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逝水先生的头像

逝水先生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7/21
分享
《双槐金世缘》连载

第四十三章

金秋,万物成熟,是一个收获希望的季节。双槐村翻身得解放的人们,在获得第一个麦季大丰收之后,又迎来一个喜获人心的秋季大丰收。

玉米成熟了,像母亲怀里抱着的胖胖的婴儿,紫红色的缨子像头顶上迎风飘动的嫩发。它们在召唤人们,快来收获又粗又大的棒子吧。大豆成熟了,弯弯的豆荚鼓鼓胀胀,将爆出黄金一般的豆粒。它们在召唤人们,快来收获又肥又圆的籽粒吧。棉花成熟了,棉桃里露出的雪白的棉絮,像天上飘动的云团。它们在召唤人们,快来收获又纯又白的棉絮吧。红薯成熟了,青青的薯秧遮掩下的地表,呈现出一道道裂缝,硕大的薯块就显露在裂开的缝隙里。它们在召唤人们,快来收获又脆又甜的薯块吧。水稻成熟了,一块块映着日光的金海里,涌现出一串串珍珠。它们在召唤人们,快来收获又饱又满的稻穗吧。

金秋到来的时候,中华民族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的国度。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人民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打倒了帝国主义,打倒了封建主义,打倒了官僚主义,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特大的喜讯传到双槐村,全村翻身得解放的老百姓沸腾了。多少年的凄风酷雨,就此停止。多少年笼罩在空中,也笼罩在人们心头的乌云,从此消散。太阳一大早就笑嘻嘻地爬上骆驼岭,把温暖的光芒洒向人间。淡蓝色的天空中,飘荡的不再是阴沉沉的乌云,而是沐浴着阳光的白云。天空中洒下的,不再是霏霏的淫雨,而是灿烂和煦的阳光。世世代代在黑暗的社会中苦苦煎熬的穷苦人,得到了翻身,得到了解放。他们从苦难的日子里走出来,个个脸上绽开笑容,敞开胸怀迎接蓝天白云间洒下的阳光。他们从饥饿的死亡线上获得了新生,有了自己的土地,有了自己的房屋,灶膛里有了红红的火焰,铁锅里有了热气腾腾的饭菜。他们当家做了主人,敢在大庭广众面前,直起腰杆说硬气话了。

一大早,庞书方就领着肖进荣、常富德、肖永森,在十字街口的大槐树下搭起舞台。舞台上,布置得花团锦簇。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在舞台布幕的正中位置,对双槐村大街上奔涌而来的人们,微微地笑着。舞台两边,各挂着一幅用红绸缎做成的竖幅,左边的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右边的写着“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舞台上边的横幅上,写着“热烈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会”。大街两旁的树木上,墙壁上,都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剿匪反霸,彻底消灭反动派!”“众志成城,开创社会主义新纪元!”……

舞台上,常富德挥起带着红绸缎的鼓槌,将鼓架上的那面大鼓擂得山响。咚咚的鼓声,震动得大槐树上的槐荚颤巍巍地抖动。三个年青人,围在常富德周围,手拿铙钹,随着鼓点的节奏猛力拍击。锵锵咣咣的铙钹声,招引得远山上的青松翠竹,也随着节拍迎风起舞。舞台对面的井台上,那架饱经沧桑的古老辘轳,弯着腰静听欢快有力的音响,记录下双槐村改天换地的新的一页。

各家各户的门打开了,老伯伯驮着孙子,老妈妈扯着孙女,年轻的妇女穿上只有走亲戚才穿的新衣服,力壮的男人暂停繁忙的农活儿。他们呼朋引伴、结伙成群向十字街口涌来。大槐树下,舞台前边,古井一侧,不多一会儿就聚集了好多人。一个个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边用好奇的目光向舞台上看,一边兴致勃勃地和身边的人们说笑。

应秋珍匆匆忙忙吃过早饭,就来到池塘北边的小学校,组织学生再度练习学会的歌曲。《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百多个学生,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像整装待发的童子军,亮开嗓门,将应秋珍教的歌曲唱了一遍又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作为上级下达的新任务,应秋珍赶早赶晚,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教学生唱会了。

为了让学生在共和国成立的喜庆中唱好革命歌曲,应秋珍像乐队的音乐总指挥一样,指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唱。直到所有的学生都唱得滚瓜烂熟了,才重新整好队伍,由各班的教师领队,向大槐树下的会场进发。

