纷乱无序的铜铃声,是从肖家的骡马脖子上发出的。他不由自主转身看了一眼。

肖进荣赶着大车,耀武扬威地顺路赶过来。李良玉还没有反应过来,肖进荣已经把大车停在面前了。六个身强力壮的陌生人,掂着镰刀从大车上跳下来。李良玉知道,这些陌生人都是家无土地前来打短的穷汉,趁着麦忙的季节,挣些钱粮养家糊口。

肖进荣手执长鞭,从车上跳下来,故作惊讶地说:“良玉兄弟,还是你勤快呀,不吭不哈就把保长这块麦子割完了。”

一个穿着破汗衫的短工说:“这位大兄弟也真有力气,一个早晨就割了半亩地。正好,省得俺再出力流汗了。”

肖进荣非常高兴地说:“谢谢你,良玉兄弟。肖保长知道了,还不知道咋夸你呢。装车拉麦子的活儿,你就甭管了。回去歇着吧。”

肖进荣把手一挥,就有两个长得壮实的汉子,从车上拿来桑木大杈,到地里挑李良玉刚刚割下的麦子。其余四个,原是准备来割麦子的,看到地里的麦子已经割完,就帮助往车前抱割下的麦子。

李良玉急忙上前阻拦,可拦也拦不住。他一时性急,转身对肖进荣说:“进荣哥,这是俺的麦子,俺爹种下的。恁一来,也不说个来龙去脉,就往车上装。我没有觅恁央恁,恁咋这么做啊!”

肖进荣走到李良玉跟前,笑了两声说:“良玉兄弟,你是真不知道啊,还是装糊涂?这块地本来就是保长家的。肖保长跟我说过多少次了,老保长活着的时候,菩萨心肠,让恁年年种年年收,已经够意思了。我知道你是个勤快人,闲不住。放心吧,我回去给肖保长说说,多给你点儿工钱就是了。”

“啥!”李良玉大惊失色,提高声音说,“进荣哥,你明明知道,这是俺家的麦子。耕田撒种,俺爹出了力,流了汗。现在麦子熟了,咋就成保长家的了!”

肖进荣显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说:“良玉兄弟,别犯傻了好不好!老保长不在了,进喜子顶父职,还是保长。整理场院那天,肖保长就嘱咐我,麦收一开镰,就割这块地的麦子。良玉兄弟,我也是吃谁家的饭,干谁家的活儿。咱弟兄俩前世无怨,今世无仇。没有肖保长指派,我就是长个天胆,也不敢来这里收麦子。你有啥话,找肖保长说去,别跟我过不去。”

大晴天里一声霹雳,李良玉的头“嗡”地一声炸开了,感到天旋地转。他死死拽住肖进荣,声嘶力竭地喊:“这地,是俺爹辛辛苦苦开垦的。老保长活着的时候,就给俺了。肖保长就是收回去,也该提前给俺打个招呼吧!”

肖进荣被拉得烦了,甩开李良玉,说:“唉呀,我不是跟你说过了,有话找肖保长说去。我也是他家干活儿的,跟我说没用。这些人都是保长雇来的。保长让他们来割麦子,他们能不来吗?”

本来就瘦弱的李良玉,被肖进荣猛力一甩,猝不及防,双脚腾空,站立不稳,一头栽倒在田埂下。他急火攻心,两眼一黑,几乎晕过去。他怒从心头起,奋力挣扎着爬起来,拦住一个年长的短工,急切地说:“老哥哥,你告诉我,这是为啥啊?我一个单门独户的外来户,上有老,下有小,全靠这点儿麦子活命呢!”

