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重臣李德裕在无情的权力斗争中含冤倒下,敌手是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从弟白敏中,这位心系国家社稷的宰相在弥留之际喃喃自语:“奈何天下即将大乱,不久英雄崛起东方。”公元852年的一个夜晚,当繁华的长安城人来人往,皇宫里面犬马声色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安徽砀山县午沟里非常安静,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这个小山村寂静的夜空,一个男婴呱呱坠落朱家,取名朱温,排行老三,也叫朱阿三。或许这一生一死纯属巧合,然而这个男婴似乎肩负某种使命而降生,最终他将苟延残喘的唐王朝埋葬。
传说朱温出生的那一天晚上,朱家房顶光芒四射,把整个村子照亮如同白昼一般,人们以为他家房屋失火了,惊慌失措地大声叫喊:“朱家着火了,大家快来救火呀!”当街坊邻居纷纷拿着水桶来到他家门前是时候,却发现一切如故,只是听见屋里传来阵阵婴儿的啼哭声。孩子的父亲马上出来向大家致谢:“我家没发生什么事,只是添了一个放牛娃,等孩子满月请乡亲们喝酒,”大伙儿这才离去。
也有传说他出生的前一夜,一条白蛇爬到他母亲的肚皮上,不一会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第二天就生下朱温。因为汉高祖刘邦当年就是在芒砀山斩掉白蛇,揭竿而起,开始了他的帝王之业,会不会是那一条白蛇1061年之后又化身转世了呢?
朱温的父亲朱诚是个读书人,常年在午沟里教孩子们摇头晃脑读“四书五经,”乡亲们习惯叫他朱五经。朱诚年轻的时候曾想通过读书博取功名,可是晚唐朝廷已经腐败不堪,普通人想通过读书谋取一官半职几乎不可能,无奈只得在家办起一所私塾,勉强养家糊口。
朱家共有3个儿子,老大朱全昱,老二朱存,老三就是朱温,三兄弟跟随父亲读书认字。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朱五经在这穷乡僻壤的山村教书收入不高,渐渐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之他早年为了生计奔波在外,中年就积劳成疾一病不起,妻子王氏四处求医仍然不见好转,不久身亡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朱温就这样幼年丧父,开始了苦难的童年。王氏伤心不已,丈夫生病期间花光家中的积蓄,办不起像样的丧事,只得在家族弟兄的帮助下,用几块薄薄的木板将朱五经草草安葬。
面对光秃秃的四壁,王氏悲伤地带上三个孩子来到萧县(今安徽萧县)投靠刘崇家,寄人篱下当雇工勉强度日。老大朱全昱年长一些帮母亲干体力活,老二朱存干些轻一些的农活,朱温还小还干不了农活,整天和村上的孩子们调皮捣蛋,他尤其喜欢舞棍弄棒,好打架斗殴,渐渐成为村上的孩子王。
刘崇早年在徐州衙门当录事押司,后来卸任回乡颇有家产,那时各级大小官员搜刮民脂民膏见怪不怪,他在职期间积累了不少资产,所以刘家在当地比较富裕。他有个儿子叫刘振与朱温年龄相仿,也是个顽皮的家伙,小小年纪不愿意读书,整天与朱温厮混,刘崇没少责骂这两个顽皮的家伙。
这俩小子渐渐长大,在附近村寨是出了名的小混混,瓜熟偷瓜、果熟摘果,不久又学会赌博,可是赌技不精,偶尔身上有点零花钱一赌就输个精光。还是朱温的脑子好用,他对刘振说:“眼下只有粮食最值钱,要是能够弄到些粮食就可以换钱。”可是处在动荡年代普通百姓人家没有多少存粮,即便有一点人家也当宝贝似的藏起来,根本偷不了。