村里的人们,看到学生来了,就主动让开舞台前的位置,退到后边去了。

歌声一遍遍,从小学生肺腑间涌出来,从小学生口腔中呼出来,飘荡在会场上空。秋天的风变得极为凉爽,从遥远的地方吹过来,将唱出的旋律,卷升到很远很远的山顶,飘向极高极高的云间。白云也像喝醉酒似的,把秋风送给它的歌声,传送到碧霄宫中,让玉皇大帝也能听醉。

双槐区管辖下的十六个乡的小学生,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来了,和区完全小学校的学生站在一起,加入到歌唱的队伍里。各乡的贫苦大众也来了,和双槐乡的贫苦大众站在一起,欣喜地看着舞台上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看着舞台两边飘扬的彩旗,一个个精神焕发,脸庞像初升的太阳一样红。

大会开始了,鼓乐齐奏,鞭炮齐鸣。舞台下的人们,像一棵棵向阳的葵花那样,每一张脸都对着舞台,每一双眼睛都望着舞台,每一颗心都向着舞台。舞台上的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微微笑着注视台下的人们。鼓乐声激起了劳苦大众渴求过新生活的激情,鞭炮声激活了劳苦大众建设新中国的勇气和力量。

中共双槐区委书记兼区长的常民全,英姿飒爽地出现在舞台上。紧跟着常民全的,是区里的其他干部。紧随着区干部登上舞台的,是双槐乡的支部书记兼乡长的庞书方,农民协会主席李良玉,妇联会主席何清玲,和其他各乡的支部书记与乡长,以及各乡选派来的贫农代表。他们一个个换上崭新的服装,胸前佩戴着大红花,庄重而严肃地在舞台上站着,看舞台下一张张欢欢喜喜的笑脸,听舞台前噼噼啪啪炸响的鞭炮声,将抑制不住的心花,绽放在脸上。

常民全神情庄重地走到舞台前边,向台下的人们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清清嗓子,用粗犷而洪亮的声音开始讲话。

“各位父老乡亲,婶子大娘们,大叔大伯们,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领导英勇善战的工农子弟兵,经过几十年坚苦卓绝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前途无量的工农武装政权。在这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贫下中农,和全国人民一样,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热烈庆祝这一伟大的胜利!”

常民全的声音很高,很洪亮。从他胸腔里跳出来的每一个音符,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好像一股股暖流涌来,温暖着人们久处寒冷中的心胸;像倾泻而下的一滴滴春雨,滋润着人们久处干涸中的心田。

“各位父老乡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们的解放战争,取得了实质性的伟大胜利,标志着我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标志着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了人民大众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领导核心。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的无产阶级劳苦大众,沿着社会主义的阳光大道,将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更大的胜利!我们祖国的首都,就在北京。我们祖国的国徽,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我们的国旗,就是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歌,就是《义勇军进行曲》。我们伟大英明的领袖和导师,就是毛泽东主席。从此以后,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要全心全意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诚心诚意地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正确的领导下,全国各族劳动人民,将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现在,就请我们双槐区的革命后代,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八个年龄较大的学生,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临时竖起的旗杆上冉冉升起。应秋珍向威威武武地站在舞台上的常民全看了一眼,急忙站到学生队列前边,用激动得发颤的声音领唱。学生们一个个张大水灵灵的眼睛,看着温柔可亲的应老师,按照她双臂挥动的节拍,尽情地唱起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学生们用稚嫩的小手,升起了新中国的国旗。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旗帜,映照着蓝天,映照着大地,映照着舞台下边的人们。将聚集在舞台下心情激动的人们的脸庞,映照得如同黎明时东方天空中呈现的一片霞光。这红红的霞光,把双槐村的土地和房屋,以及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映照得一片火红。舞台下边的人们,把目光聚集在这面鲜艳的旗帜上。这面飘扬着的新中国的国旗上面,有一颗最大的五角星。围着这颗大五星的,是四颗小五星。双槐区的人们,看着那面五星红旗,心中自然而然产生出一种遐想。那颗大五星。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大五星旁边聚拢着的四颗小五星,就是全国的劳苦大众。全国的劳苦大众,只有一心向着共产党,一心跟着共产党,才会有好日子过,才会走上繁荣富强的康庄大道。祖国的将来,一定会被这面鲜艳的红旗,映照得大江南北一片红。