年长的短工看着李良玉急切的样子,不无同情地小声说:“大兄弟,俺这些打短的,都是穷人,靠力气挣点儿吃饭钱。这事儿,俺看在眼里,嘴里不说,心知肚明啊!俺挣谁家的钱,干谁家的活儿,服谁家的管。你别怪罪俺几个。哪座庙里没有屈死鬼?这口冤气,要是能咽下去,你就咽下去,如果咽不下去,就去县衙里告他。”

听了短工的话,李良玉绝望了,慢慢松开年长短工的手,痛苦地摇摇头说:“衙门口,朝南开,根本就不是穷人申冤告状的地方。”

另一个短工走到李良玉面前,接上话茬儿说:“大兄弟,这年头,有力的不如有理的,有理的不如有钱的,有钱的不如有权的。生就的苦命人,屈死不告状。要是告上去,四十大板打下来,有理也成了没理,有冤也成了没冤,还得赔上个皮开肉绽。”

“天无绝人之路。人要人死死不了,天要人死活不成。如果其它地方还有地,就去割那地里的。这件事,先放一放再说。大兄弟,普天下没有锯不倒的树,你可得保重自己啊!”年长的那个短工说罢,痛苦地摇了摇头,就去抱麦铺。

一句话提醒了李良玉。卧龙坡下边,还有一块麦田呢。他急急忙忙绕过乳泉峰,来到卧龙坡下。令他大吃一惊的是,卧龙坡下的那块麦田,早已被洗劫一空。光秃秃的麦茬儿,面对大青山诉说着强盗的行径。有几个赤尻露胯的小孩子,?着篮子正在捡拾麦穗。

挨边地里的人告诉他,肖保长派了一大群人,已经把麦子割完运走了。

李良玉听了,胸口突然疼起来,眼前金星乱窜。他强忍着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直奔肖家场院,要和肖进喜论个是非曲直。

肖家的场院,在村西北角的一块平地上。肖家觅来的十几个短工,正往场院里背麦捆。有几个赤膊的壮汉,正在场院里摊晒麦子,见李良玉急急火火地赶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都停下手里的活儿,看着李良玉。

李良玉奔到肖家场院里,一阵头晕,跌倒在摊开在场院里的麦棵上。他抓起一把麦杆,对着长天呼唤:“老天爷,你咋没长眼啊!俺爹一滴血一滴汗种出的麦子,咋就成保长家的了!”

肖进喜从场边树荫下站起来,不屑理会李良玉,只站在场院东北角,恶声恶气地斥责短工们:“都愣着干啥!我拿钱觅恁,是来打短干活儿的,不是吃闲饭看热闹的!”

东家发脾气了,打短的谁都不敢再看李良玉。有几个想上前劝解的,也低下头,默默不语地干各自手头上的活儿。

肖进喜气呼呼地走到李良玉面前,紫着脸说:“李良玉,不让你在俺家干活儿了,就这样记恨我!焦麦炸豆的大忙天,自家的活儿不干,跑到这儿来闹腾。吃饱了撑的!没看我正忙着,没工夫跟你瞎扯淡。大热的天,哪儿凉快到哪儿呆着去!”

李良玉抓着手里那把麦杆,霍地站起来,厉声质问肖进喜:“肖保长,俺爹辛辛苦苦种的麦子,咋就成你的了?你还讲理不讲理啊!”

肖进喜冷笑一声说:“别把自己搊得太高了!当你是县长啊还是省长啊?俺家地里长出的麦子,我愿意咋收就咋收,用不着向谁请示!如果再无理取闹,破坏麦收,就把你关进保公所!”

李良玉气得浑身打颤,颤抖着声音说:“那两块地,连老天爷都知道,是俺爹拼力流汗开出来的。老保长在世的时候,年年收的粮食都进了恁家的囤。老保长不在了,你……你想把我往死路上逼啊!”

“老保长在世的时候,恁一家都是俺家的长工。俺家的地,收的粮食不进俺家的囤,难道进恁家的囤!老保长死了,你还想死赖活赖地把地讹过去?瞎了眼的东西,你偷割俺的麦子,我没找你算账,你却找到我头上来了。我一没央你,二没觅你,这不是成心是啥!麦子我派人割了。有本事去县里省里告我。没那鳖本事,投井上吊抹脖子,想咋死咋死!”