其实在这十里八乡要数刘崇家的粮食最多,因为他开了一个典当铺子,专门低价收粮高价卖,这些年挣了不少穷苦百姓的昧心钱。朱温其实是在暗示刘振,最终刘振有些不情愿地说道:“这样吧,我想办法把家中看守粮库的下人引开,你负责去把粮食弄出来,再找个面生的人卖给我父亲。”就这样,这俩小子终于找到挣钱的路子,经常有点小钱花,可是好景不长,慢慢地刘崇发现不对劲,怎么天天收粮食,库存没增加呀?估计出了家贼。
叫来看守粮库的下人问个究竟,支支吾吾说不出原因,其实也不敢说,刘崇一听也就猜出十之八九,只是没有抓住现场不好发作。于是加强了防备,把粮库的大小门窗锁得严严实实,朱温和刘振一看傻了眼,好不容易才发现一条生财之道,没几天工夫财路又断了,于是又开始整日游荡。
有一天两人在街上闲逛,看见有人在赌博好不热闹,人家扔骰子大喊大叫的声音,简直比伶人戏子唱戏的声音还动听。于是手又开始发痒,凑上去看了看实在憋不住,刘振只好向放贷的人借钱来赌,放贷的人一看是刘振,嬉皮笑脸地说道:
“哦!是刘少爷啊!要借多少都可以,不过你得立个字据,以防后面耍赖。”
“谁耍赖了,少啰嗦,快快拿来,我立字据就是。”
就这样借了一些高利贷两人又开始赌,可是赌博的功夫还是没有练到家,不一会儿又输了个精光。朱温的赌瘾很大,即便后面当上九五之尊的皇帝都还要赌,兴奋起来仍然大喊大叫像是街上的小混混。
到了还款期限刘振拿不出钱来,放贷的人带起三五个粗壮大汉,手拿字据来刘家要钱。刘崇本来就是一个守财奴,一看是儿子写的字据,顿时火冒三丈,抄起棍子对刘振一顿狂风暴雨般的猛揍,刘振挨了好几下子抱头鼠窜,撒腿就往山上跑。刘崇一边追赶嘴里一边不停地骂道:“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气煞我也。”生气归生气,可钱还得先还上。
刘振跑到山上躲了好几日不敢回家,只得吃些野菜野果充饥,几天下来吃不上熟食,身体渐渐吃不消,朱温偷偷跑上山来和他商量对策,刘振让他回家去偷一口铁锅来煮点熟食吃。当朱温捻手捻脚把铁锅从刘家背出来的时候,刘崇的气还没消,早就防备他们会来这一手,不由分说抄起棍子就打:“你还敢来偷锅,打死你这朱阿三,我看你往哪里跑?”朱温手脚灵敏左闪右躲,并拿铁锅来挡棍子,刘崇一棍子下去把铁锅打成两半。
刘崇的母亲听到打砸声,急忙从屋里走出来护住朱温,呵斥刘崇住手,刘崇这才罢手。朱温嘴里还细声说道:“不就是一口破铁锅吗?以后发达了还你100口就是。”刘崇听见朱温还顶嘴正想发作,无奈母亲在旁边只好不作声。朱温从此又多了一个绰号--偷锅贼。
朱温的母亲眼看儿子这个样子只能偷偷流眼泪,加之寄人篱下日子本来就不好过,身体慢慢消瘦起来。倒是刘母是个善良的妇女,经常安慰王氏,并常常护着朱温,她还告诉刘崇一件奇怪的事:“有一天中午我看见咱们家的柴房金光闪闪的,以为里面有什么宝贝,走进去一看原来是朱阿三在里面睡懒觉,叫醒他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可见这孩子不是一般人,以后要发达的。”
刘崇认为母亲是为了庇护朱温,故意编一个故事来搪塞自己,也没在意,不过他是一个典型的儒家子弟,非常孝顺,母亲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一点对于在刘家长大的朱温影响很大,他对母亲和刘老太太一直非常孝顺,即便后来掌握大权杀伐决断,但是只要母亲一句话就乖乖顺从。