学生们用稚嫩的童声,唱响新中国的国歌。那稚嫩的童声里,透出的是国歌铿锵有力的旋律。国歌的旋律中体现出的,是无数革命者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激情,是无数烈士面对敌人屠刀时昂然不屈的斗志,是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继续革命的精神,是无数劳苦大众建设新中国的热情。歌声传到空中,传到村外,传到青松挺立的山巅,传到杨柳迤逦的溪畔,传到每个双槐区人们的心里,汇成了一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的力量。

舞台下边的人们,听着雄壮有力的歌声,内心产生了无限的感慨。多少年来,大深山里的劳苦大众,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多少个家庭被逼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像常群收那样的遭遇,像李良玉这样的家庭,如果没有共产党,不知道还会出现多少。共产党来了,全中国的穷苦百姓,才从受压迫受剥削的苦难日子里解放出来,翻身做了新社会的主人。他们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新中国成立了,劳苦大众才有了说话的权力,才打倒了土豪,分得了田地,过上了幸福的当家做主人的新生活。他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涌动着一股温暖的春潮。

忙时觉天短,闲时觉日长。秋日的这一天,就在欢度共和国成立的喜庆中,不知不觉地过去了大半天。

常家一家人,刚刚吃过午饭,常思美起身去区卫生院的时候,田氏就急匆匆地找来了。

田氏显得更加苍老,头发几乎全白了,脸上的皱纹更深更密。她走得上气不接下气,刚刚来到常家院子里,就朝屋子里喊:“思美姑娘,快去看看良玉吧。那孩子不知道咋了,开罢会回到家里,恍恍惚惚好像得了魔症似的。饭也不吃,一直在床上躺着。问他啥,他都不吭气。你快去看看吧,如果病了,就赶紧让他吃药打针。俺家就他一个男人,这个家全靠他支撑着,不能再有任何灾难了。”

常思美看田氏急得脸色都变了,急忙安慰她。“大婶,别着急。上午开会的时候,良玉哥还精神着呢。怎么忽然间就病了呢。我去看看。就是病了,也没有什么大碍。你放心。”

常思美也没顾得上向应秋珍和崔巧玲交代,就急急忙忙跟着田氏走了。

来到李良玉家里,李良玉住的那间屋子,除了熟睡在床上的李秀兰,看不到李良玉的影子。

田氏回转身喊了几声,也听不到李良玉的答应,却惊醒了熟睡中的李秀兰。

李秀兰一醒,就从床上坐起来,哭着喊着要奶奶。田氏急忙把李秀兰抱在怀里哄着,焦急得屋里面看看,窗外边瞅瞅,自言自语地说:“我出去的时候,他还在床上躺着呢。咋会一转眼的工夫,就不见了。”

常思美想了想说:“大婶,你不用着急,我知道良玉哥去哪儿了。你先在家里等着,我这就去把他找回来。”

常思美说罢,走近田氏身边,逗了逗李秀兰,就从李家走出来了。

常思美刚刚来到通往乳泉峰的丁字路口,就碰上刚从十字街口走到小西街的应秋珍和崔春枝。妯娌俩一看到常思美,好像有什么不能告诉常思美的秘密一样,脸上忽然间都飘上了红晕。

应秋珍看到常思美,很不自然地说:“思美妹妹,良玉咋了,不要紧吧?”

常思美看着应秋珍和崔春枝很不自然的神情,不由得心下一沉,说话也有点儿不自在了。“大嫂,弟妹,你们说怪不怪。良玉那人,哪儿是得病了啊,肯定是到落凤坡看他爱人了。他爱人要是活到现在,那该多好啊。真可惜,好端端一个刘玉婷,没能够活到今天。”

崔巧玲叹了一口气说:“人哪,真是世界上最不可理喻的冤家,该活下来的偏偏早早死了,该死的,阎王爷偏偏不让他去。”

应秋珍说:“弟妹,别说了。要是没事的话,咱去山上找找良玉吧。别让他在玉婷的坟前哭得太伤心了。”