“你……你……”

面对蛮不讲理的肖进喜,李良玉气得说不出话。他瞪着血红的眼睛,一步步向肖进喜逼近。

肖进喜看着李良玉充血的眼睛,下意识地后退着,惊恐地大声呼喊:“来人啊,来人啊!把这疯子赶出去!”

肖进喜吓得声腔都走了调,一连喊了好几声。那些打短的,害怕招来肖进喜的责骂,谁也不敢放下手里的活儿,去管李良玉的事儿。

肖进荣赶着大车,把一大车麦子拉回来了。他把大车赶到场院里停下来,让打短的卸车,就急匆匆地赶过来,嘴头上劝着,推推搡搡地把李良玉推出场院,甩到路沟里。他弯下腰,假惺惺地说:“老弟,老虎头上搔痒,你这是何苦呢!俺也是扛活儿的,挣谁家钱,吃谁家饭,给谁家干。你冤不冤,屈不屈,俺也管不了,也没权管。有一句话你得记住,好汉不吃眼前亏,干啥都得识眼窍。别闹了,消消气,不为你想,也得为秀兰想想。”

李良玉看着肖进荣,本想恨恨骂他几句。话冲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睁大愤怒的眼睛,痛苦地摇了摇头。

“大兄弟,不要再闹了。再闹腾下去,吃亏遭罪的还是你。走吧,我搀你回去。”肖进荣感到自己做得太过分了,伸手把李良玉搀起来。

李良玉只觉得心头堵得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直感到天旋地转,无可奈何地被肖进荣搀扶着,刚走到院子里,就一头栽倒在那棵老榆树下,哭也哭不出声音了。

田氏抱着李秀兰,正准备到地里拾麦穗,突然看到李良玉被搀回来了,吓了一大跳。她怔了片刻,急忙赶过去,问肖进荣说:“大侄子,这是咋了?”

肖进荣说:“唉,婶子,我也没法说。进喜让俺去落凤坡下割麦子,谁知道良玉已经割完了。我也不知道那块地究竟是谁家的。良玉气成这样,你好好劝劝他吧。肖保长新官上任,火气旺着呢。他有权有势,腰粗气壮,咱们这些庄稼汉,谁也斗不过他。麦子没了是小事,气出病来就麻烦了。”

肖进荣说罢,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田氏拉住李良玉的手,惊恐不安地说:“良玉,进荣说的是真的,少东家把咱的麦子收走了?”

李良玉看着母亲,牙齿咬得格吱吱响,停了好长时间才说:“姓肖的是只狼,吃人不吐骨头。俺爹好糊涂,把咱一家领进狼窝里了。”

田氏叹了一口气,好像是对儿子,又好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别责怪恁爹,他也是无路可走,才走了这条路。我早就知道,进喜不像他爹那样仁慈。他把麦子收走了,这房子,恐怕咱也住不长了。”

“妈,这房子这地,是俺爹用力气挣来的,老保长生前是下过保证的。如其不让咱住,不让咱种,当初何必给咱呢?”李良玉看着母亲,心中全是解不开的疑团。

“良玉,这恐怕就是命。咱一家祖祖辈辈都命穷。恁爹一根扁担两只筐,一路讨要来到这儿,也没有争来好日子。轮到你这一辈儿了,还是一个穷。咱势单力薄,你孤零零一个男人,能和财主家较劲儿吗?人叫人死死不了,天叫人死活不成。咱还是回老家吧。私下里听人说,咱老家的日子好过了。”

李良玉痛苦地咬咬牙说:“不管传说的是真是假,咱都回老家去。在肖保长家里,咱已经搭进去两条人命了。再这样住下去,说不定咱全家老小的性命,都得搭进去。这里住不下去了,咱就出去逃个活命。俺爹咋挑着我来的,我还咋挑着秀兰回去。收拾收拾,天黑了咱就走。”

母子俩下定决心,晚走不如早走,等到天黑了,就卷起铺盖,挑起襁褓中的李秀兰,沿着李盼富走过来的路,重新走回去。不管前头的路是坑是井,是崖是涧,有虎有狼,有鬼有妖,都要大睁两眼往前走。