常思美在前,应秋珍和崔春枝在后,顺着落凤坡,一步一步向山上走。

应秋珍、崔春枝和常思美来到山上,远远就听到李良玉在刘玉婷的坟前喃喃自语。“兰她娘,你真是个苦命人。从遥远的黄河边逃到这儿来,没有享过一天福,却跟着我受了二年罪。现在,共产党来了,欺负你的恶霸肖进喜被人民政府腰斩了。是共产党、解放军为咱穷苦人报了冤仇。你要是还活着,该有多好啊!你也会看到腰斩肖进喜的场面,你也会享受到今天的幸福,你也会加入共产党。用你勤劳的双手,给双槐村里的人,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可惜你竟然那么早就走了。咱的秀兰,已经会跑着喊‘爹’了。可是,她多少次喊‘妈妈’,都没人答应她。等她长大了,向我要妈妈,叫我咋给她说啊。”

李良玉说着说着,话音变成了哭声。他屈身跪在刘玉婷坟前,伸出双手,抹抹脸上的泪水,撮起坟边的土,一把一把往刘玉婷坟头上添。

看着李良玉对妻子的缅怀,应秋珍触景生情,深深地被感动了。李良玉是一个多么重情重义的人啊。在贫苦的日子里熬过了十几年,娶了一个无家可归走投无路的姑娘为妻。夫妻二人,在苦难中相互厮守,相敬如宾。性情善良而刚烈的刘玉婷被肖进喜逼死了。从参加革命到现在,李良玉一直没有忘掉夫妻间的这份儿情谊。革命胜利了,恶霸地主肖进喜被腰斩了。共和国成立了,双槐村迎来了全新的生活。重情重义的李良玉,没能携妻子一同过上幸福的生活,却来到妻子的坟前,把一片永远也不能忘怀的心交给了长眠地下的妻子。

应秋珍看着李良玉,低下头想想自己。她也要像李良玉那样,做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当她在遭到假洋鬼子凌辱的关键时刻,偶然相遇的常思根救了她。常思根被警察围困的危难关头,无意中的一句话,把她和常思根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一起。又是在残酷的兵燹中,常思根领着她躲过一场又一场灾难。常思根简直成了她生活中的守护神。他们从城里逃回双槐村,本想安安稳稳地过寻常百姓的乡村生活。可是事与愿违,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兵匪,偏偏抢走了常家一家人赖以维持生产与生活的车马。常思根去追赶溃逃的队伍,并不是去参加反动派的部队,而是为了追要家中被抢走的车马。常思根的离去,使她变成了一个名义上有丈夫,实质上却孤苦零丁的寡妇。常思根走后不久,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就开了,开得热闹,开得灿烂。灿烂的花丛中,再也看不到常思根魁梧傲岸的身躯,看不到常思根灿烂的笑容,再也听不到常思根抑扬顿挫的讲课声,再也听不到常思根开心爽朗的笑声。转眼之间,秋到了,鸿雁就要来了。应秋珍盼望着,南飞的大雁,飞到双槐村的街头,停一停脚步,歇一歇翅膀,把常思根托它带来的音讯,传进她的耳中,驻进她的心里。更好的是,让她日夜思念的丈夫常思根,伴随着鸿雁的飞翔,飞到双槐村,飞到她面前,给她一个大大的惊喜。

多少个日日夜夜,应秋珍孤零零地守着那个空洞洞的房间,那张空荡荡的木床。只要熄了灯,眼前总会浮现出常思根魁梧的身躯,严俊的脸堂,好像会说话的眼睛。夜深入寝,梦中总会出现常思根清晰的身影,和善的面容,能让应秋珍感觉到的心脏怦怦的跳动声。每当看到一对年轻的夫妇从面前走过,她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曾经和常思根相处过的朝朝夕夕,日日夜夜。

黄钦龙完成了在农村发动群众闹革命建立地方政权的使命,重新到前线打仗去了。她接替了黄钦龙在双槐村的教学工作。面前那几十双水灵灵的小眼睛,就像几十个活灵活现的小精灵。他们是双槐区的后代,是共和国的花朵,是中华民族的未来。应秋珍时刻盼望着常思根快点儿回来,和她一起管理这所小学校,把双槐区的孩子都培养成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成建设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栋梁之才。

在应秋珍心里,常思根没有死,他还健壮地活在世上。不是在台湾,就是在香港,或者到了让她想不到的什么地方。说不定哪一天,常思根就会忽然出现,再续先前恩恩爱爱的夫妻生活。应秋珍看看李良玉,又看看望夫崖上的巨石,再看看东方的大山。应秋珍面对东方的天空,在心里呼喊着:“思根啊,我相信,你没有死,你还活着。咱结婚的那天晚上,你就说,等到不打仗了,天下太平了,社会和平了,咱就要孩子。生个男孩儿,就起名叫建国,生个女孩儿,就起名叫建华。咱结婚一年多来,战乱不息,战火不灭,连个孩子都没有要。现在,战争已经结束,战火已经熄灭,咱的家乡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和平的日子来到了。双槐村是生你养你的地方,双槐村就是你的根,家乡的山山水水,都连着你的血脉。你回来吧,和家乡的父老乡亲一道,把咱的家乡双槐村,建设成一个花团锦簇的天地,建设成一个风平浪静的港湾,建设成一个自由平等的世外仙境,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人间天堂。现在,你的妻子,正在望夫崖上盼着你等着你。你快点儿回来吧。你的妻子需要你,咱的家庭需要你,咱村的小学校更需要你!你快点儿回来吧,回到生你养你的热土故乡,看一看咱村的新面貌,看一看咱山里的新生活,看一看和你一同长大的兄弟姐妹,和他们一同投入到建设新山村的劳动中吧!”

看着李良玉对妻子的缅怀,崔春枝触景生情,也深深地被感动了。李良玉是一个多么重情重义的人啊。和一个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流浪女结了婚,像对待亲妹妹一样对待妻子。妻子被恶霸肖进喜逼死了,他被常民全接到游击队,成了一个军人,走上革命的道路。不久前回到村里,成了乡农民协会的主席,专门为穷苦人办事。他心里永远装着妻子。新中国成立了,专门来到落凤坡,吊唁妻子来了。

崔春枝想想自己,心中的苦楚油然而生。她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双槐村,和常思本结婚成了夫妻。一根长长的红绸缎,把她和常思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一对红蜡烛的光芒,照亮了夫妻携手并肩、同甘共苦创建新生活的道路。她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常思本,和常思本一起,建造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永远做常思本身边的一只温顺的小羊羔,给常家生儿育女,料理家务。令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婚后的第三天,常思本被抓了壮丁。刚刚布置好的洞房,成了一个空房,刚刚暖热的爱巢,成了冰凉的被窝。相伴身边的丈夫,成了分飞天涯的劳雁。

崔春枝刚刚跨进夫家的门槛,刚刚享受到爱情的甜蜜,就成了一个寡妇,孤孤单单,形影相吊。崔春枝度过了盼夫思夫的白天,一到晚上,孤零零地独守空房的分分秒秒,实在难熬。她害怕夜晚的到来。只要一入夜,那无边的黑暗就像一头凶狠的魔鬼,张开黑洞洞的大嘴,把远远近近的山脉,大大小小的山头,高高低低的房屋,以及她怦怦跳动着的心脏,全都吞噬了。过去,还有公公婆婆相伴,能时常给她心灵上许多温暖和安抚。从战场上溃逃下来的兵匪,不但抢走了家里的车马,也夺去了公爹的生命。如果不是大嫂回来,崔春枝真的不知道将怎样孤零零地度过一个又一个难熬的日日夜夜。

崔春枝渴望常思本回来,像渴望遥远的星星掉落到眼前一样。为了打发入夜的空寂,她往往在昏黄的灯光下,手摇纺车不停地纺线。可是,从她手中抽出的棉线,就像她的那根绵长不绝的心丝,越抽越长。她要将这根绵长不绝的心丝,抛向极其遥远的陌生的地方,拴住常思本的心,把他从极其遥远的陌生的地方拉回来。深夜了,崔春枝躺在床上,直到黎明起床,都很少睡着。整整一个夜间,每当大街上有走动的脚步声,她都要欠起身听一听,好像丈夫回来了,正一步一步向家中走来,一步一步向她面前走来。每当窗户纸有被夜风吹动的声音,她都认为是常思本回来了,扣响了糊在上面的窗户纸,正轻轻地呼喊她,让她起来开门。有几次睡梦中,她都看到常思本回来了,微笑着伸出双臂,将她紧紧地拥进怀里,在她滚烫的嘴唇上,印上深深的吻痕。可一从梦中醒来,却看不到丈夫的身影,摸不到丈夫的身体。她身边仍然空荡荡、冷冰冰的。

崔春枝憎恨残酷的非正义战争。是残酷的非正义战争,把常思本抓到战场上去了。在她心里,常思本没有死,他还活着。子弹是长眼睛的,专穿坏人的胸膛,不沾好人的皮肤。说不定哪一天,常思本就会突然回来,捧起她羞涩得发烫的脸,认真地看,深情地吻。崔春枝盼望着,她的丈夫常思本能早点儿回来,和她共枕鸳鸯枕,同盖鸳鸯被,生一个可爱的孩子,让常家的血脉传下去,把常家勤劳持家、正直善良的品德传下去,把常家和睦齐心的家风传下去。