果不其然,太阳刚刚落下,肖进荣就来见李良玉,显出难为情的样子,告诉李家母子,肖保长要收回房子了。并说他在肖保长面前说了一大堆好话,肖进喜才宽限他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李家母子必须扫地出门。

肖进荣的话,对于李家母子来说,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和突然。他们知道,这一家三口,就像一窝在富人家屋檐下栖身的麻雀,早早晚晚,不是被房东抓住摔死,就是被扑打着驱赶出去。

李良玉苦笑一声,冷冷地说:“进荣哥,肖保长该走哪步棋,我心里清楚。你不顾一天的劳累,专门跑来告诉我,真的谢谢你。你回去告诉他,用不着他催,这房子,马上就给他腾出来。”

肖进荣本来想抓一把糖吃,却不防塞了一嘴咸盐,左品右品没有一点儿甜味,便悻悻地说:“大兄弟,不管咋说,你我都是双槐村长大的孩子。这几年我不在家,平时也难得见上几次面,一没冤二没仇的,当着我的面,也用不着说这样的狠话。我只不过替保长跑跑腿,传个话,一点儿也没有逼你的意思。你也知道一手托两家的难处,维持住这头维持不住那头。见怪不见怪吧,我已经把话捎到了。搬不搬,你看着办就行了。”

肖进荣说罢,叹了口气,没趣没味地走了,

灯盏里仅有的一点儿菜油已经熬干,灯捻上的火苗慢慢熄灭了。黑暗中,田氏抱着不住地咂嘴想嘬食的李秀兰,坐在应门的一把椅子上。将要离去的痛苦,占据了她整个心田,本应该来到的瞌睡也杳无踪影。李良玉在厨房里和面,烙饼,准备路上吃的东西。

村南边传来老母鸡被黄鼠狼叼住的惨叫声。李良玉来到院里,抬头看看天,天阴沉沉的。漫天的乌云,把整个天空遮得严丝合缝,一点儿蓝天也看不到。云不动,风不摇,大地上的一切像窒息了一般,闷腾腾的。低头看看地,院子里黑沉沉的,捶布石静静地卧在黑暗中,像一具灵魂早离的僵尸。旁边的那棵老榆树,默默无语地静立着,不知是在沉思,还是在默想。村外的山像一匹匹跑累的老马,静静地倒卧在夜幕下。

李良玉把烙的饼用布包好,摸着黑,把妻子留给女儿的单衣棉衣整理好,放进两床破被子里,用一根细细的麻绳捆扎好,和一些应带的细软,一并放在一个箩筐里。另一个箩筐里,用一块单薄的小褥子衬了底,把已经睡着的李秀兰轻轻地放在里边。一根扁担两只筐,像他父亲离开河北热土故乡时一样,前头挑着女儿,后头挑着被褥,从漆黑的屋里走出来,向屋外的黑暗里走去。

刚刚走出屋门,熟睡的李秀兰被晃动的箩筐惊醒了,哇哇地哭起来。田氏赶上几步,把李秀兰从箩筐里抱起来,不住声地哄她。

猛然间听到女儿的哭声,李良玉鼻腔一酸,徘徊在心头的一股冤忿漫到胸口。他回头看看黑暗中的院落,一行清泪突然涌出眼眶,刹那间淌满一脸。这个院落,曾给过他安慰,给过他希望,给过他快乐。现在,仍然是这个院落,给他的则是无尽的痛苦与懊恼。他不愿再看这个院落,也不愿再多停留片刻,长叹一声,甩掉几行清泪,朝着漫漫的黑夜,头也不回地走了。

李良玉没有走肖家那座青砖蓝瓦的高大门楼前面,而是从村南边绕过去,从贯通村子南北的大街,走到大槐树下。他四下瞅了瞅,矗立在街对面的那架辘辘,模模糊糊的,仍然像一个苍老的驼背,在古老的水井上边佝偻着身子。是劳累疲倦,累得它直不起腰身,还是痛苦忧愤,使得它不能直起腰杆看村里发生的事情?被村里人视为神灵的老槐树,静静地耸立着,面对黑暗的世界,沉默着一言不发。难道老槐树也把满腔的忧愤与苦难深深地埋进肚里,不愿意说出来,甚至不堪说出来?