双槐村的人们真真切切地迎来了解放,过去受苦受难的穷苦人,真真切切地过上了好日子。战争一结束,她日日夜夜无时不牵挂的常思本,该回来了。她看看李良玉,又看看望夫崖上的巨石,再看看东方的大山。她面对东方的天空,在心里呼喊着:“思本,双槐村有你的家,有你的母亲,有你的妻子,有你的兄弟。你快点儿回来吧。这个家离不了你。我相信你没有死,你还活着。你时常思念的,就是双槐村这个家,就是想你念你的爹娘,就是举案齐眉的妻子。咱爹被反动的溃兵抢咱车马的时候辗死了,大哥追要被抢走的车马,一走再也没有消息。咱妈一个妇道人家,领着大嫂、姐姐和三弟,从苦海里挣扎出来,迎来了解放,过上了平安的日子。咱这一家老少都想念你,都盼望你回来,归宗认祖,在平平安安的日子里,和他们一同上山下田,出力流汗,播种应该播种的种子,收获应该收获的果实。托共产党的福,托解放军的福,托毛主席的福,托新社会的福,咱家将来的生活,仍然是让村里人羡慕的殷实生活。”

看着李良玉对妻子的缅怀,常思美触景生情,也深深地被感动了。李良玉是一个多么重情重义的人啊。他和刘玉婷萍水相逢,结为夫妻,情谊深厚,恩爱有加。善良贤惠的刘玉婷被地痞流氓肖进喜逼死了,他怀着满腔的怒火与仇恨,连肖明凡给的棺材都没有让妻子用,连余成娥给的衣服都没有让妻子穿,连肖进荣挖的墓穴都没有让妻子占,在荒山野岭的乱石滩中,亲手给妻子挖了一个墓穴,亲自埋葬妻子,一捧土一捧土地垒起坟头。新中国成立了,当上农民协会主席的李良玉,特地来到妻子的坟前祭奠,搥心刺腑地饮泣,一捧土一捧土地添坟。

常思美看着李良玉,打心底里叹息自己的命运。虽然刘玉婷死了,但是,李良玉还能在妻子的坟前抹几把眼泪,捧几把泥土,为她添添坟,燃燃表,上上香。川田美惠子曾经热恋过的未婚夫松岛俊男,是死是活却杳无音信。自从在慰安所里听到哥哥川田一郎的声音之后,她既恨松岛俊男,又想念松岛俊男,对自己的所思所想,产生了连自己也说不清楚的怀疑。曾经占据她心灵空间的松岛俊男,是不是也像那些嘴里喷着臭气的官兵,随心所欲地蹂躏过自己的同胞姐妹!在常思美的心里,松岛俊男已经死了,又没有死。作为一个大日本帝国的军人,一个入侵中国土地,杀戮中国无辜的侵略者松岛俊男已经死了,而且死有余辜,遗臭万年。她相信,松岛俊男不是那样的军人,他是一个善良正直热情的大和民族的青年。她倾慕爱恋的那个充满激情的松岛俊男没有死,也不应该死。他忠于自己的爱情,忠于自己的未婚妻,一直在等待着当年的川田美惠子回到身边,做他终生相敬如宾的妻子。

常思美厌恶侵略战争,憎恨侵略战争。是法西斯的侵略战争,把她一个热情似火,纯情如水的姑娘,骗到中国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骗到华夏大地炮火纷飞的战场上,遭受到让她懊恼悔恨一生的屈辱生活的磨难,蒙受了让她终生洗不清的污浊名声。日本的军队早已撤回东土,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也节节败退,整个国土得到解放,人们过上了平平安安的日子。她这样一个留在中国土地上的日本姑娘,如果不是善良的中国老百姓,她川田美惠子的生命,早不知葬在什么地方了。她由衷地感到中国这片土地的温暖,感到中国老百姓的善良。她要将学到的医学知识,全部用到这片曾经被日本军队侵略过的土地上,献给在日本军队的残酷杀戮中幸存下来的多灾多难的中国人。

常思美但愿松岛俊男没有变成恶魔,没有被战火吞噬,早已顺顺当当地回到日本国土,回到樱花盛开的乐园,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建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等待朝思暮盼的川田美惠子早日回到身边,做他终生相伴、不弃不离的妻子。如果有朝一日能回归故土,常思美就想方设法,找到松岛俊男,看一看他终究是不是当年热恋时的意中人,究竟是不是还在等待她,共同用学来的知识服务人民,和她结合在一起共度一生的美好时光。常思美在心里暗暗地祷告:“俊男啊俊男,千万千万别像那些日本军人一样,成了人间恶魔。千万千万别像我哥哥那样,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强盗。你要保住做人的底线,做一个积极向上而善良的人。你如果还活在人间,就一定要等着我。等到中国和日本友好的那一天,我一定回到你身边,做你的妻子。终生终世和你厮守在一起,走完咱一生的坎坷路。为了你,为了咱的爱情,我将终生单身,直到咱俩相会的那一天。也希望你再到中国来,用你那颗真诚的心,替挑起战争的罪犯,向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赎罪。一水之隔的中国人民,并不像天皇所说的那样,是东亚病夫。他们是世界上最善良,最热情,最坚强的民族。他们博大的胸怀,可以容纳世上的一切;他们宽阔的胸襟,可以接纳世上的一切。他们泰山压顶不弯腰,刀砍头颅不屈服。多么惨烈的战火,没能焚毁他们为世界和平而浴血奋战的决心;多么残酷的屠戮,没能泯灭他们为繁荣富强而顽强拼搏的精神。”

应秋珍、崔春枝和常思美,各怀心思,向李良玉的身边走过去。

李良玉正在专心致志地吊慰刘玉婷,看到应秋珍、崔春枝和常思美向他走来,脸猛地红了,情不自禁地产生出一种掩饰不住的尴尬,吞吞吐吐地说:“恁,恁……恁都上山来了。”

常思美走到李良玉跟前,非常关心地说:“良玉哥,你怎么了?田大妈让我来找你。说你饭也没吃,话也不说,是病了,还是有啥心事?”

李良玉的脸更红了,喃喃地说:“嫂嫂,妹妹们。我没有病,恁放心好了。我只是想,兰她妈在苦水里长大,没享过一天福。嫁给我之后,也没能脱离苦海,反而跌到更苦的深渊,竟被地痞流氓姓肖的逼死了。她天天盼望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如今,共产党来了,解放军来了,新中国成立了,穷苦人翻身过上了好日子。可她躺在这里,还不知道村里的变化。今天我来,就是要告诉她,咱双槐村来了共产党,来了解放军,他姓肖的被人民政府腰斩了,再也没有人敢骑在穷苦人头上作威作福了。让她的灵魂,在九泉之下也高兴高兴。”

李良玉说着说着,眼睛不由自主地潮湿了。

常思美的眼圈也红了,深感同情地说:“良玉哥,你做得很对。共产党来了,新中国成立了,贫苦的老百姓翻身了,玉婷嫂子在那边也会高兴的。你回去吧,别让大婶担心。以后的路长着呢,咱要好好生活下去,将来的日子会更加幸福。”

李良玉含着眼泪,点点头说:“思美妹妹,不用你说,我也要尽我最大的努力,把往后的日子过好。共产党信任我,让我当乡里的农协主席,我一定不辜负党的重托,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能给乡亲们办多少事,就给乡亲们办多少事。”

李良玉转过脸,对应秋珍说:“嫂子,你是个有学问的人,书上的字认得多,路边的道理懂得多,外边的事情知道得多。黄先生临走的时候,把区里的小学校交给你。我知道这副担子的重量。咱穷苦人家的孩子,将来有没有出息,就全靠你了。我当了半辈子长工,没进过学屋的门,糊里糊涂地过了十几年。民全兄弟把我接到山上,参加了游击队,听了许许多多革命道理,才懂得老百姓受苦受难的原因了。今后,我要跟着你,多学些文化知识。”

李良玉推心置腹的这些话,让应秋珍很受感动。应秋珍看着李良玉,心情沉重地说:“良玉大兄弟,说实在的,一个人要是没有知识,就像睁眼的瞎子一样,再明朗的世界也看不清,再明白的道理也弄不懂。你在游击队里学了一些知识,就知道老百姓受苦受难的原因了。要是再多学些知识,咱国家的将来是啥样子,人民群众将来的生活是啥样子,共产党领导我们,要朝哪个方向走,朝哪个目标走,你就清楚了。黄先生临走的时候,把双槐乡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期望托付给你了。我知道他对你的信任,你要挺起腰杆,做咱双槐乡的顶梁柱,做咱老百姓的领路人,不能辜负黄先生的期望。”