村里村外,一片静谧,劳累一天的人们都入睡了。李良玉肩上挑着行李,田氏怀里抱着李秀兰,刚刚走到望夫崖下,一个年青人就急急忙忙从后边赶上来了。

“良玉哥,等一等,先别慌着走。”

这声音听起来有点儿陌生,又似乎在什么时候听到过。李良玉不由自主地回头看了一眼,心中忽然涌出一种羞赧,一种畏惧。他想加快脚步甩掉这个尾随而来的人,可偏偏追赶的人比他走得更快,走得更急,没几步就追上来了。

“良玉哥,拖家带口的,去哪儿呀?”来人拦住李良玉的去路,语气极为庄重地说。

黑暗中辨不清来人的相貌,李良玉窘迫之至,满脸发烧。

“良玉哥,别害怕。我也是咱双槐村里人。这几年不在家,你可能把我忘了。恁家的事,村里人已经告诉我了,让我拦住你,带你去一个地方。到了那儿,你会知道世界上不都是苦难,也有好日子等着你。”

这样一个神秘人物,李良玉怎么也回想不起来。听来人说的话,李良玉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是高人出现了,给他指出了一条通往幸福的光明大道,还是别有用心,引诱他到一个更深的陷阱里去?

田氏走上来,诉苦似地说:“好人哪,我知道你是个好人,追上来是想救俺的。可是俺这单门独户,不招人不惹事,偏偏好运不来噩运来。没法儿在村里呆了,只得回老家去。你行行好,放俺过去吧,我会天天烧高香敬你的。”

来人把目光转移到田氏身上,说:“婶子,你把我看成坏人了。你忘了,我是民全,原先在咱村坑南边住着。那一年日本鬼子进山扫荡,爹妈被杀害了。我逃出去,才保住了这条命。我叔叔一家还在村子里住着,就是群才,跟着俺爹学会了泥瓦活儿。”

来人一说是民全,田氏猛然想起来了,那是泥水匠常群收的儿子。八年前的秋收季节,日本鬼子下乡抢粮食。常群收夫妇,为了掩护村里人转移,被抓住杀害了。他家刚满十一岁的常民全,逃出去就没了踪影。现在突然出现在面前,令田氏喜出望外。她走到常民全跟前,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然后才说:“我认出来了,你就是民全。村里人都当你丢了呢。恁叔叔还时不时地提起你。现在可好,你还活着。可惜恁爹恁妈,多么好的人哪!”

常民全说:“别难过,大婶,山不转水转。现在,我在大山里安了家,日子过得还不错。我想让恁也到大山里,和我住在一起。到了那儿,咱就是一家人,你就是我的亲妈,良玉哥就是我的亲哥哥。恁如果这样走了,啥时候能为大叔报仇伸冤哪!”

一提起李盼富,田氏又伤心地落泪了。她顺手擦了一把泪,说:“民全,你也是一片好心。大婶不是不愿意跟你去,而是怕连累你。良玉他爹死了,儿媳妇也死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秀兰也饿死在这儿吧。大婶老了,不中用了,到了你那儿,帮不了你,只会给你添麻烦。”

常民全走到李良玉跟前,压低声音说:“良玉哥,咱都是双槐村长大的。我觉得恁现在回老家去,有点儿不妥当。你想想,婶子出来半辈子了,家里的街坊邻居还认识她吗?再说了,天高路远的,一路上沿街乞讨,大人受得了,小孩子受得住吗?万一有个闪失,能对得住这没娘的孩子吗?就是能顺顺当当地回到老家,隔山隔水的,快二十年了,村里人还能认恁吗?”