李良玉点点头说:“嫂子,这些我都知道。黄先生对我有恩,民全兄弟对我也有恩。俺一家能有今天,全靠他们的帮助。我总想报他们的恩,可还没来得及报,黄先生就走了。”

应秋珍说:“良玉兄弟,是共产党救了咱。黄先生是党派来的,他代表的是共产党。咱要报恩,就报共产党的恩。黄先生曾经说过,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共产党的恩情比天高,比地大,更比海洋深。”

李良玉深有感触地说:“是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李良玉的今天。咱都要感共产党的恩。春枝弟妹,你说是不是?”

崔春枝看着李良玉,想不出过多的话,细声慢语地说:“良玉哥,我一个大山里生,大山里长的姑娘,有生以来,没出过三门四户,见识不多,说不出啥大道理。我真心地希望,今后不要再发生战争,全世界的人,都过上平平安安的日子。要是不打仗,你思本弟弟也不会被抓走,俺一家也不会落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地步。如今,民全回来了,当了咱双槐区的书记和区长。我不想说其它的,只想说一声,以后别再打仗了。我相信你思本弟弟还活着,等到天下都太平的时候,他会回来的。”

李良玉说:“弟妹,思本兄弟要是回来了,就让他到乡里当干部。我虽然没有多大本领,一定会协助他,给老百姓办事。”

常思美急了,催促李良玉:“良玉哥,时间不早了,你还是回去吧,别让大婶担心。她老人家风风雨雨一辈子,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都遭过。如今解放了,新中国成立了,咱不能再让她老人家为你担心了。”

李良玉说:“好,我回去。玉婷,你好好在这儿躺着吧,我这一辈子都忘不了你。等秀兰长大了,逢年过节,让她给你送钱来。”

李良玉说罢,向刘玉婷的坟头鞠了一躬,依依不舍地下山去了。

应秋珍、崔春枝和常思美望着李良玉一步一步向山下走,心头涌起翻江倒海似的浪潮。李良玉失去了心爱的妻子刘玉婷,而她们三个人呢,她们就像崖顶上的望夫者一样,时时刻刻都盼望着和心爱的人团聚。

应秋珍、崔春枝和常思美谁也没有说话,不约而同地向望夫崖顶走去,默无声息地站在望夫石旁边,向东方的远山眺望。

老龙窝里,满窝的稻子熟了。片片稻叶像从骆驼身上卸下来的金条,铺满了整个山洼。缀满在叶子中间的稻穗,像一串串用金线穿成的珠宝,它们要把最饱满的籽粒,奉献给曾经为它们的成长成熟流过汗水的人们。

老龙窝对面的山坡上,染得金黄的树叶正在迎风鼓掌,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欢呼喝彩。不知道有多少只喜鹊,登上枝头,扯开歌喉,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而高唱赞歌。

温暖而明亮的阳光,把东山顶上洁白的云彩烘染得更白,更亮,更加多姿,更加精彩。迎面而来的秋风,把站在望夫崖上的应秋珍、崔春枝和常思美三个人的身心,吹拂得前所未有的清爽和惬意。应秋珍、崔春枝和常思美三个人的心,早已像东海龙女一样,飞到淮河上空,急不可耐地四处寻找各自的心上人了。

应秋珍和崔春枝妯娌俩呼之欲出的,是她们发自内心的共同心声:“心中放不下的人啊,共产党来了,解放军来了。雨停了,云散了,天晴了,日出了,咱的家乡解放了。新中国的天地是风清气爽、万象更新的一片崭新的天地。新中国成立了,贫苦的老百姓过上了盼望已久的平安日子,过上了称心如意的幸福生活。恁回来吧,快点儿回来吧。咱携手并肩,同舟共济,建设咱的新家园,建设咱的新中国吧!”

常思美呼之欲出的,是她早已抑制不住的肺腑之言:“曾经热恋过的意中人啊,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成功了,你可以再到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战火已经熄灭,硝烟已经消散。不要再盲目地充当侵略者的炮灰,不要再当侵略战争的牺牲品了。为中国人民的胜利高声喝彩吧,因战犯的愚蠢行为,向英雄的中国人民谢罪吧。”

(第一部完)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