李良玉布满红丝的眼睛湿漉漉的。看看母亲怀中熟睡的女儿,又看看苍老体弱的母亲,望望前边黑黢黢辨不清方向的山路,瞅瞅背后黑黢黢看不真切的街道,他满腹的苦处说不出来,只有长一声短一声地唉声叹气。

常民全摸摸箩筐里的破棉被,说:“良玉哥,说句心里话,我是特意来接恁的。天一黑我就进村了,在恁家附近,看着你做饭,整理行装。你一出门,我就跟在你后边,追你来了。天无绝人之路,跟我走吧。大山里的家,正需要你帮忙呢。你住到哪儿,将来总有一天,会回来给死去的亲人报仇的。”

常民全的话,在李良玉心里,幻化出一道细微的白光,看上去非常遥远、飘渺,却又实实在在地存在。

“我做梦都想给俺爹报仇,给秀兰她妈申冤。可是……”

常民全说:“别说了,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一会儿人们起来了,咱想走都走不了。把担子给我,咱边走边说。今后,咱哥儿俩就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

常民全说着,把李良玉肩上的担子夺过来,放在自己肩上,领着李家祖孙三口,一刬向北,走进了绵绵无尽的大山里。

这是一条李良玉从来没有走过的完全陌生的道路。有时候,他们在陡峭的崖壁下走,有时候,他们在平缓的山坡上行。有一两声狼嗥,从远远的大山墺里传来,听起来好像出自濒临死亡的狼口,显得凄凄惨惨。有几只受到惊吓的山雀,张开翅膀,扑棱棱飞向远方。走着走着,不知不觉间,天上的乌云裂开了缝。几颗晶亮的星星出现在云缝中,用最大的能力,挥洒出自身的光亮。

李良玉要把担子要回来,可是常民全说自己走惯了山道,让李良玉抱着秀兰,别让大婶累着。李良玉没有办法,从母亲怀里接过女儿,紧紧抱在怀里,跟在常民全身后,朝着北极星的方向,沿着山路往前走。

常民全抬头看看天幕上露出来的几颗星星,顺手搧了几下夜风,一边走,一边和李良玉攀谈。

“良玉哥,我知道,恁一家祖祖辈辈都是受苦人。在河北老家,被逼得走投无路没法活了,大叔就一根扁担两只筐,一路讨要来到这儿。在肖家当了一辈子长工,没享到一天福,却落个家破人亡。”

李良玉深深叹了口气,说:“人的命,天注定。我天生就是一个苦命人。一辈子掉进穷坑里,不管咋出力卖命,总是爬不出这个穷坑,赶不走一个‘穷’字。”

“良玉哥,你太老实了,光知道自己命苦。咋不想想,大叔大婶还有你,都是勤劳守本分的人,心没少操,力没少下,汗没少流,苦没少吃,为啥长年累月总苦成这样呢?”

李良玉想了想,说:“姓肖的要是不把地收走,不把房子收走,我也不会这么快离开。就是姓肖的不把地和房子收走,麦收后俺也要回老家的。”

“有人告诉我,恁家那两块地,是大叔生前一滴血一滴汗一锹一镐刨出来的,这季麦子,也是大叔出力流汗种下的。为啥姓肖的凭空一张嘴,把地说收就收走了,把麦子说割就割掉了。还有那房子,肖明凡名义上是给恁盖的,实质上属于恁吗?不然的话,姓肖的也不能说不让住就不让恁住,把恁一家赶出来了。他简直无法无天,哪来那么大胆子,专门欺负咱穷苦人。”

“肖进喜外号鬼难缠,从小就是个无赖,谁能缠得过他。老东家要是还活着,也不至于闹到这一步。再说了,那房子,本来就是肖家的。那地,也是俺爹给肖家开垦的。”

“良玉哥,咱受苦受难的原因,你还不明白。你没想想,咱穷人长年累月在财主家扛长活儿,累死累活的,为啥打下的粮食都进了财主家的粮仓?多少人吃了上顿没下顿。逃荒要饭的,卖儿鬻女的,家破人亡的,不全是咱这些穷苦人吗?那些地主老财,游手好闲不劳动,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为啥天天吃香的喝辣的,享不尽荣华富贵?横征暴敛的,横行霸道的,仗势欺人的,不都是那些地主老财吗?”

“人生由命,富贵在天。我就是那种吃三升够不上半斗的人。怪不得天,怪不得地,更怪不得别人,怪就怪自己没本事。”

“谁一生下来就是享福的?穷没根,富没苗。他肖进喜就是天生的富贵命?不是!他享的福,都是从穷人身上榨取的血汗。咱出力流汗,吃苦受累。他场边不进,地边不踩。为啥庄稼熟了,他姓肖的大嘴一张,说是他的就成他的了?”

“地是他的。咱种他的地,能不给他交租子吗?咱自己有了地,还能把打下的粮食交给他吗?可惜咱没有地,只得当长工,给他家干活儿。”

“有人告诉我,李大叔开垦的那两块地,老保长临死的时候,还让教书的黄先生当着村里人的面,宣布归你家了,立的还有契约。肖进喜为啥说收就收走了?天底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这……”李良玉一时语塞,想了想又说,“人家是保长,有郗镇长给他撑腰。”

“这话你算说到点子上了。你想想,如果肖进喜不当保长,能在村子里霸田占产,横行霸道吗?在他背后,有反动的官员给他撑腰做主。不然的话,他一个肖进喜,连犁地咋套牲口都不会的人,能明目张胆欺负恁一家老小吗?如果他不把村里人种的粮食抢走,他哪儿来那么多粮食?他凭啥吃香的喝辣的?不杀穷人不富。这就是地主老财的致富经。”

“民全啊,你说的很有道理。进喜那孩子无法无天,郗镇长看着也不管。郗镇长要是管管他,他也不能在村子里胡作非为。”田氏一边跟着走,一边听常民全和李良玉说话。听到这里,就顺嘴插了一句。

“婶子你说对了。像肖进喜这样的恶霸地主,就是有郗镇长这样的人撑腰。郗镇长背后,还有更大的反动官员给他做主。他们都是剥削阶级,专门压迫剥削穷苦人的。这种人活着一天,穷苦人就别想过一天好日子。啥时候把这种人打倒了,消灭了,咱穷苦人才能翻身,才能过上好日子。如果不把他们打倒,消灭,咱这些穷苦人,就只能永远受他们的压迫和剥削,永远穷下去,永远没有出头的日子。”

常民全的这些话,李良玉从来没有听到过。他总认为自己命相不好,没想到听了常民全的话,好像在无边的黑夜里挣扎着摸索半辈子的人,笼罩在心头的乌云裂开了一道缝,露出的一缕曙光,把他的心照亮了。

“民全,你说说,人老几辈子了,当官的总是当官的,老百姓总是老百姓。财主总是放粮放债,佃户总是交粮交租。这样的世道能改吗?”

“咋不能?只要咱穷人抱成一团,拧成一股绳和他们斗,这样的世道就会翻个个儿。良玉哥,说实在的,恁家发生的事,我都知道。我接恁去,不是救济恁,也不是可怜恁,是害怕恁走后,继续逃荒要饭,受苦受罪,到死都不明白吃苦遭罪的原因。俺爹妈都被日本鬼子杀害了,我从村里逃出来,找到了救星,才过上了好日子。放心吧,恁跟着我走,去到大山里那个家,恁就会明白很多道理,就不会再糊里糊涂地遭罪了。和我在一起的,都是和咱一样的穷苦人。”

“你,莫不是领我去投八路军游击队吧!你知道,我是个守本分的人。”李良玉突然感觉到一些什么,心情紧张起来,急切地询问常民全。

常民全非常严肃地说:“良玉哥,你听地主老财的反动宣传听得多了,才和大叔一样,糊里糊涂地过了这么多年。八路军有啥不好?如果没有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战争能胜利吗?日本鬼子刚刚被打跑,国民党反动派就调转枪口,对共产党下手了。你不知道,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现在叫解放军,是咱穷人的队伍,是专门为穷苦人打天下的革命队伍。穷苦人要想改变命运,必须走革命的道路。这是咱翻身求解放的唯一一条路子。你到山上看看就知道了。解放军里,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有福共享,有难同当。那才是咱穷苦人做梦都想过的日子呢!”

“民全,你莫不是八路军游击队的人吧,说的咋都是这种话?”李良玉把目光落在常民全身上,好像重新认识一个分别多年的人一样。

“良玉哥,是共产党指引我走上这条路的。这是一条穷苦人翻身求解放的金光大道。你早就应该到这条路上来。”

常民全的话,李良玉都是第一次听到,有很多新鲜的词语他听不懂,好像黎明前的一道曙光,又像睛空里一层淡淡的雾。李良玉贪婪地追寻这道曙光的同时,又有些朦朦胧胧。走投无路的李良玉,别无选择,只得跟着常民全,一边走一边听。

远远近近的鸡叫起来,要唤醒在黑夜中昏昏沉沉熟睡的人,准备上山下田,收获成熟的庄稼。天上的黑云慢慢消退,亮晶晶的星星多起来了。

李良玉一家跟着常民全,越往前走,天越亮了,路越宽了。朝霞映红了半个天空,映红了前前后后的大山。每走过一道山弯,都有喜鹊在迎面的枝头上,迎着绚烂的彩霞“喳喳”地叫。远远近近的山坡上,早早起来的农民,正挥舞镰刀,收割金黄的麦子,牧童们甩动响鞭,放牧牛羊。呈现在李良玉面前的,是一片繁忙而祥和的新气象。

大深山里,许许多多的人迎了上来。有的穿着军装,有的穿着便服。每个人的帽子上,都有一颗闪闪发亮的红五星。他们围在李家三口人身边,热情地问寒问暖,问长问短。李良玉有一种回到温暖大家庭里的感觉,激动得热泪盈眶。先前的疑虑,霎时间烟消云散。真像常民全说的,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灿烂的阳光,把李良玉心头的黑暗与迷雾驱散了。

有人端来饭菜,这是李良玉从未吃到过的香甜可口的饭菜。有人拿来糖果,让田氏随随便便地吃。李良玉感觉到,只有到了这里,才遇见这么热情的人,才吃到这么可口的饭菜,才迎来这么温暖的阳光,才让母亲平生第一次吃到甜甜的糖果。

李良玉来到常民全跟前,非常感激地说:“民全老弟,你是咋知道俺家出事的,这么快就把俺领到这样的地方。你告诉我,我要好好感谢感谢人家啊。”

常民全笑嘻嘻地看着他,说:“良玉哥,这些你就不要问了。在这里,战士们都是咱的兄弟姐妹。一人有难万人帮。咱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为天下的穷苦人打天下,让普天下的穷苦人都过上好日子。咱只有一个宗旨,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个身背长枪的小兵跑过来,在常民全面前打个立正,举手行礼说:“报告指导员,李良玉的住处已经安置妥当,大妈和孩子,暂时住在老乡家里。现在就请李良玉同志和大妈去休息。”

从小兵的精神面貌上,李良玉感受到这里是一个温馨祥和的地方。他不知道什么是指导员,用好奇的目光打量常民全,心想这一定是个不小的官。

常民全向小兵回了一个举手礼,说:“知道了。好好照看大婶,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是!”小兵又向常民全举手行礼,然后对李良玉说:“李良玉同志,来到这里,你就是一位游击队战士了,要一切行动听指挥。请你和大妈跟我来。”

常民全向李良玉微微一笑,说:“跟他去吧。你和大婶的衣食住行,都由他安排。”

天大亮了。太阳从东方升起,夜间的黑暗逃得无影无踪。满山坡的杜鹃花,开得红艳艳的,像一片一片燎原的烈火。山上的游击队员,一个个正是在这燎原烈火中锻炼成了威武不屈的钢铁战士。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